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臨潁縣縣長 王國幹
2011年1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首先,衷心感謝全國體育局長會議安排臨潁縣介紹足球工作的情況。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縣長,我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基層體育工作的經驗,拋磚引玉,共同進步。同時,也懇請得到各位領導、各位專家的指導。
一、臨潁縣概況及足球運動發展簡介
臨潁縣,因濱臨淮河的主要支流「潁河」而得名,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漢魏政權交替的歷史見證「受禪臺」、「三絕碑」、早於趙州橋的「天下第一橋」小商橋、南宋抗金英烈楊再興陵園、臺北知府陳星聚紀念館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全縣總面積821平方公裡,轄15個鄉鎮,365個行政村,總人口74.8萬。全縣共有中小學199所,在校生12.4萬人,教職工7321人,其中專兼職體育教師617名。
近年來,臨潁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教體結合的體育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投入,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教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均衡、可持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臨潁縣先後榮獲「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健身周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8年12月,臨潁縣被漯河市體育局確定為漯河市足球訓練基地。2010年,又相繼被確定為河南省足球訓練基地、河南省體育運動學校足球選材基地、河南大學體育學院足球專業學生實習基地。2009年,在漯河市青少年足球聯賽中,臨潁縣包攬了高中、初中、小學組男女前三名。2010年,在河南省第十一屆運動會上,由臨潁縣實驗小學組隊代表漯河市參加女足少年乙組比賽,取得了第5名的好成績。
二、主要經驗和做法
臨潁縣全面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才僅僅3年時間,要說有什麼好的經驗實在是談不上,我們也正處於摸索前行階段。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認識。
(一)立足體育現狀,確立發展方向
對於足球,我們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桌球這麼強,而足球那麼差?其實答案並不難:桌球普及得好,參與人數多,而足球訓練人數太少。如果足球運動也像桌球那樣普及,肯定差不了。當初在確定重點發展哪個體育項目時,我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足球,正是中國足球的不景氣,給了我們啟發。如果是全國開展很火的項目,我們根本就沒有突破的餘地。臨潁縣對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提出了四個目標:一是培養廣大青少年的興趣;二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三是通過各種比賽不斷發現並向上級體育學校輸送足球人才;四是常抓不懈,使足球運動在全縣範圍內逐步得到普及。我們在確立發展思路之初也受到了不少質疑,「打造中國足球強縣」、「為拯救中國足球而奮鬥」,一個小小的臨潁縣能行嗎?說實話,起初我們也曾動搖過,也曾猶豫過。我們也曾問自己「條件具備嗎?」「有教練員嗎?」「有場地嗎?」「經費跟得上嗎?」「有足球傳統嗎?」等等。但是,經過一番調研和論證,我們最終認為:農村人口基數大,農村娃吃苦耐勞,農村足球更具潛力和希望,從校園入手、從娃娃抓起,在農村普及足球運動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制定可行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一是確定足球基地。說了算,定了幹。我們不等不靠,2008年4月,下發了《關於成立足球訓練基地學校的通知》,要求縣直所有學校都要建立足球訓練基地,每個鄉鎮至少有1所初中、2-3所小學建立足球訓練基地,並制定出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凡被定為足球訓練基地的,給予資金扶持,其中中學每年10000元,小學6000元;鄉鎮小學足球隊員升初中時,不受劃片招生的限制,可以直接到有足球場地的學校就讀;初中隊員只要被高中足球教練選中,不受文化分限制,均按正取生錄取;每所基地學校,都要為足球隊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購買訓練服裝,學校要給予一定補償。經過申報驗收,有74所學校被確定為足球訓練基地。2010年12月初,又下發了《關於申報臨潁縣第二批足球訓練基地的通知》,目前,申報學校已達36所,縣教體局正按標準要求對其進行評估驗收,預計全縣足球訓練基地學校很快將突破100所。
二是組建足球隊伍。基地確定後,我們要求每個基地學校必須建立男女足球訓練隊,小學按7人制建隊,每隊不少於15人;初中、高中按11人制建隊,每隊不少於25人。組建訓練隊時,我們把握了兩個原則:一是必須堅持學生自願;二是必須與家長籤訂合作協議書,確保家長對學生參加足球訓練的支持。目前,全縣青少年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熱情空前高漲,參加足球訓練隊的人數已達3000多人,共有男女足球隊154支,預計2011年參加全縣足球聯賽的球隊也將增加到200多支。2010年9月,向河南省體校輸送女子足球運動苗子10人,並且還有近30名小學男女隊員被省體校選中,待小學畢業後,再到省體校學習。
三是培訓足球教師。隊伍建立後,面對足球教練員奇缺的問題,我們想方設法培訓體育教師成為兼職足球訓練指導教師。首先為其配備了《青少年足球運動入門》、《足球技巧圖解》、《足球教學設計》等基本教學用書及光碟,接著聘請漯河市體校足球教練利用星期天、假期時間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訓練指導教師們一邊學,一邊教。為使足球訓練早日步入正軌,要求縣教體局採取班子成員包鄉、股室包校的方法,每周對基地學校至少督查一次,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全縣的足球訓練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
(三)建立各項機制,加強規範管理
我們主要從六個方面入手,為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提供保障。
一是建立領導機制,提供組織保障。為加強對足球運動的管理,制定下發了《關於促進足球運動發展的意見》,還專門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主抓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一把手和各鄉鎮鄉鎮長為成員的足球運動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縣教體局、各鄉鎮和所有基地學校也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為足球運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確保順利發展。為保證足球運動的順利開展,縣政府專門設立了足球訓練基金,同時還在教育附加、體彩公益金中劃出一定資金,專門作為開展足球運動的經費,每年保證下撥經費130萬元左右,3年來共計下撥近400萬元。三是建立訓練機制,促進全面發展。足球基地學校訓練隊每天利用大課間、早上及下午課外活動或放學後等時間至少訓練1小時,常規訓練不佔用學生上課時間。訓練機制的建立,既保證了隊員的訓練時間,又保證了隊員的學習時間,得到了學生和家長一致肯定。四是建立培訓機制,提高指導水平。在平時對足球訓練指導教師進行培訓的基礎上,每年暑假抽出兩周時間對其進行強化培訓,讓優秀教師直接參加省體校夏令營活動,接受提高培訓。省體校還專門抽出兩名專業足球教練員常駐臨潁進行巡迴指導,全縣足球訓練指導教師的技能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五是建立競賽機制,做到以賽促練。每年5月,在全縣舉辦一次足球聯賽,全縣154支球隊全部參加,15個鄉鎮和縣直學校共分6個賽區進行預賽,選出優秀球隊參加最後決賽;每年10月,以漯河市足球聯賽為契機,組織全縣所有球隊先分區預賽,再選拔優秀球隊參加市裡聯賽。每年每個賽區中學和鄉鎮小學至少舉行一次內部循環賽,學校與學校之間經常開展友誼賽,學校內部經常在運動員之間開展技能比賽。對於各類比賽成績突出的單位和球隊給予重獎。比賽機制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足球訓練水平的整體提高。六是建立考核機制,增強責任意識。為增強各單位發展足球運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縣政府把足球運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縣教體局也將足球訓練基地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並對足球訓練基地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專項檢查,實行動態管理,對不按要求訓練和管理的學校堅決予以取締。各項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有力地保障了足球訓練的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為臨穎縣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三、幾點體會和感悟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對臨潁縣足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南省體育局副局長王鵬、青少處處長楊曉,河南大學體育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崇喜,省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劉言和,漯河市委書記靳克文,市長祁金立,市體育局局長王喜才、副局長路付安等省、市領導多次到臨穎縣足球訓練基地調研指導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河南省體育局、漯河市體育局還對臨潁縣體育運動的發展給予了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2010年10月,臨潁縣舉行「河南省體育運動學校足球選材基地」揭牌儀式,在漯河市參加「全國中老年足球賽」的足壇元老年維泗、陳成達、陳家亮、張俊秀、容志行等聞訊後親臨現場祝賀。年老認為,中國要有100個像臨潁這樣的足球縣,中國足球肯定能搞上去。年近八旬的陳成達先生、張俊秀先生,也不顧身體年邁,分別抽出一天的時間,親自對臨穎縣的足球指導教師進行技術培訓。
(二)經費保障是動力
發展足球運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經費投入做保障,如果缺乏必要的投入,訓練基地學校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很難保障訓練的連續性和持久性。
(三)教練員隊伍是基礎
足球運動的起步和持續發展,都需要一支較高素質的教練員隊伍。必須挑選那些責任心強、熱愛足球運動、綜合素質高的體育教師做為足球教練,並不斷對其進行培訓提高,才能保證足球運動的良性發展。
(四)興趣培養是根本
開展足球運動,調動廣大青少年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把他們吸引到足球運動中來,是足球運動得到廣泛普及的根本所在。下一步,隨著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把足球運動引向農村,全面普及。
尊敬的各位領導,臨潁縣開展足球運動的時間還不長,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也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管水平高低,只要有人練,有基礎,就能選出更多的足球人才。就像我國的桌球,要有一個龐大的塔基,才能成就更高的塔尖。與其急功近利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長久打算。只要能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我們就覺得值了。我也堅信:有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有基層學校的共同努力,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把臨潁縣足球運動開展得更好,力爭把臨潁縣打造成河南省乃至全國的足球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