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起通訊網絡詐騙犯罪的背後,都有「黑電話卡」的身影,據公安部公布數據顯示,電信詐騙犯罪手法已超48類300餘種。據瓊海市公安局今年來所接報案件統計,違法犯罪分子最容易得逞的3個電信網絡詐騙類別,分別是:貸款理財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網絡購物類詐騙。仔細梳理原因,以上類型詐騙之所以欺騙性強,與其背後的「黑灰色」產業鏈有關,犯罪分子通過大量購買通信運營商的正規電話卡及銀行卡,作為「掩護」詐騙犯罪的「黑馬甲」,「黑電話卡」也成為通訊網絡詐騙「黑灰」產業鏈的源頭性犯罪,「黑銀行卡」成為了轉移犯罪所得的工具。
今年以來,瓊海警方堅持全鏈條打擊,從源頭遏制通訊網絡詐騙勢頭,協同三大通訊運營商加強對手機卡、網際網路運營商的管理,加大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通訊網絡詐騙犯罪背後的「黑灰」產業的打擊力度,嚴查買賣手機卡、電話卡和對公帳戶的「兩卡」犯罪,對為詐騙犯罪提供信息、工具、技術、服務的全部產業開展全鏈條集中打擊。據統計,2020年1月至8月,150條違法買賣銀行卡、手機卡的線索被瓊海警方鎖定,目前已打擊處理違法售賣手機卡人員88人、違法售賣銀行卡人員23人。
一、違法售賣手機卡案例。8月10日,瓊海市公安局長坡派出所根據線索,將涉嫌違法出售手機卡的何某輝(男,21歲,瓊海市長坡鎮牛角村委會東村人)傳喚回所接受調查,經調查,何某輝在今年5月至7月期間共出售給他人42張手機卡以及1張銀行卡,累計獲利4030元。目前,警方已依法對違法行為人何某輝處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500元錢的行政處罰;8月8日,龍江派出所根據線索,將涉嫌違法出售手機卡的王某揚傳喚到所接受調查,經調查,其在2020年7月份先後辦理3張聯通手機卡,以300元的價格售賣給朱某標使用,目前,警方已依法已對違法行為人王某揚處行政拘留10日並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二、違法售賣銀行卡案例。8月6日,城北派出所根據線索,將涉嫌違法出售銀行卡的陳某海傳喚到所接受調查,經調查,其在2020年4月份出售2張銀行卡給他人,累計獲利2000元,目前,警方已依法對違法行為人陳某海處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8月25日凌晨4點,城南派出所根據線索,將涉嫌違法出售銀行卡的黃某發(男,30歲,上埇墟龍壽村委會人)抓獲,經審查,其如實交代了2019年以來至少買賣15張銀行卡的違法行為,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三、違法售賣銀行對公帳戶案例。瓊海市民何某,因貪圖小利向他人出售3套銀行對公帳戶(內有對公銀行卡、U盾、法人身份證複印件、公司營業執照、對公帳戶銀行申請表、公司公章、法人印章、公司章程)。何某先是實名登記辦理了一張手機卡,並通過手機下載政務APP,填寫申請資料註冊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順利申請下來後,拿上營業執照到具有刻公章資質的廣告店刻制公章,接著到銀行辦理公司對公帳戶,最後以每套1500元價格違法出售給他人使用,3月18日,何某被瓊海警方行政拘留。
以上只是瓊海警方近期打擊處理的一部分電信網絡詐騙案例,面對電信網絡詐騙,瓊海警方將繼續重拳出擊、嚴打、快打,並正告組織、實施、幫助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人員,立即停止違法犯罪行為,早日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對窩藏、包庇違法犯罪人員或幫助毀滅、偽造證據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