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校園足球已走過了5個年頭。
教育部已在全國38萬所中小學中遴選認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059所,設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38個,遴選校園足球試點縣(區)160個,布局建設「滿天星」訓練營80個,招收高水平足球隊高校181所。
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讓很多人看到了中國足球崛起的希望。
然而,足球評論員張路在虎撲足球直播中的觀點,卻給校園足球潑了一盆涼水。
有網友問:「搞垮一個完整的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的體系,需要多久?需要哪些步驟?」
張路回答說:「三年足以!兩次都是三年搞垮。從根上搞垮的。從小學開始,搞的最後沒有小學生踢球,這就是我們幹的事。」
兩次是指,校園足球在2010年已經搞過一次,到2013年左右戛然而止。到2015年,校園足球活動再次展開。
在張路看來,我們不是有意去搞垮中國足球、校園足球。確實是抱著非常大的熱情想把中國足球搞好,想把基礎搞好,想把小學的普及搞好。
但是方法錯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滿懷熱情卻把中國的小學足球搞垮了,而且已經搞垮了兩次,每次都是用時三年。
簡單來說,就是全世界都不幹的事我們在幹。
具體的說,一個是小學搞校隊,一個是搞這種長時間的、多次數的、大運動量的訓練!
這兩件事全世界都不幹的,只有我們在幹。所以如果我們還走這條路,中國足球還得垮臺。
張路認為,小學搞校隊,三年必死。
搞以學校為單位的比賽,基本上三年,小學就沒人踢球了。
全世界沒有一個足球發達國家小學有足球校隊,小學有以學校為單位的比賽。
日本,親自去考察過,小學沒有校隊;歐洲的足球發達國家都沒有。
為什麼人家沒有?人家知道這不是一個好招,這是一個臭招。
而我們現在還在樂此不疲。
各地方都在搞校隊,都在搞以學校為單位的比賽。
這個長不了,搞搞就沒人踢球了!
很多小學足球隊,每周都在超量的、成人化的訓練,這也是全世界都沒有的!
全世界足球發達國家的小學生一個禮拜練幾次?
一個禮拜只練兩次。再加上周末踢一場比賽。一共就三次。
而且,每次訓練絕對不會超過一個半小時。歐洲是這樣,日本也是這樣,基本上足球強國都是這樣。這些都是親自去調查過的。
而我們的小學生,我們的校隊,我們的市隊,基本上一周練五次是最低配置。
有練6次的,有練7次的。甚至有7次以上的,一天兩練的。
上午出早操,下午練兩個半小時,有的中午還加班。
理由是笨鳥先飛,我們苦練行不行。
結果是,把孩子都練壞了。
學習也耽誤了,也不喜歡足球了,大家都不想踢球了,家長也不讓孩子踢球了,你說中國足球還能好的了麼。
所以說,不是你要多練、多比賽就一定好,這勁用過了反而不好。
我們過去就是發力太猛,用過了。
以上均為張路指導的觀點。
小編不予評論。
據小編所知,在足球發達國家,小學沒有校隊、每周練三次每次練1到1個半小時,是事實。
以近年來培養出姆巴佩、格列茲曼、登貝萊、博格巴等球星且奪得世界盃冠軍的法國為例。
大家基本都知道,在歐洲,孩子想參加足球訓練基本都是在足球俱樂部中。
2015年,在法國就已經有17328個註冊足球俱樂部,全法國U5-U13踢球的60萬孩子就分布在其中。
沒有校隊。
更為重要的是,從U7-U13的所有比賽,基本上是法國足球聯盟組織的交流賽,不計勝負、不排名,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對足球的認知。
而且,比賽基本上是俱樂部之間的比賽。一般在每周六進行。
這可能是與國內校隊的根本區別。有校隊比賽,就會追求成績;追求快速出成績,得到更過的支持和關注,可能就對增加訓練密度和訓練量,即帶來第二個問題。
過早的超負荷訓練。
在法國,9歲以下的孩子每周只訓練一次,周末一次比賽。每次訓練60分鐘。
9歲以後,每周訓練2-3次,周末一次比賽。每次訓練最多90分鐘。
小編也曾感到疑惑,如此少的訓練,會產生好的效果麼?
答案是肯定的。
青少年足球訓練不追求次數,而是讓孩子在天性中享受足球所帶來的快樂,在樂趣中對足球產生興趣,在興趣上喜歡足球運動。
而且,少年階段的足球訓練安排的也非常有新意,所有的訓練基本都用遊戲和比賽的形式來進行,在快樂中學會足球。
當然,他們的訓練方法確實值得學習。
然後,更多的時間,是孩子出於對足球的熱愛,自發的去練習自己的個人技術。
快樂是最大的動力,比賽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國情。
希望我們也能找到校園足球的發展之路、中國足球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