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農村裡用雞孵鴨蛋或鵝蛋,為什麼不用鴨子或鵝來孵呢?
在農村其實有這麼一句老話,是說「母雞抱窩,母鵝抱窩,唯有母鴨不抱窩」,意思是說:母雞和母鵝都是可以孵蛋繁育後代的,唯獨母鴨例外,只管下蛋不管孵蛋!至於為何會是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是鵝鴨不會孵蛋,而是過去人們在馴化這些家禽過程中有意改變了它們的生活習性,同時為節省成本,讓鴨鵝以增肥長肉為主,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今天雞幫忙孵蛋的情況!
之所以家鴨不會孵蛋,還要從人類馴化野鴨的過程中說起。事實上,野鴨是可以正常孵蛋的,後來人們發現野鴨後,就開始捕食並馴化它們,但人們在餵養過程中卻發現,鴨子孵蛋後,不僅越養越瘦,而且鴨蛋產量也是越來越少,因而為了保障鴨蛋產蛋量,以及讓鴨子長得肥肥胖胖,以便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鴨肉和鴨蛋,人們就逐漸放棄了讓家鴨孵蛋的工作!
其實這是因為鴨子孵蛋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28~30天左右,這期間就會因為孵蛋而停止下蛋,並且長期抱窩孵蛋也會日漸消瘦,自然鴨子體重不增反降了!所以說,家鴨在以前是可以正常孵蛋的,只是人們馴化過程中改變了它們這種生活習性,以至於現在的家鴨基本上喪失了孵蛋的本領,因此,目前只能通過母雞幫忙或人工孵化完成!
而之所以會用母雞孵蛋,這是因為母雞孵蛋時間相對比較短,根據相關數據,母雞抱窩時間大概為21天左右,母鴨把握時間為28天左右,而母鵝抱窩時間為31天左右,因而,如果農戶家裡的雞鴨鵝同時孵蛋時,自然就會選擇最短、最划算的母雞抱窩方式!再加上鴨鵝的體型都比較大,一旦因為孵蛋任務而體重大幅下降就得不償失了,畢竟過去農戶養雞鴨鵝,主要是吃雞蛋,而鴨鵝產蛋量有限,比家雞少多了,主要還是吃肉!另外,母雞似乎也分不清鴨蛋、鵝蛋,因此,將鴨蛋、鵝蛋隨雞蛋一起讓母雞抱窩孵化更節省時間和成本!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有故事的生活」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