我猜大部分學生和我一樣,隨著年級的升高,認識的字母也多了,而字母背後的含義還認識得不是特別準確,所以我整理了這些物理裡的符號,想看其它科目(化學、數學等)的同學請往下。想按字母順序查找的同學也是。
這些是基礎的字母,是按字母順序排序的。
a加速度;A振幅、面積、磁場矢量勢
B磁場、磁感應強度、核結合能
c真空中光速;C比熱容、電容
d長度、直徑、微分;D電位移矢量
e元電荷、自然底數(歐拉常數);E能量、電場場強,電動勢
自古以來,科技與文藝就在交替著解釋世界,這個影響由遠及近,十分深遠。開個玩笑,就好像,研究物理的人大多都研究哲學,因為用物理解釋不通的就用哲學來解釋。當然這是玩笑,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是具體和一般,實踐和理論的關係。科技補充哲學,哲學指導科技。
f頻率、焦距(光學);F力、通量
g(地表)重力加速度;G萬有引力常數
當然也有別的解釋來糾正這個玩笑,物理解釋不通,就說不知道怎麼解釋,才是正確的。物理學與哲學的最大區別,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哲學中有很多人,就像那些星象學家,它們總是去湊人們希望的答案。科學家,不會因為無從解釋而為難。
h普朗克常數、高度;H哈勃常數、焓、磁化強度矢量、哈密頓算符
i虛數單位;I電流、慣量、衝量
j輻射強度、加加速度;J角動量、概率流(量子力學)、電流密度、巨配分函數裡的巨勢
k玻爾茲曼常數、庫倫常數、用來指代某常量或固定比值;K四維波矢量(相對論)、動能
l長度;L角動量、電感係數
中西方哲學體系本不一致,希臘人最早生活在海中,以城邦、貿易為生,催生了商業,做生意的人當然對數字更敏感,所以希臘哲學開始就是重視抽象、數字、邏輯的;同時期的中國處在內陸,以社會、家庭為主,又重視農業生活,所以很明顯是注重「禮「、「天人合一」的。
m質量;M磁化率
n序數、主量子數、摩爾數(化學)、折射率(光學);N序數、中子數、放大倍率(光學)
p動量、壓強、電偶極矩;P概率(量子力學,統計學)、功率、極化度
q電荷;Q電荷熱量、流量
r半徑、位置向量、球坐標系半徑軸;R電阻、普適氣體常數(熱力學)、裡德伯常數(光譜學)、反射率(光學)
舉個例子,微積分。微積分真正做出實踐性定性要到19世紀,即便那時候歐洲人還在爭論物理和數學哪個才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至少諾貝爾獎設立時就沒有數學獎。不過徐光啟在400年前就明確指出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了。中國15世紀數學家王文素就運用了導數運算。1644年以前,基督教還在封殺數字0,上帝沒有創造0,禁止使用這個數字。
S熵、面積
t時間;T溫度、周期、透射率(光學)
u原子質量單位、物距(光學);U電壓、電勢
v速度、像距(光學);V體積、勢能
w速度;W功
x直角坐標系橫軸;X磁化率、電抗
y直角坐標系縱軸;Y光亮度、球諧函數
中國最早試圖構建哲學體系的是名家,不過沒成功。西方科學在早期就是為了證明宗教命題,維護宗教體系的。所以哲學不僅僅只是「像」科學。
z直角/圓柱坐標系豎軸、複數變量;Z阻抗、原子序數(質子數)、配分函數
味辛宮中耗:翎哀霽
瑋浡侗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