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拍板陸生健保政策的真正目的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作者:蔚科,臺灣問題研究者,時政評論人,專注兩岸關係16年,政論文章數百篇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10月24日,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中拍板「陸生納健保」政策。蔡英文當局表示,「僑生」、外籍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據此認為「蔡英文這項遲來的決定既體現了人道關懷價值,也意味著兩岸必須以同理心來正確處理雙方往來交流事務,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與相互認同感。」

  事實真是這樣嗎?讓我們從歷史現實的軌跡去看看陳先生所謂的「人道關懷價值」背後隱藏的是什麼。

  陸生納健保問題爭議由來已久,臺灣對陸生的歧視性政策長期存在。早在2012年馬英九執政時期,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時,便因民進黨民代吳秉叡的提議而被黨內叮得滿頭包,最後,蘇貞昌只好以當時臺灣的整體氣氛與時機不宜為由,出面急踩煞車。

  民進黨之所以這樣做是有一黨之私的,因為當時是國民黨執政,民進黨是不會讓國民黨有任何好果子吃的,這項惠及陸生的政策因為能帶給國民黨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民進黨民代如果通過此項政策,不是自尋眼紅嗎?

  蔡當局在現在這個時機拍板這個陸生鍵保政策,他們知道健保是一個佔了便宜又賣乖的牌,可以「一石多鳥」。

  以前民進黨在野的時候,總是污衊陸生如果實行健保就是佔了醫療資源,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那是因為民進黨敵視中國大陸,不認同大陸人是同胞。所以他們用各種莫須有的理由攻擊這個政策,但是現在大陸來臺學生不斷下滑,為了吸引陸生來臺就讀,蔡當局才開始不得不打這張牌了,向不明真相的大陸民眾表示蔡英文是很友善的。

  那麼這種友善值得推敲嗎?我們來看看「僑生」和外生過去的鍵保待遇。多年以來,「僑生」和外籍生在臺灣讀書超過4個月後不僅可參加健保,還可獲得臺當局的保費補貼。這兩類學生每月的保費應是1249元(新臺幣,下同),外籍生獲島內「衛生福利部」每月補助500元,因而只需交749元,僑生除了獲得「衛生福利部」500元補貼,同時也拿到僑委會補助的375元,因而每月只需交374元。

  但這次陸生納入鍵保後,給「僑生」和外籍生的這些鍵保優惠也全部取消,要全額自付醫保,他們現在每月要交的鍵保額度遠超過去額度,蔡當局這樣做會憑空製造出來「僑生」、外籍生的仇視對象,增加了陸生和他們的矛盾。

  而且陸生要實行和這兩類學生一樣的全額自付醫保的待遇,這就等於是把陸生和臺灣本地學生區別開來,把陸生和「僑生」外籍生實行等同起來,沒有任何同胞之情,這算友善嗎?這就是蔡當局的同理心思維嗎?這樣做怎麼會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和認同感呢?

  比較蔡當局對陸生的健保政策來,大陸對臺生的待遇卻是另一番作為。大陸的國臺辦在10月26日對外記者會上說,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從2013年9月起,就已經納入了大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與當地的大陸學生享受同樣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兩相比較,就會發現誰在真正歧視對方了!大陸怎麼對待臺生,臺灣就應該怎麼對待陸生,但是他們這樣做了嗎,沒有!

  曾在高雄中山大學作交換生的陸生陳言在臉譜網表示,若以一個學期4個月來計算,陸生在臺灣一學期需要繳納的健保費就將近5000元,遠超過陸生每學期3000元的商業保險保費。如果陸生繳納的健保費一直高於商業保險,給人的感覺是當局用公權力和保險公司搶生意,這樣做恐怕很難讓陸生感受到實質的善意。陳言據此認為要麼重新評估健保和商業保險間的差額關係,重新核定一個合理的保費,要麼允許陸生自行選擇健保還是商業保險。但是蔡當局能這樣做嗎?

  蔡當局拍板「陸生納健保」政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這個政策開源節流,為健保制度吸取更多陸生資金,因為臺灣的健保制度最近幾年頻頻傳出來它年年虧損,就快要破產了,若不儘快制定新的政策出來,臺灣的健保恐將崩潰於一旦。所以蔡當局才著手從陸生的健保入手。

  據陸生聯招會統計,今年申請赴臺讀大學的陸生則有2075名。打個比方,如果按一年2000人算,四年8000人,再加上碩士博士,大概去臺灣的陸生也就1萬多人。他們每年交鍵保錢大概1.5億新臺幣,但是真正嚴重到需要花高額手術費的,一年也未必有幾個。健保並不是每個年齡層的人群都虧損的,三十歲以下的健保是不虧損的,也就是說就是說三十歲以下的人,他們交的錢比他們花的錢多。交的錢比花的錢少的人,是三十歲以上的人,因為他們健康狀況比較壞,陸生大部分都是三十歲以下的人,他們交了錢總和多於他們花的錢的總額。

  那麼陸生交的這些鍵保錢最終會進入哪裡,這才是蔡當局打的如意算盤,因為手上沒錢了,正好通過這個辦法忽悠臺灣民眾自己是為臺灣人民服務的。實際上蔡當局實施的這種鍵保政策是典型的竭澤而漁,如果光計算小錢,會越算越陷入困境的!

  蔡當局通過拍板這個政策讓很多擁有兩岸「一邊一國」意識的臺灣人大呼過癮,因為按這個政策來看,陸生和外籍生是一樣的待遇,這就給臺灣民眾傳遞一個信號,兩岸是「國與國關係」!

  陸生健保實際上是影響不了當前兩岸任何格局變動的。時至今日,「三限六不」(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政策仍然高懸在陸生那裡,不改善陸生生活條件,不真正改善兩岸關係,蔡當局是無法真正吸引陸生去臺灣的數量的!

  如果蔡當局拿這個新聞大書特書的話,不就是更加諷刺過去民進黨百般阻撓陸生實行健保政策嗎?不就是自己打了自己一個大大的耳光嗎?任何留學生本質上都會對所留學地區懷有善意,陸生赴臺就學對於兩岸溝通意義重大。還是請蔡當局儘快放下高高在上的異族意識,認同陸生也是同胞的意識,為陸生謀福利,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陸生去臺灣求學發展!(本文為中國臺灣網網友「蔚科」投稿作品,文章觀點不代表中國臺灣網立場。如有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

相關焦點

  • 媒體評臺灣當局讓陸生支付全額保費:請蔡英文收回虛情假意
    據中國臺灣網10月28日報導,最近臺當局要給陸生健保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揚揚,但是在歡呼雀躍的同時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健保其實坑挖得很深:陸生要支付全額保費,而不能比照此前僑生的做法
  • 蔡英文當局「餐敘執政」羞辱了誰?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說,如果不是臺灣民間團體向蔡英文辦公室申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的會議內容被拒,如果不是蔡英文辦公室回應此會議「採餐敘方式舉辦」,並無製作會議或錄音紀錄,我們都還不知道事態竟有這般嚴重!重大決策竟然用輕率的形式拍板定案,既不留紀錄,也不想讓人民知道,一個嚷嚷要謙卑的臺當局,竟如此傲慢!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李登輝在卸任前極力向陳水扁推薦蔡英文,蔡得以擔任「陸委會主委」,搖身成為陳水扁兩岸政策的核心幕僚。在4年「陸委會主委」任內,蔡英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遺餘力地鼓吹「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兩岸關係,為兩岸「三通」設置重重障礙。
  • 高雄市勞健保欠費補助 臺當局拍板大增124億新臺幣
    人民網7月20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政務委員許璋瑤昨主持跨部門會議,依高雄市訴求,臺當局對地方補助採衡平原則,讓高雄市勞健保欠費補助比照臺北市補助比例,大幅提高補助額度,由目前補助49億元提高為173億元,總補助額度一口氣增加124億元。
  • 蔡英文當局不會給臺灣帶來真正的未來
    王鑫 中國網評論員臺軍「漢光」演習即將在7月展開,據島內媒體爆料,此次演習將有「蔡英文遭劫持」的戲碼。蔡英文如此強行「加戲」已非首次,而且其對於自身安全,小心的有些過分。眾所周知,釣魚島自古就是我國固有領土,這一點毋庸置疑,此次日本挑起的改名事件,是對我國領土主權的挑戰,這一事件事關全民族的利益,而在這一點上,蔡英文當局又退縮了。據臺媒報導,國民黨6月15日提出請蔡英文和各政黨領袖登釣魚島宣示,但是被拒絕了。蔡英文在參訪活動時表示,不可把不同歷史時空發生的事錯置,臺當局的立場很清楚,就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 蔡英文拍板讓大陸學生納保 「健保局」被指倒賺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25日報導,蔡英文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將中國大陸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曾屢被民進黨、「臺聯」黨阻撓的陸生納保案終於有了定論。臺「教育部」25日表示,納保對中國大陸學生來說是一種保障,對招生也有益處,高校也紛紛認為,這是一種善意的展現。
  • 江宜樺:蔡英文當局能源政策不切實際 應保留15%核能
    臺灣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批蔡英文當局能源政策不切實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當局堅持非核家園,臺灣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批評,蔡英文當局能源政策「不切實際」,在臺灣目前能源結構及替代能源發展成熟度的現實條件下,如果2025年不能做到核電歸零,應該考慮核三廠延役或啟動已完工的核四廠。
  • 拜登對臺政策充滿變數 蔡英文當局坐立不安
    作者 朱穗怡   「變臉」是民進黨當局最擅長的伎倆:上臺前無所不用其極地反對美國瘦肉精豬肉入島,上臺後卻不顧臺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而執意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由於川普團隊揚言要打法律仗,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仍在觀望,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卻已迫不及待地在網上發文祝賀拜登,親綠媒體則吹噓民進黨與拜登幕僚頗有淵源,企圖營造臺當局與拜登「關係良好」的氛圍。這顯然是要彌補早前蔡當局「押寶」川普的失誤。  美國此次大選點票過程頗為混亂,不僅美國選民感到焦躁,遠在千裡之外的蔡當局也是坐立不安。
  • 禁止支持「一國兩制」者入臺,蔡英文這回「拍板」了?
    此前一天,蔡英文在島內的「國安」會議上拍板,宣稱涉及宣揚「一國兩制」、「武統」等「鼓吹戰爭」、「恫嚇臺灣民眾」者,即應採相應措施予以管制,甚至「拒絕入境」。《聯合報》文章批評道,蔡英文此舉是有意營造一個「新冷戰格局」,將大陸的一切大小事物皆摒於門外。
  • 臺灣當局的兩岸政策誰說了算? 蔡英文還是賴清德?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上臺後,雖然國際局勢快速變化,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始終對外宣示在兩岸關係上要「維持現狀」。不過,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臺獨」論述與主張,卻一直衝撞所謂的「兩岸現狀」。雖然蔡英文在專訪中對賴清德說法表示尊重,卻也強調賴清德支持「維持現狀」。
  • 蔡英文向蔣介石、蔣經國揮出「鐵拳」 大家都知道她「真正目的」
    指民進黨當局美其名「促進轉型正義」,但蔡英文此舉卻大大突顯臺灣最不正義的一塊地方:為什麼沒有人為廣大月薪不到3萬元的底層民眾聲張正義呢?   王豐表示,當「立法院」通過「促轉」,蔡英文卻充滿罪惡感忙不迭休地宣示她是「很左派的」,她在擔心、受怕什麼?
  • 蔡英文當局推「文化基本法」 為「文化臺獨」鋪路
    而真正推動「文化基本法」立法是在馬英九第二任期。2009年,國民黨民意代表翁金珠等27人提出「文化基本法」草案;2011年11月10日,臺灣立法機構通過相關草案,訂定臺灣當局應召開臺灣文化會議,每4年擬訂臺灣文化發展計劃。
  • 臺當局不「反制」大陸惠臺政策了?港媒:蔡英文面對現實吧!
    臺「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給出的解釋是「大陸惠臺政策許多不是新的,衝擊不會太大」。此前,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剛就大陸惠臺政策出臺宣稱,「(大陸)最終目標是併吞臺灣」,而陳美伶的說法顯然與賴清德不一樣。香港中評社13日發表評論認為,為臺灣未來著想,臺當局還是不要再有賴清德這樣的說辭了,否則對兩岸關係無益、甚至會帶來很大傷害。
  • 蔡英文挑起族群對立 選舉政策自相矛盾
    針對蔡英文近日提出的「農業政策」,香港中評社10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的農業政策自相矛盾,沒有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急就章。同時還用這樣的政策攻擊當臺當局,挑起「族群對立」,這和4年前謝長廷的老路有何區別?評論摘編如下:蔡英文近日又開出選舉支票。
  • 蔡英文自己製造「假新聞」,臺灣爭功諉過現形記
    臺灣「中時電子報」29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當局從去年縣市長選舉時,就大力的打擊假新聞。而今臺當局領導人大選接近,蔡當局相關部門更是傾全力打擊防治假新聞,甚至開始處分傳遞假新聞的平民百姓。但是蔡當局部門自己的假新聞,卻處理慢吞吞。
  • 如何理解蔡英文當局「釋放善意」
    蔡英文拋出「兩岸互動新模式」(資料圖)近段時間以來,被「缺電」問題弄得焦頭爛額的蔡英文當局似乎有意在兩岸政策上搞點動靜。繼陸委會用宣傳片向大陸喊話「兩岸和為貴」之後,蔡英文再次拋出「探索建立兩岸互動新模式」的話題,似乎有意為已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解套」。
  • 蔡英文當局的鬧劇,不應成為臺灣的悲劇
    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開始前發言。(來源:蔡英文臉書直播截圖)在臺灣完全執政的民進黨24日縣市選舉中遭到民意海嘯吞蝕,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表評論文章說,悲哀的是這只是「序幕」,臺灣人民至少在未來1年半很可能繼續生活在鬧劇或悲劇之中,直到一個真正尊重、體現民意的領導人及臺當局出現。
  • 蔡英文當局硬掰紅利撒錢 挨轟政策買票債留子孫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為走出敗選陰霾,臺灣地區蔡英文當局硬將歲計剩餘掰成「經濟紅利」,遭批「這是史上最大買票行為」,純粹政治考慮。  報導說,蔡英文昨(7)日召集臺當局「行政院」各部門聽取經濟紅利分享政策。
  • 網友投稿:蔡英文當局與詐騙犯還真有一拼
    蔡當局炒作「假共諜案」,更為重要的目的是,儘快出臺通過「反滲透法」。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阻擋兩岸交流,通過操弄所謂「代理人修法」等手段,煽動兩岸對抗,遭到了臺灣社會的強烈反對。現在他們又炒作所謂「反滲透法」,目的都是為了打擊島內持不同立場的黨派團體人士,阻撓兩岸民間交流,製造「綠色恐怖」。假的終究是假的。
  • 蔡英文聲稱「踏實外交」怎翻譯?臺當局答案出爐
    信息 蔡英文聲稱「踏實外交」怎翻譯?臺當局答案出爐 2016-07-04 10:00:00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