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方法1 理解詞義的方法
對試題中加點詞語含義的理解主要靠平時的積累,在備考期間以課文下面的重點注釋為主。如果試題中有自己平時複習沒有注意到的詞語,可依據語境,據形推義。漢字多為多音字,形旁有表義的功能,可將詞語所推之義代入句子當中,看能否解得通。
02方法2 近義詞辨析與搭配的突破方法
1、近義詞辨析
近義詞辨析,主要是弄清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辨析時,我們往往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首先要理解所選詞語的具體意義;其次要了解上下文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把所選詞語與具體語境聯繫起來思考,看二者是否協調一致。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意義方面辨析。包括輕重不同,如「激動」比「感動」詞義重;側重不同,如「詭辯」側重「詭」(用欺詐手段、奇怪言辭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狡辯」側重「狡」(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範圍不同,如「戰爭」「戰役」和「戰鬥」範圍由大到小。
(2)從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不同,如「愛護」是褒義詞,「庇護」是中性詞;語體色彩不同,如「計程車」用於書面語,「的士」用於口頭語。
(3)從用法方面辨析。包括搭配對象不同,如「愛戴」用於對長輩、上級,「愛護」用於對晚輩、下屬;語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作狀語,「公開」在句中還可以作謂語和定語。
2、關聯詞語搭配
對於關聯詞語的運用,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所填關聯詞語要適合語句表達的具體內容,語句結構所表達的是怎樣的意義關係,就選取與之相應的關聯詞語。
(2)關聯詞語常有成對成套運用的特點,在運用和填充關聯詞語時,如果隨意改變其前後位置,就會引起意義和關係上的混亂。要注意以下兩方面。①明確關聯詞語的搭配,很多關聯詞語都是成對使用的,用時不可搭配錯誤。②明確關聯詞語在句中的位置,成對出現的關聯詞語,往往連接兩個分句,如果前後兩個分句主語一致,則第一個關聯詞要放在第一個分句的主語後面;如果前後兩個分句的主語不一致,則應將第一個關聯詞放在主語前面。
(3)如果題目是由幾個複句組成的較長的文字,那麼答題時就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綜觀全題,分清這段文字有幾個複句、幾個分句;二是在此基礎上,再推敲同一複句中各分句間的意義關係、複句與複句間的層次關係,根據不同的關係,選填不同的關聯詞。
03方法3 詞語(含熟語)運用的辨析方法
此類題要求考生從一組句子中找出加點詞語使用正確或有誤的一項,所給加點詞語為一般詞語、成語、俗語、歇後語、網絡詞語等,大多為成語。
對於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關鍵是對其意義的理解。應抓住其中的關鍵字,先理解其原始義,再試著揣摩它「比喻什麼」或「形容什麼」;同時,對一些特殊成語還應從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結構類型、使用對象等方面來比較、理解。
考題中常見的成語使用的錯誤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望文生義
如「告別時,這位服裝個體戶一定要送我幾件高檔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專家學者,句中誤理解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氣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與句意相反,應該改為「事半功倍」。
(3)張冠李戴
如「雖然他是殘疾人,但我們不能對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與句意不符,按句意可以改為「另眼相看」。
(4)色彩不當
如「正因為他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自命不凡」的意思是自以為了不起,含有貶義,在句中用來修飾崇高理想不正確。
04方法4 理解詞語語境義的方法
詞語的語境義是在語境中被臨時賦予的,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其意義便不存在了,因此,這種語境義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創造性,具有特殊的表情達意的作用。語境運用類考題,要求考生結合具體的語段或句子,從所給的幾組詞語中,為文中空格處選擇合適的詞語。解答此類題,首先要從語體風格、內容表述等角度整體把握語段的意思,然後從詞義理解、詞語搭配等角度確定空格處應填的詞語,還要注意詞語組合的正確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