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是涉及反覆發作的幾種類似診斷的通稱。它的發作是由大腦中異常的電波活動引發的,這種電活動會導致身體的運動、行為、感覺的不自覺變化,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意識喪失,以下7個問題讓你重新認識癲癇。

1.引起癲癇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50%的病例都找不到病因。目前對於可確定的病例大多分為下面幾項:遺傳,有多達500個基因可能與癲癇有關。外傷,頭部外傷比如跌倒外傷或車禍撞擊。腦部疾病,比如中風、老年痴呆症和腫瘤。中風,35歲以上成年人癲癇的主要原因是中風。傳染性疾病,如愛滋病、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等都可以成為神經元異常放電的誘因。對於幼兒來說,產前的影響如營養不良或缺氧和幼兒發育障礙,如自閉症或神經纖維瘤病也可能引起癲癇。

2. 抽風了就是有癲癇症了麼?
癲癇發作並不意味著你患有癲癇病。要被認定為癲癇發作,首先發作必須是無緣無故的,而且要發生兩次或兩次以上。非癲癇性發作的抽風通常是由暫時的生理狀況引起的,如高燒或低血糖。此外癲癇發作是由大腦的電問題引起的,非癲癇的源頭不在大腦神經元。

3.癲癇的症狀和表現一樣麼?
癲癇的症狀多種多樣,從發作抽風時的茫然凝視,到手臂和腿的反覆抽搐。不過即使是輕微的癲癇發作也是危險的,尤其是在開車、遊泳時。所以癲癇患者要儘量避免一些危險設施和場合。癲癇還與其他慢性健康問題共同發生,比如抑鬱症、肥胖、骨質疏鬆和生殖障礙,它們之間都有某種關聯。
4. 癲癇為什麼會致死?
多達18%的癲癇患者有可能死於癲癇猝死。目前猝死的原因機制不明,但有幾種理論猜測。那就是癲癇發作時可導致呼吸暫停。而當呼吸的暫停過長時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就會降低到危險的水平。還有就是癲癇會導致不規則的心率,最終引起心臟驟停。

5. 癲癇就是精神疾病麼?
當然不是,人們對癲癇最常見的誤解之一就是認為癲癇患者不正常,或者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發育遲緩問題。雖然智力遲鈍的人可能會經歷癲癇發作,但大多數癲癇患者的智力水平是正常的或高於平均水平。換句話說:大多數癲癇病人除了癲癇發作的那幾秒鐘抽風外,其餘時間都是完全正常的。
6.目前都有哪些緩解方法?
癲癇的患者中50%的人服用抗癲癇藥物會抑制癲癇。如果藥物不起作用,並且確定了癲癇發作的確切大腦區域時,建議進行手術。國外醫生也推薦癲癇兒童食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法。有些科學家認為,大麻中的化合物大麻二酚具有麻醉性的藥用緩解特性,但是還需要嚴格的醫學科學論證。

7. 癲癇人能過上正常生活麼?
當然能,但是要注意不要讓自己處於危險環境或設備周圍。更有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的大腦神經元傳導會比普通人更直接,這意味著這類人對事物的思考更加深刻!你可能不知道,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法國軍事和政治領袖拿破崙波拿巴,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他們都是癲癇患者,癲癇並沒有成為他們成功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