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校服:質量問題的源頭調查

2020-12-15 全球紡織網

    「媽,學校發的校服穿著不舒服,很悶熱,我身上都起小紅點啦。」

    「張老師,我們家孩子這校服穿著不舒服,學校是不是也該和服裝廠反映一下?」

    「吳廠長啊,你這批校服怎麼搞的?家長投訴得我們成天忙活不停……」

    這是眾多「問題校服」多米諾骨牌中的一景。2010年10月17日,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地產學生校服和針織泳裝的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與去年相比,學生校服質量明顯下降。本次共抽查了瀋陽、撫順等10個地區的80家學生校服生產企業的80批次產品,抽樣合格率僅為68%。問題校服哪裡有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裸女校服風波:面料揭開校服不透氣之謎

    幾年前,一場「裸女校服」風波引發了人們對校服面料的密切關注。一場大雨過後,廣州某中學學生所穿著的校服,竟浮現出一個個搔首弄姿的女性人體圖,每一件校服上起碼浮現30個類似的圖案。事件發生後,經調查才知道原來是布料供應商在不知道該批布料用途的情況下,將用於泳裝及沙灘裝的布料提供給了校服的生產廠家,校服的生產廠家就糊裡糊塗地製造出了大批「女體」校服。

學校最後終止與這批校服的生產廠家的合作。生產廠家於是把出售布料的店鋪告上法庭,要求這店鋪賠償損失。廣州南海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了一審判決,供應布料的店鋪兩負責人王某靜及王某麗被判賠萬餘元。

    實際上,校服的面料問題正好是矛盾的焦點所在。某學校家長張女士反映,「孩子就讀小學):孩子夏天穿的校服用得都是化纖原料,穿在身上既不吸汗又不透氣,很不舒服。冬天穿的校服質地粗糙,起靜電,起毛球,對孩子身體健康十分不利。她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學校應該與時俱進,購置一些質量好、款式新的校服。」

    而就讀於初二的女生小許也認為,「校服夏天的料子密不透風,冬天的衣服又單薄得冷風直透。而且肥肥大大,像件工裝。應該讓學生參與校服設計,採用透氣的布料,給校服多增加一點亮色。」

    2010年10月,江蘇徐州沛縣質監局對2所高中和3所初中訂製的學生校服質量進行專項抽查,經檢驗,有3000套校服存在面料較差、透氣性不好、洗滌掉色、起毛起球等問題。

    實際上,國家已經出臺了校服標準,包括行業標準FZ/T73021-2004《針織學生服》、國家標準GB/T22854-2009《針織學生服》、行業標準FZ/T81003-2003《兒童服裝、學生服》、國家標準GB/T23328-2009《機織學生服》。

    行業內通用的做法是採用滌綸與棉混紡的面料。滌綸35%-65%,棉35%-65%。滌綸是屬於合成纖維,優點是耐磨不褶皺,而缺點是透氣性和吸溼性差;棉是天然纖維,優點是比較透氣吸溼,缺點是容易縮水走形不耐磨,混紡的面料正好可以集成兩者的優點,令透氣性、吸溼性與耐磨性得以兼顧。

    而學生和家長反映的透氣性差的問題,往往是纖維含量的問題。在2009年9月江蘇省質監局公布的校服抽檢結果顯示,有服裝廠生產的學生服,標註纖維含量為粘膠(35±5)%、滌(65±5)%,而檢測結果卻是含滌100%,據有關數據,人體皮膚表層水份在12?15%時,皮膚光滑而有彈性。一旦皮膚缺水就會變得乾燥,繼之粗燥,久之就會出現皺紋。人體皮膚處於62%的相對溼度時,感覺最舒服。人體最舒適的相對溼度在45?65%之間。要求紡織品必須具備一定的吸溼性、透氣性,用纖維12?14%的回潮率來保證皮膚表層12?15%的含水率。

    而我國主要紡織纖維的標準平衡回潮率為:棉花7?8.5%、羊毛14?16%、蠶絲9?11%、粘膠纖維12?14%、丙綸和氯綸為0、氨綸0.4?1.3%、滌綸纖維為0.4?0.5%、薴麻7.0?10.0%等。因此,如果完全採用滌綸纖維製作的校服,當然穿上去很難受了。 

設計問題:大小長短和個性化眾口難調

    孩子就讀高中的陸先生表示,「現在的校服款式太死板了,幾乎都是運動服,男生女生沒差別,不同的學校只好把學校名縮寫印在衣服上進行區別,沒有創意。校服這種單一面孔嚴重抑制了學生對美的追求,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校服大多極為松垮,穿在身上不精神,無法體現出學生應有的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其實校服應該反映學校特色,它是學校文化的體現。」

    愛漂亮的高中女生小王表示,「除了雙休日,每天都要穿古板的校服。我那麼多漂亮衣服,只能在雙休日亮相,太鬱悶了。而且學校裡大家都穿得一樣也不好看。我的要求不高,只要稍稍放寬一點,比如星期二、星期四可以穿自己的衣服,我就滿足了。」

    而學校對此也無可奈何,某學校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說是這樣說,但由於每個家庭的經濟實力、審美觀念都不一樣,我們也很難滿足不同的需求,只能是兼顧。校服在做的時候也和廠家打了招呼,要留出10公分左右的褲腳,樣式樸實一點,也的確是由於廠家提供的樣子也不多。」

輔料問題:印學校標誌學生受苦

    作為校服,各學校都紛紛將自己的標誌印染在上面,但由此也產生了很多的後續問題。

    據了解,校服投訴的另外一大熱點就是印染化學物質殘留。一些生產企業為了使標誌明顯,衣料「漂亮」,不惜使用能誘發癌變的偶氮染料、甲醛和滷化物及重金屬。由於中小學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期,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和抵抗外來有害物質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傷害。比如說色牢度,國際上已確定多數染料都對人體有害,如果易掉色,則會造成染料對人體的直接傷害。而PH值超標,會刺激皮膚,極易引起皮炎、過敏等

    去年,廣東肇慶地區某小學定製校服時,校徽印製由教育服裝廠委託肇慶市西江印花廠加工,加工方特地在這次送檢的校服「學校校徽」標識上加固染色,防止褪色,以為這樣是提高了質量,不料結果卻弄巧成拙,經檢驗加固染料中含有禁用偶氮染料。 

加工問題:偷工減料不按標準來

    除此之外,加工環節中也容易出現種種問題。一位姓李的小學同學表示,「我們學校校服挺好看,但質量好像不好,有次我們班的一個胖同學向下一蹲褲襠開了,我們笑話他了很長時間。」

    經某省質量檢測部門發現,校服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著質量意識淡薄的問題,不符合GB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和相應的產品標準要求情況也很多。

監管問題:學校難以承擔監管者角色

    而令學校困擾的是,學校需要同時擔當採購者和監管者的角色。由於大多數老師並非專業服裝人才,實際上很難成為合格的監管者。「我們只能用手摸摸料子,看看有沒有偷工減料。對於面料含量等專業問題,肯定是看不出的。」某學校李校長表示。「如果有大量學生感覺穿著不舒服,我們會拿給銷售商換。存在質量問題,則會向質監部門反饋。」

    而在某中學,為了確保質量,學校甚至會在收到校服後,每班再抽樣一件交由質監局進行檢驗,確認合格之後才會發給學生。「當然這也只是樣本,我們不可能一件一件地去進行專業的質量驗收。」該學校吉老師表示,質量把控這一關,還是需要企業自控以及質監部門的專業監控。

解決之道:抓住標準和分工的牛鼻子

    綜上所述,問題校服的產生源頭,在於標準和分工的缺失,才造成家長花錢,孩子受累,學校喊冤,廠商賠罪的尷尬局面。

    我們不妨借鑑一下廣東的做法:1.加強對學生校服生產的監督管理,要求生產廠家嚴格按照《學生裝面料標準》採購校服的布料,對每批布料採購要索取《質量合格證》,從源頭杜絕不合格布料流入學校;2.對全市的學生校服生產廠家進行全面檢測;3.對質量不達標的校服實行召回制度;4.對生產不合格校服的廠家進行處罰,問題嚴重的,將取消校服定點生產廠的資格。此外,在設計上,我們也不妨學習一下英國的做法,如2010年9月,英國地方政府協會主席巴羅尼斯•瑪格麗特•艾頓就倡導注重校服的經濟適用性,「要記住的是不能僅僅讓家長為新校服買單。學校應該儘量減少家長的開銷,學校應該保證生產校服的供應商至少有兩家,而且校服上學校的LOGO是可以縫製的。這樣家長在購買了校服後,一旦學生不再需要了,還可以當二手貨來出售給其他家長。」

連結:

面料優缺點匯總

面料名稱

常見名稱

最大優點

最大缺點

棉[COTTON]

精棉、健康棉、長絨棉、海島棉

吸溼、透氣

易褶皺、易縮水走形、易褪色

毛[WOOL]

馬海毛、山羊毛、駝毛

柔軟滑爽、富有彈性、吸溼透氣

易縮水、易起毛

絲[SILK]

桑蠶絲、柞蠶絲

特有的光澤度和絲鳴感、懸垂感極佳

易褶皺(比棉強)、易褪色

麻[LINEN]

 

亞麻、黃麻、大
 麻

 

特有的涼爽感、出汗不貼身、不縮水不褪色

特粗糙、易褶皺、不滑爽

 

粘膠纖維[VISCOSE]

 

莫代爾纖維、啞光絲、粘纖、人造絲、人造棉人棉、人造毛 

特有的絲綢感和滑爽度、吸溼透氣性僅次於棉、不褪色

彈性差、易褶皺、縮水率高、易起毛

 

腈綸[ACRYLIC]

亞克力纖維、合成羊毛、拉舍爾

柔軟而蓬鬆、易洗快幹、不縮水、耐光耐曬

吸溼性差、易靜電且容易髒、穿著有悶氣感、易起球

滌綸[POLYESTER]

聚酯纖維、的確良

顏色鮮豔不褪色、光滑不走形,挺括不褶皺

吸溼透氣性差、摩擦易起球

氨綸[SPANDEX]

彈性纖維、萊卡、拉卡、拉架、斯潘德克斯

極佳的彈性和伸展性、特有的保型性、不褪色

吸溼性差

 

錦綸[NYLON或POLYAMIND]

尼龍

耐磨結實、保型性僅次於滌綸、不褪色

吸溼性差、怕曬、易起球、起毛

(黃嶽 中國纖檢) 

 

相關焦點

  • 校服質量差引發問題不斷,學生家長應有更多的話語權
    近期,網絡上經常曝出類似「校服醜爆」「天價校服」「致癌校服」「透明校服」等新聞,讓學生和家長內心惶惶,一方面迫於學校的政策不得不購買校服,另一方面又擔心校服的質量問題,家長可謂是操碎了心。尤其是「致癌校服」和「透明校服」,前者傷害學生身體健康,後者傷害學生心理健康。「致癌校服」的超標染料中含有的芳香胺,致癌是可以確定的,但是真要說穿校服致癌還不至於,但是對學生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芳香胺一方面可以通過皮膚接觸造成局部的損害,還可通過皮下滲透進入人體;另一方面,由於它具有揮發性,可通過呼吸系統造成眩暈、噁心等不適。
  • 校服會經過校服質量檢測嗎?
    目前很多學校都會讓學生整日穿著校服,正是因為學生身體每天要與校服接觸,校服的質量就尤為重要,所以各個生產商必須檢測校服,如進行耐汗漬測試、水洗縮率測試,根據其檢測報告結果不斷改進。  那麼校服是怎麼生產的呢?從原材料到成品,每一件校服都是會歷經三道檢驗關。
  • 金龍魚"問題油"事件調查:誰在製造問題油?
    目前,雖然「問題油」已經下架,但縈繞在消費者心中的疑問仍未能解開。「問題油」背後的色澤和煙點項目為何不合格?「問題油」生產、流通環節到底誰之過?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調查。  金龍魚被曝出現「問題油」  春節臨近,食用油「黃麴黴素」風波未平,「色澤煙點」風波又起。
  • 「ISUE校服資訊合集」學生校服質量突擊檢查……
    本周新聞要點:校服新標準宣貫會成功舉辦、四川校服質量安全守護行動、學生校服質量突擊檢查、校服商城平臺助推深圳數字經濟發展、日韓中小學校服設計大賽成功舉辦、湘鄉愛心人士回報母校溫暖寒冬......會上,廣州纖檢院技術專家對《中小學、幼兒園校(園)服質量技術規範》標準要點進行解讀,並做了中小學、幼兒園校(園)服質量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的專題報告,幫助各區教育基建和裝備中心明確如何開展校服和園服的監管工作、幫助學校全面了解校服採購時應注意的環節和相關知識、幫助各企業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小學校服產品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合力提升廣州市校服和園服產品質量水平。
  • 中國「校服」不單單是「醜」的問題,學生們唉聲嘆氣:求放過
    不難看出學校這樣做也是有目的,除了統一管理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利益」問題。而校服存在的這些弊端,給了有心人賺取「利益」的好機會。 校服存再的弊端問題 校服存再哪些弊端問題呢?為什麼說這些弊端問題是有心人賺取「利益」的好機會呢?
  • 校服改革:孩子的校服應該與時俱進,智能校服重新定義中國校服
    兩會期間,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提交了一件集體提案《關於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提案(簡稱:提案)》。《提案》建議:在改進校服美感幫助中小學生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應重點破除限價及地方保護,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的權利。在中國,校服的樣式、材質和風格等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 校服常被吐槽質量差、樣式醜,業內人士:需推動市場化
    今年兩會期間,校服的質量和美醜受到關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民革中央提交了一份關於《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集體提案。該提案聚焦校服優質供給,建議加強功能面料開發與校服款式設計,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重點破除限價及「地方保護」,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校服的權利。
  • 信陽高中學生家長質疑2020年夏季校服定購問題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對信高2020年夏季校服定購沒有通過家委會全體成員公開商量強制徵定,說是大品牌190每套,而實際質量遠不如上屆140元每套的;其中差價很大,明顯存在以次充好,價格虛高的問題。
  • 一洗就破褪色嚴重,2480的校服問題多多,官方:個別家長要求高
    日前,浙江溫州,有家長反映稱自家孩子所在的平陽蘇步青學校(昆陽校區)的新校服不僅貴而且爛!也就三套衣服綜合收費2480,說是採用進口面料卻褪色嚴重,羽絨服裡面填的鴨絨不說,還伴有一股不可描述的味道,才洗了一兩次就開始變形擠到一塊。還好意思說什麼獨一無二的設計,明明從外表看上去就只是和人家別的學校差了個校徽而已,難不成獨一無二指的是質量差到沒人可比?
  • 校服質量如何?開始抽檢!
    9月,「神獸」返校校服必須有排面作為學生在校的「常服」校服伴隨孩子們度過春夏秋冬校服材質是否安全?質量是否過關?這成為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從9月8日起,區市場監管局對魯迅初級中學、宏星小學等10家中小學、職業學校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抽檢校服質量。
  • 「中國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主題研討會在寧召開
    會上,參會代表圍繞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展開研討,旨在從校服行業入手,推動中國校服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及校服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將了解發現當地產業狀況,聯合相關部門協助企業改進,通過質量監督手段發現問題,消除隱患,解決問題,客觀評價產品質量,提出建議,促進產業提升,為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 【ISUE校服資訊】各省份校園服飾質量抽查報告
    、吉林省校服抽查質量報告、防寒版校服賣脫銷、湖北省纖檢局:立即停止發放1792套不合格學生校服 、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漢服校服弘揚傳統文化...來自全國各地的200+行業展商在展會現場共享精品展品,為我們帶來了校服行業全類別展品,包括:中小學校服、幼兒園園服;書包、學生鞋、領帶等服裝配飾;新型安全環保校服面料、校徽輔料等。近日,安徽省六安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羽絨及羽絨製品、校服及紡織品市級監督抽查質量分析報告。
  • 襄陽市區校服質量抽檢啟動,看看你家孩子校服質量如何
    開學季來臨,校服質量成為學生和家長關心的重點之一。8月26日,湖北省纖檢局襄陽分局、市市場監管局東津分局聯合抽檢襄陽三中2020年高一新生的校服。早上9點半,校服被整齊地擺放在校園的小廣場上,分10列,方便抽取樣品。湖北省纖檢局襄陽分局工作人員利用撲克牌抽樣檢測法,分4次選取了4套校服樣品。市市場監管局東津分局工作人員全程監督抽樣。每一次從撲克牌裡抽3張,第一個數代表列,第二個數代表捆,第三個數代表套。
  • 臺灣「中油」:對問題汽油完整理賠 從源頭嚴控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中油」12日上午表示,目前已就自產的95號無鉛汽油銅片腐蝕測試超標案提出完整理賠,從源頭嚴控汽油質量,盼獲消費者認同。問題汽油事件爆發後,臺灣「中油」相關汽油被停用。
  • 廣州市消委會:2批次校服質量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為幫助學生及家長了解廣州市校服質量總體情況,依據《消法》賦予的職能,近期廣州市消委會開展了校服比較試驗。結果顯示,60批次樣品中,58批次樣品通過了所有項目的測試,2批次樣品未能完全通過測試,涉及的項目為pH值、耐光色牢度及繩帶要求。
  • 中準數據:校服質量安全很重要,如何有效防偽是關鍵
    近年來,校服出現假冒偽劣的現象屢禁不止,如何避免買到山寨校服?校服需要防偽嗎?校服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防偽?每年的開學季,校服的需求量都十分旺盛,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嗅到「商機」,仿製、銷售假冒偽劣校服,而不管是大型商場,還是街邊小店、網購平臺,都有這些山寨校服的身影,很多家長上當受騙。
  • 上海家樂福、卜蜂蓮花超市服裝涉嫌質量問題,正進一步調查
    上海家樂福、卜蜂蓮花超市服裝涉嫌質量問題,正進一步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16-03-17 15:17 來源:
  • 習近平為何提電飯煲、馬桶蓋、奶粉、奶瓶質量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還特別提到電飯煲、馬桶蓋、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質量問題。這篇發表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題為《從源頭夯實質量提升的基礎》的文章說,今年9月是第40個全國「質量月」。
  • 天河數名學生渾身發癢起紅疹,家長質疑校服質量不合格
    昨晚收到來自部分家長關於「孩子身上出現小紅疹,不知是否與穿著校服有關」問題的反饋。對此,學校與校服供應商均高度重視,迅速聯繫校服總公司後作出以下處理決定: 1. 聯繫區質檢部門,申請今天對學生所穿著的校服進行抽樣檢測; 2.
  • 校服價格規範呼籲家委會參與
    開學校服徵訂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但是關於校服價格的問題卻持續獲得關注,在社交媒體上,溫州、江西、福州等地關於校服價格的抱怨屢屢出現。為什麼這麼多家長都在抱怨校服的價格?校服的價格究竟為何引發討論?首先是一次性掏錢所引發的「痛感」,日常購置衣物一般都是分散消費,故而大致「情緒可控」,單次花數千買十幾件衣服就難免激動了;第二,源於該學校校服採購過程缺乏透明,被動消費導致家長產生了「不信任感」,而在事件發生後學校僅以一句「非強制購買,你們孩子可以不訂」搪塞,更是加重了這種「不信任感」;最後,真正導致這次輿論爆發的導火索,則是該批次的校服質量低下,掉色、起毛起球、破洞等問題層出不窮,讓家長們在這件事上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