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娃都在學語法,為什麼我們不重視?關鍵是怎麼學

2020-08-21 東西兒童教育

很多朋友都知道逃逃開了個視頻號,每天一支小視頻,和大家聊校園英語。通過這個視頻號,我也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和大家交流了很多孩子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比如啟蒙、閱讀、聽力、口語、語法等等。

有意思的是,很多話題大家的看法都高度一致,就是要尋找怎麼提高,怎麼做得更好,更適合孩子的方法。只有一樣,語法,我發現有些家長還稍微有點兒糾結,究竟該不該學?學語法會不會影響語感?也有不少疑惑,如果要學,該什麼時候開始?該怎麼學……

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捋一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語法非常重要,它和閱讀、口語表達,以及後續的寫作、應試、考級等等,聯繫都很緊密,對孩子的英文學習影響也非常大。

跟咱們學中文一樣,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像逃逃他們學語法,也是嵌在「語文」這門大學科裡的,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有涉及。不一樣的是,它的佔比比中文語法大很多,你可以把英語語法理解成一門單獨的課,叫ELA(English Language Arts)。美國這邊市面上的很多語法輔導書、練習冊,也叫這個名兒。

ELA考試的前幾天,認真刷題的逃逃同學

為什麼佔比這麼大?主要原因是英語語法比中文語法要複雜不少,這個咱們一會兒會講到。我們中文講究意境,美感,重意會,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意思到了,就明白了。而英語是一門講究精確的語言,詞彙系統非常龐大,強調語言的精準和邏輯。同一個東西,作單數、作複數;同一件事情,過去、現在、將來……都不一樣,它的語法規則更多更複雜。

所以,英語語法究竟要不要學?我的一句話建議是,當孩子經歷了啟蒙階段後,無論普娃還是牛娃,都必須開始學習了。

帶著這個結論,我們來細看其中的Why(為什麼要學),When(什麼時候學)和 How(怎麼學)。


01 · WHY

為什麼要學語法?


我們來看看語法是什麼。
語法,grammar,它的定義很簡單:語言的規則。說具體點,就是把單詞組合成句子的規則

這樣來看,一門語言是不是也挺簡單的?

一些語言積累,單詞/短語/語言片段,按照正確的規則組合在一起,就能敘事達意了。

就像做菜一樣,語言積累好比食材,語法就像烹飪方法,兩者一結合,就成了美味菜餚。

反過來看,要學好一門語言,積累語法兩者缺一不可。

不知你發現沒有,只要不是從小浸泡在英語母語環境,或者是接近母語環境裡的原版娃,就算孩子讀了不少繪本、分級讀物,TA開始說英語後,常常只會直接套用、重複繪本讀物裡出現過的句式,不會稍微變化一下,更別提自由組合、句式變換了……

其實,當孩子有了一定的積累後,TA是開始有表達意願了的,只不過往往一開口就卡殼,或者冒出一些「怪怪」的句子,比如I am like apple…….想說但又總說錯,孩子就很容易失去表達的自信。

打個比方,孩子接觸、積累、吸收到的單詞、短語、日常表達等語言知識,其實是像文件一樣已經存儲在TA的大腦裡了。但是,孩子大腦裡的英語文件夾,得靠語法的加持,才能在使用時,把學到的東東,按照正確的規則組合起來,說/寫出來

圖糙理不糙……

而且,英文語法比較複雜,有的地方並沒什麼規律可循,甚至有點矛盾,這也會讓孩子特別懵。

比如,讀物中出現了rabbit,兔子,孩子都認識。


一些兔子Some rabbits,兔子後面要加s;

而一隻兔子在跑A rabbit runs,卻在run後面加了s。

這時候小朋友就很迷糊了,都是加s,憑什麼名詞是複數時加s,而動詞則是單數時加s?說好的規則怎麼變來變去嘛?!


所以,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英語語法是非常重要的。

談到這裡,你可能說,不一定吧?如果娃就是原版牛娃,如果孩子語感足夠好,還有必要學語法嗎?


02 · WHY

原版牛娃需要學語法嗎?


原版娃,意味著語感非常好,但語感能代替語法嗎?

能,但不完全能。

為什麼「能」?


咱們還是看rabbit的例子:

一隻兔子是one rabbit 、 也是a rabbit;

這隻兔子是the rabbit、也可以是this rabbit;

那隻兔子依然是the rabbit……還有that rabbit!

……

對原版牛娃來說,什麼時候用a, 什麼時候用the, 什麼時候用this, 什麼時候用that,也許憑感覺就能判斷,這個a、the、this、that在大多數情況下,就該這麼用,這麼說才順,OK,搞定了……

不過,牛娃很稀缺。

集中火力海量輸入+輸出,讓孩子浸潤在英語環境裡,這樣的孩子,語感是容易培養起來的。但是大家也知道,現在孩子要學、要接觸的知識太多了,不可能整天只圍著英語轉。坦白說,要不是當年工作調動的原因,逃逃5歲跟著我們到了美國上學,我們肯定也沒法給他提供這樣的英語環境。

而且,即便是原版牛娃,也不能忽視語法學習。

因為語感並不完全能代替語法。

為什麼「不完全能」?


很簡單,因為母語國家的孩子,也是要學語法的。

逃逃所在的美國小學,從1年級開始,就在課堂上學習語法知識。前面提到,英語語法是比較複雜的,6、7歲的英語母語孩子,平時說話也依然會有語法錯誤,需要不斷被規範、糾正和反覆練習。他們整個小學階段,大大小小的考試,都會涉及語法知識點,一點兒也不敢怠慢。

別說孩子,即便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成年人,偶爾也會出錯。比如《生活大爆炸》裡的一個經典橋段:

所以,在一部回到過去的穿越劇裡,時態該怎麼用?

Never had have hasn’t!

不過也不用緊張,咱們日常交流中,只要沒有嚴重錯誤,類似I『ll go……和I go這樣的混淆,只要有上下文,基本也不會影響交流。

但考試就不行了,語言必須規範。而且,除了表達的規範,還要求書寫上的規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and」前面,到底要不要加「,」?

× The dog barks, and plays.

√ The dog barks and plays.


× Sam, and Sarah take excellent care of their pets.

√ Sam and Sarah take excellent care of their pets.


√ The dog is young, well trained, and good natured.

√ The dog is young, well trained and good natured.

以上幾句,你判斷對了嗎?

大大小小的英語考試,語法都是必考項。統考、升學考試大多會考得比較直接,類似這種題目,填空題直接考察語法知識點:



而一些國際標準化考試,比如KET、PET、小託福等等級考試就相對隱晦一點,通常會考意譯paraphrase,也就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同樣的意思,類似用英語改寫句子;要麼就放進填空、寫作裡。首先你得知道該填什麼單詞,寫什麼短語,其次,時態、單複數、標點、大小寫,都不能錯,平時語法基礎不牢固的話,這些小細節,都成了扣分項:



總的來說,孩子學語法,是因為它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功能:

1 表達:掌握語言的規則,能幫孩子把零散的語言片段,包括單詞、短句,正確的組合起來。也就是說,有了詞句積累,有了規則了解,孩子就容易自信地開口說英語了

2 應試:各類英語考試中對語言的規範要求都是一致的,考點會分布在填空、改錯、閱讀、寫作之中。搞定語法,至少就不會在這個大頭裡丟分了

第1點,對普娃非常重要,第2點,對普娃牛娃都很重要。So,攔路虎or助推器,大家細品~


03 · WHEN

什麼時候開始學語法?


語法很重要,但不宜過早介入,尤其不要零基礎就開始學語法。

前面說到,語法是語言的使用規則,那麼,在學這個規則之前,孩子最好有一定的語言積累,積累夠了,再談規則,否則只是無米之炊。

有個詞叫Math Anxiety 「數學焦慮」,不知大家聽說過沒?就是因為記憶大量公式規則而產生的焦慮。在其他方面也一樣,拋開積累談規則,沒法把規則和積累結合起來,沒法理解和運用,就容易焦慮。而焦慮的結果,就是孩子對英語失去興趣,這就得不償失了。

只有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get到的語法規則能和自己已積累的知識產生一定的聯繫,理解使用起來就很輕鬆。

Pizza孩子都認識都愛吃,和它關聯的語法知識,

娃理解起來就很輕鬆了


那該積累什麼,怎麼積累?

啟蒙階段,最好的積累還是通過磨耳朵、分級讀物、高頻詞,用一些童謠、故事,讓孩子一邊積累語言,一邊對英語產生興趣

大概什麼時候算孩子ready了,可以系統學語法了呢?

分級讀物讀到一定階段,我認為就可以上語法了。比如RAZ讀到E、F級別,牛津樹讀到L4,就算比較ready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例圖:

RAZ F級 v.s 牛津樹L4

一來呢,這些級別的讀物,內容本身就會涉及到語法的變化,孩子讀著讀著就會遇到,困惑和疑問肯定不少;

二是孩子小有積累後,會有開口表達的意願。這時咱們就得幫TA把語法這個障礙移除,避免出現前面說到的,腦子裡裝了很多東西,就是不知怎麼取出來,按照什麼順序取出來的情況。


04 · HOW

怎麼學語法?


01

系統地學


對英語非母語的孩子來說,學語法最有效的方式,是集中在一段時間內,系統地把基本知識點都拉通學一遍

因為這些基本語法點,是會反覆出現在讀物裡的,拉通一遍之後,當孩子再次遇到時,就不會覺得陌生、排斥和迷惑。

最好是備上一套專項的語法教材,或者認真上完一門語法課程,有序地,按進度地跟著走。

大家知道,英語語法的運用可以很複雜,但基本知識點的範圍並不寬,從詞、句兩大方面入手,就能了解英語語法知識的全貌了。比如國內小學階段要求的11個英語知識點,就是分為「詞」、「句」兩大方面。



02

學原版地道的語法


選擇原版語法教材,有條件的話,選一位專業的語法老師帶著系統地學一輪,就挺完美了。

原版和地道很重要,最好是能有來自母語國家的專業語法教師。因為有的語法規則用中文解釋出來,連老師自己都二昏二昏的……就別想孩子能提煉精髓,get重點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上學時,老師講「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

一般過去時:I lost my passport我護照丟了。

現在完成時:I have lost my passport我護照丟過。

怎麼區別呢?老師說,過去時就是過去發生的,現在完成時就是過去發生,對現在產生了影響的。

?????

不怕大家笑話,我始終也沒有怎麼搞明白,I lost my passport、I have lost my passport到底哪個對我的現在沒有影響……

後來我在逃逃的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逃逃剛在美國上學時,學校裡專為非英文母語娃開的「小灶「課程)教材裡看到講現在完成時,好奇地翻了兩頁,發現人家並沒有特別強調現在進行時的定義,也沒有和其他時態做對比。而是用了大量的例子,說明這種時態在xx情況下就該使用,感覺就容易理解了許多: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is used when we speak of actions that started in the past and is still taking place in the present.

Example: I have lived her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過去發生的,現在還在持續的。比如,我在這裡生活了十多年了。


It also used when we speak of a past action that take place and was completed, but the time is not important.

Example: They have gone to the library.

談論過去發生且已經完成的一個動作,但是具體啥時間,不重要。比如,他們去了圖書館。


It also used when we ask questions using 『ever』.

Example: Have you ever lost your passport?

問問題的時候,加上ever,比如,你曾經掉過護照嗎?

……


03

「學+用」是王道


回到我們開頭對語法的定義:掌握語言的使用規則。語法,最終還是要落實到「運用」上

所以語法要學,但不能孤立地學,要和聽說讀寫等運用結合在一起。

閱讀,就是很好的運用。

比如孩子讀繪本或分級讀物時,出現了was 、were,他心裡就對這兩個詞多了一點印象;看見eating pizza、watching TV,能大概知道ing出現的時候,和書中的配圖動作是一致的……學習了語法知識後,再回到書中去理解「過去」和「現在」,也就不那麼突兀了。

另外,適當的刷題練習也很有必要。刷題也是一種運用。

多做語法練習,讓孩子把語法知識點放進一個句子、段落中反覆使用,是不接受反駁的高效運用方式


最後,來總結一下,

✔ 語法很關鍵!沒有母語環境,只有靠掌握語言規則,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開口表達(以及搞定應試);

✔ 語法很必要!即使英語母語的娃,也要通過系統學習,來反覆規範口頭表達、書面表達。

✔ 零基礎娃不適合學語法!等孩子啟蒙一段時間有一定英語基礎了,再上語法,把以往無序的、模糊的語言經驗,用規則好好排列組合起來。

✔ 學語法不能和其他英語學習割裂開來!開始學語法了,也要不斷回到閱讀、練習中去鞏固語法知識點。

回頭看我對英語語法的全部理解,我總結出一條理想的語法學習樣板:

系統地根據重點、考點拉通學一遍

最好跟由專業的英語母語教師,保證原汁原味地吸收語法知識

有學有練,保證學習效果


今天的乾貨分享完畢啦!我知道,要是最後沒給大家推薦一個可以直接用起來,能解放父母的東東,大家可能會有點意猶未盡(上次分享天才班的桌遊沒有給連結,我就快被留言炸飛了)…… 所以這一次 ,我是有備而來滴~

明天,我們就要上線自家的語法課了!我為孩子們請到了一位很牛的美國小學名師來授課,課程也是我們共同研發的,需要的同學明晚十點留意一下咱們公號的推送消息吧。

這個語法課是我們為大家提供的英語資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醞釀了很久,今年要重點推出的資源之一。

前面咱們談了很多,學英語一要多積累,二要有語法加持兩者結合,即高效的晉級牛娃之路。

咱們的「逃逃同學」視頻號,是請逃逃這位正在英語母語國家上學的同學,帶領小朋友們每天積累一點點;


而馬上要推出的語法課,就是請正在英語母語國家教學的老師,來幫助小朋友把語法這一關給拉通!

有積累懂語法,各位準牛娃「脫口而出」自如表達的那天,就不會遠啦!

認真『在看』,為努力的自己和娃點『』!


相關焦點

  • 美國娃都在學語法,為什麼我們不重視?關鍵是怎麼學!
    語法,我發現有些家長還稍微有點兒糾結,究竟該不該學?學語法會不會影響語感?也有不少疑惑,如果要學,該什麼時候開始?該怎麼學……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捋一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語法非常重要,它和閱讀、口語表達,以及後續的寫作、應試、考級等等,聯繫都很緊密,對孩子的英文學習影響也非常大。
  • 孩子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什麼不是美國人學中文呢?我該怎麼答?
    「孩子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什麼不是美國人學中文呢?我該怎麼答?」
  • 小學生學語法比登天難? 教三招讓語法不難學
    語法,是語言的「規矩」。語言沒有「規矩」,會讓人彆扭。可是,眾所周知,英語語法的學習是個枯燥又繁雜的過程。怎麼讓孩子快樂學語法呢?所以,有的家長讓孩子參加培訓班,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學語法。那麼孩子如何學習語法,又如何可以讓孩子對枯燥的語法學習不產生牴觸呢?小學生也要學語法嗎? 語法,是對語言現象的規律總結。語法,能夠提供孩子一種幫助。
  • 美國老師告訴你:語法對學好英語有多重要!孩子又該怎麼學?
    突然想起前陣子有位讀者問我,「現在市面上不少英語學習方法聲稱『不背單詞不學語法就能輕鬆學好英語』,究竟靠不靠譜?美國孩子學不學語法呢?」我當時和她大致聊了一會兒,答應後面單獨來分享一篇,那索性就今天好了。
  • 原版娃不用學語法?語法的正確打開方式——啟蒙篇(附資源)
    自從原版路線在國內興起,娃們的英語水平趕英超美之後,有相當一部分爸媽一提起學語法就更是不屑。記得有次我發朋友圈說給我娃講長難句,就馬上有家長拋下一句評論:我是不打算給娃學語法的,我們抓閱讀和寫作……後來想想也正常,畢竟,那位家長的娃還是reading fluency都有待提高的小娃。知識這東西,只有懂得越多,才會知道自己不懂的有更多。母語娃都要學語法,原版娃就不用學了?
  • 娃不愛學英語語法怎麼辦?折摺紙、玩比賽...馬上掌握~
    因為小包的語法一直很弱,這導致語法題和作文都做不好。也有我們的教育原因,此前我們一本英文語法書都沒有,所以小包在做語法題題以及寫作這兩塊是生手,做題憑的是語感,加上性格粗心一點,小毛小病是層出不窮。叮噹我翻翻看小升初的英語試卷,語法考點居然佔了這麼多分!
  • 為什麼我不推薦學新概念?Reach Wonders怎麼樣?娃的英語到底要用什麼教材?
    很多都是雞娃圈的知名教材,不管娃水平怎麼樣,先把好書囤到手再說。新概念就更不用說了,普遍認為是老牌教材,30年經典值得好好學。這篇文章,我不做教材測評,畢竟什麼教材,講什麼東西,大家網上一搜就能看到。關於Reach,Our World, Reading Explore這幾套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出版社出的教材,我也在出版社官方直播間和大家聊過。
  • 再好的語感,也補不了語法的缺—我們為什麼要學《新概念英語》, 文...
    「英語就是一個交流的工具,而我們的英語教育基本不培養說的能力」。很多家長從小就給孩子找一個外教對練口語,所以現在大城市裡英語腔調接近母語水準的孩子不少。認知水平稍高一點的,還會加上閱讀,無論是分級閱讀還是一些大部頭經典。至於中國式的語法學習,似乎已成了刻板與無用的代名詞,自然橫遭鄙視和拋棄。但實際上呢?大部分學生除了學到一點腔調,可以說是收穫寥寥。
  • 國際生怎麼學語法?
    他說,我都是按照老師要求做的。閱讀時定位對應,找句子主幹抓重點;聽力時認真做筆記,答題時在筆記裡找;口語,在文章中提取關鍵信息等。可是,我分數還是上不去。我說,你所有的辦法和技巧之前,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懂,不是看見、聽見,而是看懂、聽懂,否則那些方法和技巧用不上。懂的背後,應該是單詞量的積累,語法也是懂的關鍵助力。語法好,可以快速抓住信息要點,懂就會來的更順暢一些。
  • 原版娃不用學語法?語法的正確打開方式——學習篇(附資源)
    ,選擇將我設為星標,看完文章不忘點個 「在看」 ,或者留個言,這樣我們就不會錯過對方啦。上篇我們講到為啥要學語法以及語法的正確打開方式,還有如何從小給娃潛移默化地啟蒙語法(沒看過的請戳這裡),這次聊聊關於正式學習和強化語法的問題。
  • 高中語法究竟怎麼學?
    結果不少同學考完期中考試後來跟老師反映說「感覺語法好多,不知道從哪入手」,「單詞背了好多,但是考試的時候還是不會做題」「語法知識點我背了,但是做題時用不上,高中英語太難了」!我們來看下一個問題同學們可以預測一下,我們在三年時間裡究竟要學到多少語法?一定覺得很多對吧?那如果我告訴你只需要20-30個呢?是不是覺得unbelievable?
  • 「為什麼我要學英語,而不是讓外國人學中文?」
    孩子曾不止一次問:「為什麼我要學英語,而不是讓外國人學中文呢?」不得不說,現在的小朋友很能獨立思考,而且從教育中收穫了滿滿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當他們問出這麼一個簡單又深奧的問題時,我們父母真應該好好想明白。
  • 江蘇專轉本:如何學英語語法才不枯燥?
    「英語語法如何學才不枯燥?」這恐怕是很多學習過英語的人有過的求索之問,而對於理性思維未發展全面的小學初中生來說更是如此。 其實中國人學習語法有一個很大的誤區,那就是把語法當成科技學,過分地重視細節的教學和考試,忽視語言本身的交流功能,只是從缺乏文採,思想,情感的孤立的句子中強行套用模式,既繁複又艱澀,使得本來就枯燥的語法更枯燥。
  • Johor教你如何學語法
    因為我們從小就沒有學過這個東西啊。並由此導出因為中文沒有語法所以反倒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的結論。中文難好像變成了一種慣例,中國人也很樂於聽到外國人說中文難,如果有外國人說中文不難,會被當做天才。學語言學的人會說,漢語怎麼可能沒有語法。你以為我們在研究什麼?研究教書麼?(手動狗頭)而從來沒有注意過中文語法的人,在初學英文語法的人會覺得,這怎麼這麼複雜?
  • 中學生語法該怎麼學?學懂句法,再也不要去死記語法規則
    這篇文章我們來談論一下中學英語的語法學習。一講到語法很多學生頭都大了,對於他們來說,語法就意味著背不完的規則;永遠都搞不清楚的概念;怎麼都做不對的語法題。怎樣才能學好語法呢?我們首先先要弄懂什麼是「語法」。學了這麼多年英語,是不是從來都沒有想過什麼是「語法」?
  • 當孩子經歷了英語啟蒙階段後,都要開始學語法
    當孩子經歷了啟蒙階段後,無論普娃還是牛娃,都要開始學語法!那麼為什麼要學語法呢?1. 語法可以彌補母語環境的缺失。對絕大多數沒有生活在英語母語環境的孩子來說,很難憑積累獲得脫口而出的語感,必須藉助語法這個必殺技。
  • 找不到完美的語法課,我們乾脆請美國小學名師一起研發了一套
    其實,昨天已經為大家預告了,今天會上線我們醞釀了好長時間,由美國公立小學名師授課的英語語法課!有一點英語的積累,再加上語法,就等於掌握正確使用語言的方法,從而幫助娃們在表達(以及之後的寫作)上,更加自如自信。是個高效晉級為小牛娃的靠譜路子!母語國家的孩子,也要學語法。英語母語娃、原版牛娃的語感很好,但即使這樣,他們依然要學習語法知識。因為英語的語法比較複雜,不是語感能完全替代。
  • 為什麼80%的中國人都學不好英語?
    所以,無論你怎麼背,效率都很低。任何語言,都不該背「單」詞,而必須學詞「串」。比如,你教老外學漢語,一定會教TA聽、讀、用成串的漢語:對不起、請原諒;而絕不會給TA一本漢語單詞書,說:你按字母順序背:不、對、諒、起、請、原……如果真讓老外按字母順序背單字,你是不是害死他了?
  • 粵語不難 關鍵看你怎麼學
    很多人覺得粵語學起來非常困難,光是學會聽懂粵語就要花費很長時間,更別提說出來了。確實,普通話和粵語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語言的隔閡會讓許多人學起來感到很吃力。事實上,粵語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難學,很多大陸明星去香港幾個月就能把粵語說的很溜了。
  • We學習|為什麼我們要學英語?
    由此可見,英語在大家心中有著孰輕孰重的地位,英語不好,很可能被踩住尾巴不放。那英語到底重不重要呢?該怎麼學習英語呢?小編特地推出WeStudy——學英語專欄,今後會推出一系列關於英語的「乾貨」。大家可以持續關注公眾號,獲取最新學習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