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著名的周報《南方周末》曾有一句廣告語:「在這裡,讀懂中國!」它的一紙風行,也的確讓自身成為全球了解中國的窗口。與此類似,對於有著560多年歷史的高爾夫來說,要讀懂它,沒有一個參照,你很難品味到它那份獨有的厚重與優雅。在這裡,我們整理了26個關鍵詞,以26個英文字母的順序,力圖為你串接出高爾夫這本大書的索引。
Arnold Palmer 阿諾德·帕爾默 王者天下
私下以為,即便是在一百年後的2112年來整理高爾夫的26個關鍵字,這個與A有關的字母,也必須要留給「高球皇帝」阿諾德·帕爾默。的確,在過去的500多年歷史裡,不同的時代都出現了不少傳奇球手,但是,可以確信的是,帕爾默絕對是那種劃時代的巨星。正是因為他的出現,高爾夫才得以在美國勃興並真正進入黃金時代。
帕爾默在1958年贏得的美國名人賽冠軍奠定了他在職業球壇的地位,1960年他成為IMG的創始人馬克·麥考馬克的最重要的客戶。在日後的訪問談話中,麥考馬克指出帕爾默獲得成功的五個要素:英俊的相貌;較為平凡的出身背景;敢於進取和坦率的比賽風格;在早期電視轉播比賽中緊張刺激的比賽過程;對球迷和媒體的親和力。比賽中的帕爾默身著開士米羊毛衫,凸顯出他健壯的完美體格——寬闊的肩膀、粗壯的前臂、巨大的手掌、精瘦的腰部。當高爾夫電視轉播處於初級階段時,帕爾默就是這一時代的完美明星。在帕爾默與尼克勞斯正處於職業巔峰時期的時候,媒體往往樂意將帕爾默與尼克勞斯的外在形象做對比,在這方面,帕爾默可謂完勝。曾有記者刻薄的寫道:「如果尼克勞斯不想打高爾夫了,他可以到百貨店去扮演聖誕老人,帕爾默的小腹像洗衣板,後背直得像煙囪,而且自己開飛機,而尼克勞斯前面像一堆舊衣服,後背象沒收拾好的床,如果他再重點,可以直接進貨艙。這般評說雖然對尼克勞斯太不公平,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帕爾默在民眾中是多麼受愛戴。他的「高球皇帝」的聲名,除了他精湛無比的球技,更多的就來自於他強大無比的親和力,他也藉助這一影響力,完成了對現代高爾夫的塑造。帕爾默四奪美國名人賽,他冒險的球風,藉助方興未艾的電視時代,將公眾都吸引到了高爾夫運動中來。在那個後來被稱為「黃金時代」的上世紀50年代,他與艾森豪以及電視被稱為「鐵三角」,這一鐵三角,也在美國掀起了高爾夫熱潮。事實上,帕爾默更親自參與了高爾夫節目在電視上的傳播,他協助創立了高爾夫專業電視頻道「高爾夫頻道」(The Golf Channel)。
不僅如此,帕爾默更是創造了當代四大滿貫的概念,以前美國人很少遠渡重洋去參加英國公開賽,其原因是高昂的旅行費用、相對較少的獎金和陌生的蘇格蘭風格林克斯球場。帕爾默1960年的英國行改變了他們的習慣,使得這一高爾夫最古老的錦標賽又恢復了青春。如此,英國公開賽與美國名人賽等一起名列四大賽,四大滿貫賽的出現也徹底改變了高爾夫的格局,成為評價一個球手職業成就的終極標準。在他之前,四大滿貫賽的說法是波比·瓊斯傳播開來的。而瓊斯的四大賽指的是美國公開賽、美國業餘公開賽、英國公開賽以及英國業餘公開賽。在帕爾默的時代,業餘球手以及業餘賽事的影響力已不若以往(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除了波比·瓊斯之外,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都是職業球員。作為職業球員,他們是不允許參加美國業餘錦標賽和英國業餘錦標賽的。)而由於當時美國高爾夫的崛起,英國公開賽都要被美國球手忽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將美國公開賽、美國名人賽、英國公開賽、美國PGA錦標賽組合到一起,推出大滿貫賽,也迎合了新時代的需求,繼而一舉獲得全球一致的認可,並沿用至今。
帕爾默與中國的淵源可謂極深,我國的第一個高爾夫球場——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就是出自帕爾默的手筆,現代意義上的中國高爾夫,所有的追根溯源,都要從中山溫泉開始,而帕爾默在其中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有意思的是,當初他在中國海關還一度被攔下,就因為他的包裡放著《花花公子》的雜誌,這樣的高球君王,如何讓你不愛!(文章來源:張亮搜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