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一種付出,叫做奉獻;有一種精神,叫做堅韌;有一種習慣,叫做優秀;有一種情感,叫做感動。在新鄉高新區振中小學的校園裡,有這樣一個人,她三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不老的情懷和對教育的執著,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愛生如子,嘔心瀝血;她秉承立德樹人的理念,像園丁那樣精心栽培,悉心照料,引領著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盡情遨遊;一顆丹心,一句話語,一支粉筆,無不寫滿了對學生深厚的愛,她就是被振中小學全體師生深深喜愛的楊校長。
我深愛教師這份職業,今年從教整整30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更加敬畏「教師」這一平凡而偉大的稱謂,愈發感受到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是多麼地神聖。這份責任決定了我在工作的每時每刻不敢有絲毫懈怠,這份責任決定了身為教師的我必須永保堅守教育崗位的那份執著。
經歷了年輕氣盛的毛躁,不眠不休的焦慮,遇挫的痛楚,小有所成的欣喜……直到把教師當作一種理想與事業的追求,一種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其間種種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夠體會。特別是在振中小學——這所高新區領導和南區家長給予信任和希望的新建校。兩年來,我和夥伴們充分發揮「眾志成城」的學校精神,共同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不退縮、不抱怨、不放棄,相互鼓勵彼此溫暖。我們圍繞「振中成長共同體」的核心理念,以文明校園創建為主線,好習慣養成教育為抓手,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被評定為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先後榮獲河南省第一批中小學數位化校園標杆校、河南省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新鄉市小學教育教學先進單位、新鄉市校園綜治和平安建設先進單位、新鄉市優秀少先隊集體;成功立項三項市級課題、一項省級課題結項;獲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3節……
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翻閱著從2018年7月2日初到高新區至今,寫下的38篇八萬多字的《振中成長日誌》,感慨頗多。節選些許,為教師生涯的30年作以紀念。
2018.10.1 丁酉年國慶
我進行了第六次學區走訪的調研工作。隨著調研的逐漸深入,每一次走訪,每一次和家長談話,都會對我的教育思路有新的啟發。學生的家庭差異出乎意料,不少情況是我從教28年來從未遇到過的。我一次比一次更加清晰地明白,今後將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什麼。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做好家長學校、分層教學和少先隊活動的決心。同時,教師隊伍的穩定、亟待提升的師資力量——這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靈魂,是重中之重。我堅信,優質學校的今天必定是振中小學的明天!
2018.12.20 期末家長會
看,我們年輕的班主任老師能夠「站」在講臺上了。從九月初第一次全體家長會的小心翼翼、手不離稿和手忙腳亂,到今天如數家珍地匯報學生三個多月的點滴進步和教育教學開展情況,她們真誠坦然地接受了不同家長的檢驗。目標明確,內容具體的PPT獨具班級特色(一年級老師還細心地加上了校徽);主題清晰的板書,字體工整設計美觀;各有千秋的班級文化建設讓家長駐足細觀……六班的克蕊,還為每個家長送上了自己親手書寫的一封信……這些無聲的具象背後,凝聚著夥伴們的辛勤努力,見證著夥伴們成長的足跡。
……
校門外,家長的自行車、電動車整齊地靜靜地排列在文巖路北側,仿佛也被這心與心的交流深深吸引。這是夥伴們歷經三個多月近似殘酷的「成長磨礪」的收穫啊!我為夥伴們的進步感到由衷地驕傲與自豪!
此時,夜幕更深了,教室裡的燈光更加明亮,因為每間教室裡的燈光,都有一顆真誠的心堅守在那裡。
2019.01.27 小年前的問候
從7月2日的第一次見面,我們一起到學校工地參觀;一起對學校校徽圖形與色彩的設計與選擇、學校標準化建設物資探討與統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討論與制訂;圍繞「我的振中我的家」為主題從校園文化、班級建設、家校溝通等方面展開討論;我們一起進行的5次微型課展示,2次美文分享,以及關於師德、安全、班主任、專業發展等專題講座;頂著酷熱採購物品、招生入戶、連夜搬運課桌凳、全員打掃衛生……大家為學校前期建設與順利開學做足了準備,初步建立了雁一樣的團隊。
2019.09.08 己亥白露隨筆
開學了,校外執勤教師提前到達指定地點,和保安師傅一起不厭其煩地提醒家長不佔學生通道、車輛有序擺放、不穿越綠色隔離帶、不抽菸、不扔垃圾、耐心等待……還不時地提醒調皮的學生不竄道、安靜不喧譁、整理著裝、戴好紅領巾……老師們的文明言行和耐心愛心,贏得了家長的尊重,振中教師校外執勤崗成為了馬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同整齊有序,走姿挺拔的班級路隊一樣,都成為了振中小學最直觀的第一張學校名片。
2020.03.20 庚子春分隨筆
大年初四,行政組教師就進入到緊鑼密鼓的疫情防控工作狀態。防控宣傳、校園全面消殺、物資採購、各項方案的制定、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更新與改進的各項表格、調整與跟進的既定和上級部署工作。正如一年前在面向黨旗的承諾,我們沒有生病的權利,只有全力以赴的責任和使命。為了振中小學,為了學生成長,一起加油一起拼!
從初九開始,全體教師共同面對「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的新挑戰。
老師們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利用微信群,在教研組積極討論交流,備課、批改、搜集習題庫、發電子獎狀、進行單元測試……鼓勵與提醒,講授與答疑,作業與檢測有條不紊。隨著行業的逐漸復工,家長看護與監督的鬆懈現象,老師們積極調整方式方法,抓牢健康情況日查日報不放鬆,有序進行防控知識每日講,體育鍛鍊勤提醒,心理陽光常疏導……根據教學計劃安排,書寫比賽、閱讀與寫話寫作展評、跳繩與足球操比賽、美術手工勞動展示、師生同文、升旗儀式……還記得二三班和一二班的熱心家長為學校捐贈酒精、一次性手套和口罩,二一班的家長主動和教師們一起捐款。這些善舉的背後,是對學校、對班主任老師和任課教師極大的認可與信賴,是對堅持與專注生成的「師愛」的尊重。
2020.04.19 庚子穀雨隨筆
圍繞校園周邊進行的花壇中的水路改造已經完成,對於樹木花卉的養護提供了方便。老楊師傅和保潔師傅還在南牆栽種了西紅柿、茄子、葫蘆、辣椒等農作物,想像著不久之後的學校,綠樹、花卉將與新鮮的菜蔬相伴……期待啊!
信步走上頂層,吊頂已經拆除完畢,膩子塗抹還算均勻;電燈線路平整,開關正常;七處伸縮縫加裝合適,有風雨也無虞了,師生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了。
拆除下來的龍骨和吊頂,經過全體行政人員和保安保潔師傅的齊心協力,我們硬是靠自己的雙手洗刷出了近200塊吊頂用於一層中廳的裝飾,我們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變廢為寶、環保節約。
校園內從北向南,東西相連的長長的黃色行進路線,還有三處契合學校發展理念別具特色的卡通圖案,凝聚著行健、陳昕、申瑜、冀曉妍、孟嬌、史歌、劉娟等教師和保安保潔師傅的心血……
在困難和壓力面前,振中人的「勤勞」和「實幹」就是破解的鑰匙,振中人的「勇敢」和「擔當」就是轉動鑰匙的力量。我始終相信,只要目標堅定,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到達想要的遠方,即使現在我們走得慢,也沒有關係。因為自我成長,是一輩子的修煉。
2020.08.25 庚子「七夕」隨筆
從8月7日開始新教師招聘的初次相逢,到11日開始為期三天的入職培訓,接下來的招生登記、上傳信息、入戶走訪、社區幫扶,直到昨天召開的新學期第一次全體會,絕大多數新夥伴很快地融入並適應了學校的工作節奏,彼此之間的配合也開始走向默契。
在招生期間,車藝、張紅、張萌、李欣穎、楊文華等家有孩子的老師,和婁麗麗、賈昭欣、王玉瓊這些「媽媽教師」一起,主動承擔工作,犧牲周六日的休息時間和晚上陪孩子的時間,認真順利完成本組的招生系列工作。白珺老師的孩子只有三個月大,參加社區幫扶高質量完成任務;劉乃瑜老師的媽媽生病入院,在病情基本穩定之後,他主動聯繫王主任要求承擔相關工作;趙紀東和宋翰垚兩個大男孩,工作踏實,善於發現;跨學科的郭榮強老師,從入職培訓的第一天就在信息處學習錄播相關知識,研究網絡上傳修圖軟體、社團申報小程序,同時協助總務處組裝電腦、分發教學用具……盡心盡力默默地為大家做好服務。還有善於學習的王怡、毛伊凡……
師風化雨,緣定振中。是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有緣成為同事和夥伴,是對教育的「忠誠」讓我們有緣堅定地共同走下去,無畏困難和挑戰。
親愛的夥伴們,讓我們在平凡緊張的工作中,相互扶持,攜手並進,釋放溫暖,彼此成就。用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愛」,滋潤振中的每一寸土地。
後記: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首辛勤園丁路,笑看滿園桃李開,表達我們對從教30年的楊校長深深的敬意和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