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還在發生。12月14日,亞馬遜在上海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了2021年的全球開店中國計劃,重點支持中國外貿企業加速線上業務模式轉型。其南京辦公室已經開始試運行,深挖江蘇製造業大省和外貿大省的潛力。
海外疫情持續得不到有效防控,帶動了海外居民消費向線上大幅轉移。對於傳統外貿企業來說,搶抓海外線上消費新趨勢,將成為轉型新風口。
疫情催化,海外線上需求大爆發
追覓科技成立於2015年,工廠在蘇州,主要經營手持無線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等,產品主要銷往德國、法國、波蘭、西班牙、捷克、比利時、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
「今年前幾個月,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小。尤其是海外疫情嚴重的時候,訂單量下降。」追覓科技銷售中心總經理吳鵬說,慶幸疫情前在速賣通歐洲海外倉投放了一批貨物,疫情期間又運了一批價值上億元的貨物過去,加上公司的降價促銷活動,銷售反而逆勢增長了20%-30%。7月中旬,該公司參加了速賣通平臺的「超級品牌日」轟動,成交額超過618大促的25倍,其中一款價格300美元的高端手持吸塵器,在歐洲海外倉庫的備貨7小時就賣光了。
這僅僅是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個縮影。受海外疫情始終沒有得到有效防控影響,居民消費向線上轉移加速,跨境電商成為今年的一匹「黑馬」。成立於2010年的速賣通平臺,目前已經在全球開通了18個語種的站點,覆蓋了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買家數量累計突破1.5億。今年以來,速賣通平臺上的跨境商家同比增長了25%,海外商家同比增長超過450%。
同樣的銷售情況,也出現在亞馬遜平臺上。「受疫情影響,全球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購物模式正快速從線下往線上轉移,這帶來了電商在全球零售的佔比不斷提升。」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負責人戴竫斐介紹,從亞馬遜情況來看,今年的銷售增長非常可觀,零售端的平臺賣家、商業採購領域都實現了多位數的增長,尤其是與醫療、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等行業相關的商家,都實現了較好的業績。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憑藉著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跨境電商實現了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同比增長52.8%。可以說,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不降反升,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緊盯需求,傳統外貿站上新賽道
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外貿外資面臨複雜嚴峻形勢。海外訂單下滑、訂單取消,成為很多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穩外貿」成為我國當前的主要經濟工作內容之一。
危機中育新機。有關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國跨境電商B2C(跨境電商對消費者)交易佔比在不斷提高,2011年跨境B2C交易佔出口比例僅2.5%,到2016年達到11.3%,到2018年已達到16.8%,佔比提升近8倍。與此同時,相比於國內線上零售的快速發展,海外線上零售滲透率還比較低。
受海外「宅經濟」影響,網購已經成為新風潮。速賣通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家電類產品銷量非常好,其中僅俄羅斯一國市場,電視機銷售額同比增長就超過220倍,漲幅遠超口罩等防疫物資。4月中旬,速賣通的「宅家消費新需求」專場活動整體成交額突破1億美金,其中,美國市場成交額月環比增長178%,假髮銷量翻倍,家電、辦公、玩具、珠寶等漲幅均超過了40%。
一方面是跨境B2C佔比的高速增長,一面是海外線上零售市場的巨大空間和潛在機會。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賣家拓展負責人宋曉俊今年走訪了國內很多生產型的賣家,發現企業的線上化、數位化轉型需求非常迫切。「消費者從線下向線上轉移的趨勢非常明顯,導致很多傳統類型的企業感受到巨大壓力。」她說,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內部的整合布局,加速加碼跨境電商發展。
一般來說,傳統的外貿模式屬於B2B(跨境電商對企業),國內的生產企業和海外消費者之間隔著經銷商,信息和數據銜接不暢,往往消費端需求的變化,難以快速傳導至生產端。而跨境電商平臺,則可以藉助於線上數據分析,生產端直面消費端。
速賣通平臺有關人士認為,海外線上零售將是一片藍海。「訂單下滑,並不代表著需求下滑,海外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仍舊存在,疫情使之發生了急劇變化。」該人士說,對於外貿企業來說,當前需要做的就是精準分析消費需求的變化,將傳統的「訂單經濟」轉化為「需求經濟」。
「產品為王」,品牌出海迎來新機遇
疫情「黑天鵝」,帶動了中國出口的新變化。為此,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都卯足了勁加碼海外銷售市場的布局。亞馬遜平臺今年投入180億美元,從基礎構架、人力、服務和工具等方面進行優化,方便海外消費者能夠更快速買到相關消費品。其中,在美國、日本及印度新增了超過50個運營中心,標準件庫存能力較去年高出了100萬立方米。速賣通平臺聯合菜鳥網絡推出了一系列基於海外倉的幫扶措施,保障物流通暢,降低商家成本,同時平臺還為商家提供各種現金補貼、費用減免和流量扶持措施。疫情期間,利用海外倉履約的GMV(成交金額)在速賣通平臺總GMV中佔比提升了40%-50%。
亞馬遜全球開店進入中國5年時間。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賣家管理負責人宋春蕾說,疫情導致消費者需求發生的變化,對國內供應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平臺來說則是選品的優化。「全球需求不斷多元化、個性化,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的賣家從原先提供標準化、低價產品,向提供高價值、多元化、個性化產品轉變,且具有獨創品牌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她說,這是「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具體體現。
「未來三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趨勢。」戴竫斐認為,在全球消費趨勢由線下更多轉為線上的同時,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也在從外貿行業的「新業態」轉為「新常態」,並逐漸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支柱。
亞馬遜最近推出了「亞馬遜自有品牌項目」。該項目針對高質量的OEM、ODM代工企業轉型需求,提供線上運營經驗和品牌運作經驗,渡過轉型期,放大在產品製造和生產方面的優勢,受到了很多企業的歡迎。
在亞馬遜推出的全球開店中國計劃中,重點包括繼續支持企業向線上業務模式轉型,抓住跨境電商發展機會;支持賣家拓展全球機遇,發展多站點業務、降低風險;支持賣家打造受全球消費者及企業與機構買家信賴的國際品牌,構建「品牌力」;支持賣家持續優化選品策略,提升「產品力」。
在速賣通平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傳統外貿企業、或者海外做代工的企業,轉型做跨境B2C。速賣通平臺有關負責人也認為,在原有貿易體制下,品牌「出海」需要跨越物理空間,克服市場環境差異和文化差異的困難,才能夠進入國外市場。而跨境電商的興起,以及其發展所帶來的信息對稱性,克服了這些差異性,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環境,為品牌的興起提供了新的機遇。
交匯點記者 趙偉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