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喬歐巴談育兒 2020-04-15 09:49:12
媽媽們做月子的日子裡,看上去每天不用上班開啟休閒時光,實際上要比上班可辛苦多了24小時緊繃著,隨時準備伺候孩子餵奶、換尿布等活。
很多新晉媽媽在馬上生產的時候,都幻想過生完孩子以後的生活,可是理想最終都被現實給打敗,每天要被孩子折騰的死去活來。
其實媽媽除了帶娃之外,生完孩子後的恢復也十分重要,產後這幾件事沒注意,小心月子病纏身!
吳迪生娃之後,每天都覺得自身身上自帶母性光環,每天看著小娃娃那迷你版的眼睛,開心的起飛。
老公和婆婆對吳迪都很照顧,幫小婉做飯做菜、洗衣拖地,換尿布的活兒,也被老公全權掌管,吳迪的月子生活本來應該十分輕鬆快樂。
可是出月子之後,吳迪還是常常感到腰酸背痛,最嚴重的就是胳膊的酸痛,雙手抬起時間久了就會非常酸。
現在想起來,吳迪超級後悔。因為太喜歡孩子,吳迪每天要抱孩子好久,總是不願意放下。當時感覺沒什麼,卻就這樣落下了真的「月子病」。
按照過去的觀念,產婦腰酸背痛皆是因寒涼而起,於是讓產婦每天捂著大被躺在床上。事實卻證明,即使是寶爸每天長時間抱娃,同樣也會腰酸背痛。
孕晚期的媽媽們,可要注意了,產後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家人能夠幫助分擔最好了,抓緊一切時間「偷懶」才是對自己好。
產後需要注意的細節
1. 身體清潔
過去認為「生一個娃,掉一顆牙」,名義上是歌頌媽媽辛苦,實際上卻是錯誤的月子觀念導致的。一個月不刷牙、不洗澡,牙齒不被蟲子蛀掉才怪呢。
因為產褥汗的影響,媽媽們產後代謝快,衣物很容易汗溼,要做好身體清潔才行。
洗澡、洗頭的頻率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洗後勻速擦乾,頭髮熱風吹乾,做好保暖
保持每天刷牙至少2次,使用柔軟的牙刷進行清潔,儘量選擇溫和不刺激的牙膏
2. 休息充足
很多媽媽出月子後發現臉色蠟黃、皺紋遍布,不是生娃使人變老,而是熬夜和辛勞使人變老。
產後注意休息,保證每天8~9小時的睡眠時間;夜裡不夠,白天來湊,抓住一切零散時間來休息
月子裡的寶寶夜奶次數較多,可以和寶爸交替分工合作;寶爸瓶餵母乳,既可以解放媽媽雙手,又能增強寶爸對娃的感情
3. 飲食健康
月子飲食切忌過度葷腥,寶媽產後便秘、寶寶便秘,多是由於寶媽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導致的。
產後飲食清淡為主,重視粗糧和蔬菜的佔比,肉食作為配菜少量攝入,保證每天能量攝入在1800~2100kcal之間。
4. 乳房護理
很多媽媽為了方便哺乳,乾脆不穿內衣。這樣的做法不僅容易導致乳房下垂,衣物的摩擦對產後敏感的乳房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刺激。
媽媽們可以穿著專門的哺乳內衣,既能夠承託乳房,側邊的開口又可以方便哺乳;媽媽的愛美需求和寶寶的飲食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奶味十足、黏黏膩膩的乳房,需要每天進行清潔,可以用溫水蘸溼的毛巾輕輕擦拭,不要使用香皂等清洗劑
5. 惡露觀察
產後惡露,是觀察媽媽身體恢復情況的重要線索。惡露主要是由脫落的子宮內膜、殘留的血液、宮頸黏液等構成的。
健康的惡露,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淺,從紅色的血性惡露,逐漸變成淡紅色的漿液性惡露,最後成為近似於白帶的白色惡露。
惡露一般會在6周內排淨,前期會帶有一些血腥味,媽媽們要勤換衛生巾,每天用清水衝洗外陰,做好清潔,避免感染
如果惡露遲遲排不淨,出血過多,或伴隨異味,很可能是子宮沒有恢復好的徵兆,媽媽們要儘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