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山東一流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推進大會在青島舉辦。來自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國資委、青島市政府、相關口岸單位有關負責人,各高校院所、合作企業、金融機構等業內專家學者百餘人齊聚一堂,開展需求對接和技術研討,共同推動中國智慧綠色港口建設。
「智慧港口」看山東!
5月27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於山東省開展高速鐵路建設管理模式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山東港口為「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此次試點工作的目標,是在試點領域實現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為全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我國沿海沿江各地港口星羅棋布,組建成立不足一年的山東港口,為何能脫穎而出、擔起重任?答案是:「智慧港口」本就是山東港口建設的重點領域和優勢領域,「智慧港口看山東」已是港航業界共識。
山東港口自去年8月成立以來,堅持一流、創新、智慧和一體化原則,在港口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中,堅持「綠色」引領、「智慧」驅動,聚焦國際最前沿的管理實踐和先進技術,堅持「四化四提升」——以生產作業智能化提升「科技興港」水平、以決策支持智慧化提升「數據治港」水平、以口岸便捷一體化提升「效率通港」水平、以綠色低碳化提升「生態建港」水平,努力為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供山東港口方案。其中,山東港口在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方面的多項探索,已經走在了全國乃至全球前列,例如:建成全球領先的貨櫃全自動化碼頭和自動化堆場,解決永續充電、無人駕駛等世界難題,作業效率提升30%,縮減人員50%以上,引領我國港口智能等級邁入世界最高水準;大力推進信息無紙化、電子化進程,「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在全國口岸率先打造了關港一體、船岸一體的「智檢口岸」新模式;建成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用還海、修復整治生態工程日照港「海龍灣」工程,形成沙灘面積46萬平方米,守護碧海藍天。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費維軍認為,自2019年8月山東省港口集團掛牌成立以來,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實施創新驅動,在裝卸效率、自動化水平等方面實現了全球領先示範。與會專家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楊國平同樣認為,山東港口推進一體化改革發展以來,實現了業內認可的高質量發展,為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提供了更大平臺、更多資源、更強動力。
六大路徑打造「一流」樣板
試點,承擔著為改革「探路」的使命,試點能否邁開步子、趟出路子,直接關係改革成效。山東港口智慧港口建設試點的使命,是形成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完善相關政策規劃、標準規範、體制機制,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為全國港口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提供樣板。
智慧港口到底怎麼建設?交通運輸部在《交通強國建設山東省試點任務要點》中已經明確劃出了六大實施路徑:區域性港口物流生態圈綜合服務平臺、港口企業集團智慧大腦平臺、自動化貨櫃碼頭信息系統工程、傳統碼頭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礎設施工程、加強自動化碼頭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
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院長黃有方認為,「智慧港口」是網際網路、物聯網和碼頭自動化技術為一體的,多邊界屬性的,一個系統化的大港口生態圈,是建設世界級強港的重要支撐,其內涵包括現場作業無人化、管理運營數據化、戰略決策智能化、客戶體驗優越化等。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孫付春表示,山東港口將以此為契機,著力打造「一標準、兩平臺、三工程」——一標準即自動化碼頭相關技術標準,兩平臺即區域性港口物流生態圈綜合服務平臺與港口企業集團智慧大腦平臺,三工程即自動化貨櫃碼頭信息系統工程、傳統碼頭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礎設施工程。近期,山東港口將啟動智慧港口頂層設計工作,以「全面建設抓領先、突出重點抓特色、各有側重抓突破、積累經驗抓推廣」為遵循,以數位化轉型和信息科技融合創新為手段,打造山東港口雲生態平臺,為不斷提高港口的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和影響力提供科技支撐。
各方共建大港口生態圈
對於剛剛組建不足一年的山東港口來說,智慧港口建設試點的落地,既是對山東港口現有基礎和發展方向的充分肯定,也必將為山東港口的未來發展帶來全新機遇、注入強大動力。
根據相關文件,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將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支持,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時對符合條件的試點任務優先納入規劃,加大在試點任務相關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資金、政策等支持力度。地方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加強與財政、發改、金融、稅務、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的合作,鼓勵地方配套支持資金,對試點任務相關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給予積極支持,引導和推動社會資金等共同投入。
對此,黃有方認為,智慧港口生態圈的形成不是一個企業自身能夠完成的,而應該是以港口為中心的智能化、信息化大生態環境的建設,需要港口企業、政府等相關方在制度、法律、資金、人力、產業鏈銜接等方面共同發力。國家「2030」科技重大專項「智能製造與機器人」專家組成員、科技部網絡協同製造與智能工廠專家組成員、同濟大學教授趙衛東建議,智慧港口建設需構建「新生態」,通過建立與港口上下遊的廣泛聯繫和實時協同,優化整合多方需求與供給,打造一條連接港內港外運營各環節利益相關方的數位化供應鏈,促進智慧港口形成新生態,推動港口業務的持續創新和自我完善。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則建議,將從5G和北鬥定位基礎設施建設,港口大腦賦能管理決策,拓展港口金融服務體系,探索多港聯動新模式四個方面,助力山東港口集團的數位化轉型和智慧港口建設進入深水區。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表示,下一步,山東港口將以試點任務為抓手,在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中發揮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優勢,堅持「綠色」引領、「智慧」驅動,廣泛聯合各方資源,聚焦國際最前沿的管理實踐和先進技術,以創新引領發展,以科技賦能產業,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全力推進山東港口轉型升級,為中國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探索全新的發展路徑,出示範出標準,向全國推廣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經驗,不僅做全國一流,而且爭做世界一流和引領。(經濟日報記者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