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返閩復工潮:「數字福建」蘊轉機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疫情期間,自強跆拳道館的教練們除了授課外還參加國際賽事。 受訪者供圖 攝

中新網福州7月22日電( 林春茵 陳思暢) 線上教學、賣網課、直播帶貨、一臺手機玩轉衣食住行……後新冠疫情時期,返閩復工的臺商臺青們感覺拼事業的方式不同了。

疫情期間,自強跆拳道館的教練們隔海授課。圖為陳燕亭教練授課。 受訪者供圖 攝

在過去的幾個月間,福州自強跆拳道館的臺灣女教練們,都當上了「女主播」,通過網絡教授大陸小弟子。臺灣教練張雅雯先行回福州復業,幾位女教練也正在訂機票,家長們紛紛在視訊中給她們支招返程攻略,替她們了解福州隔離酒店情況。

臺灣跆拳道教練張雅雯回福州復業,在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幫助下,對接福州在地網際網路教育品牌合作,尋找新客戶和營運方式。圖為張雅雯(左三)與大陸在地企業、青創基地對接。 受訪者供圖 攝

「視訊網課,一開始很擔心場地跟設備沒法提供足夠的上課品質,但實際執行起來,都能讓孩子們達到應有的水準和運動量。」張雅雯對中新社記者笑說,為了與孩子們一起練習,家人們拿家裡的沙灘椅當輔助欄杆,拿弟弟的嬰兒紙尿褲當踢靶,「在鏡頭的另一邊,我們這些教練也好像在看小品一樣,其樂融融。」

來自臺北的雲響藝術機構竹笛教師柯承妘(左一)教授長笛。 林春茵 攝

這回,張雅雯計劃把「主播」經驗利用起來,在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幫助下,對接福州在地網際網路教育品牌合作,尋找新客戶和營運方式。

無獨有偶,來自臺北的雲響藝術機構竹笛教師柯承妘,在疫情期間也開始進行線上教學,還與經營手工糖果的大陸男朋友混搭銷售「海峽甜園」手工藝術課程。「現在學生比疫情前更多了。」她說,「已有不少臺灣師資願意加入直播平臺,通過網絡試試大陸水溫」。

去年,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已經幫助400多位臺青領取了一次性開業補助。隨著越來越多臺青返閩復工,申領各項惠臺補貼的人會更多,李京機會更忙碌。圖為李京機。 張斌 攝

臺商、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執行長李宛芯認為,「數字福建」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為在閩臺青創業帶來利好。該基地入駐的臺企臺青以文創業者居多,目前已過半數返回福州,該基地日前與福州世坤網絡科技公司籤約合作,儘快發力電商渠道。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林守欽也對記者表示,福建推動非遺「雲保護」,超過3600類非遺文創產品,藉助23家電商平臺在線銷售,反響挺好,這或給有志於嘗試直播電商的臺灣文創業者帶來新的轉機。

28歲的臺灣高雄青年李京機體驗另一種「觸網」。在福州,官方推出的便民惠企服務平臺「12345」和e福州APP當地經營多年,使用人群廣泛。作為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臺籍員工,李京機就是「12345」平臺線下無縫對接臺胞的客服人員。

去年8月,李京機作為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派駐在福州市市民服務中心的臺企臺胞專窗。圖為李京機在服務窗口工作。 張斌 攝

去年8月,李京機作為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派駐在福州市市民服務中心的臺企臺胞專窗。

幽默大方的李京機說自己最擅長「用臺灣年輕人的話把多樣的大陸惠臺政策,簡化成『懶人包』」,充當臺青融入大陸生活的「潤滑劑」。

李京機說,兩岸在官方政策理解、資訊獲得方面差異很大,大陸的網絡資訊多元便捷,「12345」平臺、官方公眾號等都很方便,但臺胞往往認為「打電話最直接,見面才有溫度」。

李京機要直面的問題林林總總,從惠臺舉措到靠譜牙醫,再到臺胞子女擇校政策,都要瞭然於胸。去年,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已經幫助400多位臺青領取了一次性開業補助。李京機說,近日隨著越來越多臺青返閩復工,申領各項惠臺補貼的人會更多,他會更忙。

圖為李京機(右)和同事把多樣的大陸惠臺政策簡化成懶人包,製作了多種便民手冊。 張斌 攝

「但我做得最多的,是教鄉親怎樣用一部手機辦完所有事。」李京機笑說,「可能臺灣還停留在2G時代,大陸已經邁入5G時代吧。」

疫情過後,李京機計劃邀請父母從高雄來看看「想像中的大陸」。他喝過大陸同事的結婚喜酒,晚上去單位附近的溫泉公園走一走,而他亦常常和臺胞切磋如何才能接地氣,「我常講,臺灣就是老家,你在這裡,就是半個福州人」。(完)

相關焦點

  • 31條惠臺措施出臺後 臺青首獲福建青年五四獎章
    「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和個人的決定》,廈門啟達海峽雙創基地負責人範姜鋒出現在這份榮譽名單中,他是首位獲得「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的臺青。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範姜鋒見證了幾十位臺青創業者入駐基地,也見證了多家創業企業從基地「畢業」,走向更廣闊而光明的未來。  範姜鋒表示,未來要把自己在大陸獲取的經驗以及相關政策分享給更多臺青,幫助他們在大陸就業、創業。「大陸針對臺青發布了許多惠臺措施,我很希望更多臺青來這裡發展,因為這裡的舞臺更廣闊,未來他們將會獲得比我更好的成績。」範姜鋒鼓勵更多臺青到大陸發展。
  • 福建66條惠臺措施 讓來閩臺胞幹勁更足生活更踏實
    福建66條惠及臺胞具體措施提出,「臺灣同胞在閩購買自住用房的首付比例、辦理時限、貸款申請等享受當地居民同等待遇」。蔡嘉茵說,這讓她的購房壓力減輕不少,「把家安頓好,可以更好地為事業打拼」。  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福建工作、生活,來自臺北的福州自貿片區招商中心主任黃國政最大的感觸是自己與其他同事一樣,不僅有施展抱負的平臺,更享受了應有的待遇。
  • 臺青勇往「職」前,渴望尋夢廈門!
    廈門市臺商協會介紹,2017年福建臺企聯合赴臺徵才取得良好反響,所以這次參與返臺招聘的廈門臺企比前年有所增加;同時,此次人才招聘會受到了很多臺青這次參與返臺招聘的臺企,既有天福、冠捷、正新、燦坤等老牌臺資企業,也有新近「登鷺」的臺青創業公司,薪資待遇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人民幣不等,另有機票補助、住宿補貼等。
  • 254名福建援宜隊員啟程返閩
    上午,歡送福建援宜支援隊儀式,在宜昌均瑤廣場舉行  剛剛,徵戰了42天的福建省對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隊順利完成任務,254名隊員搭乘廈航包機返閩,另有20名疾控人員因任務需要繼續堅守宜昌、襄陽。
  • 從林姓的入閩看中原漢人的南遷
    三、入閩林姓在閩、粵、臺的繁衍。   林姓在全國並不是一等一的大姓,尤其是在中原。據著名史學家李棟明研究:「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佔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佔華人人口10%以上。」
  • 福建簡稱為閩,閩的本義是什麼?
    自唐玄宗時期分別提取福州府和建甌府的首字後,福建地區方被稱為「福建」。在這以前,福建地區的名稱一直是「閩」。而今日的福建簡稱也沿用「閩」的稱呼,透過閩這一簡稱,我們能夠追溯到一段悠久的歷史。「閩」首次作為地名出現是在戰國著作《山海經·海經·海內南經》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
  • 福建人都應該銘記的開閩尊王——王審知
    人們不會忘記,那些漸漸消逝在歷史深處的往事,在福建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人物,不能、也不應該被遺忘,那就是開閩尊王——從公元885年入閩,到公元925年去世,王審知在閩地恰好生活了四十年;而如果從公元897年上任算起,王審知在閩地主政長達二十八年。那時的福建,地狹民少,經濟落後,實力不足。
  • 「臺車入閩」成為現實:開車自由穿越臺灣海峽
    「『臺車入閩』對於臺胞來說更是一個大喜訊,在福建創業、工作的臺胞就可以把車開到大陸來,節約了再次購車的成本。」潘蓮琴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都在大陸創業,這兩年春節都在平潭過,「如果有車輛,我們春節就可以自駕遊了,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可以開著自己的車在福建行駛。」   「臺車入閩」大大方便臺胞的工作生活。
  • 法治福建-法制網
    臺青西進,築夢第一家園——第二屆海絲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海交會見聞□本報記者 劉深魁逐夢正當時一身水墨元素的禮服,手拿飾品向參觀者推介,18日,來自臺灣的林靜瑜以臺灣設計師身份參加第二十一屆海交會。展區以「築夢第一家園」為主題,邀請了福州的臺青創業基地及21家在榕臺資創業企業攜50多個項目參展,通過內容豐富的圖文及多媒體,全方位展現臺灣青年在閩的創業成果。這只是福建助力臺青創業的一個縮影。去年6月,福建出臺「66條實施意見」,為臺企臺胞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更廣闊空間。近一年時間,像林靜瑜一樣,越來越多臺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
  • 福建代省長于偉國:發揮對臺獨特優勢拓展閩臺合作
    福建代省長于偉國11日在福建省第十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福建要發揮對臺獨特優勢,拓展閩臺合作成果。  過去一年,閩臺交流合作持續深化。統計數字顯示,閩臺貿易額達695億元人民幣;福建實際利用臺資13.1億美元,同比增長10.3%。
  • 傳周子瑜將返臺考試 或轉學韓國
    傳周子瑜將返臺考試 或轉學韓國   爪遊控3月17日消息,據臺媒報導,此前因「臺獨」事件引發FB表情大戰的韓國女團 TWICE 成員周子瑜或將近日回臺,傳她3月20日將參加臺南的學力鑑定考試。傳周子瑜將返臺考試 或轉學韓國  周子瑜就讀臺南市復興初中2年級時,就被韓國星探相中,由於她初中尚未畢業就到韓國發展,一度傳出讓媽媽憂心,傳她這次參加學力鑑定考試,就是打算在韓國念高中。
  • 閩客家族譜在臺展出引轟動
    閩客家族譜在臺展出引轟動 2014年07月29日 11:53:58  來源:        福建客家族譜在臺展出    「兩岸族譜文物展」20日在臺北縣三峽客家文化園區開幕,展出族譜與百餘件文物。
  • 福建臺企1800個崗位向臺青招手
    為了幫助臺灣青年就業,給臺灣青年提供到福建就業發展的機會,福建七個市縣的臺商協會首次聯合100餘家臺資企業,將於7月1日起在臺舉辦人才博覽會
  • 福州得名比福建早 歷史上還有七閩、九閩的說法
    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福建」二字,是在唐開元二十一年。當時朝廷為加強邊防力量,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軍事長官「福建經略使」。自此,福州、建州開始「代言」整個福建,並延續千餘年。有意思的是,「福州」得名比「福建」早了足足8年,系因其境內有「福山」。至於福建的別稱,除人所共知的「八閩」外,還有「七閩」和「九閩」的說法。那麼,福山究竟在何處?建州為何能「代言」福建?
  • 閩籌措100臺盲人學習機 讓盲人免費輕鬆學習盲文
    閩籌措100臺盲人學習機 讓盲人免費輕鬆學習盲文www.fjsen.com 2011-05-16 09:49  楊毅涵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16日訊(本網記者 楊毅涵)15日是第21個「全國助殘日」,今年主題是:改善殘疾人民生,保障殘疾人權益。
  • 福州市臺協會25周年 在閩臺胞與大陸同發展
    中新社福州12月28日電 題:福州市臺協會25周年 在閩臺胞與大陸同發展作者 鄭江洛「隨著『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惠及臺胞政策措施的出臺和落實,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臺胞來到福建,進行學習、投資和創業
  • 精彩回顧海交會:臺灣人才入閩興業正當時
    臺青西進就業創業成風,福建引力何在?在海交會上,臺灣人才、項目對接洽談會、臺灣青年創業展區開館儀式、觸摸·臺青文創產品展區等活動輪番上陣,充分展示了中央「31條」和福建「66條」惠及臺胞舉措帶來的實效。
  • 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推動臺灣中南部各界赴閩交流
    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推動臺灣中南部各界赴閩交流 2014-09-04 23:26: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臺灣大學生到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了解赴閩修學旅遊活動的情況
  • 福建省臺港澳辦工作組赴閩各地調研
    福建省臺港澳辦工作組赴閩各地調研 2020年04月23日 17: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3日訊 據福建省臺港澳辦消息,為貫徹落實福建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堅決防止海上偷私渡入境帶來疫情風險,構築起對境外疫情輸入的堅固防線,連日來,福建省臺港澳辦副主任吳一明、鍾志剛,二級巡視員王志輝帶隊分赴福建各地臺輪停泊點及閩臺貨運碼頭調研疫情防控工作
  •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建舉行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建舉行。此次招聘會力促臺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致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共吸引130多家在閩用人單位踴躍報名,提供面向臺籍學生和臺灣青年的崗位需求達2147個。  應聘現場吸引了許多來自福建省內以及浙江、江蘇等周邊省份的2019屆高校臺籍畢業生前來求職,他們主要來自廈門大學、浙江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東南大學、華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集美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等十多所知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