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的差異
關東地區和關西地區的飲食文化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說常見的烏龍麵,在關東,會在烏龍麵中加入天婦羅的碎渣做成湯麵,但是關西基本上見不到這種面,關西的做法是把油豆腐切碎加入面中,相比關東的做法更加簡單。再比如說面的湯汁,關東做湯的時候,通常用鰹魚湯做底,或者是使用其他魚類作為輔料,而在關西,最常見的是海帶湯,而且通常使用的是軟水,所以味道上的差別很大。
另外最常見的還有飯糰,關東的飯糰叫「おにぎり」,是捏得很緊實的三角形飯糰,據說這是為了讓武士攜帶方便,所以就做成了這樣的形狀。
而在關西,飯糰被叫做「おむすび」,沒有關東的飯糰緊實,而且形狀也是圓柱形的,這是最容易看出來的差異了。
語言的差異
日本也是有方言的,每個地區其實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關東關西也不例外。在關東,特別是東京,說的就是我們平時聽到的「標準日本語」,可以理解為日本的普通話,無論走到日本的哪一個角落,大家都是可以聽得懂的。但是關西地區以關西腔為主,雖然大部分都差不多,但是有很多日常用語都有不同的詞彙、說法和語氣,就不一定所有的日本人都能聽懂了。在關西地區,關西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阪。
關東人冷漠,關西人熱情?
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走到大阪感覺大阪人非常熱情,而且好像都是大大咧咧的,很善於搞笑,而在東京則感覺人們都是行色匆匆,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穿梭,總是感覺周圍的人有些冷漠。也許這也是跟文化有關。
東京從江戶時代起,就變成了日本實際上的首都,聚集了大量的武士,他們的骨子裡就有著天生的謹慎和穩重,並且非常遵守秩序,做事一絲不苟,這樣的性格流傳到今天,自然就會給人一種略顯冷漠的感覺。而大阪則是商人較多,他們和武士不同,性格比較隨性和爽朗,所以這種熱情奔放的處事方式也流傳到了今天。其實即使在東京,隱藏在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大家也都有一顆熱情的心。
說話方式不同
剛才提到,關西人的性格較為直爽,所以說話的方式也比較直來直去,不會有太多的拐彎抹角,而關東地區的人,說話就不會很直接,會給人以溫和、有禮貌的感覺,但是這樣也會給人一種比較強的距離感,需要經過一些時間走近他們,才能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想法。
今天只是簡單的給大家做一個介紹,實際上,同樣是生活在關東或關西的人,大家在性格或舉止行為上也會有跟一般印象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在日本生活的中國朋友可能體會更深刻,比如如果你在京都生活,平常接觸到的京都當地人可能與文中介紹的印象有所不同,這也是很正常的。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會詳細給大家講這兩個地區更為具體的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