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對車感興趣,把《頭文字D》翻來覆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沒想到長大之後還真進入了汽車領域,成為了一名汽車自媒體人。
如今網際網路已深入各個領域——當然也包括汽車,新媒體的某些優勢可以說是傳統紙媒無法比擬的。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的這些年裡,我對於汽車的興趣只增不減,寫了許多輕鬆娛樂的科普文,也少不了對各類車型的測評體驗,在讓讀者可以有選擇性的、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需求點的同時,自己也積累了不少與汽車相關的經驗。
但其實除了"汽車愛好者"和"汽車自媒體人"這兩個頭銜以外,我還有第三重身份——那就是"一汽豐田亞洲龍車主",我的這輛亞洲龍陪著我穿梭於城市的鋼筋水泥之間,也在或晴或雨的日子裡帶著我去別的城市遠遊,它是我自在出行的代步工具,更是我享受生活的方式。
職業病犯了真是擋都擋不住,我突發其想,既然我對亞洲龍也很是熟悉了,何不對我的愛車進行一次復盤,看看它當初究竟是如何吸引到我的。
齊全的人性化配置
單單從顏值方面來說,亞洲龍就已經很有身為"豐田旗艦車型"的自覺了,利用更加美觀協調的線條打破中庸感,輕鬆凸顯自己頗為高級的氣質。只是比起"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更加能夠觸動我的心,電動變色後視鏡、發動機艙開啟等人性化配置相當齊全,展現了滿滿的誠意。
別說我這款旗艦版自帶車內氛圍燈和前排座椅加熱等配置了,即使是入門款車型也一樣配備自動空調和帶防夾功能的電動天窗,不得不說亞洲龍在讓消費者輕鬆舒適出行這方面是做足了功夫。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開著亞洲龍出遊的時候,經常會帶上帳篷和各種行李,這時候要去摸索手機或是車鑰匙還得將手中的東西先放下,其實還挺麻煩的。但是亞洲龍和其他中高級轎車一樣都採用了"無鑰匙進入"功能,進入指定範圍之後系統就會為我自動開啟車門,像這樣的小細節帶來的便利和安全顯而易見。
舒適的越級大空間
超越同級的空間表現也是我對亞洲龍讚不絕口的一大方面,想起之前我搭我朋友的車回老家,三個大男人在後座擠了一路,兩小時的路程下來之後我腿都麻得快沒知覺了。
自從有了亞洲龍之後,這樣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它的後排空間非常充足,我淨身高179cm,坐在後排頭部都能留有五指的距離,腿部空間更是能夠超出兩拳有餘,下次再和朋友一起出遊,應對一般的旅途完全不在話下。
另外,亞洲龍還通過合理的設計巧妙地利用了車內空間,像是前後排都安置了杯架,扶手箱上下層的容量也非常可觀,基本上兼顧到了旅途中每一位乘客的需求。除了儲物設置,亞洲龍的後備廂實用性也非常不錯,日常出行完全夠用,如果是和朋友二人單獨出遊且需要擺放一些大件物品的話可以將第二排座椅按照4/6比例進行放倒,放倒後的空間相當可觀。當然要是能夠設置一些掛鈎來存放小物品的話,後備廂的利用率還會更高。
貼心優質的乘車體驗
偶爾需要接親戚長輩的時候,亞洲龍細節的貼心之處就能夠顯現出來了,坐在後排的時候也不再顯得那麼被動。這一點多虧了後排多功能控制中央扶手,老人小孩夏天怕曬,可以自行開啟電動遮陽板,中間的中央頭枕提高舒適度的同時也能保護家人頸部安全,一種旗艦車型才有的高級感也油然而生。
回憶起當年選車,我與亞洲龍一眼對上時的場景,當初的那份興奮感依舊曆歷在目。而在我駕駛亞洲龍去工作和出遊的這些日子,它就像是我的知心老友,無論是從的它豐富的配置還是寬敞的空間來看,細節之中處處都是亮點,這樣的出行享受,無愧於其"旗艦車型"的名號。所謂"見微知著",我想就像是亞洲龍這樣才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