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同分不同命」?河南考生上名校難度有多大?

2020-08-27 雲校生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接下來就是等待高考分數公布、各省的本科批投檔線出爐,在投檔錄取之前,考生們還要做最後一項工作,那就是填志願。


每年高考發榜時,關於省份間錄取難度差異的問題總會引起一番討論。我們以2019年高考為例,來看看各省考名校難度到底差別多大。


提起高考,總說河南人太難了,我們河南考生多分數高,相比其他的城市教育資源不發達,壓力卻比其他好多城市大的多,但是究竟從數據上來看,河南考生的上名校難度究竟比別的城市難多少?


2019年青海、寧夏、北京和海南四省高考報名人數不超過6萬,文史本科批次線位次在1萬名以內,理工類本科批次線位次在3萬名以內。四川、山東、河北、廣東和河南五省文史類本科批次線的位次均超過5萬名,廣東省和河南省的理工類本科批次線更是遠在20萬名之外。


不同省份報考人數的巨大差異,導致各省間存在著「同分不同命」的現象。但這一現象究竟有多嚴重?考生最終錄取學校的層次又有多大程度受到生源地的影響?

統計方法

由於不同省份的高考科目、試卷和總分不盡相同,顯然無法直接比較高校在各省份之間的投檔分數線。各省參加高考的人數同樣具有巨大差異,少則幾萬,多則超過百萬。考生人數決定考生位次,考到河南省第1000名和北京市第1000名的難度迥異,因此單純比較位次同樣是不合理的。

本文將分數所對應的位次除以該省本科批次線所對應的位次,將所得的錄取百分位作為各省間橫向比較的對象。通過這樣的處理方法,以規避掉高考試卷本身和各省人數差異這兩個變量。

在對比時,取0.5%、1%、5%、10%這四個位次,通過分析同一位次不同省份的考生最終可以選擇哪些高校,從而直觀呈現各省考生在高考錄取時的難度。

我們簡單地以北京市和河南省為例,可以發現相同位次存在著「降維打擊」。在北京1%位次的理科生依然可以上清北的情況下,河南這一位次的理科生只能選擇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當10%位次的北京文科考生被東南大學錄取的時候,該位次的河南考生只能就讀於一所「雙非」高校。

這樣「同分不同命」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在其他省份之間不同位次的考生究竟有多大的差別?本文嘗試著基於高校在各省的投檔分數線,通過分析批次線、分數段等信息,對此進行一番探索。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各大高校在各省投檔線不盡相同,所以統計處理後的上述四個位次所對應的分數並不能吻合全部投檔線,因此選擇投檔線分數剛好達到或者是最接近這一位次要求的高校。


本文只統計普通本科批,不包含提前批、藝體批、各類專項計劃、綜合評價、自主招生等特殊招生類型。此外本文的結論立足於「考到了這個分數線有能力上某所大學」,並不代表實際錄取結果。


0.5%-1%的考生去哪兒了


京津滬三市考生最幸福!經過統計,全國只有北京市0.5%位次的考生可以考上清北,天津市和上海市位次在0.5%的考生可以上除了清北之外的任何一所高校。在文史類考生中,其他省份的0.5%考生基本無緣清北復交人五校,不過可以選擇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理工類考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在與清北復交擦肩而過的情況下,多被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錄取。


在理工類考生中,四川、山東、河北、廣東、河南五省的0.5%考生位次排名已經在800名之外,直接無緣清北華五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只能被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錄取。人口大省河南省前0.5%考生甚至無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同濟大學。


北京和上海1%位次的考生依然是最幸福的。這一位次的文史類北京考生除了清北兩校,分數可以滿足其他任何高校;理工類北京考生依然可以喜提清北。上海1%位次的考生同樣可以選擇清北之外的任何高校。天津、江蘇和浙江考生也是十分幸福的,這三地1%位次的考生可以被南京大學或浙江大學等「華五」高校錄取。


其他省份該位次考生的主要去向為TOP20高校。文史類考生多被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錄取,理工類考生多被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錄取。


0.5%和1%這兩個位次究竟有多大差距?單純從分數來看,各省內這兩個位次的分數其實只是7-17分的差距,但是位次卻已經拉開了距離。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數量是固定的,雖是相差了十幾分,被錄取的院校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不過省內兩個位次的差別遠沒有省際兩個位次的差別大。


什麼位次才可以去清北華五?總結起來,北京理工類1%去清北,上海1%去復交,津蘇浙1%去華五其他三校,其他省份1%位次考生無緣華五,另謀他校。

5%-10%的考生去哪兒了

以軟科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生源質量排名為參照,在5%這一位次,幸福的上海考生大多投入了除復交之外另外三所華五或者人大的懷抱,當然也不排除部分不願離滬的學生選擇了本地的同濟大學。這一位次的北京考生不再佔有相對優勢,雖無緣華五,不過依然可以選擇軟科生源質量第10名前後的上海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熱門高校。天津考生可以選擇生源質量排名為10名之後的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

其他省份這一位次的考生大部分只能選擇生源質量排名在30名甚至40名之外的高校。廣東與河南二省5%的考生位次已經在萬名之外,主要被蘭州大學、吉林大學等偏遠地區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或是武漢理工大學、西北大學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錄取。

這一位次的考生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高校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受地理位置、分校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一些「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最低投檔線低於部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一些省份5%位次的考生依然有機會被一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錄取。此外,像華東政法大學這種地處熱門地區的「雙非」高校投檔線比肩不少「雙一流」。

10%位次的北京考生可以盡情選擇東南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當然也有不願離京的考生選擇了北京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上海考生同樣可以選擇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相比之下,在四川和廣西,只有1%位次的考生可以被東南大學錄取;貴州也需要進入1%位次,才能被四川大學錄取;同樣在河南,只有1%位次的考生才能考上西安交通大學,可見京滬考生的「幸福」指數。

江蘇、福建、廣東、重慶等省份的理工類考生可以選擇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這一位次的河南、河北等省分文科考生幾乎無緣「雙一流」,多被山西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審計大學、河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相對較為優質的地方高校錄取;不過理科考生還能再選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昌大學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報考。


這一位次呈現兩個分水嶺,一是不同地區的考生報考差距加大,二是文理兩科之間擇校差距加大。北京上海的錄取院校領跑全國,江蘇、福建、廣東等地考生依舊可以選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河南、河北等省份文史類考生漸漸無緣「雙一流」,理科考生雖然擇校範圍變小,但依然可以選擇一些「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考生人數、高校招生名額等各種各樣的因素,的確導致了各省考生雖有相同位次卻無法考入同一層次高校的情況。


京滬地區的考生得益於考生人數少、本地高教資源豐富等優勢,不僅在考取清北華五等頂尖名校時相對更有利,再往後到10%這個層次,省際差異甚至進一步擴大,10%位次的考生可以選擇其他省份5%、甚至1%才能被錄取的高校。當北上的考生可以穩穩地選擇全國TOP20的大學時,河南等省份這一位次的考生已基本無緣「雙一流」大學。大部分省份這一層次的考生,如果想讀一流大學,只能選擇位置相對偏遠的高校,或異地分校區。雖然本文並沒有進一步往下分析20%、30%及以後的情況,但不難猜出後面層次會繼續延續之前的趨勢。


從各省的橫向比較來看,「同分不同命」的問題是否可以解決,應該如何解決,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本文通過列舉不同層次的高校以求直觀呈現各省錄取的難度差異,但高考志願填報應綜合考慮所學專業、自身興趣、個人規劃等因素,而不應「唯名校論」。

相關焦點

  • 高考「同分不同命」?各省考名校難度到底差別多大?
    每年高考發榜時,關於省份間錄取難度差異的問題總會引起一番討論。我們以2019年高考為例,來看看各省考名校難度到底差別多大。2019年青海、寧夏、北京和海南四省高考報名人數不超過6萬,文史本科批次線位次在1萬名以內,理工類本科批次線位次在3萬名以內。四川、山東、河北、廣東和河南五省文史類本科批次線的位次均超過5萬名,廣東省和河南省的理工類本科批次線更是遠在20萬名之外。
  • 高考「同分不同命」?各地考名校難度到底差別多大?
    每年高考發榜時,關於省份間錄取難度差異的問題總會引起一番討論。我們以2019年高考為例,來看看各省考名校難度到底差別多大。2019年青海、寧夏、北京和海南四省高考報名人數不超過6萬,文史本科批次線位次在1萬名以內,理工類本科批次線位次在3萬名以內。四川、山東、河北、廣東和河南五省文史類本科批次線的位次均超過5萬名,廣東省和河南省的理工類本科批次線更是遠在20萬名之外。
  • 全國各地高考難度大對比,同卷不同分,考生:我太難了!
    一般情況下,一本分數線越高,這個省份的高考難度就越高,而一個省份的錄取率越高,則其高考也就越容易。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全國各地高考難度大對比,同卷不同分,考生:我太難了!上圖是2019年全國一卷文理科的一本分數線。每年,每當各個省份的高考一本分數線出爐,都會引起人們的熱議,尤其是在同一套試卷下,省份之間的分數線有較大差距的時候,就會有人抱怨不公平。
  • 高考同分不同命?為何總有人低分逆襲名校?
    導語上好大學有多重要?而離開招聘會時,我們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而把非985大學生的簡歷丟到桌子上,讓做清潔的阿姨直接清理掉。為什麼大家都想上好大學?因為學校是敲門磚,很多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招聘時是首看學校的,名校像美女,自帶光環,天生就會被人高看一等。
  • 今年高考錄取率大約多少?1071萬考生上大學、進名校難度有多大?
    延期開學讓今年的高考備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有不少考生和家長期望今年的高考試題能夠簡單一點。不過這樣的期望卻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高考試題簡單了,相應的錄取分數線也會水漲船高。能直接影響考生上大學概率的,不是高考試題的難易度,而是招生計劃和考生人數,換句話說就是錄取率!
  • 同為全國一卷,河南河北考生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差距有多大
    目前,2020年高考本科一批錄取結果已結束,全國高校招生錄取分數線已公布。武漢最牛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招生錄取情況備受關注,尤其在河南、河北兩大高考大省招生錄取情況。同為全國一卷,2020年河南、河北考生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差距有多大?
  • 高考700分卻無緣清華,河南考生請從容平和看待最後結果
    這兩天,各省的高考成績逐漸公布了,幾百萬考生迎來了命運的分水嶺。小時候,很多學生在糾結將來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高考後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是何其幼稚,曾經緊握手中的那個名校夢也不得不因為一些現實原因而放棄
  • 要把高考成績從600分提到630分,難度有多大?
    今天有高三學生問:要把高考成績從600分提到630分,難度有多大?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名從教十多年的高中教師,對分數比較敏感。這幾年一直帶的是重點班,因此對高分更加敏感。高考成績600分與630分的差距,真的很大,這個差距表現在多個方面。
  • 同分不同命的考生們——寫在高考前
    有一說一狀元榜眼探花都是朱重八硃筆御批的,眾人什麼水平朱元璋心裡應該有點筆數,然而此刻北方學子的無能狂怒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甚至北方官員也怕自己斷了鄉黨申請複查,於是朱元璋不得已動用刑部,捉拿劉三吾並拷打出了一份科考舞弊證詞,活齊。
  • 國內"名校林立"四座城市,公認的高考難度小,江蘇河南考生很羨慕
    要說我國高考難度比較大的兩個省份,就是江蘇省和河南省了。因為江蘇省的每年高考都採取的是自主命題,所以,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而且每年的分數線也壓的很低。同樣,河南省是因為人口眾多,每年高考生數量也非常多,這就為增加了很大的競爭力。
  • 全民高考,哪個省難度係數最高?
    全國高考明天就要來了,想像一下,黑板上的倒計時日就覺得緊張。看似冷冰冰的高考分數,卻最能挑撥離間萬千考生的情緒。一言不合就上高考難三連:考生比你多、試題比你難、同分不同命。別慌,上面那張圖只是過去不同地區考生之間吵得最熱鬧的,爆款梗。
  • 2020年高考分數線陸續放榜,同為全國卷一,哪省最高,同卷不同命
    我們可以看出,從全國卷的總體使用情況來看,使用卷一的地區的高考競爭壓力較大,使用卷二的地區高考競爭壓力較小,全國卷一主要適用我國東部和中部教育較發達省份,全國卷二主要適用西部教育較落後的部分省份。那麼,問題來了,使用同一張試卷,在不同的省份卻有著不一樣的結果,也就是同卷不同命。
  • 2020年,高考大神不在河北在河南,河南的考生有多難?
    2020的高考基本已經落下了帷幕,很多人一直關注的是河北的考生有多牛,高分有多少,畢竟衡水中學真的很強,但是當河南的高考成績出來時,眾多全國一卷考試的省份沉默了,下面咱們來看一組數據:河南:600分以上的考生有49203人河北:600分以上的考生有35122人湖南: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9810人湖北: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7146人廣東:600
  • 2020年,河南考生考上清華北大、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
    2020年河南高考成績已經公布,一本錄取分數線理科為544分(提高42分),文科556分(提高20分),一本錄取分數線之高創近幾年高考分數線之最。二本錄取分數線理科418分(提高33分),文科465分(提高18分)。
  • 數據圖表分析2020年河南高考難度,相對湖北高考如何?
    由於河南省和湖北省均為全國一卷考試省份,並且地緣關係緊密,但兩省高等教育資源和高考人數差距很大,具體相差多大,我們一幾組數據來分析。1、湖北、河南2020高考分數段分布比例首先我們看看兩省在不同的分數分部情況,見下圖。
  • 清華大學在高考生源大省錄取人數創新高,網友:仍然是同分不同命
    很多學生家長把考上清華、北大作為子女的唯一追求,認為只有考上清華、北大才算是真正的有出息,真正的出人頭地。隨著各省市高考一本批次錄取基本結束,又到了一年一度統計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的時候了。據媒體報導,河南省高考作為高考大省,2020年高考報名總人數115.8萬人,其中普通類考生85.7萬人,是我國考生人數最多的省份。
  • 河南高考難還是考生水平低?300分以下15.8萬人,考生水平堪憂?
    我國的高考不是全國一張卷統一錄取,而是各省分開錄取,這就會導致有些省份高考錄取相對較容易,比如上海、北京、天津,而有的省份高考比較難。很多人一提起高考難度較大的省份時,總會想起河南省,但是河南的高考真的很難嗎?河南高考難還是考生水平低?300分以下15.8萬人,考生水平堪憂?
  • 同分不同位,相同的分數,不同的錄取結果,怎麼回事?
    同分不同命。同分不同命,或許一些人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這裡舉一個今年高考的實例,就能體會同分不同命下的那份沮喪。由於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位四川的理科考生。這位考生在今年的四川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總分為631分,第一志願選擇了電子科技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從電子科技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過往收分來看,這位考生有著較大的機會。
  • 高考即將來臨,考生想要高考分數達到550分,難度大不大?
    高考滿分是750分,想考到550分以上,會很難嗎?高考即將來臨,考生想要高考分數達到550分,難度到底大不大?我覺得應該具體情況應該具體分析,不同情況,考生考上550分及以上的難易程度是有很大區別的。對於學霸來說,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想要考到550分及以上都如同小菜一碟般輕而易舉;而對於平時不怎麼努力悟性又奇差不比的考生而言,別說考到550分,就是考到440分的難度都非常大,畢竟這種考生無論參加什麼樣的考試,都很難有出彩的表現。(三)地區和學校不同,考生考到550分及以上的可能性不一樣。
  • 2019高考:中國版高校「常青藤」,究竟多少分能進入,難度有多大
    2019年高考越來越近,關於高考的話題開始持續走熱,對於高考的熱度從高考開始一直持續到高考報名乃至學生到大學報名結束後,高考的話題才算是漸漸地「退燒」。而且每年的高考都會有這樣的景象,同時每年也都會有新的想法,有新舊交替的現象或者問題出現,為我們的高考話題增加「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