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邵逸夫:人已去 樓仍在
圖為沙市中學逸夫樓
荊州新聞網消息:今晨(1月7日)6點55分,邵逸夫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祥離世,享年107歲。作為香港知名的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和慈善家,他的離開讓很多人不舍。而邵逸夫給我的印象,最初來自以「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和圖書館,在荊州的一些校園裡,就可以見到。
在沙市中學,「逸夫樓」幾個大字高高印在進校門的教學樓上,對這裡的學子來說,這棟樓有著特殊的意義。高三學生劉倩說,邵逸夫是個偉大的慈善家,全國各地都有他捐贈修建的逸夫樓。「我們學校最有特色的就是逸夫樓,被我們俗稱為「象牙塔」。因為我們所有高三的學生在最後一年,會進駐象牙塔。」
正如劉倩所說,每天清晨,逸夫樓裡都會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在這裡,他們度過了高中生涯最美好的時光。
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設立邵氏基金會,1985年起,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20多年來共捐贈34億港元,支持5000個多教育和醫療項目。以逸夫兩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及其它文藝設施遍布全國。沙市中學就是其中之一。
據沙市中學副校長朱勝祥介紹,1999年,由省教育廳聯繫,邵逸夫捐贈60萬港幣,於當年年動工,2001年竣工。
沙市中學的逸夫樓總共有7層,呈丁字型,教室寬敞而明亮。相比沙市中學,荊州中學的逸夫館可能更早一些,這棟樓又名「科教館」,據銘牌上記載,1998年,邵逸夫先生捐資了70萬元港幣興建。而像這樣的逸夫樓,荊州還有很多學校有,如荊州市實驗中學,江陵中學,長江大學。除了慈善,邵逸夫留給我們的,還有他的影視王國。
邵逸夫以影視起家,在他百年傳奇人生中,我們記住了TVB,記住了他捧出的「五虎將」,還有耳熟能詳的「四大天王」,說他是「影視大亨」一點也不為過。不同於一般商人,邵逸夫一生鍾愛各項公益事業,對中國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他的離開,也讓我們感到無限沉痛和惋惜,願他一路走好。
【編後】逸夫走了,「影視王國」還在,「大愛精神」還在,社會影響還在。我們紀念邵逸夫,既要祝福他一路走好,又要學習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更要發揚他的「大愛精神」。
連結:逸夫樓遍布全國,數據顯示,20年來,邵老夫子贊助了4888個校舍。包括咱們荊州在內也有不少「逸夫樓」。那麼,邵老夫子對荊州的饋贈究竟有多少呢?市教育局方面表示,詳細的統計數據尚不好確定,但如果單純算上「逸夫樓」,僅市直一塊,就有3座,分別在荊州中學、沙市中學、江陵中學。邵逸夫並非香港最有錢的人,卻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