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不見!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Excel圖表的感悟。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用到圖表,老闆們也喜歡看圖表,通過圖表可以快速地發現數據背後隱藏的規律或問題。但是,很多人實在是不會做圖表。我這裡講的「不會做圖表」,不是說技術上不會,而是大家缺乏正確的作圖理念,缺乏指導思想。很多人喜歡追求各種小技巧,而忽視了真正應該首先掌握的知識。所以,今天不講技術,只講「道」。掌握了圖表之道,才能做出合格的圖表。
在作圖的第一步,首先就是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這裡應該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就是圖表類型能夠正確地表達你的觀點,第二就是避免各種複雜、炫酷的圖表。
不同的圖表類型有其對應的用處,千萬不能混淆。我們常見的圖表類型有:
柱形圖:適合反映數據之間的對比,或者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堆積百分比柱形圖也可以反應所佔比例的變化或對比。
折線圖和面積圖:適合反映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
條形圖:適合反映數據的對比,比如排序比較等。堆積百分比條形圖也可以反映數據所佔比例的對比。
餅圖、圓環圖:適合反映數據的佔比情況。
散點圖:適合反映數據之間的相關關係。實際應用中,散點圖經常被用來做輔助列,來完成各種特定的圖表。
氣泡圖:展示三個變量之間的關係,第三個變量代表氣泡大小。
雷達圖:一組數據的多個屬性的比較。
直方圖:用來反映數據的分布,常用於質量管理,所以又叫質量分布圖。
帕累託圖:按照質量問題發生的頻率從大到小排列的一種圖表,按照二八原理,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往往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原因造成的。所以這個圖表用來找出引起大多數質量問題的關鍵原因。
瀑布圖:反映兩個數據之間的演變過程。
樹狀圖:比較各層次結構內各數據點,以矩形大小表示。
很多人對好看的圖表有誤解,認為各種三維圖表看起來複雜又炫酷,使用了各種技巧製作出來的複雜的圖表,再加上各種鮮豔的顏色渲染,好像很高級的樣子。實則不然。還有的人會「造」出來一些無意義的圖表,這就背離了圖表的意義,不可取。
其實,判斷一個圖表類型是否合適,只需要看它是否容易讓人看懂就可以了。過於複雜的圖表,不利於反映信息,也不容易讓讀圖的人觀察,那自然也就發揮不了圖表的作用。不信的話,你去找一下最新的《經濟學人》,上面大部分的圖表都是使用常見的類型,比如柱形圖、條形圖、折線圖。
做圖表大家首先應該掌握的原則是,圖表要簡單、易懂!做圖表不需要炫技,讀圖的人不一定有非常豐富的知識去解讀你的圖表。讓人看不懂的圖表,毫無用處!
做圖表,我們要保證圖表結構的完整性。完整的圖表應該包含標題、單位、圖例、備註等。
標題:我們在商業雜誌上見到的圖表的標題,通常會包含觀點,而不是簡單地說明這是什麼圖表。標題包含觀點,通常指標題使用一個簡單的完整句,比如使用標題」Q3銷售環比增長7%「,而不是使用標題「銷售趨勢」。這個大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通常都應該包含一個標題。
單位:這是很多人在作圖時容易忽略的一個地方,實際上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它可以清晰地表表明數據的類型。
圖例:當有多個系列時,我們通常需要添加上圖例。但是有兩種情況例外,一是餅圖通常不使用圖例,而是在餅圖上直接標註類別信息;二是輔助系列的圖例,這個一定要刪掉。既然稱之為輔助系列,說明它通常在圖表中是不可見的,所以圖例也應該不可見。
備註:我們可以註明數據來源,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內容。
在作圖時,有一些設計方面的準則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鑑。
不要讓讀圖的人去計算:我們可以提前想好應該反映什麼樣的數據或者對比、差異,在圖表中標註出來,這樣讀圖的人一目了然,可以快速地讀懂圖表。
作圖前先排序:比如柱形圖、條形圖、餅圖,按照從大到小排序,這也符合人的閱讀習慣,也能清晰地表明數據的大小順序。人的閱讀習慣通常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所以排序數據,也便於讀圖的人首先看到重點數據、影響較大的數據等。但是如果數據是基於時間序列,需要反映隨時間變化的趨勢,這時候就不能按照數據大小來排序了,而是應該按照時間順序來排序。
選擇合適的維度:比如時間維度上,我們是選擇以「年」來分類還是以「季度」來分類,亦或者按照「月」、「周」等。再比如,產品分類,你需要展現到哪一個層級的數據等。這些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仔細揣摩,我相信你知道了這條原則後再加以認真思考,你自己就會有答案了。
餅圖的系列不要過多:過多的系列不利於表現和觀察數據,如果有較多系列,可以使用子母餅圖。
折線圖的系列不要過多:過多的系列看起來很凌亂,如果要表現多系列數據,可以考慮使用並排的多個圖表來代替,但是要注意組圖應該使用相同的縱坐標軸刻度,否則會給人造成誤導。
淡化非數據元素:一個圖表中代表數據的那個圖形才是我們應該重點突出的,而不是比如網格線、坐標軸、標題、標籤等。所以對於非數據元素,可以採用較淺的顏色,這樣讀圖的人才會首先關注到表現數據的圖表系列。
避免3D圖表:這個前面已經講過了,沒必要使用,也不能真實地放映數據,不建議使用。
避免「豔俗」的圖表:這裡主要是想提醒大家色彩的運用,了解一些顏色運用方面的知識;另外一點就是避免使用漸變色。我們普通人作圖不一定能像設計師那樣靈活地運用色彩、配色方案等,不過我們可以參考、模仿已有的設計、圖片等,使用取色工具借鑑成熟的配色方案。
合理的圖表比例應該注意兩方面的內容:
圖表的長寬比:通常圖表的長寬應該基本保持一致,或者相近,應該避免過長的圖表。比如柱形圖、折線圖,過長的圖表會使數據趨勢看起來更加平緩,不能準確地放映數據,而且比例也不協調。
系列的間隙寬度:很多人做完圖就使用Excel默認的間隙寬度,看起來非常不協調,建議大家改成50%~100%之間。
我們設置系列格式的時候,要追求完美的細節,格式化到每一個元素。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常見的原則:
處理傾斜的標籤:不要讓人歪著頭看
區分正負值的顏色:比如按照我們的習慣,紅色代表負值,綠色代表正值
區分「虛」與「實」:對於未來的預測性的數據,我們可以使用較淺的顏色表示
使用統一的字體和顏色:常用的無襯線字體有Arial、微軟雅黑、思源黑體等
突出重點:如果要突出顯示某個數據點,可以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示;對於餅圖,還可以將系列拖出來,形成部分分離的餅圖。
坐標軸也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地方。以下幾個原則是設置格式時需要考慮的點:
合理選擇數據精度:使用千(thousand)、百萬(million)、十億(billion)為單位,通過設置數據源的單元格格式,或者直接設置坐標軸中的數字格式都可以。將很大的數據精確到個位數來表示,通常是不合適的,也沒有意義,讀圖的人通常也不會關注到這麼詳細的數據。
使用千分位分隔符:超過一千的數字,我們通常使用千分位分隔符,方便閱讀。
添加單位標識:比如數據單位是美金還是人民幣,是公斤還是磅,等等……方便讀圖的人理解數據。
添加截斷標記:當縱坐標軸原點不是從零開始的時候,我們通常要添加截斷標記,這是比較專業的做法,也可以提醒讀圖的人。
主次縱坐標軸刻度保持對稱:主要縱坐標軸有5個刻度,次要縱坐標軸也應該有5個刻度,這樣添加網格線時,網格線才能同時指向主次縱坐標軸的刻度標籤。
格式化橫坐標軸:其實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了要精確地設置數值軸格式,但是對於橫坐標軸大家則關注甚少。有時候考慮到圖表大小的問題,我們需要調整一下橫坐標軸標籤內容,使之更加精簡。比如2019-Jan,2019-Feb,2019-Mar...,我們可以精簡為19' Jan, Feb, Mar...。也就是說不止將年份簡寫,後面月份甚至就省略了,因為讀圖的人應該可以理解這是同一年的月份。在《經濟學人》中看到一個圖表甚至就簡寫為月份的首字母,比如J、F、M、A,分別代表Jan、Feb、Mar、Apr。還有一種方法是設置標籤的間隔單位,設置為2則表示標籤間隔出現。
製作圖表是一個精細活,圖表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值得我們去設置、優化。上面講了製作一個專業的圖表應該注意的絕大部分內容,掌握了這些內容,你的圖表製作水平必將上一個臺階!
講了這麼多,口乾舌燥(耗費時間),給大家推薦一下我的圖表課程《愛上Excel圖表》,可單集觀看,也可選擇全部。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查看,或者長按下面的二維碼查看。
課程列表
人人都需要的Excel圖表基礎課
你的圖表夠專業嗎?
儀錶盤圖表
薪資評估圖
寬窄柱形圖,一個圖表實現四種功能
甘特圖
帕累託圖
瀑布圖
漏鬥圖
兩種子彈圖,任你選擇
蛇形圖
步進圖(階梯圖)
波斯頓矩陣圖
小而多組圖
三種數據,不同數量級,一個圖表搞定!
手風琴式圖表
另外,我從《經濟學人》截取了18個圖表示例,
請在公眾號發送消息「經濟學人圖表」獲取下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