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兩億年前的龍圖騰

2021-01-10 化石網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中國龍

雙冠加持,威高位重

中國龍

June 17, 2020

歌曲「龍的傳人」火遍中國,但估計作詞人侯德健也沒想到,黃河腳下竟睡有真龍!

(來源:網絡)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是結合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須)、鷹(爪)、魚(鱗)等動物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神話動物。它莊嚴威儀,上可騰雲駕霧,無翅而飛,下可翻江倒海,興風作雨。龍是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幾乎代表著中國人所有的美好願景。「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所有中國同胞、海外華人都期待著中華民族如巨龍般騰飛,實現偉大復興。

中國龍常常是尊貴和力量的象徵。古人認為皇帝是天的兒子,是龍的化身,故稱「真龍天子」。龍又是美好和正義的代表,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與之相對,西方文化中的龍,卻是非常邪惡的生物,是撒旦的化身,它長著一對好似蝙蝠的翅膀,性情暴戾(lì),動不動就噴火殺人。這是東西方世界因為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對「龍」認識上的差異,也可以說東西方文化中的「龍」是完全不同的動物。

邪惡的西方惡龍(來源:網絡)

現代科學興起後,又出現了一種遠古的「龍」,這就是「恐龍」。1842年,英國博物學家歐文正式命名了恐龍「Dinosauria」(英文為:dinosaur)。deinos(希臘文)的意思是巨大的、恐怖的,saur的意思是蜥蜴,「Dinosaur」被認為是「恐怖的蜥蜴」。中文的恐龍一詞,源自日本的「恐竜」,是由著名翻譯家章鴻釗翻譯的。

中國的龍、西方的龍,還有恐龍,雖然都叫「龍」,但含義完全不同。「差之毫厘,謬(miù)以千裡」。

今天我們介紹的中國龍(Sinosaurus)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龍」,而是一類在中國發現的恐龍,它們的屬名就叫「中國龍」。它屬於早期新獸腳類,是中國恐龍中最早發現的肉食愛好者,也是中國最早發現的獸腳類恐龍之一。它兩足行走,肉食性,體長5.6米,頭骨碩大,頜骨發達,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牙齒的邊緣都有小的鋸齒,前後肢強壯有力,是當年中國大地上的一個迅猛殺手。

中國龍發現於中國雲南祿豐,祿豐是一個神奇的古生物樂園,在這裡有20多個屬的脊椎動物被發現。中國古動物館的鎮館之寶——「中華第一龍」許氏祿豐龍就發現於此,當然也包括大家不太熟悉的中國龍。中國龍和祿豐龍可是一對CP仇家,推測中國龍的食物之一就是祿豐龍。

1940年,在《中國地質學會志》上,楊鍾健發表了《初步的祿豐脊椎動物化石研究》,首次描述了中國龍,化石包括一部分頭骨,下頜和一些牙齒和肢骨。楊老將它命名為三疊中國龍(S. triassicus),這種以中國為字頭命名的名字,足見楊老對這隻肉食恐龍的重視和厚愛。1941年12月14日,中央地質調查所舉辦建所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脊椎動物化石展覽室分甲、乙室,甲室陳列著絕對主角許氏祿豐龍,乙室則陳列著其他採於祿豐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中國龍的標本。這也是三疊中國龍的首次閃亮登場。

(來源:網絡)

前面我們曾介紹過孩子們都喜歡的擁有奧特曼頭冠的單嵴龍,還有「莫西幹」頭型的五彩冠龍。中國龍則有著更加奇特的頭冠——雙冠,頭頂有兩個骨質的脊冠,是已知的頭頂雙脊的恐龍中,唯一擁有完整頭骨化石的種類。科學家們對頭冠進行分析發現,它的頭冠非實心,相當脆弱,肯定不能用於爭鬥,這麼漂亮的雙冠,看來有點華而不實。有科學家推測:這種頭冠有可能是用於撐開獵物腹腔以便於進食,這是為了吃,啥法子都想得出來。當然一個更簡單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種間識別或性展示。

(來源:網絡)

中國龍屬只有一個種:三疊中國龍,因為當時認為化石產出的層位,被定為三疊紀地層而得名。1986年《古脊椎動物學報》上吳肖春發表了《記裂頭鱷屬(Dibothrosuchus)一新種》的文章,描述了採自雲南祿豐盆地下祿豐組的裂頭鱷屬一新種。裂頭鱷屬和南非的楔齒鱷屬(Sphenosuchus)親緣關係最為相近,認為這兩類生存的時代基本相當,產裂頭鱷屬的祿豐盆地的下祿豐組時代為侏羅紀早期,三疊中國龍發現層位與裂頭鱷屬的層位相當。因此現在認為三疊中國龍生存的時代為侏羅紀早期,祿豐動物群的時代也應該為侏羅紀早期。根據命名法規,三疊中國龍不能改名了。不過它的名字起得相當大氣,不改也很好;相比竊蛋龍的名字簡直是「天上地下」了。

(來源:網絡)

中國龍和北美洲的雙嵴龍、南極洲的冰脊龍是親戚。1987 年,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祿豐發現了保存了一對完整頭冠的頭骨,將它命名為 「中國雙嵴龍」。不過後來的研究發現,它和三疊中國龍應該是一個物種。這種情況下,中國雙嵴龍則被稱為「晚出同物異名」,屬於無效名稱。

通過化石我們知道,2億年前,中國最早的肉食恐龍曾經在雲南大地上奔跑,勇往直前。現在你如果想看到中國龍,可以去到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尋找它的蹤影。

這就是我!中國龍!(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2019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試題及答案:龍圖騰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試題及答案:龍圖騰 2019-05-27 16:25 來源
  • 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龍圖騰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龍圖騰 2019-11-29 18:30 來源:
  • 古代先民敬仰的龍是真實存在的嗎?
    關於龍究竟存在不存在的問題,自古至今眾說紛紜。中國龍被列為十二生肖之一,有著極其神秘的身份背景。古人常把龍當作富貴、騰達、神性的象徵,歷代皇帝更是把龍的圖樣披在身上,以彰顯富貴的氣質。但是到了今天,依舊沒有人見過史書中記載的龍的真面目,在無數的傳言和神化中,龍的存在顯得更神秘。
  • 2019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預測:中國龍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預測:中國龍 2019-05-27 13:21 來源:
  • 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龍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龍 2016-11-22 09:25 來源: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引言:華夏民族源遠流長,我們以「龍」為圖騰已有數千年,中國人潛意識對龍的崇拜和嚮往早已根深蒂固。龍即是一種神話傳說的產物,又是氏族社會的一種圖騰,同時還肩負著王朝天子的象徵意義。它的形象中所蘊含的內在精神,早已超越了「龍」本身。
  • 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中國龍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中國龍 2019-11-29 18:48 來源:
  • 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練習:中國龍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練習:中國龍 2017-07-18 10:59
  • 2018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模擬題:中國龍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8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模擬題:中國龍 2018-12-04 16:40
  • 一衣帶水,化而為龍,華夏圖騰與西夏的不解之緣
    由此觀之,龍在西夏人心中具有不可或缺影響。歷經滄桑的石碑但這麼一來,不少人就產生了疑問:作為華夏圖騰的龍為什麼會成為党項羌人的信仰?無論哪朝哪代,龍都是作為一種祥瑞物而存在的。這就與西夏人的嚮往一致了,而慢慢地,龍逐漸被神化,甚至成為華夏的圖騰。
  • 貴州發現龍化石,外形酷似中國龍,12生肖為何唯獨龍沒有實物?
    有人認為既然恐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那麼華夏圖騰「龍」也絕非虛傳。尤其是在各種史籍和民間傳說中,「龍」的形態、樣貌等都被描繪得活靈活現。最重要的是「十二生肖」中,也將「龍」列入其中,這難道不能說明「龍」,並不是虛幻的動物嗎?
  • 中國頻頻發現龍的蹤跡,龍真的存在嗎?難道不僅是中國人的圖騰?
    龍,在中國的影響頗為深遠。在中華大地之上,幾乎隨處可見龍的影響。不管是從生肖文化來看,還是從「血脈起源」來看,中國人永遠都是龍的傳人。一直以來,這種所謂的「龍」,是被譽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圖騰象徵,並沒有所謂的實質性證據。那麼,龍這種生物,究竟是真實存在呢?
  • 不應把西方「dragon」翻譯成中國「龍」
    片中將此怪獸翻譯為「龍」。    但在中國人看來,此怪獸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可謂風馬牛不相及。中國龍是中華民族代表性圖騰,曾經甚至是象徵國家之符號,深受中國人敬畏和崇拜。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易經》乾卦,六爻皆以龍為喻,初九「潛龍勿用」表現龍之「潛」,九二「見龍在田」表現龍之「見」,九三「夕惕若厲」表現龍之「惕」,九四「或躍在淵」表現龍之「躍」,九五「飛龍在天」表現龍之「飛」,上九「亢龍有悔」表現龍之「亢」。而大家所熟識的成語「龍馬精神」亦源於《易經》,因坤卦曰:「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 不應把西方文化裡的「dragon」翻譯成中國「龍」
    片中將此怪獸翻譯為「龍」。   但在中國人看來,此怪獸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可謂風馬牛不相及。中國龍是中華民族代表性圖騰,曾經甚至是象徵國家之符號,深受中國人敬畏和崇拜。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易經》乾卦,六爻皆以龍為喻,初九「潛龍勿用」表現龍之「潛」,九二「見龍在田」表現龍之「見」,九三「夕惕若厲」表現龍之「惕」,九四「或躍在淵」表現龍之「躍」,九五「飛龍在天」表現龍之「飛」,上九「亢龍有悔」表現龍之「亢」。而大家所熟識的成語「龍馬精神」亦源於《易經》,因坤卦曰:「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 安順出土龍化石,傳說中龍圖騰的真實身份或許就是它
    龍是否存在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龍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有特殊意義,它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圖騰,讓中華民族具有凝聚力。那麼它到底是傳說中的生物還是只是臆造之物呢?對於龍的描述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各種動物的特徵湊在一起。
  • 同樣叫「Dragon」,中國龍和西方龍為啥長得差這麼多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講不完的神話故事,也出現了數不清的神獸,很少有人能記全它們,但每個中國人都至少認識其中一種,那就是「龍」,它是尊貴和祥瑞的象徵。非常巧的是國外也有龍,它們和中國龍一起被稱為Dragon×××××××××××××××××××××××××××一集不夠看?你還可以看看這些:雷雷有話說現在中國龍和西方龍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中國龍沒有那對巨大的翅膀,但並非所有的中國龍都這樣。
  • 「至和重寶」楷書背上月外郭龍圖騰紋大錢
    皇家秘藏、大美方圓——北宋仁宗朝祭祀大錢30「至和重寶」楷書背上月外郭龍圖騰紋大錢這是因為要在外郭上用足夠的空間表現一種特殊的圖飾——龍圖騰。圖飾一共三組,首尾相接,皆為馬首、蛇身、有多隻翅膀、魚尾的巨龍形象。 圖騰是古代原始部落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當作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祖先和保護神,並以其作為本氏族的標誌和象徵的徽記。
  • 法國圖騰、日本圖騰、美國圖騰、印第安人圖騰,都不如最後一個!
    法國圖騰、日本圖騰、美國圖騰、印第安人圖騰,都不如最後一個!印第安人圖騰 羽蛇神,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豐收,世界上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來自中國,中墨兩國古代文明可能有某種聯繫法國圖騰 雄雞,法國重大的體育比賽都會抱雞上場象徵著好運來臨,他們用雄雞紀念法國當初趕跑西班牙殖民統治日本圖騰 貓頭鷹,在日本被譽為福鳥,代表著吉祥和幸福,人們害怕貓頭鷹就認為可以用它來驅除邪惡美國圖騰 白頭鷹代表勇猛
  • 神異圖騰「牛」矗尊
    炎帝部落圖騰,圖據網絡我們常常自喻「華夏民族」「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炎黃就是炎、黃兩帝。炎帝是農業之神、醫藥之聖,被稱為人文始祖。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那黃帝部落呢?我們知道,黃帝是以龍為圖騰的,但人們一般認為,龍是一種多種動物的綜合與集成,包括牛、虎、豬、狗、鹿、蛇、魚、鷹、蜃、鱷、蜥蜴、駱駝。據《爾雅翼·卷二八(引王符說)》載:龍者,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耳似牛,鱗似魚,掌似虎,爪似鷹。可見,牛,也是龍圖騰的一個構成要件。傳說,黃帝大戰蚩尤,多戰不決,後聯合炎帝等部落,擂牛皮大鼓,吹牛角之號,兩大部落統一號令,共同出擊,終於降服了蚩尤。
  • 中國龍與西方龍:翻譯為「dragon」不妥
    而此次龍的造型破天荒引起了諸多議論,許多人覺得這條龍有點兒兇神惡煞,而設計者則直接回覆說,龍本來就是十二生肖中的神,傳統上,龍的主要功能是闢邪、驅魔、避災、降福,因此兇一點兒很正常。  其實龍並不是中國所獨有,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崇拜龍,龍的含義也千姿百態。  從目前考古發現的龍的形象來看,在距今8000年前的遼寧查海遺址中,出土過近20米長的以石塊堆塑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