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兩名高中生從高樓墜下!父母寒心:你們太自私了

2020-08-08 木霖大叔


昨天,讀者跟我說了一件事,讓我震驚不已。

有兩名高中生高考結束後,選擇了離開人世。

他們在高樓一躍而下,帶著靈魂離開了世間,只留下一身軀殼。

這段時間有許多人在討論這件事,但只有一個話題:

「他們兩個太自私了,一點都不為父母著想」

卻沒人心疼那兩名學生,也不會去在乎他們背後發生了什麼,他們為何這樣做。

讀者跟司機師傅聊起這件事,司機師傅說:

「他們太自私了,有什麼問題不能跟父母去商量解決」

我相信很多人心裏面都是這個答案,拿著這個答案去指責這些「傻孩子」,以展示自己的「好心態」。

我在想,如果問題真的能夠商量著解決,或許也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人啊,總是在犯錯之後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從而去懺悔、道歉,祈求原諒,但這有什麼用。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更可悲的是,有些人童年都沒過完,人生就走到了盡頭。

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表過這樣一組數據:

「中國每年約有10萬起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分鐘就有2個青少年是因自殺死亡的,其中還有8個人自殺未遂」

自殺已經成了一種高頻事件。

還有一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的數據也表明:

「中學生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佔樣本總數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佔6.5%」

這每組數據看著都揪心不已,因為數字的背後是無數條生命,也隱喻著無數道傷。

2016年6月有一則新聞,驚動的全國人民。

直到今天,這件事依舊被人們討論著。

剛畢業的小斯,與父親外出時趁父親不注意,跑到了河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那天發生時,他的QQ空間連續發布了很多條動態。

原來啊,他早就預謀好了,要如何離開這個世界。

在他離世之前,他寫了一封近3000字的遺書。

遺書中的內容,大多是對家庭的抱怨和控訴。

這讓我徹底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寫道:

「有一次我爸心情不好, 我吵著要喝花生牛奶,,他一巴掌把我鼻血打了出來。

他對我非常嚴格,我考98分都會被罵,夾菜姿勢不對、吃飯打嗝都會給我來一巴掌。

他問我英語學懂了沒,我如果說學懂了,他就會對我說:

「不要驕傲,你只是半桶水而已」

我如果說沒懂,他就會說:你這學期都學了什麼?

他總對我說:我這是對你好啊,都是愛你啊,不苦的話怎麼能成功!

怪我情商太低,我感受不到你對我的愛,反而越來越反感我爸了。

有一次故意考差了,我爸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你是不是不想讀了?別浪費老子的錢」

從那以後,我就知道,我的人生以後都會很黑暗」

他的人生真的就黑暗了,因為他再也睜開雙眼了。

小斯的遺書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

木心說:自殺者都是被殺的。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因為我相信世界上沒有想死的人,只有走投無路的人。

許多人會說:父母辛辛苦苦養他那麼大,他走了父母怎麼辦?

我相信自私都是雙向的,自盡的人若是自私,那些逼他上絕路的人更是自私。

有讀者問父母:怎麼看待高考結束自殺的學生?

父母對她說:「我們說難聽的話不都是為你們好嗎?你們有什麼壓力?

父母罵你難道有什麼不對嗎?你怎麼一點都不理解我們!」

「我不理解你們,你們何嘗理解過我」這是無數子女想說的話。

若他們不自私,就不會只顧及自己的感受,拼死護住自己的陳舊觀點,也不會把孩子的感受置之不理。

若自殺的人是自私的,那自以為是的人呢?

有人寫過這麼一篇短文,題目是:自殺的人如此自私。

其中有兩句話充滿了責備:

「你可能沒有想到,自己對不起的人有多少。

生你養你的父母,昨天才見到的家人,還有你家的貓。

你想過嗎,你死了,他們怎麼辦?」

我相信絕大多數想過結束生命的人,都曾想過這些問題吧。

我曾經問過一位想結束生命的讀者:

如果你走了,愛你的人怎麼辦?

她說:「我覺得我活著是他們的負擔,或許我走後他們就能輕鬆了吧。

至於那些真正愛我的人,他們應該會尊重我吧」

當人把活著當成一種罪的時候,生存便顯得毫無意義。

正如小斯一樣,他們早就不對世界充滿愛意,他們覺得離開才是對世界的貢獻。

突然想起一句話:「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溫暖,不是所有人都想熱烈地活著」

是啊,陪伴有時是種慢性傷害。

當人記不得快樂的滋味,痛苦便會無處不在。

在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叫:為什麼學生自殺的事情頻頻發生?

「長亭」僅用兩句話,就獲得了1萬點讚:

「你才幾歲,你就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長大了苦日子多著呢,你怎麼辦?」

「我這點苦都吃不了,我趕緊死了算了,反正長大了更吃不了苦,還是得死。」

這個邏輯也對,現在都走不通了,未來的路就更加難走了。

父母啊,總是披著「對你好」的外套,傷害自己的孩子。

直到孩子分不清,父母是真的對他好,還是討厭他。

就這樣瞎猜著,過了整個童年。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從孩子生下那一刻起我們就要給予他「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不意味著溺愛,「無條件的愛」意味著無私,不求回報,不講條件。

許多父母總拿愛來綁架孩子,認為只要對他好的事情都可以做。

可這不是「無條件的愛」,這是綁架。

你是在拿自己的欲望,捆綁在孩子身上,讓孩子產生利益。這才是自私。

若想讓孩子不自私,家長首先要無私。

而已經陷入泥潭中的孩子應該怎麼做呢?面對父母的無動於衷你該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抒發情感。

用我的經驗來說,跟一個聽得懂你心事的人聊天,真的會從中得到慰藉。

一位資深心理學者跟我說過一句話:

「你看看那些活得非常痛苦的人,他們無處宣洩、無處訴說,最後怎麼了?

要麼死了,要麼報復。」

是啊,情感無處發洩的人,真的會走上絕路,因為心都被堵死了。

許多讀者找我聊天,只是想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想從我身上得到一些安慰。

所以我很自覺地不插嘴,讓他把心裡話說出來,先讓情感抒發出來。

因為我明白這些人已經把話憋很久了,直到真的忍不住才會來找我。

我尊重他們。

活得痛苦的人,往往都是哲學家。

他們有許多金句和感悟,都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為什麼世界上的文豪大多都很悲觀?因為他們都體驗過痛苦。

所以,我建議如果你很痛苦,就把這些感悟和心事說給一個懂你的人,或者說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現實生活中沒有這類人,找一個陌生人也是可以的。

我討厭勸人要堅強的人,因為那樣的話赤裸地表明對方很脆弱。

我喜歡說:我理解你,我支持你,我為你高興,一起加油呀。

作為他的朋友,我們應該用這樣的詞。

這不僅意味著尊重,更意味著在乎。

當一個人拼命想死時,一定是認為世界上沒多少人真正在乎他。

如果有,那一定是在乎的人讓他非常痛苦。

網上有一句名言:直到他離開了,世界才開始愛他。

愛總是在失去後才敢暴露出來,可那又有什麼用?

珍惜眼前事,關愛眼前人,這是我們都應該去做的。

不要讓遺憾發生了,才去補救,那樣都太晚了。

願你的世界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寒涼的心會被捂熱的。

木霖大叔:一個溫暖、有趣、三觀極正的大叔,陪伴你度過所有不開心的時光。

相關焦點

  • 抑鬱症休學小夥獨上高樓後墜亡
    昨日凌晨時分,省城濱湖家園小區某單元樓內,一名19歲小夥從18樓過道處墜下,落在2樓平臺處不幸當場身亡。據悉,小夥曾是一名高中生,因患抑鬱症休學在家。事發前一天夜裡,他趁家人不備獨自爬上高樓,在給昔日要好的同學打去電話後,匆匆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聽到一聲悶響,我就探出頭一看,發現2樓平臺上躺著一個人,就覺得出事了。」
  • 請不要自私的過分,我是你的愛人,我的父母是你的家人
    但如果自私道讓別人對你失望,對你寒了心,那就過分了。你和某一個人談戀愛,或者說你和某一個人結婚一定是有感情基礎的,一定是有愛的因素的。但即使這樣生活在一起,我們往往還是會做出自私的事情來,甚至自私到讓另一半可怕,讓另一半寒心。
  • 高考結束了,爸媽你們不要再「演戲」了!
    據某地民政局數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每年中高考結束後20天,辦理離婚登記的人都要比高考前
  • 重慶一小區兩兒童從高樓墜落,均墜亡,警方介入
    11月2日,重慶一小區兩名兒童從高樓墜下,其中一孩童當場死亡,另一孩童因傷勢過重也搶救無效死亡。此事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目前,警方對此事展開調查。據了解,案發在2日,兩孩童(一男一女,女3歲,男2歲)從高樓墜下,家人發現後
  • 福建永春縣12小時內兩名高中生接連死亡,警方排除他殺
    福建永春縣12小時內兩名高中生接連死亡,警方排除他殺 陳瑩鈺 王金淼/海峽都市報 2016-12-11 13:04 來源
  • 高考剛結束, 少男少女背著父母偷偷去醫院, 家長生氣卻又很無奈
    高考剛結束,少男少女背著父母偷偷去醫院,家長生氣卻又很無奈高考終於結束了,高中三年,對考生的精神與身體都是非常大的考驗,而高考成績就是對他們這麼多年來努力的回報。現在,考生們終於可以過一個安穩的暑假了,有同學選擇什麼都不幹,好好的放鬆一下,看看電影或者旅遊,有同學則仍不放鬆,決定趁這段時間再提高一下自己。也有一部分同學選擇利用這段時間,將自己變得更漂亮。
  • 中考結束,送給準高中生們的三條忠告,條條關係著你們的未來
    導語:時間飛逝,中考已結束很久,暑假已近半,很快就要迎來新的高中生活。無論是準高中生還是高二高三的學生,上了高中你們都會有很多必須要注意的事項,這關係著你的未來,我根據我自己高中三年來的經驗為大家指出一些你們要注意的事項,希望你能認真看完這篇文章。
  • 高考結束那天,你們都做了什麼?
    高考結束那天,你們都做了什麼?期待7月的風能為今年所有的考生吹來更多的好消息願每個夢想都被實現屏幕前已經畢業的你們距離你們的高考已經過去多久了呢?
  • 高考剛結束,爸媽就要離婚,我該勸和嗎?
    在生活中,我常看到關於每年高考結束以後父母就要離婚的新聞。或許他們早就有離婚的打算了,只因為我在備戰高考,所以一直沒有對我說,讓我一直蒙在鼓裡。雖然,我感覺這次高考一定能考出好成績,也一定能考上我想要的大學,但是我的心裡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分開了。高考結束的晚上,爸爸媽媽問我考的理想嗎?我滿心歡喜的回答自己考得非常好,一定能考上我想要的大學。
  • 一名重點高中學生在參加高考前給父母的一封信
    也許是因為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太熟悉了的關係,因此反而會忽略很多。就好比一個因為發脾氣離家出走的孩子沒有錢,餓了之後,一位老婆婆請他吃了一頓飯,他感動得哭。而老婆婆卻說:你媽媽天天給你做飯,你為什麼卻從來不感激?
  • 「給我父母了」丈夫的自私讓妻子心寒
    小清的老公有點大男子主義,平時就不太會為她考慮。對於這一點,小清有時候也會失落,但好在沒什麼太大的矛盾,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可是這一次的事情,直接讓小清心寒,並開始審視自己的婚姻。過了兩天,小清給父母打電話,囑咐他們買些口罩在家裡。父母卻說他們那裡地方小,口罩早就賣完了。聽到這,小清便說沒事,自己買了一些,到時候帶些過去。過了兩天,小清準備去趟父母家,順便把口罩拿過去。結果一看,抽屜裡空空如也,一個口罩都沒有了。
  • 「父母太自私,我還要孝順他們嗎?」
    網上有個問答:有很自私的父母,要孝順他們嗎?我們既是父母的孩子,又是孩子的父母。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即代表了我們的家庭教育。那麼育兒的終極三問來了:我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說明為人子女的對待父母的不恰當的行為的時候,應該幫助父母重新認知、修正錯誤。這恰恰是對父母「孝」的正確方式。什麼是自私?自私,是一種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現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利益。
  • 貴州高中生售樓部「蹭空調」學習一年,高考後,他們留下了「暖心」的東西
    近日,貴州黔東南錦屏縣兩名高中生因為經常到學校附近一售樓部「蹭座位」和空調學習,高考結束後,他們給該售樓部的工作人員送了兩袋水果以及一封感謝信。信中寫到,各位大哥哥大姐姐:你們好我們是經常來你們售樓部蹭坐(座)位學習的兩個錦中學子。感謝在這兩學期來貴公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淨的學習環境,也感謝各位哥哥姐姐沒有像電視上那樣驅逐我們,謝謝你們。前幾天和我一起的朋友高考畢業了,以後我們就會很少來這裡,特此表示這大約一年來貴公司和各位哥哥姐姐的關照。祝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 高考結束除了等錄取通知書,這些事更值得做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更加牽動人心。隨著高考結束,這屆考生的高中生活也畫上了句點。經歷了漫長、煎熬且高強度學習的考生終於可以舒緩一下心情。每年高考結束,都會迎來畢業狂歡。轟趴、聚會、K歌、開黑成為考生高壓之後肆意放縱的途徑。高考,人生徵途新起點然而,高考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人生從此可以高枕不憂、光陰虛度。
  • 高考結束後的考生父母該做些什麼
    高考結束了,考生的任務是似乎完成了,只等高考成績了。考生父母該做什麼呢? 我兒子不是學霸,也算不上學渣。成績不穩定,忽高忽低,高的時候估計能壓線進一本,低的時候就在二本線上下徘徊。江蘇省高考總分480分,兒子高考結束後估分是340分,但我不是太敢確定,因為340分對我來講絕對是驚喜,兒子一模至四模的成績都是285分至310分的區間,而2019年江蘇省一本的錄取分數線是339分,也就是說如果兒子估分準確,今年江蘇高考分數線跟去年差不多的話,兒子很有可能壓線進一本。
  • 高考以後說分手,我的高考結束了,爸媽,你們可以離婚了
    用情感詮釋故事,用故事講述情感,這裡是大臉貓講故事全國高考落幕,現在已經進入了查詢分數和報志願的階段,相信家有高考生,這個時候一定都在為此緊張和興奮。可是咱們今天想聊的這個故事,卻不是為家裡的少年喜躍龍門而歡欣鼓舞的大眾話題,咱們說的是,高考生的父母,有多少都繃著這根神經,就等著這一刻的「解放」。
  • 高空突然墜下大狗,女子當場被砸暈!視頻再現全過程
    蘋果、鐵棍、甚至還有菜刀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墜不下的物品近日,廣州市白雲區鴉崗村一棟廠房樓下兩名女子往一間店鋪走去被女子擋了一下起到緩衝作用狗狗落地後,受到驚嚇慌忙逃走相反女子的情況卻很不樂觀隔壁便利店的老闆娘陳女士稱這兩名女子當天下午
  • 「我爸媽才50歲就不工作了,以後誰養我,當父母的咋這麼自私」
    他唯一的兒子結婚後,兩位覺得兒子大事也辦完了,工作太累,就不想工作了,想在家養老。但是她們兒子不願意,說兩位還年輕,自己工作家庭才剛起步,以後還需要父母幫襯。兩位堅持,他們兒子後來說,「我爸媽才50歲就不工作了,以後誰養我,當父母的咋這麼自私」。當時兩位老人氣得不行。
  • 此文太有意義!過了60,自私的父母最偉大!值得老朋友們收藏
    全世界沒有誰會比中國父母更辛苦、更無私、更偉大。他們為了子女,可以不顧一切、犧牲一切、奉獻一切。然而,孩子們似乎並不是都理解父母。所以,又沒有誰比中國父母更悲情。而問題又恰恰在於父母們太無私。中國父母們應該學得自私一點,特別是在孩子長大以後。
  • 美國高中生「高考年」忙啥?
    可以說對於所有的高中生來說,「高考」就是高中最後一年的主題、是學生和家長、甚至包括祖父母們生活的全部內容。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去美國讀高中,其中一個最普遍的理由就是要孩子避開高考,不想孩子在漫長枯燥、機械重複的備戰高考路上浪費青春時光。那麼,美國高中生是怎樣度過畢業年的呢?沒有高考的他們是不是每天的日子都是陽光燦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