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世人的悲喜並不相通」,也知道一遍遍哭訴「我真慘」的祥林嫂下場如何,所以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本意並非抱怨和訴苦,只是希望即將準備出國或已經出國的學子們不再因為「啟德」而落得我現在的下場。
01 背景:
2015年11月,我在杭州讀大四,跟萬千即將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的學生一樣,對校園外的世界充滿希望與憧憬的同時也有著些許對未來的迷茫。考研、留學、工作或創業,每個選項我都認真的反覆衡量。最終在與父母一遍遍的商討後,我決定要出國留學,確定了大致方向後,我開始著手規劃留學事宜。
但凡是準備過留學的人都知道,留學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都是留學不錯的選擇,但在選擇前要考慮的因素實在是數不勝數。在我無數次的查資料,諮詢有過留學經驗學長學姐以後,我對留學這件事有了一個大體的認知,不管從什麼角度衡量(費用問題、身份問題、未來規劃等等問題),那些可以拿到永久居民權(綠卡)的國家和省份似乎都是留學生的首選。所以再三地斟酌後,我選擇申請加拿大或澳大利亞。
最初,一家澳大利亞當地的中介幫我申請到了3所學校的教育學碩士offer(錄取信),分別是澳洲國立大學,雪梨大學以及墨爾本大學,但是當時澳洲的移民政策開始逐步收緊,兩三年以後的政策不是很樂觀,與此同時,我通過在加拿大留學的學姐了解到,加拿大魁北克省目前的留學移民政策很好,為了保險起見,我最終決定通過中介申請加拿大魁北克。
02 初見啟德:
同年同月,於2015年11月,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來到杭州啟德,這也是我找的第一家國內中介。接待我的顧問老師姓楊,第一次面談,了解我的需求後,楊老師告訴我,加拿大總體留學移民環境利好,尤其是魁北克省的留學移民政策PEQ最寬鬆,去的學生也最多,建議我走魁北克省的PEQ項目,這剛巧與我的計劃不謀而合,當時很是高興。在籤訂合同交錢以前,啟德的顧問老師及工作人員給我的印象是熱情、規模大、有經驗。這些對於涉世未深得我來說,覺得很放心,自然也就很相信這個中介,很快,籤訂了合同,交了1萬5錢的中介費,殊不知,這才是我噩夢的開始。
03 噩夢開始:
(1)中介擇校水深:
交完錢,籤完合同以後,楊老師給我規劃申請了4個專業,3個在魁北克省的康考迪亞大學,1個在安大略省的XXX大學。魁省的學校是我自己要求的,安省的學校是顧問楊老師推薦的。其實我想去魁北克,也給楊老師表示了並不想去安省,但是她說留個學校保底也好,以免一個offer都沒有,所以我就同意了。其實我的條件並不差,雅思7分,本科GPA3.7,GRE310,但我很疑惑,為什麼要申請一個跟我的要求完全不相符,排名也不符合我預期的大學呢? 直到來到加拿大之後,我認識了一位之前在這所大學讀研究生的學妹,學妹告訴我這所XXX大學,跟國內的很多中介有關係,中介推薦學生去這所大學的國際班是有抽成的,國際班裡基本全部都是中介推薦的。知道這件事以後我真的是倒吸一口冷氣,至今我都不敢細想啟德為什麼極力推薦我去這所學校。(以下是該學校中介合作招生宣傳👇)
(2)致命問題:專業性嚴重不足
萬幸,最終我的成績符合了康大的錄取條件,2016年我被魁北克康考迪亞大學的Graduate Diploma(研究生文憑)項目錄取了。這個「GD」是北美的研究生文憑,但不受中國教育部的認可。楊老師和我表示,這個GD項目學分少時間短,畢業後可直接申請魁北克的PEQ移民項目,無需工作經驗,是非常划算的。唯一的缺點是這個文憑拿回國無法做教育部認證,問我要不要讀。 我明白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道理,在再次和楊老師通話確認這個項目符合魁省PEQ要求後,我交了250加幣的留位費。
很快,準備行李機票,我來到了魁北克省蒙特婁市,入讀了康考迪亞大學Graduate Diploma項目。2個學期後,大約在2017年5月,我陸陸續續聽身邊的朋友說,我讀的這個項目好像不符合PEQ要求,有可能不能申請移民。我還心想「不可能啊我的中介很確定這個項目符合啊,而且我那時候夏季學期summer term的學費剛交掉,如果不符合,那我之前的努力、付出和錢不是全部都白費了麼?」最後在朋友建議下,我來到蒙特婁當地一家華人留學移民律師事務所諮詢,結果得到明確答案:不符合。
當時的對話我還記憶猶新,
對方律師問:你是通過國內哪個中介辦理的啊?
我回答:啟德。
對方律師:啟德是個大公司啊,怎麼會連這最基本的移民政策都搞不清楚?
我:會不會是政策改的比較快啊?
對方律師:不會啊,魁省這個PEQ政策實行7年了沒有大改動過。
我:……
對方律師:不過像你這種情況我倒是見過,中介把學生送到蒙特婁,孩子上了一兩年學才發現上當了。
跟律師說完話以後,我意識到,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我不知道我是怎麼離開的律師的辦公室,甚至不知道我是怎麼樣渾渾噩噩地回的家。許久,我才緩了過來,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電話接通了我卻說不出話來,只是哭,因為我實在想不到啟德在我無數次確認所讀項目後,竟然還能出現這麼致命的專業性錯誤,也真的無法接受自己的所有努力是白費的事實。哭到最後沒力氣了,才斷斷續續地跟父母說了情況。那通電話不記得打了多久,只記得最後我們決定轉學。之後便是聯繫當地其他的學校招生辦,終於在2017年7月初拿到了當地一所法語學校的錄取信,預備9月秋季入學。
在發現問題到準備轉學的這段時間,我聯繫了當時負責我學校規劃的啟德顧問楊老師,這是當時的聊天記錄截圖。
04 啟德翻臉:
辦理完轉學事宜,正值暑假,我回國了。8月份在爸爸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杭州啟德,想要討一個說法,一開始接待我們的負責人態度還算誠懇,承認了是啟德方面的失誤,表示具體處理方案要跟領導商量。我們當時也沒有為難,只提出了要求賠償轉學前的學費及入讀錯誤項目期間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抓住啟德的錯誤,獅子大開口地向啟德索賠,但我從小受到的教育讓我做不出這種不道德的事。而且啟德方面當時給我們的態度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就沒再多說什麼,回家等待處理結果。
原以為事情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等來的是啟德猝不及防的翻臉。回家後三天不到,我收到了杭州啟德「楊總楊領導」的回覆如下,
啟德自此刻徹底翻臉,一改之前道歉認錯的態度,一口咬死啟德方面沒有過錯,好像之前道歉認錯的不是他們,仿佛啟德是此事件的受害者。我是真的想不明白,啟德規模這麼大的公司,為什麼可以無恥到如此地步?微信交涉過程中,但凡是啟德知道自己理虧的地方,全部以沉默迴避,強行把自己的錯誤推卸給受害者,借著溝通之名進行詆毀與推卸,其中最讓我難受的是,明明啟德之前已經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但這位「楊領導」現在卻用這麼冠冕堂皇的語氣為啟德開脫,用官方的套話把責任全部撇清,並且「義正言辭」的把啟德的錯誤插在我的身上,這大概就是對於受害者來說最殘忍的二次打擊了吧。
啟德方面最後的處理結果是願意賠償7500元人民幣(即最初1萬5中介費的50%),並且說這是道德賠償,而不是因為其提供了錯誤的專業信息。這個所謂道德賠償是真的可笑至極,仿佛我成為了一切的罪魁禍首,啟德卻還得用那他那無處安放的道德來賠償我?這真是做著最沒有道德的事,說著最義正言辭的話。
在看到啟德面對自己錯誤的態度後,我知道,這種事(弄錯學生的項目,犯錯後不承認不道歉,態度惡劣)絕不是啟德的第一次,也決不會是啟德的最後一次。於是我明白,必須要將這件事公之於眾了。
05 寫在最後:
我知道,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公司,龐大的規模,專業的法律顧問,取之不竭的資源,無論是打官司,還是媒體曝光,啟德都根本不會有一絲畏懼。想想也是,啟德那麼多的負面新聞,哪一條又對啟德產生過絲毫影響呢?不過就算如此,我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起訴和曝光是我一定要做的。我現在已經正式起訴啟德教育,哪怕是以卵擊石!
我深知,寫下這篇文章,我可能會受到最惡意的揣測,可能會收到水軍們的恐嚇,可能會眼睜睜看著啟德洗白。但是!哪怕有一個人能因為我這篇文章而繞開這條彎路,我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便沒有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