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3月16-17日,山東財經大學明水校區的4304名學生順利搬遷至聖井主校區,開啟了新的學習生活。經濟學、管理學兩大主流學科的一二年級學生,由多年來的分處「聖井校區」「明水校區」,合二為一,聖井校區在校生總數達到1.3萬人,這標誌著山東財經大學合併組建八年來,在校區資源優化配置、整合與布局調整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推進內涵式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月18日,星期一,是搬遷後的第一天。教務處相關負責人通過觀看聖井校區的課堂教學監控系統和實地巡查,對教師授課、學生學習、課堂教學秩序、教學設施運行等進行了檢查,42位授課教師精神飽滿、準備充分,提前到崗率100%;學生到課情況良好,課堂教學秩序井然;教室、實驗室、機房等各種教學設施、設備運轉正常。據統計,本學期共有264位老師在新建教學樓分別給98個班級授課。
新學期開學以來特別是搬遷期間,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校長趙忠秀,黨委副書記車濱,副校長韓作生、張書學、張新等領導多次到聖井校區、明水校區現場指導,深入學生宿舍與同學們親切交談,勉勵同學們適應新環境、融入新校園。
山東財經大學對搬遷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專門召開協調會,成立了工作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黨委、校長辦公室,學生工作處,教務處,聖井校區管理辦公室,明水校區管理辦公室,主校區建設辦公室,飲食服務中心,網絡信息中心,校團委等部門及相關學院,細化任務、強化落實。搬遷前夕,學生工作處、校團委發放了《致明水校區同學的一封信》和校區地圖等,校學生會及各學院學生會迅速行動起來,成立志願者隊伍,開展學院之間搬遷結對幫扶,收到了良好效果。
主校區建設辦公室負責人表示,聖井主校區一期擴建工程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主要包含3棟教學樓,1棟實驗樓,4座(8棟)學生公寓,1座食堂,1棟師生活動中心。經過質檢部門驗收,一期項目各單體工程均被評為「精品工程」、「山東省綠色施工科技示範工程」, 其中6號教學樓觀感質量獲得2018年度濟南市建築工程項目最高分。
新建的教學樓共104間教室,全部採用多媒體教學管理平臺和網上巡考系統管理平臺。其中,多媒體教學管理平臺對接學校教學管理平臺及一卡通系統,實現所有多媒體教室的集中控制、管理;巡考系統併入山東省考試院考試監控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對接。另外,還包括一間遠程直播教室、兩間慕課教室和四間智慧教室。
山東財經大學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對四棟學生公寓提高配置,進出宿舍樓有可「刷臉」的閘機,宿舍為4人間,上床下桌,有獨立衛生間;每層還有公共衛生間,隔一層分別有一個洗衣機房和一個可預約使用的「超級澡堂」,日常起居很方便,大大改善了學生的生活條件。
搬遷到聖井校區的4304名學生分別來自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同學們對聖井校區的學習、生活條件非常滿意,連連點讚。會計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8級學生楊昱琳興奮地說,「對我們來說這裡很新,宿舍是新的,教室是新的,同學們是新的,就連生活也是新的。這裡的溫暖,無法細說,就像是人間的三月天!」
據悉,2016年4月底,在專家反覆論證、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山東財經大學通盤謀劃,審慎決策,確定將聖井校區通過空間拓展、規劃調整、功能提升建設為主校區。經過積極準備,2017年3月22日正式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到2018年12月中旬,順利完成一期工程,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樓、師生活動中心、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及相關配套工程的交付使用,大大改善了聖井校區的辦學條件,校園品質不斷提升,主校區氣象初具。(通訊員/於洪良 姚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