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20萬購買數字貨幣 錢沒賺到帳號卻被凍結了

2020-12-20 網易新聞

(原標題:花20萬購買數字貨幣 錢沒賺到帳號卻被凍結了)

比特幣讓人「瘋狂」,也讓虛擬貨幣走入大眾視野。比特幣從2009年的0.00076美元/枚,到2017年12月17日最高19780美元,漲幅以萬倍計……利益的誘惑是巨大的,隨之而來的,是市面上各種效仿比特幣的新型幣種開始「狂轟亂炸」。

每個幣發行時,投資者們都希望它成為下一個「比特幣」。有人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在這場拉鋸戰中極少數人賺得盆滿缽滿,而大多數人則陷入圈套,被人「割了韭菜」血本無歸。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就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並明確要求從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公告明令禁止國內不能「操作」,為了趕上這趟車,不少虛擬貨幣交易所就利用境外主體身份「改頭換面」歸來。由於虛擬貨幣在國內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很多交易所「跑路」,投資者虧空,卻投訴無門,投資者Sofia就是其中一個。

▲圖據ICphoto

花20萬買入CEN幣

資產被凍結卻投訴無門

虛擬貨幣也稱數字貨幣,是一種虛擬的、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

2017年,來自湖北的投資者Sofia在數字貨幣社區中了解到成都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後,當年花20餘萬買入平臺幣CEN,「我記得當時CEN是0.4-0.5元/枚,持續漲了一兩個月之後達到最高點,接近1元/枚。」據她介紹,她當時手上持有的CEN折合人民幣大概有三四十萬。「不過並沒有維持多久。」Sofia說,就在一周之後,CEN開始暴跌,「最低僅4分錢左右一枚,較最高價格下跌了96%以上。」她也就沒再打理了。

直到2019年數字貨幣行情回暖,她再登錄帳戶時,顯示已被凍結。從今年上半年開始,Sofia多次向平臺申請解凍,但遲遲沒有反饋。直到現在,帳戶裡的資金依舊是被凍結狀態。

後來,她又試圖通過法律程序去維權,可律師在了解了平臺的《用戶服務協議》後表示「維權成本較高」。

Sofia說,她也是後來仔細閱讀才知道,《協議》裡面寫有:糾紛必須上香港仲裁庭,且需3位仲裁員在場。Sofia說,在香港這個費用是很高的,「請仲裁員、付律師費都要錢,寫律師信還得單獨收費,整個過程下來,大約需要幾萬元。」

「為何通過成都的公司投資,最後卻要去到香港維權?」同樣讓Sofia很氣憤的是,《協議》中還提到平臺方有隨時更改協議的權利,無需通知用戶。「這不是霸王條款嗎?」Sofia知道,像她這樣的投資者肯定不止一個,而平臺此舉的目的,也在於間接阻止用戶去維權。

記者體驗

用戶服務協議隨時可被更改

隨後,記者登錄該貨幣交易所網站,在公司介紹中記者看到:這是一家位於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和自主監管的託管平臺……具備存儲和安全設施,為投資者提供託管服務以保護他們的資產安全。記者看到,該網站有「邀請返傭政策,好友註冊並完成交易後,將獲得他/她交易手續費的返傭獎勵。」而記者想要註冊成功,則必須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 《隱私政策》 和 《用戶服務協議》」。

記者注意到,在該《協議》中寫有:「平臺保留隨時更改、添加或刪除本協議部分內容的權利……於發布變更後,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站和平臺即代表閣下接受並同意更改,並同意所有後續之交易均受本協議約束。」

同時,《協議》還指出,「本協議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的約束……仲裁地點為香港,仲裁人數為三名。」

記者就此採訪該交易所成都公司相關工作人員時,其表示:「成都這家公司沒有做這個(數字貨幣交易所)行業。如果說的是我們合作的另外一家香港公司,那你去問香港的公司,我們跟這個香港公司沒有實實在在的法律關係。」「我們不對香港這家公司的任何經營運營做出任何評價,這是對我們合作夥伴的保護。「「除非他們授權我們。」他表示可以幫記者聯繫香港公司,而隨後記者詢問如何履行採訪流程,再撥打其電話時,便無人接聽。

業內人士:

「幣圈」套路深 很多都在「割韭菜」

Sofia並不只是個例,因為在「幣圈」,還有許多投資者被割了韭菜。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虛擬貨幣市場代幣四起,這與比特幣迅速翻倍的行情不無關係。

據公開報導顯示,從2009年10月,比特幣的初次價格約為0.00076美元/枚開始,到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了歷史最高價格,單枚比特幣高達19780美元。雖然截止到9月4日,單枚比特幣價格為74308.59元人民幣,「跳水」不少,但與初次價格相比,依舊有較大增幅。

想著曾經低價買進比特幣的投資者現今身價暴漲,不少投資者都為之眼紅,因此,不少新的虛擬貨幣便應運而生。

「虛擬代幣的推廣也很簡單,根本不用過多宣傳。」據相關人士介紹,比特幣就是個實實在在的案例。在宣傳時只需告訴投資者:「首發幣只要你前期低價買入,後期高價賣出,躺著就能賺錢。」所以不少投資者迅速買進,「不少虛擬代幣項目往往才開始幾分鐘便被搶購一空。」

據該人士介紹,為了拉攏更多人買進,他們也會操縱二級市場價格。對投資者統一發號施令,「要求什麼時候購買,購買多少數量,直到拉升虛擬代幣的價格,以更高價賣給第二批參與的投資者。」這就會使虛擬代幣價格實現暴力拉升,」看到價格不斷上漲,就會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湧入。

但現實中,很多虛擬代幣都以「一地雞毛」收場。

據其介紹,今年發行的共振幣VDS,它和傳統的資金盤、傳銷類似,採用「拉人頭」模式,有著十二層級的推廣分成。從最初的發行時的0.62美元/枚漲到最高12.8美元/枚,流通市值達72億元人民幣,但這樣20倍暴漲僅持續一段時間,就開啟暴跌模式。因此,「絕大部分後期投資者被收割了。」

而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許多虛擬貨幣交易市場主體都在境外,「行業缺乏規範。」且由於虛擬貨幣本身的技術特點,「去中心化、不記帳,也非實名制,所有操作痕跡都是虛擬的,因此很難通過痕跡去追蹤。「因此,如果虛擬貨幣一旦出現問題,投資者將會出現投訴無門,或血本無歸的情況。

記者看到,在前述Sofia所投資的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的《用戶服務協議》中便明確:「所有投資決定均由閣下完成。儘管本協議或另有規定,我方對此類決定概不承擔任何責任,亦不對任何情況負責。」

記者了解到,虛擬貨幣交易市場現在還和國內許多大的傳銷社群聯合在一起,推出具有傳銷性質的虛擬代幣,並在全國各地進行線下宣傳。

業內人士表示:傳銷同這些去中心化、不記帳、非實名制的虛擬貨幣聯繫在一起,非法集資資金跑路的現象將變得更加難以追查,其用意何在?「因此很難不把他們同『圈錢』聯繫在一起。」

他提醒消費者:應當警惕這些改頭換面的傳銷項目,不要參與所謂「海外」數字貨幣交易所的非法經營活動。

警方提醒:

投資需謹慎!很多數字貨幣形同詐騙

數字貨幣交易真的靠譜嗎?

記者就此採訪成都高新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案偵民警李光,在他看來,現在的數字貨幣,跟以前比較流行的投資模式,如炒作期貨、現貨差不多。「利用大家想賺錢及貪婪的心理,通過人拉人的模式,讓你去投資。」鼓吹項目投資前景如何好?」「進的越早越賺錢等等。」但在他看來,「所謂的數字貨幣就是一個技術,一串字符。它本身沒有價值,只是炒家賦予了它價值。」「所以很多數字貨幣都是沒有保障的,形同詐騙。」

李光介紹:比如現在的「空氣幣」,就是一個公司或是一幫人,利用區塊鏈技術自己發行一個幣種進行圈錢。「以人拉人的模式號召大家來投資,短時間內把該幣的價值拉上去,然後又馬上暴跌,甚至跑路,投資者就會血本無歸。」

而目前在中國,數字貨幣交易是不受法律保障,國家也不承認虛擬貨幣交易所,「可以說是禁止。」所以這些虛擬貨幣交易所都開在境外,像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但這些主體在境外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很多都是由國內的公司在做技術支持。「所以一旦出現問題,投資者就會出現維權困難。」

「比如現在的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是受大眾所認可的虛擬貨幣,不管是盈是虧,這都是投資者個人的投資行為,就算虧損了,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也找不出法律條款來受理案件。」李光說。

而發幣行為是否違法?

李光說,這也要根據其最終的操作行為違反了哪一條法律才能進行定性。

據他介紹:「從現在國內經偵對虛擬貨幣投資的打擊來看,可能會把其定性為傳銷或非法吸資。」

那為何不能在前期就予以監管呢?

李光介紹,為何很多平臺性的詐騙案,都是等到出事跑路後才能立案,就是因為前期的不能定性。

「如果一個項目的目的和初衷是通過傳銷的方式圈錢,那麼,它就違法了。」但李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區塊鏈本來就是一個新生事物,「按照正常來講,它就是一個好的、新的項目。不管是P2P也好,其他吸資項目也好,如果前期的所有操作都合法合規,營造出一個正常合法的項目,政府相關部門是無法去定性的。」像傳統的網絡金融平臺一樣,只有等到爆倉之後才會介入。

「而且就算是爆倉,如果其有執照,所有操作均合法,爆倉也只能算是投資失敗,也只能申請破產,走破產流程。」

因此,成都高新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提醒廣大投資者:區塊鏈技術是一個新生事物,有很多企業想在這個領域開拓一番,但也要謹慎由此而來的非法集資問題。數字貨幣目前在國內不受法律保護,沒有保障,若受騙或受損追回難度很大,因此提醒大家,投資需謹慎。

現在,全國網安部門發起的「淨網2019」行動正在進行,大家也要做好自身防範,切勿掉入網絡詐騙陷阱。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代文佳_NB12498

相關焦點

  • 女子報警稱自己帳戶15萬被凍結,卻被警察逮捕,原來女子是網絡詐騙
    相信很多網友在手機上都起碼安裝有一個到兩個社交軟體,現在的人都很喜歡在手機上面的社交軟體交朋友,甚至可以在社交軟體上你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網絡畢竟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如果涉及到錢財方面的話那就應該很謹慎一些,因為現在在網絡上的網絡詐騙手段也是層出不窮的。小麗今年25歲,前一段時間因為自己的帳戶被凍結了,所以她跑到警察局報案。
  • 18萬元匯錯帳號 對方帳戶被法院凍結錢拿不出
    明明是自己的錢,卻拿不回來,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冤」的事嗎?  小杜在海鹽開了一家五金廠。五月中旬,因為業務往來,他要給一個姓陳的人匯18萬元貨款。可在網銀上操作時,一不小心錯轉給了一個姓俞的人。  事情原本很簡單,小杜找到俞某,對方很爽快願意還錢。不過,兩人一起到銀行取款時,卻被告之俞某的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了。
  • 凍結帳號使用權但不凍結帳號使用時間,各位怎麼看
    剛剛充了半年卡就因為馬拉凱事件被凍結了一個月,心中好氣啊可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只能氣自己不爭氣,圖省事佔便宜終於被燕啄了眼凍結過後閒來無事就想試試申訴看有沒有什麼奇蹟發生,順帶著就掃了一眼遊戲時間,然後問題就來了遊戲時間並沒有凍結,充卡的時候到期時間是什麼時間凍結過後還是什麼時間我很是納悶,這是凍結了我帳號的使用權,卻還要繼續收我錢的意思
  • 女子加陌生好友被勸兼職,充值5.4萬元賺差價「被凍結」
    「真沒想到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就當買個教訓吧。」原想「兼職」賺點錢為自己換個新手機,再在元旦假期出遊,沒想到錢沒賺到,反被騙走5.4萬元。回看過去最近這一周,30歲的陳女士不停責罵自己「太傻了!」這是個為「平臺上分」的兼職。何為「上分」?
  • 銀行卡、支付帳號、對公帳戶被凍結了該怎麼辦?
    那麼,今天二弟就來科普一下,為什麼你的帳戶會被凍結?被凍結了到底該怎麼辦?1為什麼我的帳戶被凍結了?無論是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帳號,還是個人銀行卡或者對公帳戶,都與資金交易有關。對於銀行、第三方支付來說,你的資金交易越頻繁,手續費就越多,他們賺的錢也多,但為什麼忽然會把你的帳戶凍結了呢?
  • 肖颯:央行數字貨幣將重構傳統金融業?
    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與普及使用,將深刻改變儲戶與銀行之間的法律關係,從而重構金融實務。「錢」在法律上被稱之為「種類物」,是相對於「特定物」而言的,混同後就分不出彼此。80後的我們,小時候交書本費,每人10元,為啥班主任要求在錢上寫上名字和班級,就是因為錢一旦混在一起就不分彼此。萬一有個假幣,也找不出誰交了假錢。
  • 大學生炒股半年28萬賺400萬
    就這樣,過年時父母把開戶帳號密碼都交給了他。  4個月賺的比母親6年賺的還多  接到使命後,看著14萬的現金加上此前母親買的已經被停牌的價值14萬多的2萬股ST長控,陳元就開始盤算著怎樣能讓錢生錢。在去年底到4月份的這段用他的話說「呆子買股也能賺」的日子裡,他依次購買了廣匯股份、昆明製藥、ST金杯等股票,其中,廣匯股份買的時候僅5塊多,令他沒想到的是,竟然一路大漲到11塊多,而昆明製藥和ST金杯也分別從4塊多和5塊多漲了一倍都不止,原來的14萬到了4月上旬,就變成了60萬左右。短短的兩三個月,他就賺到了46萬,比母親花6年時間賺得還多,他承認自己的運氣確實不錯。
  • 女子微信30萬被凍結,官方回應讓人氣憤!
    隨著使用人數的不斷上升,行動支付的一些問題也凸顯了出來,然而一則「女子微信帳戶30萬餘額被凍結」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家住福建的一位女士向媒體求助,自己微信帳戶中30萬餘額無緣無故被凍結,不僅無法提現而且申訴了十餘次官方都不予通過。
  • 大學教授親歷「殺豬盤」:有人損失30萬!32人騙我一個 還意外賺了3000
    後來,排名第二的老師抽出部分資金投資數字貨幣,他的業績一下子就反超老唐。老唐在群裡憤憤不平,對粉絲說:「我對數字貨幣有很深的研究,一定也會帶領大家賺的盆滿缽滿。」在老唐的帶領下,我們老唐戰鬥隊的所有成員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數字貨幣投資領域,他介紹給我們的是ABM數字貨幣平臺。平臺的網址是: www.abmjys.com。
  • 一女子在日本打工賺的辛苦錢,回臺灣在機場遭沒收1600萬日元!
    在被海關時女子表示錢是她辛苦大半輩子賺來的,是準備在臺灣(中國)買房子養老用。在離開日本的時候有向日本海關申報,對方稱回臺灣(中國)無需再申報,而抵達桃園機場時也因為不知道在哪裡申報,在海關檢查行李前,也曾口頭表示要申報。
  • 一女子在某交易平臺,售賣價值5萬元遊戲帳號,反被騙12萬元
    而想要購買小袁遊戲帳號的這名陌生人,在某聊天軟體上的資料顯示為女生,她提出因為害怕直接交易被騙,讓小袁掛在某個第三方遊戲交易平臺上出售,因小袁對此沒什麼經驗,沒做過多的了解就答應了。小袁看了後果然發現在這個遊戲交易平臺裡面,顯示她的這個帳號裡面已經有5萬塊錢了,於是小袁就想要提現,而提現時平臺提示讓她提供銀行帳號,小袁提供了之後,一點提現,遊戲平臺又顯示說她的銀行帳號輸入錯誤,並提示說:5萬塊錢的資金在平臺裡面被凍結了。
  • 數字貨幣成為不法分子的最愛 洗錢方法花樣百出
    有數字貨幣資深玩家透露,洗錢對於數字貨幣來說是一大危害,同時也是一個支柱,為什麼這樣說呢?洗錢是存在於暗網的交易,比特幣代表了自由,而暗網則是自由的背面,只要存在洗錢需求,數字貨幣的價格就一定會回升。幣圈也是一個灰色地帶,越亂,則越有錢賺。有的幣圈微博博主甚至公開聲稱,「幣圈最大的一個實際商業價值,就是方便洗錢」。
  • 幌子高大上 騙你沒商量——虛擬數字貨幣詐騙案的背後
    新華社長沙5月17日電 題:幌子高大上 騙你沒商量——虛擬數字貨幣詐騙案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虛擬數字貨幣、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近幾年流行起來的「高大上」新名詞,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包裝成了一個個騙局。
  • 兩市首份財報業績敵不過火幣七分之一 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在賺誰的錢?
    在踏實做實業與從事虛擬數字貨幣交易之間,經過一個年輪,隨著首份上市公司年報金銀河的發布與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經營業績的出爐,外界終於得到了明確的結果。《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1月21日,滬深兩市發布的首份上市公司年報金銀河(30069.sz)業績顯示,2018年金銀河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31.0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36.48萬元,同比下滑2.32%,每股收益為0.62元;與此同時,在1月24日,作為全球最大的虛擬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火幣創始人李林發布的公開信透露,在2018年整個虛擬貨幣暴跌的行情之下
  • 數字貨幣 | 加密貨幣時代:人人賺翻天,就你窮成狗
    還有一天,一位匿名捐助者捐助8600萬美元,成立了一個比特幣財富慈善組織,稱其為菠蘿基金會。一輛特斯拉上了BLOCKHN(區塊鏈)的車牌,也狠狠賺了一把眼球。想要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的人數激增,呈爆炸趨勢。而在長島冰茶公司宣布公司業務將轉向區塊鏈之後,其股價一天之內飆升了500%。
  • Roger Wattenhofer :央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您好,我是Roger Wattenhofer,接下來我將會跟大家分享: 1.為什麼我認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2.解釋央行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 為什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現行貨幣以兩種形式存在:國家發行的現金(硬幣,紙幣等)以及基於第三方應用/銀行卡的支付方式(信用卡、借記卡
  • 招聘單位用數字貨幣發工資?南京一女子被騙24萬元
    不料公司卻提出工資將以「現金+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輕信公司的葛女士因此被騙24萬餘元。 11月30日下午,市民葛女士走進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白鷺洲派出所報警,稱自己在網上找工作被騙了,需要民警幫助。
  • 消費- 全民K歌3小時花3萬唱歌軟體會花這麼多錢嗎
    手機上的APP唱歌軟體很受歡迎,大家都會下載來唱歌,還可以充值錢去打賞粉絲增加人氣,近日一位12歲的女孩就在全民K歌3小時花3萬,一個手機APP上一下子花了那麼多錢究竟是怎麼回事?全民K歌3小時花3萬據了解12歲女孩萍萍在全民K歌3小時花3萬實在令人震驚,原因是她先是充值了五十多元,購買了虛擬禮物打賞粉絲,沒想到,粉絲們一起鬨,萍萍就控制不住地往裡充錢送禮,不到三小時時間,就把三萬多元全部花光。媽媽易女士自己三萬多元的透支額度已經被全部用光,而這些錢竟然都是被女兒萍萍在一個名叫「全民K歌」的手機APP唱歌遊戲裡花掉了的時候很是生氣。
  • 女子網戀陷「殺豬盤」被騙1500萬元
    ,還說自己賺了很多錢,騙子為了讓她更加相信,找個機會故意說,我今天比較忙,你幫我操作一下這個平臺。她自己也註冊了一個帳號,先投入點資金試一試。在「黎志輝」甜言蜜語的攻勢以及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吳女士在該網站投資數百萬元後,還拉著朋友一起投資,甚至將賣房款也都投進了這個虛擬貨幣網站。就在她投了1500多萬元後,網站出現了問題,無法出帳。不僅如此,吳女士的網戀男友「黎志輝」也失蹤了。
  • Facebook數字貨幣即將發布,或幫助數字貨幣合法化
    此外,Facebook還計劃使用類似ATM的實體機器,用戶可以在這些機器上購買數字貨幣,Facebook的員工甚至將能夠以新貨幣的形式領取工資。Facebook的數字貨幣將允許用戶通過Messenger和WhatsApp等Facebook應用相互匯款和購買商品。但除此之外,相關細節還相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