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區從去年開始選取兩所小學作為試點開設足球普及性教育,以新城小學南校區為例,全校兩個年級就有125名男生加入足球隊,每周四天訓練,每天一個小時。」記者昨天在採訪中發現,南京市不少學校都有足球隊,但真正將足球項目作成普及性運動的很少;而冰上運動項目部分學校已經進入體育課程。
[試點開設足球普及課]
新城小學南校區每周4天足球課,每次1小時
記者了解到,南京市不少學校都有足球項目,但大多是學校組織一支隊伍,參與的孩子非常少。很多孩子喜歡足球,但受到名額的限制無法加入進來。
新城小學南校區今年9月份剛開學就在一年級組建了足球隊,報名情況非常火爆。「最後一共85名男生加入,大家的熱情很高。」體育老師欒亞楠介紹說,「建鄴區去年起選取區內兩所小學開展足球普及教育,我們學校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我們二年級一共4個班招收了40名小球員,今年一年級一共6個班,幾乎90%的男生都加入,只要是有興趣的孩子我們都給予他們機會。」欒亞楠說,大多數學校的足球隊是一校一隊,而他們這種足球普及性教育的學校是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的隊,形成梯隊。記者了解到,該校每天放學後在操場訓練1個小時,每周訓練4天,除了學校的體育老師,學校還專門聘請了南京市青少年足球隊的三位專業教練給孩子們上課。
記者昨天下午參觀了孩子們的訓練,放學後足球隊的孩子自己排好隊,放好書包,到操場拿好球參加訓練,每隻小書包都排列得整整齊齊。「這些孩子在訓練中不僅鍛鍊身體,還增強了動手能力,學會獨立穿、脫衣服,獨立繫鞋帶穿鞋,能幫同學戴好汗巾等等。」校長侯俊東說,每個孩子通過足球課訓練,不僅增強體質,還學會獨立和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了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泰山小學每個班都有足球隊,六一小學將足球課編入校本課程
足球是浦口區泰山小學的特色,1480多名學生,每個年級6個班,每個班都有足球隊,每個隊都有20個隊員。另外,他們還有2隊男足,1隊女足一共3個學校足球隊,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區以上足球比賽。
泰山小學餘傳洋校長介紹,每年一次的「旭日」杯足球聯賽,泰山小學的每個年級6個班全部都參賽。為了學生得到更好的足球指導訓練,本來只有一名足球教練的泰山小學,又另外聘用了2名足球教練。
同樣重視足球項目的六一小學是掛牌的「南京市足球重點學校」,校園足球是該校的教學特色之一,還將每周一節的足球課編入了校本課程。3個校隊中的唯一一支女足球隊在2011年南京市兒童女子足球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據六一小學車校長介紹,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足球成績,學校不但配了三名足球教練,又外聘了一名專業的足球教練。為了不影響其他的正常的學習與活動,校足球隊員的每天2次足球訓練是在其他的學生早晨到校前和下午放學離校後進行。
[校園足球的普及還很難]
缺乏師資、場地太小、和升學不掛鈎
校園足球在大多數學校還很難普及,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師資不夠。足球是一項專業運動,而學校的體育老師大多沒有受過專門的足球學習,如果開展普及性教育,在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很高要求,很多學校都做不到;二是場地受限制。鼓樓區一所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學校操場本來就小,孩子多,平時下課老師都高度緊張,生怕孩子在跑鬧中發生事故;三是部分家長不支持。「我們學校原來也準備開設足球社團課,結果報名發現有的班只有一個孩子報,最後人數少就取消了。」玄武區一所小學校長告訴記者,一些家長擔心這個運動對抗性大,而且日曬風吹,擔心孩子吃不消,更願意孩子上圍棋、英語、趣味數學這樣的社團,覺得足球踢得好和升學沒有任何關係。而在一些中學,中考和高考的升學壓力使得足球這項運動更加無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