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章程》及《2020年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評獎實施細則》規定,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經過多輪提名推薦與嚴格的評審程序,由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理事會批准,產生3位「復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獲獎候選人、1位「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獲獎候選人和1位「復旦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獲獎候選人。現予以公示如下:
一、「復旦管理學傑出貢獻獎」候選人(以姓氏拼音為序)
1.陳振明
陳振明,男,1959年1月出生。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2005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振明教授主要從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領域的研究。在中國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方面,辨析公共管理的學科邊界和研究範式,提出在全球科技、產業、治理變革的背景下中國公共管理的實踐變化與學科轉型重構的思想。在公共服務質量管理方面,在基本理論、系統管理框架、激勵約束機制、多元評價應用、創新經驗提煉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研究成果體系,尤其是構建了較為系統的公共服務質量評價與改進的理論體系,並將其應用於政府管理的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政府工具與政府管理方式方面,總結和提煉了一些在國內外公共管理中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政府工具,指出了市場化工具、工商管理技術和社會化手段在實踐應用中的範圍、機制與局限性。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實現治理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建議,對中國政府工具的研究、中國政府改革與治理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2.鬱建興
鬱建興,男,1967年8月出生。浙江工商大學校長,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院長,Journal ofChinese Governance(SSCI期刊)主編,2012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鬱建興教授主要從事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社會治理等領域的研究。在政府管理領域,通過深度解析源自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及其相關改革,提出了「以民眾為中心」的公共管理這一理論框架,為全球公共管理面臨的「政府中心主義」問題,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在公共政策領域,提出以機會導向、內生創新為重點的「內源發展」新戰略,為國家加強改善農業農村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參與提出、完善「縣域醫共體」概念和政策方案,並為其在浙江省的成功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社會治理領域,以行業協會、商會、社區社會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開展了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合作治理研究,提出了中國社會組織「在參與中成長」「調適性合作」等概念,與地方政府共同提出並實踐了基層社會治理中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及相關基層治理改革。
3.曾毅
曾毅,男,1952年9月出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曾毅教授主要從事人口政策與管理、人口分析方法與應用的研究。在人口分析和相關政策方面,開創性地研究了中國出生性別比升高成因及其對策,呼籲實行國家扶持保底的農村養老保險,分析論證了生育政策調整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國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健康老齡研究方面,主持開展了「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研究」項目,歷時20多年對11.3萬人次進行了8次跟蹤調查,收集的數據和DNA樣本為我國開展老年健康影響因素和跨學科創新研究以及老年健康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提供了寶貴數據資源,也為我國填補這一跨學科研究領域的空白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多維家庭人口預測分析方法創新及應用研究方面,建立了包括男、女兩性全體人口且人口事件發生率隨時間變化的ProFamy多維家庭人口預測模型、軟體及應用,克服了經典預測方法的局限,成功地對家庭戶、老人成人兒童居住安排和人口規模結構進行預測,並在國內外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
二、「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候選人
李京文,男,1933年10月出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主席團原成員。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李京文教授是我國技術經濟學領域的學科創始人之一,在中國首次系統研究了技術進步的規律及其與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經濟效益的相互作用,率先提出科技進步理論與測度方法,為開創我國運用數量經濟理論與方法預測經濟與技術發展趨勢,制定產業、地區發展戰略與技術政策作出重大貢獻,大力提升了我國經濟規劃的質量和水平。李京文教授對我國工程項目的論證、規劃、決策理論與方法的建立作出了開拓性貢獻,推動建立我國工程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制度,主持和參與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京滬高速鐵路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的技術經濟論證和可行性研究,為國家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三、「復旦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候選人
寧高寧,男,1958年11月出生。現任中國中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兼任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005-2015年期間曾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是國有企業集團管理的成功者和改革的先行者。在企業管理實踐中,他以全局視角思考戰略的制定與執行,提出了戰略思考十步法、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以及五步組合論的大公司管理的路徑和邏輯。同時,在解決龐大組織的內部協同方面,提出了文化和理念、戰略定位和組織架構設計、評價體系有機銜接的協同管理思想,並在管理效率提升上不斷優化管理方法。在寧高寧的帶領下,中化集團、中糧集團等大型央企成功轉型並產生示範效應。
關於獲獎候選人的詳細介紹,請見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網站:www.fpfm.org。若對上述獲獎候選人有異議,請在2020年9月13日之前(以郵戳為準),以書面形式與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秘書處聯繫,並請務必註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及聯繫方式。
郵寄地址:上海市國順路670號李達三樓906室,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秘書處(郵政編碼:200433)。
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
2020年8月25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