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成都)糧油綜合加工基地(一期)項目等9個項目已完成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和調查工作。參照《關於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行公示的通知》(環辦[2003]26號)要求,現公布我廳已受理擬批准項目名單,項目具體情況可登錄四川環保網(http://www.schj.gov.cn/)查詢。
一、公示時間:2013年9月10日—2013年9月16日
二、聯繫人:高家根謝小紅
三、聯繫電話:028-80589092
四、電子信箱:scjgc2004@126.com。
五、通訊地址:成都市科園南路88號A2
四川省環境保護廳關於公示2013年9月3日-9月9日受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和調查結果的項目名單
甘孜甘孜220kV輸變電工程、甘孜石渠110kV輸變電工程、瀘定沈村110kV輸變電工程等3個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甘孜甘孜220kV輸變電工程。
建設內容:1)甘孜220kV變電站新建工程:①主變壓器:容量2×180MVA;②220kV進出線2回(至新都橋2回);③110kV進出線6回;35kV進出線2回;④無功補償:2´4´10Mvar;2)新都橋~甘孜220kV雙回線路新建工程:路徑全長Ⅰ回(新都橋→甘孜左線)268.939km、Ⅱ回(新都橋→甘孜右線)268.979km,其中同塔雙回架設2×226.542km;單回架設Ⅰ回42.397km,Ⅱ回42.437km。
2、項目名稱:甘孜石渠110kV輸變電工程。
建設內容:1)石渠110kV變電站工程:①主變壓器:容量1×40MVA;②110kV進出線1回(至220kV甘孜變電站);35kV進出線3回;10kV進出線5回;③無功補償2×4008kVar;2)甘孜~石渠110kV單回輸電線路:線路全長268.659km。
3、項目名稱:瀘定沈村110kV輸變電工程。
建設內容:1)沈村110kV變電站新建工程:①主變壓器:容量2×50MVA;②110kV進出線2回(至南頭220kV變電站);35kV進出線3回;10kV進出線4回;③無功補償:4×4000kVAR;2)南頭(運行名稱幸福)220kV變電站:本期擴建2回110kV出線間隔至沈村;3)沈村~南頭110kV雙回線路新建工程:路徑全長2´20.5km。
建設單位:四川省電力公司建設管理中心、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甘孜供電公司
建設地點:四川省甘孜州的甘孜縣、爐霍縣、道孚縣、康定縣、德格縣、石渠縣、瀘定縣
工程投資:項目總投資16728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384萬元,佔0.83%。
工程建設情況:項目於2010年7月開工建設,2012年12月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四川電力設計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核工業地質調查院
施工單位: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公司建安一公司、華東送變電工程公司、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公司二分公司、四川蜀能電力有限公司、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公司一分公司、四川電力建設公司、湖南省送變電建設公司
驗收調查: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
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
變電站生活汙水經地埋式汙水處理裝置處理或化糞池處理後用於站外農田施肥(或站內綠化)。各變電站設置有變壓器事故集油池。
建設單位制定有相關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相關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
三、驗收調查、監測結果
1、生態與社會影響
調查表明,工程施工中嚴格控制了施工作業帶,減少了地表生態擾動,並採取了工程與植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減小了水土流失量;已實施了生態補償;對拆遷房屋進行了補償,目前工程臨時佔地均已清理,線路塔基周圍植被情況良好。
2.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幹擾監測結果
各工程測試敏感點及變電站廠界監測點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低於《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HJ/T24-1998)推薦的工頻電場4kV/m、工頻磁感應強度0.1mT的限值要求;無線電幹擾低於《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幹擾限值》(GB15707-1995)中46dB(μV/m)(110kV)和53dB(μV/m)(220kV)的限值。
3.噪聲監測結果
各工程變電站廠界噪聲監測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的要求;各敏感點噪聲監測值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的要求。
4.固體廢棄物處置情況檢查
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後送當地環衛部門處置。
5.公眾意見調查結果
驗收調查期間,共發放公眾意見調查表17份,均全部收回,經統計對該項目環保工作持滿意和基本滿意態度的佔100%。
6.風險防範檢查
各變電站設置有變壓器事故集油池,制定有風險事故應急預案。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調查單位:凌文州028-84402517
(2)建設單位:何洋13683460906劉事孟18015790376
蓬萊113井、磨溪10井鑽井工程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磨溪10井鑽井工程
建設內容:新鑽磨溪10井單井一口及其配套工程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勘探事業部
建設地點: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西眉鎮
工程投資:實際總投資2958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83.5萬元,佔總投資的6.2%
工程建設情況:項目於2012年3月12日開工,2012年8月28日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施工單位: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驗收調查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2、項目名稱:蓬萊113井鑽井工程
建設內容:新鑽蓬萊113井單井一口,及其配套工程。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勘探事業部
建設地點: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
工程投資:實際總投資1906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16萬元,佔總投資的6.1%
工程建設情況:項目於2012年9月24日開工,2013年4月19日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四川天宇石油環保安全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驗收調查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磨溪10井、蓬萊113井鑽井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項目完成了環評報告表中提出的汙染防治措施:鑽井測試放噴天然氣點火灼燒,屬於臨時性排放。磨溪10井鑽井工程的鑽井廢水與酸化作業廢水用罐車拉運至成都洛帶汙水處理廠處理,蓬萊113井鑽井工程的鑽井廢水與酸化作業廢水用罐車運至重慶長壽晏家汙水處理廠(即重慶(長壽)化工園區中法水務有限公司汙水處理廠)處理,生活廢水集中收集於旱廁用作農肥。鑽井巖屑和廢泥漿分別暫存在經防滲處理的巖屑池和廢水池中,完井後做固化填埋處理。
建設單位制定有環保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
三、驗收調查、監測結果
1.地下水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磨溪10井、蓬萊113井所在地地下水監測點位的PH、六價鉻、鐵、錳、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石油類指標均滿足《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1993)中Ⅲ類標準的要求。
2.地表水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磨溪10井、蓬萊113井周圍地表水監測點位的pH、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懸浮物指標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的要求。
3.固體廢棄物處置情況調查
廢鑽井泥漿、鑽井巖屑在井站廢水池內按《四川油氣田鑽井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Q/SYXN0276-2007)》的有關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
4.公眾意見調查
驗收期間磨溪10井、蓬萊113井鑽井工程項目各發放公眾意見調查表10份,收回公眾意見調查表10份。對磨溪10井、蓬萊113井鑽井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總體態度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達100%。
5.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檢查結果
建設單位制定有《鑽井工程井噴防範措施》、《含硫氣井預防措施》《廢水外溢、垮塌防範措施》等風險事故應急預案。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調查單位:邵曉霞15884535505
(2)建設單位:馮永東13678028454
嶽101-77井組鑽井工程(含集輸)、寺005-X2井鑽井工程(含集輸)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嶽101-77井組鑽井工程(含集輸)
建設內容:新鑽嶽101-77-H1、嶽101-77-H2井兩口井,新建嶽101-77井無人值守站1座;新建嶽101-77井組採氣管線T接嶽101-72井組—嶽118井站採氣管線0.47km,。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蜀南氣礦
建設地點:四川省安嶽縣鴛大鎮境內
工程投資:嶽101-77井組鑽井工程:工程總投資為354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180.5萬元,佔總投資的5.1%
嶽101-77井組地面集輸工程:工程總投資為219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19萬元,佔總投資的8.7%
工程建設情況:於2012年6月10日開建,2013年7月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四川省宇環氣象電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嶽101-77井組鑽井工程:川西鑽探公司
嶽101-77井組地面集輸工程:油建自貢項目部
驗收調查:西南交通大學
2、項目名稱:寺005-X2井鑽井工程(含集輸)
建設內容:新鑽寺005-X2井一口,新建寺005-X2井無人值守站1座;新建寺005-X2井站—寺005-1井站採氣管線1.72km。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蜀南氣礦
建設地點: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先市鎮境內
工程投資:寺005-X2井鑽井工程:工程總投資為1473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133.5萬元,佔總投資的9.1%
寺005-X2井地面集輸工程:工程總投資為314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29.8萬元,佔總投資的9.5%
工程建設情況:於2012年7月25日開建,2013年5月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寺005-X2井鑽井工程: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寺005-X2井地面集輸工程:四川省宇環氣象電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寺005-X2井鑽井工程:川西鑽探公司
寺005-X2井地面集輸工程:油建重慶分公司
驗收調查:西南交通大學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各項目建設過程中,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採取的環保措施主要有:
施工期:管道施工現場不設施工營地;管道試壓廢水經沉澱後循環使用或排放。嶽101-77井組、寺005-X2井最終產生的鑽井廢水和酸化洗井廢水在經廢水池初步處理達到回注要求後,由汙水罐車拉運至陽78井回注。對主要聲源採取了減震、隔聲和消聲等降噪措施,施工期間儘量使用低噪聲設備,控制高噪聲設備,禁止夜間施工。廢包裝材料綜合利用。採取了相應的生態恢復和水土保持措施。
運營期:本項目正常情況下無廢氣產生和排放,事故或檢修時管道內殘留天然氣引入放空管點火燃燒排放(氣量較小不能點火時,天然氣由放散管高空排放);選用氣密性好的設備和閥門,防止天然氣洩漏。嶽101-77井組放空廢氣分離的氣田水輸送至嶽118井,完成氣液分離,氣田水、凝析油分別收集在嶽118井站現有廢水池和凝析油罐中,氣田水用罐車定期拉運至包23井回注,凝析油送南充煉油廠處置;寺005-X2井放空廢氣分離的氣田水輸送至寺005-1井,完成氣液分離,氣田水收集在寺005-1井站現有汙水池中,用已有管道運至寺1井回注。運營期無生活汙水產生。鑽井巖屑和廢泥漿分別暫存在經防滲處理的巖屑池和廢水池中,完井後做固化填埋處理。
建設單位制定有《設備、管道維修事故應急預案》,新建站場採用無人值守管理,建設了視頻監控系統和中控系統,設置有遠程報警系統。定期進行管線檢查,並對管道沿線居民進行管道保護法律和安全知識教育。
三、驗收調查、監測結果
1.社會影響、生態恢復及水保措施調查結果
對工程佔地、臨時佔用農田和毀壞作物、植被而造成當地農戶的損失已進行了賠償;管道沿線採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嚴格限制施工作業帶寬度,減少臨時佔地;管溝開挖實行分層開挖分層回填,及時對施工現場進行了恢復,並在管道穿越位置設置了標誌樁、警示標識等。
2.地表水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合江縣環境監測站對寺005-X2井所在地的地表水(躍進水庫)進行了監測,監測點的pH、化學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硫化物、石油類6項指標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的要求。
3.地下水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安嶽縣環境監測站對嶽101-77井組所在地的地下水進行了監測,合江縣環境監測站對寺005-X2井所在地的地下水進行了監測,監測點的PH、六價鉻、鐵、錳、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石油類等7項指標均滿足《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1993)中Ⅲ類標準的要求。
4.噪聲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安嶽縣環境監測站對嶽101-77井組地面集輸工程首站所在地的場界噪聲進行了監測、合江縣環境監測站對寺005-X2地面集輸工程首末站所在地的場界噪聲進行了監測。噪聲現狀值均符合《工業企業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
5.固體廢棄物處置情況調查
廢鑽井泥漿、鑽井巖屑在井站廢水池內按《四川油氣田鑽井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Q/SYXN0276-2007)》的有關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驗收調查期間的現場檢查表明,項目的巖屑池及泥漿池已固化。
6.公眾意見調查
驗收期間嶽101-77井組、寺005-X2井鑽井工程項目各發放公眾意見調查表10份,收回公眾意見調查表10份,對於環境保護工作總體態度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達100%。
7.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檢查結果
項目制定了《鑽井工程井噴防範措施》、《廢水外溢、垮塌防範措施》、《設備、管道維修事故應急預案》。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調查單位:何楊15108423318
(2)建設單位:喬川13568121806
陽201-H2井試採工程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陽201-H2井試採工程
建設內容:新建陽201-H2井無人值守站場。新建陽201-H2井至陽14集氣站站外T接集氣管線2.99km。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蜀南氣礦
建設地點: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玄灘鎮境內
工程投資:總投資為2085萬元,環保投資為74萬元,佔總投資的3.5%。
工程建設情況:項目於2012年7月開工建設,2012年9月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四川天宇石油環保安全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
驗收調查單位: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驗收監測單位:瀘縣環境監測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
建設的環保設施及採取的環保措施有:事故或檢修時管道內殘留天然氣經放空火炬燃燒後排放。檢修廢水和氣田分離水儲存在站場內氣田水罐中,經重慶石油川東鑽探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現場預處理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後,定期用密閉罐車運至重慶(長壽)化工園區中法水務有限公司汙水處理廠處理。清管廢渣和檢修廢渣擬產生後在站內填埋處置。落實了井場及臨時佔地的水土保持和生態恢復措施。
蜀南氣礦建有相關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
三、驗收調查、監測結果
1.生態恢復及水保措施調查結果
項目施工過程中,對水土流失區採取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減少了水土流失,根據現場調查,臨時佔地已恢復。
2.噪聲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根據瀘縣環境監測站的監測數據,陽201-H2井廠界噪聲監測值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敏感點噪聲監測值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
3.固體廢棄物處置情況檢查
運行後期產生的清管和檢修廢渣採取站內填埋處理。
4.公眾意見調查結果
驗收期間對項目周邊居民發放公眾意見調查表10份,收回有效公眾意見調查表10份,經統計對該項目環保工作持滿意和基本滿意態度的佔100%。
5.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檢查結果
項目制定了《陽201-H2井試採工程風險防範應急預案》等。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調查單位:彭小明13558734010
(2)建設單位:喬川13568121806
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新建儲備倉庫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新建儲備倉庫項目。
建設內容:新建儲備倉3幢及配套輔助設施等。
建設單位: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
建設地點:成都市金堂縣趙鎮。
工程投資:總投資2471萬元,環保投資為51萬元,項目環保投資佔總投資2.06%。
工程建設情況:該項目於2011年2月開工建設,2012年11月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國貿工程設計院。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廣西中儲糧倉儲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
建設的環保設施及採取的環保措施主要有:圓筒清篩機廢氣經其自帶的布袋除塵設施處理後排入大氣。生活汙水經隔油池 化糞池預處理後進入園區汙水管網再進入金堂縣汙水處理廠處理。
公司制定了相關環保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由倉儲管理科對環保設施進行監督管理。
三、驗收監測結果
1、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各監測點位晝、夜間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的要求。
2、固體廢物
泥沙用於填坑鋪路,麥麩殼外賣綜合利用;該項目不新增工作人員,不新增生活垃圾。
3.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風險防範措施檢查
公司制定了《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防汛現場處置方案》、《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和《中央儲備糧金堂直屬庫生產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4、公眾意見調查
本次驗收監測共發出20份公眾意見調查表,收回20份,其中有效表格為20份,經統計,表示對該項目環保工作滿意和基本滿意的被調查者為100%。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監測單位:王劍波15982249932
(2)建設單位:艾春濤13730818516
四川攀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40000Nm3/h制氧工程建設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四川攀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40000Nm3/h制氧工程建設項目。
建設內容:40000Nm3/h制氧工程建設項目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及公用工程。
建設單位:四川攀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攀枝花市東區棗子坪下街。
工程投資:項目總投資2.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951萬元,佔項目總投資的3.8%。
工程建設情況:該項目於2010年9月開工建設,2012年6月竣工。
環評編制單位:四川省工業環境監測研究院。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中冶京誠澤宇能源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中天建設集團浙江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監理單位:重慶賽迪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攀枝花市監測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
建設的環保設施及採取的環保措施主要有:建設一套生活汙水二級生化及深度處理裝置;對主要聲源採取了安裝消聲器、加隔聲罩、包紮隔聲層等噪聲治理措施;對各類固廢進行分類收集、存儲和處置。
項目制定了相關環保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由安全環保部對環保設施進行監督管理。
三、驗收監測結果
1、廢氣
該項目無廢氣排放。
2、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各敏感點處晝、夜間廠界環境噪聲監測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的要求。
3、廢水
驗收監測期間,廢水處理設施出水中SS、BOD5、COD、LAS、NH3-N、總磷、動植物油的排放濃度及pH值滿足《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一級標準的要求。
4、固體廢物
廢機油、廢潤滑油、含油棉紗等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分子篩、氧化鋁由銷售廠家回收;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置。
5.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風險防範措施檢查
公司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和《環保事故應急預案》。
6、公眾意見調查
本次驗收監測期間,50%的被調查者對該項目環保工作持滿意態度,33%的被調查者對項目建設或環保工作情況不清楚,17%的被調查者對該項目環保工作持不滿意態度,認為噪聲和粉塵有影響。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監測單位:刁正良13541369060
(2)建設單位:鄒俊風13550915675
中糧(成都)糧油綜合加工基地(一期)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中糧(成都)糧油綜合加工基地(一期)項目。
建設內容:一條稻穀加工生產線、一條毛米灌裝生產線、2條小麥加工生產線、2條掛麵生產線、4條飼料生產線,以及倉儲、辦公設施、汙水處理設施等配套公輔設施。
建設地點:成都市新津工業園區新材料功能區。
工程投資:項目總投資為652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855萬元,佔項目總投資的13.5%。
工程建設情況:項目於2011年4月開工建設,2012年8月竣工。
環評編制單位: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國家糧食儲備局無錫科學設計研究院。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日照山海天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監理單位:包頭北雷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
建設的環保設施及採取的環保措施主要有:61脈衝布袋除塵器、2臺油煙淨化器;對主要聲源採取了隔聲、消聲、設置隔聲屏、減振等降噪措施等噪聲治理措施;對各類固廢進行分類收集、存儲和處置。
項目制定了相關環保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由安全環保部對環保設施進行監督管理。
三、驗收監測結果
1、廢氣
驗收監測期間,大米車間、麵粉車間、掛麵車間、飼料車間外排廢氣中顆粒物的排放濃度及等效排放速率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的要求。
2、廢水
外排廢水滿足《澱粉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25461-2010)表2間接排放限標準的要求;
3、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1#、2#、3#監測點及西廠界外100米處5#監測點晝、夜間廠界環境噪聲監測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的要求;西廠界外300米範圍內無聲環境敏感點。
4、固體廢物
除塵灰全部回收用於飼料加工;一般雜質、生活垃圾和化糞池汙泥收集送垃圾處理站處置;磷化鋁殘渣按環評要求在廠區掩埋處理。
5、汙染物總量
由於廢水經管網排入紅巖臨時汙水處理廠再處理,總量不重複統計。經核算,顆粒物的排放量低於環評預測值。
6.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風險防範措施檢查
公司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和《環保事故應急預案》;儲油罐區建設有圍堰。
7、公眾意見調查
本次驗收監測共發出30份公眾意見調查表,收回30份,其中有效表格為30份,經統計,表示對該項目環保工作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被調查者為100%。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監測單位:刁正良13541369060
(2)建設單位:陳中華18284585679
中糧(成都)糧油綜合加工基地生物糖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中糧(成都)糧油綜合加工基地生物糖項目。
建設內容:年產10萬噸F55果葡糖漿生產線及一套3MW背壓式發電機組(年發電能力1581萬kW·h)主體工程、公用及輔助工程。
建設單位:中糧(成都)糧油工業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成都市新津工業園區新材料功能區。
工程投資:項目總投資24512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708萬元,佔項目總投資的7.2%。
工程建設情況:項目於2011年1月開工建設,2012年6月竣工。
環評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瀋陽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研究院。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
工程監理單位:包頭北雷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
建設的環保設施及採取的環保措施主要有:一套袋除塵廢氣治理系統、一套石灰石爐內脫硫 袋除塵 雙鹼法脫硫煙氣治理系統、一套幹法脫硫 火炬燃燒甲烷廢氣治理系統、一套水噴淋廢氣治理系統;一座汙水處理站,採用「EGSB 曝氣」工藝,處理規模為1200m3/d;對主要聲源採取了隔聲、消聲、設置隔聲屏、減振等降噪措施等噪聲治理措施;對各類固廢進行分類收集、存儲和處置。
項目制定了相關環保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由安全環保部對環保設施進行監督管理。
三、驗收監測結果
1、廢氣
驗收監測期間,外排廢氣分別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的要求和《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二類區Ⅱ時段的要求。
2、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1#、2#、3#監測點及西廠界外100米處5#監測點兩天晝、夜間廠界環境噪聲監測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的要求;西廠界外300米範圍內無聲環境敏感點,不會造成噪聲擾民。
3、廢水
驗收監測期間,外排廢水滿足《澱粉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25461-2010)表2間接排放限標準的要求;
4、固體廢物
果糖車間過濾廢渣外賣做飼料;澱粉上料收塵灰(澱粉)回用於生產;爐渣和脫硫石膏、除塵器粉煤灰,外售綜合利用;汙水處理站汙泥定期清掏,送鍋爐房拌煤摻燒;生活垃圾,由市政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5、汙染物總量
由於廢水經管網排入紅巖臨時汙水處理廠再處理,總量不重複統計。
經核算,SO2、NOX和煙塵的排放量均低於環評預測值。
6.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風險防範措施檢查
公司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和《環保事故應急預案》;建有事故應急池,消防廢水設置有臨時儲存設施。
7、公眾意見調查
本次驗收監測共發出30份公眾意見調查表,收回30份,其中有效表格為30份,經統計,表示對該項目環保工作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被調查者為100%。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監測單位:刁正良13541369060
(2)建設單位:陳中華18284585679
綿陽市骨科醫院與綿陽血吸蟲病防治站(綿陽康復醫院)災後重建項目
一、工程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綿陽市骨科醫院與綿陽血吸蟲病防治站(綿陽康復醫院)災後重建項目
建設性質:新建(恢復重建)
建設內容:對綿陽市骨科醫院和綿陽市血吸蟲病防治站進行整合,新建綿陽市骨科醫院和綿陽血吸蟲病防治站醫療綜合大樓及相應的公輔工程和辦公生活設施。
建設單位:綿陽市骨科醫院
建設地址:四川省綿陽市長虹大道南段158號
工程投資:項目實際總投資6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9萬元,佔實際總投資的1.82%。
工程建設情況:該項目於2010年3月開工建設,2013年3月建成
環評編制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四川恆泰環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綿陽市興皓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監理單位:四川省九信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綿陽市環境監測站
二、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該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工程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建設的環保設施及採取的環保措施主要有:項目產生的醫療廢水和生活汙水經化糞池 地埋式新建處理能力達到120m3的汙水處理站(採用一級強化 次氯酸鈉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藝)處理後經市政管網進入塔子壩汙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標後排入涪江。食堂油煙經油煙淨化器處理後排入大氣。對主要噪聲設備進行減震、隔音等治理措施;並對各類固廢進行分類收集、管理、存儲和處置。
醫院制定了相關環保管理制度和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環境保護檔案由後勤科統一管理,建設期和生產期的環保資料齊全,建設期和生產期的環保資料齊全。
三、驗收監測結果
綿陽市環境監測站分別於2013年5月15日~16日對該項目進行了現場監測和環境管理檢查,現場監測和環境管理檢查結果如下:
1、廢水
驗收監測期間,該項目廢水處理設施出口的pH、糞大腸菌群數及懸浮物、氨氮、石油類、CODcr、BOD5均滿足《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中預處理標準要求。
2、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廠界的晝、夜間噪聲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
3.固體廢棄物檢查
本項目固廢分為醫療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進行了分類收集和分別處置,其中醫療垃圾分類收集後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
4.環保管理、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風險防範措施檢查
醫院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醫療廢物意外事故處理應急預案》、《綿陽市骨科醫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公眾意見調查
本次驗收共發放20份公眾意見調查表,收回有效調查表20份,經統計100%被調查者支持該項目的建設。
四、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1)驗收監測單位:甘亞秋13118162972
(2)建設單位:塗科長1388118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