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能力是信息溝通的基石,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是面試的重要保障。面試的內涵,就是通過考官與應試者雙方面對面的信息溝通或行為觀察,來考查應試者是否具備與職位相關的能力和個性品質。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確保有效地進行信息溝通,通俗來講,就是能夠讓考生清晰表達自身對面試題目的思考;讓考官能夠清晰接收考生傳達的信息。所以,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考生與考官面對面溝通的重要基石,讓考官願意聽考生答題並且聽得舒服,那面試成績自然不低。但是考生在面試作答時,往往會存在答題卡頓、囉嗦,用詞單調、重複,語音語調平緩無趣,表達沒有情感沒有感染力等問題,嚴重影響考官對於考生信息接收與感觀,故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備考才能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呢?現在給出幾個方法,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在備考中嘗試使用。
第一,卡頓囉嗦需要反覆答題。
此方法往往適用於面試備考學習初期。通過計時練習、反覆答題方式解決卡頓、囉嗦、口頭語等問題,進而能夠實現對於語言表達流暢度提升。
其一,方法:1道題反覆作答至少6-8遍。
其二,要求:
1.素材找自己較為陌生甚至畏懼的題目。
2.計時、錄音進行作答;結構化面試往往是限時考試,故而通過計時可以把控時間。
3.復盤錄音,查看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在下一遍時注意避免,直到能夠流暢答題為止。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答題第二遍開始,部分考生會開始背誦之前的答案,這種聯繫更糟糕。不要背答案,每一次腦海中應該思考題幹關鍵信息和作答的主要方向,不然只會讓卡頓更嚴重。
第二,用詞單調需要知識積累
其一,方法:積累匱乏的詞彙、高檔詞、同義詞等。
其二,要求:
1.反思問題。哪類題目沒話說、用詞用語單一。
2.重點積累。根據個性化問題進行積累。如,談積極影響,很多考生的用詞均為「有利於……也有利於……」,談危害用詞均為「影響了……」。可以通過查看新聞、熱點解析等方式進行知識積累。如,積極影響也可以用「塑造了……」「提高了……」「增加了……」等詞進行表述;危害可以用「制約……」「損害……」「危及……」等詞來進行闡述。
3.熱點積累。積累熱點詞彙、政府用詞等,體現作答時的深度與崗位認知度。如,談及抗疫精神,要知道「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等表示抗疫精神內涵的詞;談及內部監督,也要知道「紅紅臉、出出汗、洗洗澡、治治病」等政府常用詞彙。
第三,感情語調要真情與共情
其一,方法:轉變觀念與說話語氣。
其二,要求:
1.轉變觀念。面試作答是語言交流,是信息溝通,所以不要將其與筆試簡答題混為一談。面試作答需要有交流感,需要有情感傳遞,而不是單純簡答題目。
2.改變習慣。提高自身音量、不斷調試更加清亮的音色;模仿影視劇作、演講名家的說話語氣,如談到「建國71周年」應該是驕傲自豪的語氣,談到「疫情」應該是沉痛的語氣,談到「抗疫」又應該是感動的、尊崇的、熱血的。整體來說,作答時的語音語調要符合題幹與作答內容的感情,配合表情,體現自身的真情實感等。通過以上方式,用自身的語言表達感染考官,讓考官產生共情,更認同考生的觀點。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確實重要,但是道阻且長,非一日之功。建議考生在備考時一方面,「笨鳥先飛」;另一方面,最好有專業的老師來幫助考生發現和糾正問題。畢竟,面試備考中學問和方法很多,只有專業的老師才能在有限的備考時間內,幫助考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