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李喬宇
外貿出口行業回暖,海運貨櫃一箱難求……
如此背景下,作為世界領先的海運代理服務商之一,中國外運正在加快戰略布局。
日前,中國外運表示,公司已完成收購歐洲企業KLG七家下屬公司100%股權,有效補充了中國外運在歐洲的落地服務環節,提升海外運營能力。
「從目前看,中國到歐洲、中國到美國的整體貿易量處於穩定健康狀態,近期海運、空運運價均在上漲。」《證券日報》記者在上交所「滬市公司質量行」的帶領下走進中國外運,中國外運董事會秘書李世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物流業一定是圍繞貿易流向、貨物流向配置資源。」
擬繼續加碼海外布局
當下,或許是加碼海外布局,提升國際市場能力的較佳時機。
疫情期間,中國製造業整體恢復較快,帶動中國出口貨量第三季度快速增長,推高物流服務需求,海運、空運運價持續上漲,暴露短期內物流供應鏈的海運運力、空運運力和陸地運輸方面出現短板。
這並非中國外運首次加碼海外布局。2019年,中國外運成立了海外公司,明確了其作為中國外運海外運營統一平臺的地位;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收購歐洲KLG集團100%股權的交易,是中國外運踐行海外戰略、拓展海外能力的重要舉措。
「作為中國最大的國際貨代企業,中國外運一貫重視培育和構建國際競爭力,近年來致力於構建海外通道,提升海外操作能力,不斷向海外延伸服務鏈條。」李世礎表示,同時,在歐洲地區公司主要精力放在推進與歐洲KLG集團的全面協同,依託其在歐洲的操作能力和銷售能力拓展歐洲市場。
李世礎表示,公司重點將在跨境電商物流、海運等業務往來比較多的國家地區,圍繞清關、提派、海外倉等海外端能力建設、全球網絡體系完善、業務鏈條協同和戰略資源布局等目標擇機進行兼併收購。
談及未來規劃,李世礎表示中國外運將重點連結跨境電商、「外運E拼」、買方集運等業務的海外需求,加強東南亞、中東、南亞、歐洲和「一帶一路」等重點區域的業務拓展。
布局跨境電商物流版圖
「跨境電商是中國的一種新型貿易方式,順應了物流未來碎片化的發展趨勢。」李世礎談到,公司將把握跨境電商物流發展機遇,加快電商業務向平臺化和生態圈轉型,協同開拓電商平臺、大賣家客戶,運營跨境電商全鏈路產品,不斷延伸服務與價值鏈條。
具體來看,李世礎表示,一方面,中國外運和大的跨境電商包括電商平臺公司和垂直電商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特別是疫情期間通過運力保障與核心電商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另一方面,得益於掌控核心電商客戶的需求,公司與國內國際多家航空公司籤訂了長期合同,包機業務已擴展至美國、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公司與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能夠很好地滿足客戶的發運需求,具有豐富的跨境物流服務經驗及資源整合能力。」李世礎如是說。
疫情期間,為了充分滿足國際物流需求,中國外運進行了很多新的嘗試。
「由於疫情影響下客戶對物流服務的確定性更加敏感,需要同時保障運力和時效。中國外運在國際班列、空運方面通過包機的形式、班列平臺的運營,控制幹線端的運力,滿足客戶的運力和時效要求。」李世礎舉例介紹,面對國際航空市場運力供給嚴重不足,運價飛漲,公司憑藉與航空公司長期合作基礎以及業務運營能力,率先復飛中歐列日-杭州包機。
此外,據李世礎介紹,受疫情影響,很多客戶不能到現場實現交付,公司數位化、信息平臺、線上交易平臺在疫情期間得到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外運共組織完成國際定期及臨時包機共計348架次,開行國際班列670列;承運「災急送」汽運防疫物資約4,000噸;累計承運抗疫物資2.06萬噸,馳援全球70餘個國家和地區。
物流企業加速運營模式變革
疫情正在加快行業變革的速度。
李世礎告訴記者,一方面,物流企業的訂單量在緩慢復甦中,有實力的頭部企業將佔據市場優勢,並迎來長期戰略布局的機遇,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另一方面,物流邊界日趨模糊,除原有的網際網路企業、港航企業跨界進入物流外,此次疫情發生後,部分掌握商流的企業開始重塑供應鏈物流體系。
「從目前看,中國進出口在第三季度保持正向增長,中國到歐洲、中國到美國的整體貿易量處於穩定健康狀態,近期海運、空運運價均在上漲。」
談及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迅速恢復的原因,李世礎表示,中國製造業韌性強勁,海外製造業生產恢復很慢。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很強。
在此期間,中國外運也在積極尋找機會。一方面,中國外運深挖存量客戶供應鏈上下遊的機會,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另一方面,中國外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中通過「補鏈、固鏈、強鏈」,進一步加速拓展新的增長點;此外,中國外運今年全面啟動數位化轉型,設立數位化轉型辦公室,以智慧物流助力質效提升。
中國外運的戰略願景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臺企業」。李世礎表示,中國外運以此為戰略目標,加快數位化供應鏈服務能力的構建,持續開展質效提升和流程優化。下一步,中國外運將繼續加大海外能力建設,通過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海外公司的運營能力,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全程供應鏈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