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加速跑」 逆勢賦能「穩外貿」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本報記者 陶連飛

新鮮出爐的統計數據令人振奮:今年前5個月,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實現13.6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同比增長15.3倍。作為外貿新興業態,全省跨境電商逆勢增長,勢頭強勁,為「穩外貿」工作注入了新動能。

年初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傳統外貿線下渠道受阻,跨境電商成為穩外貿「利器」。省商務廳堅持應時而變、順勢而為,緊緊圍繞「六穩」工作和「六保」要求,以「數字吉林」建設為統領,以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為依託,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政策服務為保障,大力推動全省跨境電商提質增效,不斷培育外貿新增長點和貿易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取得了積極成效。

推動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國家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先行先試區,省商務廳把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作為全省跨境電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上爭下促,強力推動。經過積極爭取,4月27日,吉林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成功獲國務院批覆,成為我省繼長春、琿春後,第三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省跨境電商綜試區形成「長吉圖」全覆蓋的發展格局。

4月29日,《中國(琿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以省政府文件正式印發,標誌著以打造具有琿春特色的我省對外開放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集聚區為總目標的琿春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將全面深入推進。

工作中,省商務廳注重發揮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主體作用,強化與海關、稅務、外匯等監管部門協作,推動各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先行先試、示範引領上不斷取得突破。4月份,琿春成功開通「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業務,目前已完成退貨226票,極大提高了俄羅斯買家購物體驗,大幅降低了國內賣家運營成本,有利於鞏固擴大我省對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規模。5月21日,貨值70萬元的跨境電商貨物由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發出,經琿春鐵路口岸入境進入琿春綜保區並成功申報,標誌著琿春綜試區跨境電商進口保稅備貨「1210」業務正式開通運營。6月4日,長春興隆綜保區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e興隆」保稅O2O體驗中心,完成全省首票跨境電商O2O保稅展示業務測試,標誌著跨境電商渠道「下沉」初見成效,全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邁出新步伐。

強化政策服務保障

疫情爆發後,省商務廳快速反應,第一時間組織省內外貿企業特別是跨境電商相關企業開展線上問卷調查,摸清疫情對全省跨境電商行業影響程度和企業的困難、訴求,並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應對措施,精準施策助企。

其中,針對問卷調查中89%的企業希望對入駐知名跨境電商平臺費用給予支持的政策訴求,在以省政府文件出臺的全省穩外貿、穩外資「雙9條」措施中進行積極回應,明確提出對企業上線知名跨境電商平臺費用加大支持力度。

好政策落在紙上,更落在實處。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國際事業部授牌的全國首家渠道商,吉林省滿天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為企業提供跨境電商整體解決方案、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鏈的企業。董事長魏欣告訴記者,在省商務廳等相關部門以及吉林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的支持下,上半年,自己的團隊共舉辦了「政企協助推外貿發展」系列線上直播活動23場,覆蓋企業近500家,阿里巴巴國際站新增吉林企業37家,是去年同期的2.6倍;今年前5個月吉林省企業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完成線上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41.3%。

為推動企業切實將「疫情之危」變為「轉型之機」,進一步促進傳統外貿企業和生產型企業加快跨境電商應用,實現數位化轉型、品牌化發展,2月份起,省商務廳深化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全球貿易通、環球資源網等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合作,密集開展跨境電商政策宣講及培訓活動,分析形勢,解讀政策,分享經驗,千方百計提振企業信心,為企業充電蓄力,鼓勵企業「危」中尋「機」,加快創新轉型。其中與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吉林本地化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同心戰『疫』,政企協跨境破局」跨境電商政策線上宣講系列活動,覆蓋2000餘人次。4月份,又與環球資源網聯合開展「數字外貿出海」活動,組織我省機械製造、食品醫藥、建材木材等8個行業150餘家企業上線環球資源網平臺,免費體驗為期6個月的跨境電商B2B平臺推廣營銷服務,使企業進一步拓寬線上國際市場開拓渠道,提升數位化營銷水平。

平臺做助力,企業有活力。疫情期間,防疫物資品類受到全球關注。得益於平臺的搭建和良好的政策支撐,我省跨境電商企業放開手腳,實現了危機中的突圍。以長春市萬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為例,這家領域內知名企業此前主營醫療試紙和檢測儀等產品,疫情期間,抓住商機,60多歲的董事長帶著研發團隊,首先研製出了新冠檢測試劑盒,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產品搭載政府的各項便利政策高效迅捷地「出海」,公司業績實現了穩步增長。

抓好重點項目推進

重點項目建設是跨境電商工作的有力抓手。重點項目的紮實推進,為我省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跟蹤推進跨境電商物流通道項目建設。3月19日,搭載約10噸跨境電商包裹及一般貿易貨物的長春至首爾跨境貨運包機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成功首航,填補了長春至韓國全貨機通道的空白,提升了吉林省與韓國進出口貿易便捷度,並可以通過仁川港進行中轉運往歐洲、美國、日本的貨物,為省內跨境電商及一般貿易企業提供了新的貿易通道。

深化吉浙跨境電商領域合作。4月21日,吉浙跨境電商運營中心項目在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廣場正式啟動運營。該項目以跨境電商貿易、運營、供應鏈和研發四大業務為核心,重點開展跨境電商創業孵化、就業培訓、供應鏈金融等綜合服務,發揮我省人才優勢,對接浙江省豐富的跨境電商資源,選取吉浙兩省優質產品,為企業提供穩定的貨源保障,通過跨境貿易平臺促進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就地就業轉化,孵化一批跨境電商創業項目,吸引一批外埠跨境電商企業落戶,逐步培育跨境電商生態,助推我省跨境電商發展。

此外,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的中巴跨境電商產業小鎮項目已經開工;琿春總投資5.9億元的跨境電商產業園項目一期主體封頂;計劃總投資10億元的易捷跨境(吉林)跨境電商平臺項目正在洽談……一批重點項目積蓄著全省跨境電商發展的後勁。

據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管理處副處長劉曉迪介紹,下一步,省商務廳將繼續堅持長春、琿春、吉林跨境電商綜試區三城聯動,進口、出口雙向並舉,B2B、B2C雙輪驅動,強化政策引領、示範帶動、創新創業,不斷培育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和生態圈,推動全省跨境電商發展加快向「買全球」「賣全球」邁進,持續為「穩外貿」和貿易高質量發展賦能。

來源:吉林日報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新業態助力「穩外貿」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快速擴大,此次會議要求在原有的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對跨境電商未來發展以及外貿行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構建海外服務網絡、促進貿易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跨境電商在我國的起步相對較晚,但其發展勢頭卻十分迅猛。
  • 跨境電商逆勢增長,GoAllPay助力跨境出口提速增效
    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頗深,各行各業也遭遇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傳統外貿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疫情使傳統線下渠道受阻,但也催生了更多線上採購需求,出口跨境電商則成為讓傳統外貿企業逆勢突圍的利器,它能使製造商直接面對全球消費者,讓中國企業快速走出去。
  • 跨境電商加碼布局,外貿轉型出現新風口
    12月14日,亞馬遜在上海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了2021年的全球開店中國計劃,重點支持中國外貿企業加速線上業務模式轉型。其南京辦公室已經開始試運行,深挖江蘇製造業大省和外貿大省的潛力。 海外疫情持續得不到有效防控,帶動了海外居民消費向線上大幅轉移。對於傳統外貿企業來說,搶抓海外線上消費新趨勢,將成為轉型新風口。
  • 2020年惠州跨境電商峰會:搭建優質平臺 賦能外貿經濟
    昨日下午,由市商務局指導,阿里巴巴(惠州)本地服務中心和市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2020年惠州跨境電商峰會暨阿里巴巴國際站線上展會發布會舉行。據悉,本次峰會通過發布阿里巴巴最新外貿資訊和前沿項目,旨在為惠州外貿經濟發展搭建新平臺,為企業尋找新機遇,來自全市外貿網商企業界代表共600餘人參加峰會。
  • 跨境電商逆勢突圍,洋老闆全球購物平臺開啟戰略新篇章
    作為我國外貿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商既是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和外貿轉型的新捷徑,也是鼓勵進口消費和拉動內需的新渠道,因此雖受到疫情影響,我國跨境電商近期仍呈現逆勢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作為知名跨境電商企業,洋老闆全球購物平臺不斷提升供應鏈效應,通過賦能供應鏈平臺,開啟戰略的新篇章。
  • 助力穩外貿 中信銀行推出跨境電商新產品
    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日前,中信銀行聯合阿里一達通公司創新推出國內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全線上出口收匯系統,用產品創新助推外貿回穩。 通過該系統,阿里國際站交易平臺上的出口賣家可自助報關,阿里一達通進行貿易真實性審核,中信銀行為中小外貿企業集中收結匯、集中申報及還原申報,解決了出口電商客戶「收匯難、時效慢、風險大、費率高」等痛點。 據中信銀行介紹,該系統具有展業合規、清算高效、資金安全、費率低廉四個特點。
  • 跨境電商迎來風口:疫情下逆勢增長 亟待行業標準出臺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跨境電商迎來風口:疫情下逆勢增長 亟待行業標準出臺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芸茜 北京報導跨境電商貿易似乎迎來了春天。「當前,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是最重要的工作,在穩外貿方面,跨境電商作為新業態顯示了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引領作用。」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專職副秘書長、直播電商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孫之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 新聞縱深|河北:跨境電商起勢,助力外貿克難
    河北在跨境電商方面的一系列動作,被業界看做是推動河北省對外貿易增長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引擎。跨境電商逆勢上揚7月5日,在河北跨海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內,工作人員正在為省內跨境電商企業答疑解惑。在疫情背景下,不少受影響的進出口企業開啟跨境電商新模式,河北省跨境銷售迎來逆勢增長。今年1至4月,省內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達959萬元,同比增長3.3倍。「我們從去年開始做跨境電商,主要通過速賣通平臺銷售產品。由於銷售情況不錯,今年新開通了ebay平臺。」
  • 李建成在跨境電商選品會暨出口商品展銷會現場察看時強調:創新賦能...
    19日上午,市委書記李建成來到龍巖會展中心,察看2020中國(龍巖)跨境電商選品會暨出口商品展銷會現場,了解產品展銷和商家洽談情況,強調要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賦能新外貿高質量發展,用網際網路為「小產品」打開「大市場」,更好地服務並深度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
  • 中信銀行:創新跨境電商產品 助外貿企業「乘風破浪」
    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日前,中信銀行聯合阿里一達通公司創新推出國內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全線上出口收匯系統,用產品創新助推外貿回穩。  通過該系統,阿里國際站交易平臺上的出口賣家可自助報關,阿里一達通進行貿易真實性審核,中信銀行為中小外貿企業集中收結匯、集中申報及還原申報,解決了出口電商客戶「收匯難、時效慢、風險大、費率高」等痛點。
  • 蘭亭集勢榮登「億邦動力跨境電商新勢力-數位化賦能精英TOP 50」榜
    11月25日,由億邦動力主辦的第五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在杭州洲際如期召開。作為「中國跨境電商第一股」的蘭亭集勢過去兩年間充分展現數字經濟的優勢,在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中發揮重要作用,煥發行業主流玩家新活力,有效支撐中國外貿持續發展。蘭亭集勢成立於2007年,總部設立在上海,是一家通過技術驅動與大數據支持,致力將國貨好物賣全球的在線B2C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經過十三餘年的發展與沉澱,蘭亭集勢已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積累了千餘萬註冊用戶。
  • 國家鼓勵跨境電商,電商將會成為年輕人,不進工廠的不二選擇
    國內各省市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小型企業復甦,支持跨境電商行業發展。作為外貿行業的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商將有力刺激國際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注入新動能。可以預見,政策利好頻傳、穩外貿背景下跨境電商有望提速,將迎來一波發展新紅利。
  • 從半年報看安徽發展新動能:逆勢增長,外貿企穩向好
    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1245.9億元,同比增長17.4%,佔全省外貿總值的51%,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3.7個百分點。「疫情之下,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逆勢增長,充分說明了穩外貿、保主體的成效顯著,也是我省外貿內生動力強、發展活力足的重要表現。 」省經濟信息中心預測處副處長李紅梅表示,民營企業的外貿訂單穩住了,就能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也就能進一步緩解當前就業壓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外貿企業這樣逆勢突圍
    更引人關注的是4月份數據,當月外貿進出口2.5萬億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萬億元,同比增長8.2%,顯現出逐漸走出疫情陰影的積極態勢。穩外貿,中國企業是如何做的?記者採訪了部分外貿企業,了解他們逆勢突圍的拼搏故事。保住訂單、生產轉型、風險紓解、穩崗穩產、分散市場……外貿一線的從業者正在用事實證明「辦法總比困難多」!
  • 跨境電商,助力外貿「優進優出」
    海關給出的答案是:向科技要效率,創新監管方式,提高通關速度,讓消費者和商家輕鬆「買全球、賣全球」,推動外貿「優進優出」。科技創新,海關監管「耳聰目明」跨境電商是新業態,與傳統貿易模式相比,具有碎片化、小額化、高頻次特徵,給海關監管提出了新課題。「如果按照傳統貨運監管模式,我申報一票貨要在報關大廳和貨站之間跑六趟。」
  • 海外電商消費市場巨大,漫道金服旗下寶付跨境助力中國品牌出海
    漫道金服了解到,受疫情影響,2020年外貿進出口低迷,第三季度實現由負轉正,而跨境電商進出口則逆勢增長,前三季度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已超去年全年,大幅增長52.8%,為穩外貿作出突出貢獻。另外,新形勢下,跨境電商新模式新業態快速崛起,直播、社交、獨立站等新的場景和模式為跨境電商提供了新機遇,也對跨境支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義烏跨境電商「雙十二」搶年末商機
    義烏跨境電商企業早已「摩拳擦掌」,全力「備戰」。昨日(12月11日)上午,記者在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入駐企業義烏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通供應鏈」)保稅倉儲發貨場地看到,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員正緊張地進行分揀、裝箱、打包、貼制面單;倉庫門口,2輛快遞運輸車輛交替停放至裝卸平臺,開足馬力裝載「雙十二」訂單包裹。
  • 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落地了!廣深莞佛飲「頭啖湯」
    廣東高捷航運物流有限公司關務總監方欽宏說,試點前,跨境電商B2B出口沒有單列的海關監管代碼,境內企業與境外企業即使在跨境電商平臺交易,也只能以一般貿易形式出口,「現在有了新模式,以後我們B2B出口也能享受跨境電商稅收、結匯等便利政策。」 這一監管創新,也將助力海關更精準掌握外貿發展新動向。
  • 保跨境物流穩外貿 ,菜鳥海外倉幫助商家逆勢增長
    4月10日,菜鳥國際宣布,中國到全球的跨境物流、海外倉仍然保持運轉,跨境電商物流訂單已經恢復至疫前水平。 受疫情影響,多條跨境物流線路熔斷。菜鳥是少數能維持運轉的全球物流網絡,每天將數十萬淘寶、速賣通商家發出的包裹,運往歐洲、北美等全球重點區域,保持出口態勢。 菜鳥歐洲區域負責人卜華介紹,菜鳥全球包裹網路具備智能和普惠特點,通過連結全球物流要素,強控包機幹線、ehub和卡車網絡等關鍵節點,為跨境中小商家提供了商業快遞的體驗和普通郵政的價格。
  • XTransfer榮獲2020青島國際跨境電商交易博覽會「優質金融服務商」
    一站式外貿企業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受邀參展,憑藉行業領先的跨境金融服務,榮獲組委會授予的「跨境電商優質金融服務商」榮譽稱號。 (XTransfer榮獲組委會授予的「跨境電商優質金融服務商」稱號) 由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青島市名列第十,比2018年提升五個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