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季開學
不少孩子的小毛病漸漸暴露了出來
比如上課坐不住
注意力不集中
經常粗心大意……
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
有到底是咋回事?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為家長們解開阻礙孩子學習成績的背後「真兇」,在下文中,許玲醫生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一種常被提到的心理疾病——兒童多動症
。
許玲醫生表示,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多動症是一種疾病!更多的家長認為孩子「多動,抽動」僅僅是因為孩子比較淘氣,滿滿的隨著年齡增長就會好了,所以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對孩子未來的血液、生活等造成很大影響,所以,了解兒童多動症尤為重要!
近年來兒童多動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多動症的表現通常為注意力不能集中,脾氣相比要暴躁一些,尤其是在學校的時候最為明顯,每節課40分鐘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認真聽講,所以多動症兒童的學習成績普遍偏低,同時也是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真正原因。
兒童多動症的臨床症狀:
1. 注意力缺陷:孩子明顯的不能夠長時間自主集中注意力,常常在上課、做作業等活動中分散注意力,可能身體在這拿著筆,腦海早就飛到了室外玩耍,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 活動過多,孩子經常不安分,一會碰碰這個,一會有跑去別的地方,手腳活躍,不會在座位上安靜的待著,尤其是在學習中,無法專注的坐40分鐘,雖然由於學校制度限制不能來回走動,但是在座位上也是來回扭動,影響同學學習,動個不停。
3. 衝動易怒,在別人交談聊天的時候插嘴打斷對話,在學校的表現則為老師話還沒說完,他就可以接下一句,影響課堂紀律。在集體活動時不能按照要求行事,行為比較衝動,排隊時不耐煩,在與同學交往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過激行為,造成不良後果。
4. 學習困難,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完成的質量數量及速度明顯降低,學習成績與孩子智力不成比例。
5. 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對於一些身體協調性運動完善程度相對較差,類似於拍球、跳繩、平衡能力、系攜帶等,更有甚者不分左右。
6. 品德障礙,多動症患兒有很大機率會有品方面的共病問題,且共病率非常高,如攻擊行為、辱罵、毆打、破壞他人物品、霸凌、搶劫等等。
許玲醫生指出,家長在判斷孩子是否屬於多動症時會有一些認識誤區,影響對兒童多動症的鑑別、診斷、治療等問題,我們將一一為大家進行介紹,以免造成誤診、誤治。
關於多動症的誤區:
1.多動症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消失?
很多家長都認為多動症並不需要治療,只要孩子長大就會慢慢好起來。這種想法其實並不正確。多動症會給孩子身心發育造成巨大傷害,甚至會讓孩子傷害到他人,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消極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患有多動症,應該及早治療。
2.多動症一定要吃藥才能治療?
現在治療多動症的藥品很多帶有明顯的副作用,孩子服用後多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嗜睡等影響,長期服用還會對消化系統肝功能等造成損害。而且停藥後易反彈,因此並不建議長期服藥治療。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多動症呢?
1.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和做事善始善終的習慣。孩子正在做某一件事時,如果受到幹擾或者他分心到其他事情時,要讓他堅持先把這件事做完;孩子跟別人交談時要讓他養成認真聽別人講話的習慣。當孩子堅持做完一件事後注意多鼓勵孩子。
2. 多培養孩子能夠提升注意力的愛好
培養孩子棋類、畫畫、鋼琴等愛好,孩子在做這些活動時往往能夠集中精神,提升注意力。
3. 擺正對待孩子的態度
孩子出現多動症類表現時,往往伴有抽動症、感統失調、心理障礙等問題。家長要明確的一點是患兒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家長千萬不要責罵孩子,而是幫助引導孩子去改善問題;當孩子病情嚴重時要及時就診,維護孩子健康成長。
4. 科學的治療方法
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差,副作用明顯。想要治療孩子的多動症首先需要明確病因,採用多元化治療方法。多動症患兒的教育和訓練是長期的,家長要有充分耐心對其教育引導和矯治,堅持不懈,才能幫助孩子戰勝問題,健康成長。
專家介紹:許玲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院長,兒科副主任醫師,從事兒童發育行為障礙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20年,對多種發育行為障礙特別是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遺尿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壹點號六一兒童健康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