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記憶的7個常見知識 很多人依然相信

2020-12-27 精選匯

你是否有著良好的記憶力,並對你所有的記憶擁有信心?即使你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當閱讀完本文時,你的答案可能會變得不再那麼絕對。我們的記憶比我們過去常常想像的要狡猾得多。

擼哥為你收集了關於我們的記憶的7種常見的知識,並且我們將無情地駁斥它們。

1、我們的記憶相當準確

這還是挺神奇的,但確切的說,我們的記憶可並不是那麼的精準。我們記住的大部分事情非常粗略,往往不考慮其重要程度。

1986年,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的爆炸成為激烈的爭論事件。在悲劇發生後的第二天,研究人員採訪了一百名學生,要求他們回答他們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的情況。兩年半後,部分學生反覆質疑,回答的一致性還沒能達到一半。

與準確性相平行的是,科學家們還注意到學生對他們記憶的信心程度。其指標約為90%。事實證明,即使你擔保你記憶的可靠性,這也不能保證他們的準確性。甚至你自己也會有點害怕它們的準確程度。

2、記憶保持不變

事實上,我們的記憶以其出色的靈活性而聞名。因此,神經生物學家得出的結論是,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返回的記憶比我們單獨留下的記憶更容易被修改。

每一次,當我們談論一些重大事件時(例如,在上面的實驗中),我們會很容易地對事件的態度和記憶中的新情緒進行測試。

3、忘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這聽起來很符合邏輯:記憶隨著時間而消逝,去年的記憶比上周的記憶更糟糕。就像刻板的印象一樣,我們將記憶與年齡的差距聯繫起來。所有這一切只適用於長期記憶。

然而,許多研究證明,大多數的信息和知識,我們得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都會在固定的時候或短期內記住或消失。

4、被壓制的創傷回憶

你可能會相信電影裡的這種情節:主人公被壓制住了一些不愉快的回憶,以至於他根本想不起來發生了什麼。真正的心理學家對此並不是絕對的。實踐表明,如果一個人經歷了一些創傷經歷,他會忘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5、虛假記憶不存在

對此,估計你認為你肯定是個例外。但是,你的記憶100%真實嗎?你真的從來沒有錯過?與扭曲的電影場景不同,在生活中,假記憶不需要被執行或為維持它而做出重大努力。

2013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許多人都有虛假記憶的傾向,他們的自傳記憶越好,虛構的細節就會越多。為了「復活」虛假記憶,提出正確的問題就足夠了。

這一點在實驗中得到證實,其中有不同水平的自傳體記憶的志願者來觀看新聞。記者的故事是關於飛機失事的。大多數參與者都聽說過這個悲劇。但事實上,這次墜機從未發生過,而且是專門為實驗拍攝的。

6、一些人擁有視覺記憶(一種驚人的記憶力)

許多研究已經證明,這樣的概念根本不存在。多達15%的孩子擁有所謂的視覺記憶,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在幾分鐘內記住一個非常準確的圖像。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技能喪失了,在成年人中只有很小的比例發展了視覺記憶。

7、我們的記憶是一個無限補充的名單

一般來說,忘記舊信息的能力使我們有機會更好地學習和記憶新信息。因此,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實驗者在實驗中被指定應付記憶列表中的單詞,當實驗的第二部分,他們忘記了他們記住過的一半單詞。

記憶的這種「更新」有助於更好地專注於記憶和進一步處理那些目前重要的事情。

你的記憶有沒有給你帶來過驚喜?在評論中告訴我們吧。

本文為「精選匯」原創,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關注喲。

相關焦點

  • 時至今日,依然有人錯誤相信著的7個所謂的事實
    但如果你真正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就一定可以發現有不少你曾經一直相信的事實都遠非事實,甚至於真相可能是恰恰相反的。通過本文,小編要為你介紹,時至今日,依然有人錯誤相信著的7個所謂的事實。1、被水母蜇咬後,用尿液衝洗想像一下,在美好的一天,人們在海灘玩耍,有一個人突然大叫,原來他被水母蜇咬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聽聞過,通過在傷口上撒尿能夠帶來幫助。
  • 不少人長期以來一直錯誤相信著的7個小知識
    每一天,我們都可以接收到各種不同的知識。但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辨別出它們到底是不是真的,特別是某些知識不斷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導致我們堅定地相信著它們,甚至相信了許多年。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不少人長期以來一直錯誤相信著的7個小知識。
  • 30歲的人就開始健忘?關於大腦的3個小知識,7個方面提高記憶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都逐漸有了一個不好的變化,那就是健忘。 所謂健忘,通俗點說,就是記心不好,總是丟三落四忘記重要的事情。有時候,前一秒還在嘴裡嘮叨要去幹什麼,中間有人打個岔,掉過頭就把本來要做的事情拋到九霄雲外。
  • 關於做夢的7個事實及常見夢境釋義
    雖然我們對於人類為什麼做夢還沒有明確的共識,但關於我們做夢時會發生什麼目前已有諸多研究發現: 1.每個人都會做夢 成人和嬰兒每天入夢的時間大約為兩個小時——即使是那些感覺自己好像從來不做夢的人也是如此。事實上,研究者發現人們每天晚上做的夢通常不止一個,且每個夢平均持續5到20分鐘。
  • 關於記憶的一些小知識
    曾經也有報導稱一些「記憶大王」後期幾乎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馬斯洛認為真正達到自我實現的人往往只有幾個知己。而愛因斯坦也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所以,無論是朋友少,還是記憶力不好,都不用太糾結了。有些東西好記,就像一見鍾情。有些東西不好記,需要反覆不斷地記: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了老朋友。有些東西我們無論怎麼努力就是記不住,那就只能有緣無分了。
  • 關於法國的9個冷知識,可能讓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的了解過
    如果說到法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以及羅浮宮,或者眾多的時尚奢侈品,所以很多人都自認為,對法國非常的了解,可是,這些都只是這個國家耳熟能詳的一面,實際上任何國家都有不被外界所知的一些有趣事實,法國當然也是如此,你要是不相信,那麼今天小編來聊聊,與法國密切相關,但卻有不少人並不知曉的9個罕見事實
  • 聽過很多育兒知識,依然當不好父母!怎麼回事?
    ,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知道很多育兒知識,依然當不好父母,「我做不到啊」,「一遇到問題就忘了」,「你來試試看?」「快系統」,會根據看到的情景做出迅速反應,它是人的情緒、記憶和經驗作用下的直接結果,帶有人的主觀偏好、錯覺、偏見等各種直覺思維;而「慢系統」,是人理想的決定方式,能調動專注力,帶著理性思考,幫助人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慢系統」喜歡走捷徑和懶惰,常常任由「快系統」肆意妄為。
  • 新手爸媽VS新生兒,拍嗝吐奶吃不飽,7個常見問題,第5條很多人問
    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我發現我的文章裡,關於「新生兒」這個關鍵詞引起最多人的關注,而有關寶寶有沒有吃飽、要不要拍嗝、落地醒怎麼辦這類問題,在悟空問答也幾乎是每周一答。因此,今天就把新手爸媽有可能遇到的、最常見的7個小問題,和大家做一次總結分享。1、如何正確地搖晃寶寶隨著科學育兒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搖晃症候群」已經被大家廣泛熟知。
  • 記憶類型與常見的記憶方法
    2,記憶方法,這個是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方法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也是等下要講的。3,收集信息時的狀態,比如大腦狀態、身體狀態等,因為很多方面會影響到自身的注意力和精神。還有比如信息幹擾、4,大腦整理信息的習慣,這是對第三步的後續動作,每個人對信息的接受和轉換邏輯都是不定相同的,尤其是信息轉化方式各位重要。
  • 《超級記憶術》:學會這7個方法,記憶不再是難事
    記憶的基礎就是重複和機械的學習,任何人都是通過重複來鞏固和強化所學的知識。這種學習方法是學校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最常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當然不是簡單、機械地反覆,而是應採取多樣的複習方式,動員多種感官參加。
  •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記憶的主要類型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記憶的主要類型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2-06 10:3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如何科學記憶?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
    但是紅色曲線和藍色曲線有兩點不同:紅色曲線下降的斜率變緩了,就意味著它比藍色曲線遺忘速度變慢了;紅色曲線雖然說隨著時間延長依然是會遺忘,但是在每一個時間點上它都比藍色曲線相應點來得高,也就意味著紅色曲線記憶得更牢了。
  • 「小人書」:孩子的知識樂園,大人的記憶宮殿
    連環畫被埋在記憶中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日前,第六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走進蘭州、西寧等地。放大版「小人書」不僅讓大批老連環畫迷直呼過癮,也憑藉富有時代氣息的藝術張力吸引了很多年輕人。12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落下帷幕,而這場關於連環畫傳承與創新的行動依然在進行。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海派連環畫基地策劃了系列講座、展覽、課程等,讓連環畫走進廣大學子的生活,並通過連環畫形式講述中國故事、校史故事等,激勵當代學子「愛國榮校,飲水思源」。
  •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但依然覺得很迷茫?
    多數的時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即你學了很多的知識,看了很多的書,報名了很多的課程,依然覺得派不上用場,乃至覺得迷茫。 這裡面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到底要如何強化知識,以及所學的東西呢?
  • 武漢依然行|記憶行走地圖徵集
    武漢依然行|記憶行走地圖徵集 CECP中國瀕危文化保護者 2020-03-19 14:54 來源:澎湃新聞
  • 關於《記憶》的記憶
    關於《記憶》的記憶精彩回放230 愚真編轉&34;欄目簡介:自2010年2月1日,第一次外出做報告至今,河南省家庭教育專家王仁元教授已在陝西、吉林、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做過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和道德講堂演講1000多場。
  • 關於創造力 人們普遍相信的9個錯誤知識
    有天賦的人會讓周圍的人感到興奮。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和創造性被許多傳說和流言所籠罩的原因。那些想創造但不確定自己能力的人經常覺得創造力是天生的東西。你需要先了解你是否擁有它,然後再創造一些東西。然而,丹尼爾·科爾在他的《天賦代碼》中提出了一個科學的研究,證明了我們對於創造力所知曉的那些知識,有許多並不是真實的。
  • 為什麼很多人讀了許多書,卻依然很難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正因如此,很多父母傾其所有、拼盡全力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讀書,只為讓孩子擁有知識,將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現實中,有很多孩子上了大學、上完了985、211,卻依然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擁有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就一定是一個有知識的人嗎?
  • 記憶類型的四大分類,你知道幾個?
    關於記憶類型的知識點,多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以概念反選或者生活中的例子反選的形式。因此在備考此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同學們準確識記記憶類型的分類。接下來,我們就對記憶類型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的分析: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動作記憶形象記憶:是對感知過的事物的具體形象的記憶,例如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等。強調的是「感知過的事物」。
  • 8個生活中不常見的冷知識,很多人還沒聽過
    知識是進步的階梯,只要勇於攀登,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下面一組小知識生活中不常見,絕對能讓你受益匪淺,一起來看看!1、伊莉莎白泰勒異常濃密的眼睫毛是由一種罕見的基因變異引起的。2、在一些恐怖片中,我們常看到一些人的心臟被拿出來後還會跳動。其實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因為心臟有自己獨立的電路脈衝。3、由於大象的膝關節極不靈活,不易彎曲,所以大象一生站立的時間非常多,甚至大象死後還保持站立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