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9月16日,好未來市值為451.75億美元,初步估值超3000億!
官方介紹為,北京世紀好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範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2010年10月,好未來的前身學而思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國內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學教育機構。好未來全面布局教育產業,旗下共有學而思、學而思網校、愛智康、勵步英語、家長幫、未來魔法校、 Career China等業務品牌。2015至2019年,好未來學而思)連續五年被評為「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
那麼, 好未來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發展了那麼多年依舊勢頭驚人?
其實,好未來自成立以來就有一種商業模式,叫做「免費試聽,小班教學、隨時退費」。家長可以聽課,不滿意隨時可以退費,客戶是沒有任何成本的,所以如果是教學有問題,不努力,家長就把學費退走了,公司就要承受損失。
他們用這樣的方法倒逼公司把教學質量做到極致,在這個基礎上提煉了一個詞作為好未來價值觀:「成就客戶」!
按照好未來的金科玉律就是:「教不好學生等於偷錢和搶錢」、「不是靠口碑招來的學生我們不受尊敬」、「和客戶不親的學校沒有未來」!很多好未來員工第一次聽到這些話都是有壓力的,因為這是真的要上綱上線,把客戶的反饋、和客戶是否親密、和客戶接觸的頻次、時長、深度這些標準拿來衡量教學品質。
這是使得好未來做強比做大更重要,質量比數量更重要,要不就別做,要做就做到第一名,在好未來發展前期,不急於擴張,不急於變現,勤勞務實的做好每一件事!當時學而思在北京做到五萬學員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的是,他們僅僅只有數學一個學科!直到把數學做到第一名才開始做理科,把理科做到第一名才開始做英語,把英語做到數一數二的時候才開始做語文!
可以說,獨特的商業價值,就抵得上三分之一市值!這是很少教培行業同行不能媲美的,因為開端就決定了層次和高度!
這時候,就有人反對了,曾經有一段時間好未來也做英語,可是後來不做了,那不是打破了好未來的傳統了嗎?
仔細觀察大家就可以看出,當時新東方比好未來早10年,英語已經做到極致,好未來就覺得不用做了!但是,這個不用做,是不用做重複的人群,要做差異化!也就開始了新東方教大學生,好未來教中小學生;新東方教大班,好未來就做小班;新東方通過線下講座招生,好未來就通過網際網路招生;新東方推崇名師,好未來就做教研;雖然看起來和偏執,但是後來證明,這也是好未來的獨特能力!可以稱之為創新能力!
奇碼星球認為,創新是好未來活下去的一個重要前提!視野不夠和不夠虛心,這兩點通常是企業不夠創新的原因。而如果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夠虛心。
那麼,大家也看出來了,其中好未來三分之一市值,也靠創新支撐!
再後來,好未來的學科發展的很多,分校和事業部更是龐大臃腫,有的時候相互之間打架,包括行業內一些其他的機構,這也是大機構的通病,出現了大量的矛盾,如果解決不了,那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致命的危險!
這時候,好未來如何做的呢?大家都意想不到,這時候好未來進行了內外「合作」解決了,如何理解呢?
比如,當新東方事業部之間的事情發生衝突,好未來強調要跳出自己的位置,站在集團的角度看,去思考這個事情對公司有什麼貢獻,對行業有什麼貢獻,當好未來人都站在這個角度來看問題的時候,很多矛盾與衝突就自動消失了。
好未來經常會出現新業務,經常會需要從事業部A調一批人到事業部B。在很多公司人才是調不動的,但是我們公司從一開始每招進來一個人都要跟他講這個事,每次開會都要強調這句話,人才是集團的,你也是集團的,如果你拒絕集團調人,就等於主動提出離職,強調人和公司是合作關係!
還有一句話好未來人叫做「手伸出100%,一切問題都能解決」。什麼意思?理想狀態下,大家心裡期待的合作都是「一人一半」,每個人付出50%,合作就達成了,如果別人不伸手,好未來人伸手100%也可以達成!
無獨有偶,2018年,好未來未來魔法校正式開啟輔助機構運營之路,開展了多期校長、主管、輔導老師培訓。從未來魔法校校長營歸來的校長們,都直呼:三萬元的培訓費超值!也是通過近距離接觸好未來,他們知道了老大就是老大,老大自有太多的過人之處。從校長營中裡面流出一些培訓課程,內行人看過後也確實感受到好未來人合作開放務實的心態,把好未來學科招生和標準化流程的「看家寶」分享給廣大培訓者,效果當然是令人欣喜的!
可以說,好未來市值最後三分之一體現就是合作!
好未來的成功,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他們「成就客戶」是讓客戶先贏;「創新」是做質量、做強、做內在;「合作」都是站在長期的角度,短期全是投入、全是付出。
所以,具有長期眼光的人是適合在好未來發展!
以上是關於好未來市值的宏觀分析,接下來,從新東方和好未來模式和架構方面,來讓大家有具體的感知。
招生模式對比:新東方的招生模式是品牌營銷模式。在新領域K12,新東方沒有像當年託福培訓時所擁有的壟斷性優秀老師資源,但他擁有的是新東方這三個字的金字招牌。伴隨著老俞勵志的演講和創業故事,在全國鋪開的新東方學校通過十幾年的經營擁有巨大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品牌營銷,新東方能夠迅速吸引用戶。
反觀好未來的招生模式是教師質量模式。家教出身的張邦鑫太清楚了,在給孩子選擇輔導老師的時候,家長的確會關心這家機構的品牌如何,但家長更關心的,是教孩子的老師是不是名師,能不能真正切實提高學習成績。在這方面,老師的名氣和實力甚至大過機構,這就是K12的核心。清楚核心的學而思把教師質量放在第一位,通過1元課等引流方式,讓家長試聽,用老師的教學水平留住學生。同時,由一批高水平的一線教師參與教研,平常學校有什麼改革,教材有什麼變動,立刻就制訂最新的輔導課程,這就是教師質量模式。
組織架構對比:從2000年在上海開第一家分校開始,新東方一發不可收拾的在全國各地開遍學校,發展迅速。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地方學校的校長放權很大。在新東方,地方學校校長主管招生,教研,教學,後勤,幾乎無所不包,同時對學校的經營幾乎負全部責任。甚至可以說一位地方校長的行事風格幾乎可以代表新東方在當地的品牌形象。如果把新東方的組織架構比作加盟,那麼學而思就是標準的直營模式。
好未來將諸如招生,教研,運營等工作細分,提出「大後臺,小前臺」的組織架構思想。對地方學校來說,校長,財務主管,人力主管,運營主管分別負責各自模塊,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衡。通過中央集權的學而思對地方學校的管理力度絕非新東方可比,總部可以直接對地方的招生,教研,教務,人力進行管理,地方對企業決策的反應速度也快的驚人。
可以講,好未來優秀的組織架構可以保證整個企業高效運轉的同時不會失去控制,而新東方聯邦制般的組織架構使校長權力過於集中,帶來諸如決策執行不力等問題的同時,甚至單飛的都不奇怪。
所以,通過兩者對比,也就不難看出,好未來市值,把握新機遇的同時,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務實的管理理念最終將學而思做成了年營收過10億美元的大企業,價值451.75億美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不是說新東方模式有什麼缺陷,也是有利有弊。
話說回來,現在好未來正在從一家本土公司成為全球化的教育公司,從一個線下公司變成一個科技服務公司,從一個運營型公司變成一個數據驅動型公司,未來線上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好未來市值和估值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系作者「奇碼星球」原創所有,歡迎關注!接下來會分享更多的教培機構相關文章,歡迎關注後私信進群交流討論,可免費獲取更多乾貨知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願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
親愛的粉絲們,對於本文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留言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