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論語·八佾篇》:好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還能改善品德行為

2020-12-16 教育思享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閒暇之餘聽聽音樂,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當然,也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值得驚奇的地方。

然而,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那個時候雖然已經有了音樂了,但其作用卻是與現在的音樂完全不同。甚至在表現形式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們現在聽到的音樂,一般都會有一個「起-承—峰—轉—收」的過程。雖然各式各樣的音樂種類很多,也各不相同,但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節奏。所以,音樂聽得久了,便會不自覺地形成固定印象,就好像它們原本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不過,是否有人會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兩千年前的古人,他們的音樂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與我們現在的音樂相比,是一樣還是不一樣,甚至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呢?

通過本章,便可以知其一二。

《論語·八佾篇》第二十三章記載: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釋義:孔子給魯國樂官講奏樂過程:「奏樂過程是可以了解的:開始演奏時,各種樂器合奏,聲音洪亮而優美,聽眾隨著樂聲響起而為之振奮;樂曲展開後美好而和諧,節奏分明,連續不斷,如流水綿綿流淌,直至演奏結束。」

「子語魯太師樂」:「語」:告訴的意思;「魯」:即魯國;「太師樂」:即一個叫做太師的樂官。這一句是交代了孔子後面所說之話的前提,目的是告訴讀者,本章的重點是講樂理。

「樂其可知也」:即樂理其實是可以知道的。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於樂理這件事情的基本觀點,因為他覺得「樂」作為「六藝」之一,並非是一件可以隨意而為的事情,必須遵循特點的道理、遵守特定的方法,所以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始作,翕如也」:「始作」,即剛開始奏樂的時候;「翕」,即聚合、協調。在古代的時候,奏樂必須先鳴金、鼓鍾,等到鍾起響起以後,其餘各種樂器才會配合著進行演奏,這便是剛開始時的情形。

「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從」,此處通「縱」,是放縱的意思,引申為展開;「純」,和諧的意思;「皦」,清楚明白的意思;「繹」,連續相生的意思。

古人奏樂,鐘聲響起之後,八音齊奏,音樂的整個過程便就此展開。此時,無論是演奏之人,還是賞樂之人,在一片悅耳的音樂聲中,無不興奮而振作。隨著演奏的持續,金革土匏各種各樣的聲音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即保持著自己獨特的音色,讓聽者能夠清晰分辨;又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演奏出一曲動人的樂曲。而後,在這樣的樂聲之中,整個演奏的過程,慢慢地結束。

在孔子的觀念之中,音樂的作用與為政的道理是相通的。好的音樂,不但可以陶冶情操、滋養性情,還能改變整個人的德行。相反,若是靡靡之音,必定會讓聽者沉溺其中,從而使性情大變,與德的要求相去甚遠。

所以,孔子在其思想體系之中,一直推崇「禮」這種技藝,其用意自是深遠。

相關焦點

  • 《論語·八佾篇》淺析:品德高尚的人就像一張白紙,不會受到汙染
    啟發我的是你呀,這樣我可以與你講《詩經》了。」本章孔子講的是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這一句出自於《詩經·衛風》之《碩人》篇。然而,深入分析之後,就可以發現,子夏此舉實則是為了與孔子論《詩經》中的意義而進行的鋪墊準備。也正是因為此原因,子夏才會在第二詢問孔子時,提出「禮」這個概念。「繪事後素」:「繪事」,指的是繪畫這件事情;「後」,在……之後的意思;「素」,即素色,也就是白色。
  • 【老年樂】陶冶情操,放鬆心情,音樂課堂與您相伴!
    高清看有線 今天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給老年生活帶來許多快樂。老年人聽音樂可以降低焦慮,音樂的節奏還能夠幫助老年人減緩情緒上的壓力,積極樂觀地面對自己的晚年生活。陶冶情操,放鬆心情,音樂課堂與您相伴!
  • 幼兒早期教育推薦讀物:陶冶孩子情操的品德故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兒童繪本>正文幼兒早期教育推薦讀物:陶冶孩子情操的品德故事 2011-09-20 19:15 來源:孔夫子舊書網
  • 可以陶冶情操的好玩的適合女生的遊戲
    因為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陶冶情操、好玩、適合女生。單獨滿足其中一個條件的遊戲很多,但三者兼具的就屈指可數了。先來談談這三個條件:1、陶冶情操什麼叫做陶冶情操?情操,是分辨善惡美醜真假的能力,以及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能力。陶冶,就是在經歷中不斷歷練這種能力的過程。少年時,我們讓你接觸詩歌、繪畫、音樂,是為了讓你的心靈充滿情趣。這些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這樣,即使在最嚴酷的冬天,你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
  • 《論語.泰伯篇》(二):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論語》總計二十篇。本次捧讀活動按照每周一篇進度安排,中間春節期間休學一個月,實際學習共計21周。以「修己安人,達致幸福」為學習目標,通過原汁原味,從頭至尾、老老實實讀原文,悟原理的方式,捧讀《論語》,分享心得,自助助人,達致幸福。日新路從2019年12月份開始,每周選發來自清源學院學員的心得體會。
  • 《論語·八佾篇第三》3.6:季氏旅於泰山
    關注我們 「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系列連載的第44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 每天花5
  • 給孩子進行「音樂教育」,不只是陶冶情操,更有想不到的好處
    而對於孩子來說,都還處於學習階段,記憶力是特別重要的,多聽適當的音樂不僅可以放鬆緊張的學習生活,還能加深孩子的記憶力,促進學習。4.音樂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使孩子能夠釋放壓力現在的社會不僅成年人壓力大,孩子的學習壓力也很大。各個學校經常舉行各種考試排名以及業餘活動,家長和老師往往對孩子和學生寄予很大的希望,而孩子心智還沒有發育完善,就容易心理產生壓力不懂如何排解。
  • 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論語·八佾篇第三
    八佾(yì):佾,行列。古時祭祀時的舞蹈,天子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每佾人數有兩種說法:一說每佾八人;一說每佾人數與佾數相同,即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四佾每佾四人,二佾每佾二人。 [2]忍:有兩種解釋:一作容忍講,一作忍心講。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談季氏:「在自己家廟的庭中使用六十四人的舞列,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他不忍心做呢?」
  • 道州玉潭(東陽)學校初中部開展《論語》知識競賽
    紅網道縣分站9月7日訊(容滕 何朝暉)9月5日晚上7點道州玉潭(東陽)學校初中部師生近千人開展《論語》知識競答賽。這是道州玉潭學校繼夏令營「千人誦讀國學《論語》,弘揚國學經典」活動的進一步深化。學校行政領導老師和八九年級學生近四百餘人在學校報告廳進行,由周燕校長主持,七年級學生在各班級教室進行,由班主任主持。《論語》知識競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晚上6點50左右,報告廳燈火通明,近五百師生整整齊齊的坐在報告廳靜候活動開始。
  • 何開華案幾飲茶,陶冶情操保持高雅
    茶有多種功效,具有健身陶冶情操的作用,品茶也是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現如今各地區擁有茶館插畫已經是成為了常見的社會群體的活動,用清水煮沸,加入茶葉,品嘗同樣質量的茶葉,用不同的水去衝泡,味道也不一樣。
  • 《論語·八佾篇》淺析:要知禮節、懂禮貌,學會觀察、汲取經驗
    孔子後來聽到那個人的話以後,開口說道:「這些(指魯國在太廟之中的許多行為)難道都是符合禮的規定嗎?」本章孔子講禮。「子入大廟,每事問」:「子」,指孔子;「入」,進入;「大廟」,即太廟,此處的「大」通「太」;「每事」,即每一件事情。
  • 學鋼琴陶冶情操,還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建立牢固的自信
    孩子從小就對音樂特別的敏感,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已經會哼唱一些簡單的曲調。2018年9月,我們給他報名開始學習鋼琴,練琴便成了他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像一日三餐般,形成了習慣。儘管練琴很辛苦,很枯燥,卻從不輕言放棄,這是作為孩子的媽媽由衷感到驕傲的地方。
  • 給娃報樂器學習班,只是為了培養興趣陶冶情操?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學習一門樂器,不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還能有助於大腦發育。起初我以為這只是父母為了讓孩子多掌握一項技能,或者說為了「陶冶情操1)執行能力執行力是大腦的一種高級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人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能夠進行有意識的控制。
  • 論語大義(崔栢滔)子張篇 第一章
    【本篇引語】本篇相當於孔門弟子的畢業論壇,畢業論文展,也相當於學術報告會,集中展示孔門弟子的成就,表現了孔子對後代的教化之功,而孔門學問承襲脈絡,在此也能略現端倪。士作為一個階層出現,開始參與社會的管理,對社會承擔起一定的義務,這樣,對士也有了相應的要求,他應該具備整體觀,大局意識,能擔當大任,為整體的利益可以挺身而出。子張就以這樣的一個士所應具備的品格就自己的理解作了匯報。
  • 6種好養、陶冶情操的綠植,擺在家裡淨化空氣,提高家居舒適感
    6種好養、陶冶情操的綠植,擺在家裡淨化空氣,提高家居舒適感不做植物選擇題,植物養殖選這些。常居家中誰不想養些植物來陶冶情操呢。植物怎麼選?哪些植物養殖起來有多方面的好處呢?養殖期間該怎麼做呢?龜背竹淨化空氣也是一把好手,不僅在晚間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還能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氣體。2、如何養護和預防龜背竹喜溫暖、溼潤的環境,屬於耐陰性植物。平時要避免暴曬,在其生長期時可進行每天噴水一次,促進生長。肥料對於龜背竹必不可少,平時澆水時可適當施肥以滿足生長所需。
  • 《論語》警示名言103句!乾貨!
    摘自《論語·八佾篇》解釋: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摘自《論語·微子篇》解釋: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歲月還可以迎頭趕上。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養花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還可以修身養性
    養花這件事,是很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方式,在如今壓力滿滿,生活空間被工作佔據的生活中,養花成了人們最為喜愛的方式之一。養花可以磨練一個人的細心,耐心程度,是很好的調節心智的一種方式。然而同樣的,瑜伽,書法,太極也可以修生養性,從而讓自己心性更加成熟穩重,所以當你養花的時候可以搭配點其他的修身養性方式,讓自己的更加的脫離浮躁,沉靜下來,而當你能耐心的照料鮮花,相信它也能開放的更好,其實鮮花隨主人,當你靜的時候它才能安定。當你騷動不安時,它也會受你的影響而波動起伏。
  • 聽音樂不只陶冶情操,還能治病
    因此聆聽療愈音樂會誘發人腦出現類似α腦電波的狀態(藉由聲波的震動頻率可以誘發大腦的腦波產生同化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使人達到放鬆狀態、改善睡眠的效果。」張勇解釋道。據喜馬拉雅耳界沉浸式聲音療愈團隊相關負責人(以下簡稱喜馬聲音療愈團隊)介紹,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用戶常聽的療愈音樂包括3D腦波音樂、大自然實錄白噪音、治癒鋼琴曲、古風禪樂等。
  • 養花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這些花卉還有著很多的功效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養花,不過,很多的人養花是為了能夠陶冶情操,只是,你可知道很多的花卉還有著非常不錯的功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花卉,作用還非常的多,需要的話可以種植起來。金銀花這種花卉想必很多的人都非常的熟悉,它是一種要是同源的花卉,花朵的香氣有著安神的作用,可以種植在庭院之中,也可以扦插在房間中,同時,金銀花曬乾之後還可以用來泡茶喝,也是一種不錯的中藥材,在《本草綱目》中也是有記載的。
  • 仁者的行為、性格與品德
    我從行為、性格和品德三個方面闡述「仁」者。 仁者的行為 仁者首先是「克己復禮」。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