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關原盆地為界分為關東和關西。
關西域君去過兩次,代表性城市為大阪。
其實,關西才是日本古代政治經濟中心所在地,古都如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均在此,有點類似天朝的關中-中原地區,長安、洛陽這一片。而東京為代表的關東主要指近代興起的江戶都市圈,有點類似於中國珠三角...一個有文化底蘊但已沒落,一個是沒什麼歷史的暴發戶,互看不上理所當然。就像天朝北方人和廣東人一個稱呼對方為「蠻子」,一個稱呼對方是「馬仔」,嫌棄之色溢於言表,半斤八兩。
今天域君就和各位分享一下東京人和大阪人之間碰撞的火花。
大阪自古是商業城市,市民多是工商業者的後代,為人精明、現實,對政治沒什麼興趣。日本前總理森喜朗曾批大阪人「就知道存錢、存錢,完全沒有公共意識,也不關心選舉。說話還很尖刻,簡直是痰盂!」政治家居然這樣一桿子掀翻一船人地得罪這麼大一個群體令人震驚,但也側面說明了大阪人對政治的冷淡。
大阪人因為傳統上多是市民階層,生活氣息濃厚,為人也比較市儈。說得好聽點就是熱情,講話大嗓門,這在一向以「曖昧、低調」著稱的日本絕對是個異類。大阪街頭商鋪林立,廣告貼滿角落,旅館食肆遍地開花,酒吧夜店也隨處可見,西日本最大的紅燈區某某某地在此堂而皇之做了上百年的生意,至今客源不斷。
二戰中,大阪師團的戰力最差,他們普遍對效忠天皇那一套武士道不太感冒(相對其它地區),投降後很多日本軍人不是破腹就是自暴自棄,而一些大阪籍的士兵居然迫不及待擺地攤把一些「皇軍」的紀念品販賣出去換錢,免得回去「空著手不好看」。
大阪人視自己的無拘無束為灑脫逍遙,絲毫不在乎外鄉人斜視的眼色。反之,他們經常嗆東京人「無趣」、「冷漠」、「一板一眼」。兩地的電視臺往往在綜藝節目中惡搞一些諷刺對方方言風俗的段子,樂此不彼。
為何東京人給人的印象很古板?其實,東京自德川幕府(又稱「江戶幕府」,江戶就是東京)起到明治維新及以後一直是日本國都,已持續四百年之久。作為政治中心,市民多是武士後代,講究禮義廉恥,對自身的要求和適應集體的紀律性十分重視,任何人都不會跨越雷池,所以造就了東京人自律過頭變得有些機械的印象。
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大阪的手扶電梯上人們普遍靠右站,而東京卻是靠左。這是為何?剛才提到,以前東京是武士之城,武士習慣左側佩刀,方便右手拔刀,因此大多靠左行走以減少路上不慎擦撞而惹紛爭;而大阪則是商人集中地,靠右行走能防範小偷竊取掛在腰間右邊的錢包。看來,商人和武士真是天生的一對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