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託育服務多元發展

2021-01-12 濟南時報
  

  本報訊 去年以來,青島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青島市3歲以下託育機構登記備案辦法》《關於加強青島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保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創新提出了發展嬰幼兒照護和託育機構用地、房租、用水、用氣、用熱、人才培養、稅費減免、信息保障等七大項具體支持政策,全市初步形成了為0-1歲嬰兒家庭提供「以養為主」的家庭指導、為1-2歲幼兒家庭提供「養教結合」的家庭託育混合服務和為2-3歲幼兒家庭提供多元化可選擇的託育服務的工作格局。
完善體制機制登記備案「一次辦好」
  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登記備案辦理地址、辦公電話和網上、現場辦理流程、所需材料,協調解決機構登記、備案困難問題,做到登記備案「一次辦好」。指導各區市成立3歲以下託育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小組,負責轄區內新設託育機構評價,指導託育機構落實衛生保健制度,對託育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和日常評價。健全完善新設託育機構的衛生評價、託育機構的日常衛生保健、疾病防控機構工作職責和工作體制機制。
打造示範典型推動託育多元發展
  在全市開展示範創建活動,確立2020年底前各區市創建至少一所示範性託育機構的工作目標。目前,全市各區市都在積極探索做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有的積極探索在區市、鎮街兩級建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心,統籌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有的指導普惠性託育機構創新幼兒照護方式,實現了機構與嬰幼兒家庭共同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的良性互動;有的編織社會嬰幼兒照護「服務網」,助力嬰幼兒父母安心工作;有的探索在居民密集小區建設託育機構,解決小區居民嬰幼兒照護難題。全市已初遴選14家託育機構作為市級示範性託育機構候選單位。其中,城陽區建設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的託育服務示範區,紮實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經驗做法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工作交流》刊發,並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報導。
  一是啟動「關注生命之初1000天」家庭撫育項目,實現「家庭式」精準服務。政府投入130萬元購買社會專業團隊服務,在部分社區開展「關注生命之初1000天」家庭撫育項目,重點為0-3歲育齡家庭量身定製科學育兒培訓指導,提供線上、線下服務課時、個性化入戶等服務。目前,已為2400餘個0-3歲育齡家庭提供了管家式精準服務,受益人群達1.5萬人次。
  二是設立0-3歲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實現「一站式」全能服務。依託鎮街衛生院設立全市首家0-3歲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區域內常住人員均可持卡(37℃母嬰關愛卡)在指導中心免費享受五次個性化自選服務、一次產後中藥泡浴及線上線下雙課堂等系列服務。目前已服務周邊社區及企業育齡婦女共計3400人次。
  三是打造多元託育服務模式,滿足差異化需求。「惠洛克兒童國際之家」建立國內首家集孕期、產後、育兒照護與指導為一體的一站式母嬰健康服務管理中心,有效滿足了相對高端的服務需求,成功創建省級託育示範機構;「仟佰墅幼兒園」嵌入在新建小區,通過實行「0-6歲」一體化教學、開展0-3歲家庭早教公益課程,滿足了新建小區年輕夫婦託育一體、經濟實惠的服務需求;「德育衡幼兒園」建在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區,將託育費控制在每月400元,有效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孩子入託難、入託貴等現實問題。
  四是推動「智能網絡」建設,搭建智慧照護系統平臺。與社會服務機構共同研發託育服務智能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信息採集、智能提醒、自主預約、數據統計、五方共建共享。育齡婦女可以通過手機APP智能提醒或自主預約託育、婦幼保健服務事項;街道衛健部門可實時了解服務對象孕育託動態,監控各項服務的落實情況;街道衛生院通過共享數據,提高了早孕建冊的服務效能,解決了底數不清、服務參與率低等問題;社區計生人員有的放矢提供精準服務,提高了服務依從率和參與率;託育機構和專業團隊通過對服務質量、評價數據分析,調整和完善服務內容,按照預約信息入戶服務和做好託育機構服務。
積極推進普惠行動不斷擴大服務供給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研究協調國家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專項行動落實路徑和方案,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社會運營、普惠可及」的原則,組織推動區市政府深入開展政企合作,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利用項目補助資金,帶動和擴大普惠性託育服務有效供給,滿足群眾對託育服務的迫切需求。一、二期項目,青島市共篩選儲備了超過40個託育項目,其中8個區市政府、12個項目成功申報國家項目試點,新增普惠性託位920個,獲得中央支持資金920萬元。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有有託育機構(含幼兒園辦託班)280個,辦理註冊登記265個,其中普惠性機構191個,完成備案11家,在託3歲以下嬰幼兒5277人,託育服務供給不斷擴大。 (本報記者 郭海)

相關焦點

  • 政策保障 示範引領青島託育服務多元發展
    原標題:青島託育服務多元發展來源:人口健康報本報訊 去年以來,青島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
  • 全市已有133個託育機構完成登記 青島召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 為紮實落實國家、省、市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工作要求,加快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高質量發展,日前,市衛生健康委召開全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推進會,各區市衛健委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部分鎮街、託育機構負責人共70多人參加會,青島市計劃生育協會副會長董新春做總結講話
  • 貝爾安親成為學生課後託育行業首家標準化服務試點單位
    貝爾安親成為學生課後託育行業首家標準化服務試點單位 2016年07月15日來源:南方網 提要:近日,貝爾安親再次成為湖南省各家媒體的焦點
  • 專家學者在京熱議新時期我國託育服務發展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魏夢佳)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託育服務發展論壇近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來自全國教育、醫療衛生領域以及託育行業機構的400餘位嘉賓代表,就新時期我國託育服務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深入研討,助力推動我國嬰幼兒託育服務的專業化、規範化、高質量發展。
  • 如何界定託育服務人員核心素養
    這個問題並非「中國特色」,而是目前OECD以及新興經濟體國家在普及學前教育,並進一步把3歲以下託育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進程中的共同困境。根據OECD2019年的最新研究報告,OECD國家的託幼服務治理體系大約可以分成三類:託幼整合模式;託幼分離的雙軌制模式,即託育服務一般由衛生或者社會福利部門主管,而學前教育服務由教育部門主管;託幼關係複雜的多元模式。
  • 民進中央建議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
    全職受訪母親中,約三分之一是因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的,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孩子養育出現了矛盾。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網上調查中,有88.15%的家庭需要嬰幼兒託育服務。「0-3歲嬰幼兒的託育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社會各界對於企事業單位參與舉辦託育機構的呼籲越來越強烈,需要我們重視起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
  • 謝鳳鳴到駐馬店市驛城區調研指導託育服務發展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蘇文明)12月15日,駐馬店市政協副主席謝鳳鳴深入驛城區調研指導託育服務發展工作。市政協教科衛體委主任李金光、副主任李林靜,市衛健體委二級調研員謝素平等陪同調研。
  • 北師大託育服務發展論壇舉辦 專家學者聚焦「幼有所育」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孫競)以「新時代·新託育」為主題北京師範大學託育服務發展論壇日前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論壇分別從託育政策解讀與地方經驗交流、託育服務發展模式探討與實踐、嬰幼兒發展與營養健康管理等方面進行交流,共同研討我國嬰幼兒託育事業的發展現狀及託育事業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幼有所育」排在了七項民生需求之首,嬰幼兒的照護服務是我國一個重大民生生計。0-3歲是一個極其獨特的年齡階段,是人生的重要生命周期。
  • 從託幼服務治理體系,看如何界定託育服務人員核心素養丨幼教年會
    這個問題並非「中國特色」,而是目前OECD以及新興經濟體國家在普及學前教育,並進一步把3歲以下託育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進程中的共同困境。編輯根據OECD2019年的最新研究報告,OECD國家的託幼服務治理體系大約可以分成三類:託幼整合模式;託幼分離的雙軌制模式,即託育服務一般由衛生或者社會福利部門主管,而學前教育服務由教育部門主管;託幼關係複雜的多元模式。
  • 託育服務漸成剛需 市場潛力巨大
    玉林新聞網訊 (記者 梁敏華)全面放開二孩後,80、90後成為生育主力,受教育程度較高且多為雙薪家庭,在注重自身職業發展的同時,也關注嬰幼兒照料的問題,尋求高質量、專業科學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因而「託育」這一概念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託育,顧名思義,將孩子託付給別人,代為養育照顧。其服務內容包括0~3歲嬰幼兒的照料、看護、膳食、保育等。
  • 雲聊兩會|第五期:建議國家出政策做規劃 推動幼兒託育服務事業發展
    她建議,將3歲以下幼兒託育服務事業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國家出政策做規劃,推動我國幼兒託育服務事業發展。幼兒託育服務尚無法滿足家長需求「近些年來,人民群眾對託育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呂薇認為,託育服務事業不僅關乎百姓的生活,同時關乎我國人口可持續發展。
  • 託育質量與兒童發展研究進展
    2019年我國正式啟動了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建設,全國範圍內託育機構數量激增,各類機構發展水平不一,新制度下的託育事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我國曾經有的託育事業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萎縮,很長一段時間內對3歲以下嬰幼兒的託育服務處於停滯狀態,在實踐和研究層面均滯後於發達國家。大量研究表明,託育質量對兒童的健康與發展具有短期和長期的效應,進而影響到託育服務的投資與回報率。
  • 臺"衛福部":0~2歲家庭可申請津貼補助、託育服務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生福利部」昨晚表示,針對託育政策催生聯盟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質疑當局所推動的公共託嬰中心不足且設置補助成本高,目前當局對於0-2歲幼兒家庭的託育政策已採取
  • 民進中央建議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
    全職受訪母親中,約三分之一是因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的,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孩子養育出現了矛盾。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網上調查中,有88.15%的家庭需要嬰幼兒託育服務。「0-3歲嬰幼兒的託育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社會各界對於企事業單位參與舉辦託育機構的呼籲越來越強烈,需要我們重視起來。」
  • 艾媒報告| 2019~2020年中國嬰幼兒託育產業發展白皮書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幼兒家庭對嬰幼兒託育服務專業性需求較高,綜合資質或成託育服務機構提升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此外,隨著政府相關指導意見的發布,中國嬰幼兒託育市場有望從基礎設施、從業人員、課程品質等全方位構建服務新業態,社區託育服務將進一步普及。
  • 嬰幼兒託育需求猛增 "入託無門"成家長的心病
    據悉,國家衛計委家庭司2016年委託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全國10個城市開展了「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近80%的3歲以下嬰幼兒主要由祖輩參與看護。不過,有些老人年紀大、身體差,幫子女照料第一個孩子就有些吃力,到第二個孩子時就更有心無力了。把孩子送到託育機構,成為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
  • 上海:進一步增強託育資源供給、完善託育服務體系
    【上海:進一步增強託育資源供給、完善託育服務體系】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介紹了《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主要內容,上海將以此為指導,持續增強託育服務供給,完善託育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多層次、
  • 法國公共託育服務發展經驗及其啟示
    通過總結分析法國在公共託育服務中的經驗和做法,對我國託育服務的發展具有啟示作用。首先,家庭政策是託育服務發展的有效支撐,應進一步明確公共託育服務政策的發展方向。2019 年,我國出臺了多項託育服務發展有關政策,均對兒童早期照顧中的託育服務問題進行重點闡述。
  • 江蘇海安託育政策: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本文由MOMYHOME睦米日託整理,為大家盤點江蘇海安託育政策相關規定,2019年10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我國將在全國開展專項行動,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普惠性託育服務有效供給。
  • 上海今年新開幼兒園53所 拓展0-3歲幼兒託育服務覆蓋
    讓更多幼兒「幼有所育」,呵護「最柔軟的群體」,繼今年4月28日上海市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後,目前,本市正遵循「政府引導、家庭為主、社會多方參與」原則,不斷拓展託育服務覆蓋面。記者近日從市教委獲悉,為提供更多普惠託育服務,本市正推動託幼一體化,鼓勵符合條件的公辦、民辦幼兒園開設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