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成福建外貿轉型新引擎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改革開放40年)跨境電商成福建外貿轉型新引擎

中新社福州7月28日電 (記者 龍敏)跨境電商,正成為推動福建外貿轉型和傳統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據福建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海關進出口總額5985.6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3%。其中,出口3647.19億元,增長7.0%。

多位經濟專家受訪時均認為,跨境電商推動外貿出口平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廈門市為例,今年上半年,該市實現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4184.59萬件,貨值63.53億元,同比增長179.36%。其中,出口60.89億元,同比增長191.16%;進口2.64億元,同比增長44.35%。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認為,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大陸對外貿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跨境電商作為「網際網路+外貿」孕育出的貿易新模式,為福建外貿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

發展跨境電商,福建具備三重優勢。首先,福建是重要僑鄉以及臺胞祖籍地,擁有1580萬華僑華人,多位電商業高層均認為僑臺是福建發展跨境電商的獨特優勢。

其次,福建是大陸最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貨源充足,品類豐富。在全球最大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上,鞋服類第三方賣家的供貨渠道有20%來自泉州市。

第三,政策紅利也逐漸釋放。大陸官方今年5月出臺方案推動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明確支持在福州、廈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將廈門納入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就在一周前,大陸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數量進一步擴大,廈門等22個城市入選。

上述優勢正吸引全球跨境電商巨頭爭相布局福建。繼eBay今年1月在福州設立eBay福建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後,亞馬遜全球開店也於5月在廈門設立跨境電商園。

eBay大中華區總裁林奕彰年初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政策優勢與產業優勢兩大優勢推動eBay選擇福建設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與對臺先行先試區域,也是中國第二大跨境電商出口省份,而且跨境電商出口額連續三年保持35%以上的增長率。

對臺合作是福建跨境電商發展的突出亮點。福建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將推進福州、平潭、廈門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建設,努力拓展經臺灣面向全球的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通道,力爭實現「航空效率」、「海運成本」。

事實上,福建正加快建立起經由臺灣進出口的跨境電商「黃金通道」。

2017年10月31日,臺灣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在臺北揭幕,成為大陸在臺灣設立的首個海外倉;同年12月28日,平潭往返臺北港的萬噸級快貨貨物滾裝船「臺北快輪」開啟常態化運行。

臺北港海外倉自設立以來,發揮臺灣優越的轉運位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貨物在臺灣中轉。據披露,上半年,臺北海外倉已累計進出口1677票,進出口金額400萬元。

臺灣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方意茹介紹,除了服務兩岸貨物中轉,還可以直接將各國進口貨物在臺北港海外倉分裝打包,通過平潭口岸跨境直購模式通關。跨境出口方面,也可進行二次加工,利用臺灣豐富的物流資源快速發往目標市場。

福建利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十分看好閩臺物流「黃金通道」,目前正與臺灣物流公司合作開展兩岸跨境物流業務。該公司副總裁陳偉說,我們希望利用福建獨特對臺優勢,打造對臺商品線上化通路及臺灣直郵通路。

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陳偉認為,跨境電商將持續推動福建優質企業和優勢產品走向全球,激發出福建作為傳統外貿大省的生機與活力,助力外貿轉型和傳統產業升級。(完)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加碼布局,外貿轉型出現新風口
    臨近年末,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還在發生。12月14日,亞馬遜在上海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了2021年的全球開店中國計劃,重點支持中國外貿企業加速線上業務模式轉型。其南京辦公室已經開始試運行,深挖江蘇製造業大省和外貿大省的潛力。 海外疫情持續得不到有效防控,帶動了海外居民消費向線上大幅轉移。
  • 跨境電商新業態助力「穩外貿」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快速擴大,此次會議要求在原有的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對跨境電商未來發展以及外貿行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構建海外服務網絡、促進貿易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跨境電商在我國的起步相對較晚,但其發展勢頭卻十分迅猛。
  • 2017中國(龍崗)跨境電商產業峰會暨外貿轉型論壇深圳舉行 工廠轉型...
    央廣網深圳9月2日消息(記者大為)8月31日,2017中國(龍崗)跨境電商產業峰會暨外貿轉型論壇在深圳隆重舉行,這場聚集了跨境出口電商的精英大咖,以及全國各地超過600的跨境從業者的高峰論壇,探討了中國製造轉型跨境出海遇到的難題,彎道超車需要的制勝之道。
  • 泰安青春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啟用 秦工國際強力「引擎」助力外貿
    濟南秦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泰山青春創業園籤訂組建泰安青春跨境電商產業園合作意向書。岱嶽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李效軍在致辭中對園區啟用表示祝賀,他表示,泰安青春跨境電商產業園的啟用,開創了泰安市外貿發展的新業態,在當前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對於拓展泰安市外貿新渠道,為泰安市打造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培養一批有實力的大、中型企業跨境電商,配備了高效的強力「引擎」,全面拉動泰安市的外貿發展。
  • 中國電商迎來出海潮 SHIPBAO打造跨境電商「新引擎」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高速增長,成為外貿增長新亮點,據海關統計,2018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約為202.8億美元,同比增長52.3%。而物流作為中國電商行業的下遊產業,隨著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的不斷推進,跨境物流作為引領中國電商「出海」經貿合作的新引擎,也同樣連續多年實現高速增長。
  • 華品出海為企業轉型跨境電商帶來新機遇
    華品出海是從事跨境運營的優質服務商,一直以「推動民族品牌跨境出海,品銷全球」為使命,致力於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運營,擁有完善的電商解決方案,憑藉多元化的人才與豐富的電商經驗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增加銷售額,提升品牌競爭力,幫助中國製造實現品牌全球化。在創立以來對接電商平臺超過30個,服務企業轉型2000多家,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結合自身優勢,整合多方資源,幫助更多企業走出國門。
  • 打造江蘇外向型經濟發展新引擎 南通成立跨境電商產業聯盟,推動...
    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傳統外貿受到嚴重衝擊,但跨境電商呈現出逆勢前行、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成為江蘇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12月18日,南通跨境電商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跨境電商各類市場主體組成,將發揮好橋梁紐帶、統籌協調、示範引領作用,助推南通跨境電商綜試區產業鏈和生態圈建設。
  • 新業態成東莞外貿發展新動能 去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居全國第一
    亮麗的數據表明,以跨境電商和保稅物流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已成為東莞外貿發展的新動能。在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加持下,去年東莞外貿進出口頂住壓力,穩住了在全國全省的地位。全市進出口總量穩居全國第五,出口總量穩居全國第四,外貿綜合競爭力穩居全國第三。
  • 跨境電商「加速跑」 逆勢賦能「穩外貿」
    本報記者 陶連飛新鮮出爐的統計數據令人振奮:今年前5個月,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實現13.6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同比增長15.3倍。作為外貿新興業態,全省跨境電商逆勢增長,勢頭強勁,為「穩外貿」工作注入了新動能。
  • 跨境電商,助力外貿「優進優出」
    海關給出的答案是:向科技要效率,創新監管方式,提高通關速度,讓消費者和商家輕鬆「買全球、賣全球」,推動外貿「優進優出」。科技創新,海關監管「耳聰目明」跨境電商是新業態,與傳統貿易模式相比,具有碎片化、小額化、高頻次特徵,給海關監管提出了新課題。「如果按照傳統貨運監管模式,我申報一票貨要在報關大廳和貨站之間跑六趟。」
  • 助力穩外貿 中信銀行推出跨境電商新產品
    日前,中信銀行聯合阿里一達通公司創新推出國內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全線上出口收匯系統,用產品創新助推外貿回穩。 通過該系統,阿里國際站交易平臺上的出口賣家可自助報關,阿里一達通進行貿易真實性審核,中信銀行為中小外貿企業集中收結匯、集中申報及還原申報,解決了出口電商客戶「收匯難、時效慢、風險大、費率高」等痛點。
  • 中信銀行:創新跨境電商產品 助外貿企業「乘風破浪」
    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日前,中信銀行聯合阿里一達通公司創新推出國內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全線上出口收匯系統,用產品創新助推外貿回穩。  通過該系統,阿里國際站交易平臺上的出口賣家可自助報關,阿里一達通進行貿易真實性審核,中信銀行為中小外貿企業集中收結匯、集中申報及還原申報,解決了出口電商客戶「收匯難、時效慢、風險大、費率高」等痛點。
  • 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紅利」顯現 泉州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得益於泉州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政策「紅利」效應,今年以來,泉州跨境電商憑藉鏈路短、限制少等優勢,在疫情衝擊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成為穩住外貿基本盤的有效推手。市區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內,70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在這裡集聚,跨境電商出口規模佔全市1/3以上。年銷售金額總量超過50億元,年發貨量9000萬件,銷售額過億元企業超過10家,跨境電商出口規模保持30%的年增長率。
  • 跨境電商成百貨轉型切入點
    同時,摩登百貨跨境電商海購店、北京路店將於本月開業,聖地店、花都店內的跨境電商體驗店也最晚將於8月初開業。 截至本月底,廣州將有9家跨境電商體驗店,包括市區內5家、新的蘿崗區2家、南沙區2家。味多美電商總監範志濤表示,未來,大的電商還是會由傳統企業掌控,原因在於平臺型電商企業沒有自己的產品,沒有自己的產業,無法決定產品的品質和價格。 然而,廣東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鄭成俊則持不同意見。在他看來,傳統百貨接踵入局,說明跨境電商成為他們借力轉型的有力途徑。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競爭格局,百貨業不能一成不變,亟需在電商時代快速完成創新,實現裂變。
  • 【外貿】跨境電商 - 深圳前100跨境電商公司排名榜
    而對於外貿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新興的外貿形式 (其實也不算新的了,從零幾年就一直不斷有人在做,只是這兩年由於疫情爆發,使得國外大量消費者居家辦公,有更多的時間待在家中工作,學習), 以速賣通, 亞馬遜各國站點,Wish, 蝦皮,Lazada, Mercadolibre, 等國際性或區域性跨境電商平臺,還有跨境自建站 都翻數倍增長,所以如果是做傳統貿易的小夥伴,可能需要轉變思路和戰略, 去開拓這片還不算紅海的跨境電商渠道
  • 我是工廠,如何快速轉型跨境電商?啟橙告訴你
    不管是否受到疫情的影響,傳統外貿工廠轉型跨境早已不是新鮮詞,更發展成為了一種必然途徑,架在中間的難題從來不是「該不該」,而是就搶佔「市場蛋糕」如何快速切入跨境電商模式,成為企業重點思考的問題。當下傳統外貿工廠的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制度優勢已經逐漸趨減,轉型之路困難重重,除了專業的運營團隊是一大門檻之外,眾所周知,跨境電商個性化選品極其重要,多數工廠很難精準了解海外市場信息,選品思維難以跟上,其次,再加上新增用戶的維護、資金周轉量、訂單量過小、供應鏈的打造、如何降低試錯成本等問題,對於工廠轉型而言,頭疼不已。
  • 2020年惠州跨境電商峰會:搭建優質平臺 賦能外貿經濟
    昨日下午,由市商務局指導,阿里巴巴(惠州)本地服務中心和市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2020年惠州跨境電商峰會暨阿里巴巴國際站線上展會發布會舉行。據悉,本次峰會通過發布阿里巴巴最新外貿資訊和前沿項目,旨在為惠州外貿經濟發展搭建新平臺,為企業尋找新機遇,來自全市外貿網商企業界代表共600餘人參加峰會。
  • 新聞縱深|河北:跨境電商起勢,助力外貿克難
    河北在跨境電商方面的一系列動作,被業界看做是推動河北省對外貿易增長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引擎。跨境電商逆勢上揚7月5日,在河北跨海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內,工作人員正在為省內跨境電商企業答疑解惑。「河北跨海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的成功籤約,不僅可以完善基地B2B跨境電商產品線,還可以藉助阿里巴巴這個國際最大的B2B跨境電商平臺,為企業大宗商品出口提供新渠道。」河北跨海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負責人閆展介紹,目前入駐產業園的企業181家,通過全球速賣通、Amazon、Ebay、Wish等跨境電商平臺,2019年度總交易額突破4000萬美元。
  • 2018外貿牛跨境電商(瀋陽)高峰論壇——南北對話 攜手共贏
    2018外貿牛跨境電商(瀋陽)高峰論壇於10月18日在遼寧瀋陽圓滿落幕。  出席此次會議的領導嘉賓有:  瀋陽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跨境電商處相關領導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商業管理學院電商專業相關領導老師   此次峰會的召開,旨在加強南北外貿企業的交流,通過對當前外貿行業熱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實現南北外貿差異的碰撞交融。
  • 從內銷、外貿轉型到跨境新零售,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海外建倉
    從傳統OEM生產做出口到轉型搭建自有品牌做跨境電商;從布局海外線下市場到推進線上模式;從整合國內優質工廠資源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再到獨立運營海外倉……不得不承認,張毅對於市場風向的變化總是有著敏銳嗅覺,也將自家企業的跨境電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