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張氏在線"加入張氏家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張氏在線」,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張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張氏文化,共建文明家族!潮汕人敢於闖蕩、善於經商,在商界成就卓著,名揚海外。眾所不知的是,潮汕人對於如何治國安邦更是有天然的優勢。
歷史上,潮汕張氏曾在海外建立過兩個國家,不僅國人毫不知情,連很多潮汕人都不知道這些歷史!!!我們來看看有哪兩個國家是潮汕張氏建立的:
「飛龍」國
張璉(照片不詳),饒平人,明朝嘉靖年間生於饒平縣上饒烏石村下倉,「飛龍」國開國君主。生年不祥,亡於1563年。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起義軍領袖張璉因不滿朝廷腐敗,張璉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後,被推為首領。於三十九年五月武裝起事。在柏嵩關歃血為盟,自稱「飛龍人主」,國號「飛龍」,年號「造歷」。於烏石埔築圍城為大本營。他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等主張,四十年聚集義軍10餘萬人,展開反明鬥爭。
「飛龍」廟
張璉的起義震動了明朝廷。四十一年六月,明朝遣都督劉顯、參將俞大猷率官兵20萬分6哨圍剿。張璉部傷亡慘重,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政府。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飛龍」廟
據日本人藤田豐八博士考查,三佛齊島、舊港等地出現很古碑,上鐫記「飛龍」年號。經鑑定是張璉當時的國號。今三佛齊客家人有講饒平客家話的,均為明朝期間隨同張璉去的。
張璉起義的事件雖然失敗,但他對後來潮州戲劇風俗的影響相當大。據考明嘉靖年間就有以祭祀禮儀為主要特徵的潮劇廣場戲,饒平民眾為紀念起義失敗的「飛龍人主」張璉,在饒洋鎮烏石村建飛龍廟,每年六月初六演劇祭祀(《明史·阮通志》)。梁啓超先生在其《飲水寶文集》中稱他是中國殖民八大偉人之一。
納土納王國
明朝末年,潮州人張杰緒(照片不詳),在納土納島(安波那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張杰緒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
納土納群島一些比較早的華人家譜記載:清兵入關後消滅了南方的南明政權,在廣東沿海島嶼上堅持抗清的幾百殘兵和幾百家不服滿清統治的漁民逃到了南洋的一個小群島上——荷蘭人後來命名的納士納群島。
納吐納群島在當時不過是一塊蠻荒之地,華人來到這片土地上劈荊斬棘,將它開拓建設成一方樂土,納吐納群島成為華人的一個獨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納土納島首領(也算是國王)張杰緒去世後,內部發生紛爭,荷蘭人乘機滅了張氏王國。印尼獨立出荷蘭後,納土納島群島未能獨立出印尼,現在成了印尼的領土。
送給朋友們! 喜歡的,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