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城市•2020鄭州印記】⑤ 城市更新 路院共治家園蝶變

2021-01-15 澎湃新聞
【我們的城市•2020鄭州印記】⑤ 城市更新 路院共治家園蝶變

2021-01-13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變化這麼大,你看像不像高端小區?」工人新村6號樓的住戶付金玲,指著改造後的小區對記者說。外牆重新粉刷,街道兩側樹木林立,還有社區醫療服務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小區的變化讓生活都跟著美起來了。

老城、老小區是不少城市都遇到過的「成長煩惱」。近年來鄭州提出改進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環境,在提升城市硬環境與軟環境上同時發力,變「痛點」為「亮點」。目前城市更新全面展開,一條條老巷、一座座老樓舊貌換新顏,居民隨之過上了「新生活」。

金水區經二路街頭遊園 丁友明攝影

路院共治 打造美好家園

2021年新年伊始,北三街片區的居民陳蘭英把去年的生活照與新年期盼一起做成小視頻發在微信朋友圈。視頻中的她,正是在改造後的院內自拍。

「這片改造後哪像老小區,別說親戚來了不認識,我回來都差點沒認出來。」老住戶陳蘭英之前把房子租出去,小區改造後開始回遷入住。

建於上世紀80年代,總面積0.46平方公裡,共69棟樓,3359戶居民。如今走進北三街片區,小區院裡乾淨整潔,院外建了小公園,增設了鄰裡驛站,相鄰的幾條老街道也煥然一新。

陳蘭英說,沒想到片區的整體環境提升這麼大,就連樓下的鄰居也把此前出租的房子收回來,重新裝修回遷。

據了解,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中,鄭州同步推進了城市道路綜合改造提升和城鄉結合部綜合改造,並開展工地「撤圍」、規範交通秩序、解決停車難等專項行動,不斷提升城市「序化、潔化、綠化、亮化」水平,打造宜居城市環境,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城市環境的顯著變化。

隴海北三街經過改造後舊貌換新顏 馬健攝影

改造小區 共享幸福生活

「以前鄰居見面都問吃了沒?現在問走幾圈了?環境好了大家都出來活動,經常碰面打個招呼聊幾句。我們還組織了一個健步走,就繞著小區轉,走走渾身有勁兒。」

管城回族區路見紫荊小區的老住戶郭慶蘭,雖然滿頭白髮,但精神矍鑠。80多歲的老人說話中氣十足,習慣每天晚上7點到9點去院裡散步。沿著小區健身步道每走一圈大約一公裡,老人一般能走上四五圈,這是小區改造後她才養成的習慣。

2019年鄭州出臺政策,對市內五區2002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區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實施「一拆五改三增加」,做「白改黑」、「上改下」、綠化改造、牆體改造、雨汙管網改造等。堅決拆除違法建築、視覺汙染物,增加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加強停車管理,完善物業服務。有著22年樓齡的路見紫荊小區,隨之煥然一新。

改造後的工三街 馬健攝影

改造後小區路面乾淨整潔,路燈明亮,增設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郭慶蘭介紹,改造前和現在沒法比,自己年齡大了怕跌傷,兒媳婦都不讓她晚上出門鍛鍊。現在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提供餐食,飯後在院內散步,天天都是新生活。

老住戶過上新生活的不止這個小區。據統計,鄭州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1374個,受益群眾達70萬人。

多措並舉 建設宜居城市

位於政通路嵩山路交叉口的淮園,是「三路一園」美麗街區示範項目中的口袋公園。淮園建設面積約1200平方米,園路、廊架、霧化系統、景牆、椅子、綠植等,成為可進入、可停留、可休閒的多元空間。

淮園 馬健攝影

「三路一園」只是鄭州推進城市高品質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鄭州提出了「一環十橫十縱」道路綜合改造,計劃完成三環快速路、10條東西走向主要道路和10條南北走向主要道路的道路路面、交通設施、雨汙水管網增容、水電氣暖及通信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架空線纜入地、街道景觀綠化及城市家具、沿街建築立面改造提升。

該工程分三期實施,目前城市道路綜合改造一期工程7條道路已全面完工,二期工程9條道路正在建設,大街小巷已經有了不少有歷史、有文化的綠色街、便民街、特色街。

同時,鄭州城市管理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鄭州大城管體制機制改革,以「路長制」推動條塊融合,持續開展「紅黑旗」路段評比、「千百十」道路升級達標創建活動,加快智慧市政(綜合管理系統、智慧管網、智慧道橋、智慧隧道)、智慧照明、綜合執法系統、智慧停車、物聯網共享基站、綜合決策指揮平臺、智慧城管基礎平臺等智慧城管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記者 曹婷)

左右滑動瀏覽海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關注「鄭州發布」官方微信(微信號:zzfabu),在聊天對話框內回復關鍵詞,即可查詢以下內容:

回復【暖氣費】即可查詢暖氣繳費等相關辦理信息

回復【同名】即可查詢「河南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天氣】查詢你所在地的天氣信息

回復【ETC】即可查詢有關ETC的一切詳情

回復【路況】即可看到最全面的高速路況

回復【地鐵】即可查詢地鐵的運營時間以及車票

回復【違章】即可查詢愛車的違章記錄

回復【身份證】即可在線預約辦理身份證及進度查詢

回復【公積金】即可進行公積金查詢和辦理

回復【學位】即可查詢與學位相關的信息指南

回復【婚姻登記】即可查詢婚姻登記點和詳情

若有其他想要查詢的內容,歡迎與鄭小布溝通交流!

編輯∣王海萍 韓娟

視覺設計∣王超塵 周高虹

來源∣鄭州日報

了解最新鄭州動態

原標題:《【我們的城市•2020鄭州印記】⑤ 城市更新 路院共治家園蝶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城市 2020鄭州印記」詩意生活 環境更美笑容更甜
    目前大數據研究院全職員工99人,70%以上為研發類人員;像郝竹林、程伯群一樣,有30人來自行業知名企業;45人來自省外或國外,更多的人才在鄭州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美家園提升幸福感「景美,路順,視野開闊。尤其是晚上,夜景跟畫一樣漂亮。村裡居民都喜歡來這夜跑、唱歌、跳舞。」走進鄭東新區龍湖辦事處安置區,回遷群眾王瓊雅對記者感慨道。
  • 【我們的城市•2020鄭州印記】①黃河之濱 ,上演年夜視聽盛宴
    【我們的城市•2020鄭州印記】①黃河之濱 ,上演年夜視聽盛宴 2021-01-12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是這座城市最鮮亮的名片
    鄭州日報版面「老街巷裡有說不完的回憶、道不盡的市井餘韻,改造後老街道裡增設了『小花園』,既給我們留住了回憶,又帶來了美好。」目前鄭州的城市更新全面展開,道路綜合改造一期工程7條道路全面完工,二期工程9條道路正在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完成1300多個,受益群眾70萬人,36個城鄉結合部綜合改造紮實推進,建成示範村(點)21個,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去年年末,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發布,鄭州首次「上榜」。
  • 「我們的城市 2020鄭州印記」城市擴容 闊步邁入四環時代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鄭州持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兩縱兩橫兩環」快速路網系統和城市路網系統建設等,拉伸城市框架至四環,推動出行跨入「快時代」,市民隨之開啟了大都市圈的美好生活。四環主線貫通 完善路網體系住在鄭開大道與京港澳高速輔道附近的市民方女士,提到東四環高架主線開通,充滿自豪。「現在提起東四環,朋友都說住這環境好,沒人覺得偏遠了。
  • 河南首部城市飛鳥紀錄片《飛鳥家園》鄭州首發
    大河網訊 9月26日上午,碧桂園河南區域拍攝的河南首部城市飛鳥紀錄片《飛鳥家園》首發儀式在鄭州圓滿結束。《飛鳥家園》是一部以城市飛鳥、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的城市生態紀錄片,共分為春、夏、秋、冬四部。
  • 共治共管惠百姓 共建幸福新「棉紡」
    實施融合共治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有創新「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按照「上級圍繞下級轉、條條圍繞塊塊轉、部門圍繞基層轉、幹部圍繞群眾轉」的工作思路,基層治理不唱獨角戲,突出街道、建強樞紐,整合各類資源,在全轄區推行了「路院共治」,提出「一長主責、三長協同、四方聯動」的「134路院共治」模式
  • 金觀察|鄭州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 踏春尋景「豫」見「鄭」之變
    連日來,踏著春光,記者走進鄭州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區,被一系列的「蝶變」驚豔到了。「你看,就這幾個月時間,一個新的天地出來了。」市民們感慨道。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內外兼修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鄭州正改出新天地、改出新希望、改出新幸福。
  • 相融共創,融創鄭州與城市共美好
    從2016年早春落子鄭州, 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以下簡稱「融創」)在中原書寫「春天的故事」已有四年。四年來,融創成功布局鄭州主城區及周邊區域16盤,並進駐開封、許昌等環鄭核心城市,成功打造了象湖壹號、大河宸院、金水府、中原壹號院、融創城、中原大觀等諸多品質佳作,並於2019年落子文旅產業業務。
  • 「城市家具」 築建美麗家園(城市更新,藝術何為?)
    城市候車亭設計效果圖。連雲港BRT專線城市家具系統設計項目效果圖。城市更新是滿足城市發展要求、增添城市生機活力的重要舉措。推進城市公共環境設施建設、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完善城市景觀生態規劃……城市更新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藝術與設計助力。
  • ...⑤:做足城市「面子」,更不忘城市「裡子」!日照又添這張新名片!
    在日照,城市與碧海之間,由這樣一條條綠道相連。「當前,日照市全力開創精緻城市的全新局面。」日照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一語釋疑。2020年,日照市提出要以精緻城市為目標,下好繡花功夫,把管理精緻到每一個網格、每一寸土地,提升城市品質活力,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
  • 大川巷之「蝶變」觀察:黨建引領共治共享 生活美學共生共融
    原標題:大川巷之「蝶變」觀察:黨建引領共治共享 生活美學共生共融 核心提示: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新經濟和新社會組織(以下簡稱「兩新」組織)快速發展,大量新的社會群體應運而生。如何進一步激活紅色動能,聚力錦江發展?
  • 「城市客廳」的紅色力量——芙蓉區探索多元共治、三級聯動黨建新路
    為打造一個更為精緻的「城市客廳」,芙蓉區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區街社區「三級」聯動,瞄準黨建這個最大公約數,把整個區域內的黨組織黨員「兜」起來、各項事務「統」起來,讓流動的商圈市場有了「鐵打的營盤」,已走出一條黨建新路,構建出城市治理新格局。
  • 鄭州印記:不是每個城市的人民公園,都像鄭州人民公園那樣好玩
    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個人民公園;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城市的人民公園都是景點,都值得去遊覽。鄭州的印記中,鄭州人民公園必須推薦給所有到鄭州的人,因為只有到了鄭州人民公園,才能看到真正的老鄭州人的生活場景。(圖片來自我在鄭州四年間拍攝的和鄭州人民公園有關的場景)鄭州人民公園,其實對於外地遊客來說,確實不會是重點,而對於鄭州市民來說,這個可是平時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鄭州人民公園建造於1952年,算是鄭州歷史比較悠久的公園之一,在名氣上,是鄭州最出名的公園。
  • 城市更新 | 文創「賦能」,共證南七蝶變新生
    2月28日,2019蜀山·南七裡城市更新論壇,在南七裡熱鍛車間內拉開帷幕。來自歷史文化、城市治理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全國勞模等,齊聚一堂探討時代更迭下的文化驅動力,為蜀山區城市更新貢獻智慧與力量。本次論壇選址在金隅·南七裡的熱鍛車間,它的前身是合力叉車廠的老廠房,如今已經轉型頗具名氣的文創空間,是城市更新的縮影。稻香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玲介紹,「我們還邀請到全國勞模張學勤結合親身經歷,重溫那個激情澎湃的工業時代,提煉出蜀山人砥礪奮進的「匠人」精神。」
  • 鄭州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 「老巷」「老樓」舊貌換新顏
    近日鄭州印發《鄭州市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以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優化城市布局,堅持實施項目帶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核心板塊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生態綠化、城市改造更新等項目,3年內共計劃實施2443個項目,力爭完成投資8143億元。
  • 2021國考申論範文:推動城市發展 共築美好家園
    「西山那一抹晚霞」道出永定河文化特有的詩意與靈性,蘆葦搖曳、稻田生長的景觀,滿足現代人在密集生活下的家園夢想。經過多年調查研究後制定出的發展規劃,留存下永定河畔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氣息。三山五園的保護與城市現代化發展互為因果,又相得益彰。
  • 2020瀋陽藝術節開幕演出登場 《瀋陽印記》再現瀋陽恢弘的城市發展史
    9月21日晚,璀璨的大鑽石熠熠生輝,2020瀋陽藝術節開幕演出,即大型文旅融合演出--音·舞·詩·畫《瀋陽印記》在盛京大劇院恢弘亮相。參演院團曾多次贏得中國舞臺藝術的最高榮譽,多次填補了瀋陽舞臺藝術史上的空白。演出於6月首演後贏得多方讚譽,又經不斷打磨提升,以更精湛的藝術呈現驚豔亮相併成功入選遼寧省第十一屆藝術節參演劇目。
  • 如何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平?西安鄭州從細節上做文章
    新華社記者 邵 瑞攝編者按 人口稠密、交通擁堵……是許多城市在發展中都遇到的問題。如何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平?各地在城市建設中從細微更新著手,在細節上做文章,於細微處見功夫,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比如,陝西西安在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斷頭路」上下功夫,讓城市環境更舒適、更便捷;河南鄭州實施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城市布局更優化,城市管理更精細化。
  • 半淞園路街道:攜手共治,從「安居」到「宜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來,半淞園路街道以業委會的規範化建設作為社區治理的著力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做深做實黨建引領「三駕馬車」的物業治理,探索出了一條「堅持黨建引領、業主有序參與、依法依規依約」的新模式。
  • 「揭秘」城市家具標準化建設 這個論壇帶你看遍鄭州「網紅街」
    近日,鄭州各街道頻繁在朋友圈「刷屏」,成為人們爭相打卡的新地標。這是鄭州市「路長制」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產物,而「網紅街」的誕生,離不開城市中各種戶外環境設施——城市家具的功勞。如何利用城市家具推進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