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生肌膏治療壓瘡的臨床應用

2020-12-20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壓瘡一旦發生,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醫療費用。脊髓損傷伴有截癱的患者,極易發生壓瘡,若處理不當則會造成感染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創面採取象皮生肌膏換藥的方法,不僅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住院時間,也降低了醫療費用,效果較好。現報導如下: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壓瘡一旦發生,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醫療費用。脊髓損傷伴有截癱的患者,極易發生壓瘡,若處理不當則會造成感染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創面採取象皮生肌膏換藥的方法,不僅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住院時間,也降低了醫療費用,效果較好。現報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入院的患者。本組8例,年齡40~55歲,均屬高空墜落傷;男6例,女2例,術後臥床3~6個月;其中頸椎骨折內固定術後伴高位截癱5例,腰椎骨折內固定術後伴截癱3例,查體:患者意識清,精神差,形態消瘦,貧血貌,被動體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Barthel指數評分為5分。IV期壓瘡並感染,均發生於骶尾部,面積(3~5) cm×(4~5) cm,都深達肌層,表面可見大量白色膿性分泌物,有惡臭。左、右髖部、骶尾部分別有2 cm×4 cm、3 cm×4 cm、5 cm×3 cm的Ⅲ期壓瘡,創面發黑,邊緣皮膚紅腫。

  1.2方法

  1.2.1局部創面護理①象皮生肌膏(天津醫院配製)換藥方法。首先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消毒創面,去除創面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充分暴露相對健康組織,使其創面少量滲血,將象皮生肌膏攤於脫脂棉上敷患處,然後給予棉墊外敷。開始滲出液較多,換藥根據創面滲出情況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隨著創面滲出液明顯減少可改為每2~3天換藥一次 ,直至痊癒。②注意局部用藥的療效。根據國家中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治癒:創面結痂癒合;有效:創面縮小,肉芽新鮮;無效:創面未癒合。先後曾用碘伏、甲硝唑、生雞蛋內膜外敷等換藥,連續使用2周無效後更換。採用象皮生肌膏換藥1周後壓瘡創面長出許多鮮紅色的小顆粒狀肉芽組織,觸之出血,幾乎無滲出液,周邊皮膚開始向內生長,說明象皮生肌膏換藥有效。③肉芽組織的鑑別與處理。當創面長出黃白色的不健康的肉芽組織時,應及時刮除,直至少許出血。當創面內肉芽組織呈鮮紅色,清潔創面時應動作輕柔,讓其正常生長,直至癒合。④換藥注意事項。換藥要儘量固定一人,有利於創面觀察的連續性,定時記錄創面情況和肉芽生長情況。

  1.2.2 全身綜合護理建立患者床頭翻身卡,每1~2小時翻身一次,臥位交替、舒適,骨突處墊棉墊,翻身時避免拖拉,認真檢查受壓部位有無異常,避免再受壓。加強營養的攝入,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強機體修復能力。根據病情給予輸血、脂肪乳等,同時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1.2.3心理護理和康復訓練患者長期臥床,多次治療效果不佳,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紹成功案例,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為了預防關節僵硬,肌肉萎縮,足下垂,應經常按摩肢體,行各關節被動功能鍛鍊4~5次/d,5~10 min/次。

  2結果

  患者入院後給予抗感染,全身支持療法,壓瘡換藥曾採用多種傳統的方法,無一例有明顯癒合徵象。壓瘡創面改用象皮生肌膏換藥,5 d後創面滲出液明顯減少,1周後創面呈鮮紅色,幾乎無滲出液,2周內創面長出新鮮肉芽組織,周邊皮膚開始向內生長,5周Ⅲ期壓瘡創面癒合,6周IV壓瘡也基本癒合,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

  3 討論

  壓瘡,祖國醫學上稱席瘡。由於患者癱瘓肢體廢用,長期臥床致受壓部位氣血運行受阻,氣阻血瘀,經絡不通,致使肌膚、皮肉、筋脈失去溫熙,儒養而成。預防和治療壓瘡是一項艱巨而又繁重的護理工作,以局部治療為主,輔以全身治療的綜合防治措施,達到促進創面癒合的目的。象皮生肌膏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去腐生新、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的作用。其中人參補氣以行血脈,改善氣血生化之不足,能增加血液的流動性,改善組織灌注,還能促進蛋白質、DNA、RNA的生物合成,以促進組織再生修復。當歸行血補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生地清熱涼血,並具有抗炎作用。血餘炭、海螵蛸具有收斂止血作用,能減少滲出物的形成,促進傷口癒合。象皮生肌膏用於壓瘡治療效果確切,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可以認為象皮生肌膏是治療壓瘡療效較好的藥物之一。

(實習編輯:潘信凝)

相關焦點

  • 臨床壓瘡護理預防及基礎循證研究
    但各種期刊上刊登更多的是治療壓瘡的經驗和方法,說明壓瘡並不少見。參加廣東省醫院分級管理評審工作的黎端莊主任護師在第一評審周期結束後報導:消滅昏迷,截癱病人的壓瘡是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本周期評審結果(31所三級醫院)除兩所專科醫院得分外,93 %的醫院均為0分,更說明了壓瘡發生的普遍性。
  • 壓瘡你了解多少?
    每年11月第三個周四為「世界壓瘡預防日」,今年11月19日是「世界壓瘡預防日」。那什麼是壓瘡,你了解嗎?什麼是壓瘡?EPUAP、美國壓瘡諮詢委員會(NPIAP)及泛太平洋壓瘡聯盟(PPPIA)《壓瘡/壓力性損傷預防與治療臨床實踐指南》將壓瘡(pressure injury,PI)定義為由於壓力或壓力結合剪切力對皮膚和/或受累組織造成的局部損傷。壓瘡是如何形成的?
  • 壓瘡 or 壓傷:美國壓瘡委員會2016版定義和分級
    於其中文獻瀏覽摘要(Abstract),具有指導意義者,獲取全文依據MeSH之定義(MeSH Unique ID: D003668),壓瘡為個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如臥床,皮膚和組織持續受壓而形成之潰瘍;身體骨性隆起部位,持續受壓而缺血,為受累最常見部位。
  • 牡丹人民醫院新增創面修復門診 可治療各類壓瘡等難癒合傷口患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文文 菏澤報導壓瘡一直是全球關注和研究的問題,也是臥床和老年患者的一個災難性合併症,以複雜、難癒合的慢性傷口為臨床特徵,是一個常見的、花費高的健康問題。8月10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菏澤市中心醫院)採訪獲悉,為了使該類患者得到相關規範化診治,在總院增設了創面修復門診,並於8月3日正式運營,由專業造口治療師每天進行坐診,可接診處置各類壓瘡、糖尿病足、放射性皮炎、失禁性皮炎、燒燙傷、靜脈性潰瘍、癌性傷口等需要創面修復患者。
  • 壓瘡備忘錄
  • 【護理學組】「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造口傷口失禁學組系列活動
    在2020年11月19日第八個世界壓瘡預防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規範醫院壓瘡(壓力性損傷)的預防與管理,發揮造口傷口失禁學組優勢,從而有效預防、治療壓瘡並為患者提供專業的照護,特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同時,蓋主任表示許多中藥外用膏劑作為我院特色醫療、文化資源,廣泛應用於各種急慢性創面的治療中,效果確切,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我們需要繼續堅持特色優勢,不斷繼承創新。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工作坊,寓教於樂,讓所有人參與其中,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聰明才智,通過動手、思考、總結掌握更多的傷口護理知識,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並在科研創新方面開拓思維。
  • 長期臥床警惕壓瘡 「勤翻身」最關鍵_南報網
    擅長大面積創傷救治,熟練應用多種皮瓣及負壓吸引技術,治療難治性胸腹壁竇道、各種壓瘡。擅長處理各類燒燙傷,將營養、透析、人工肺及國際先進的監測手段用於燒傷救治;將整形理念應用於燒傷救治過程始終,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和外觀。發表核心期刊文章30篇, SCI收錄4篇;軍區面上項目一項(項目負責人),參研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
  • 臥床病人如何防止產生壓瘡?
    由於之前一位和老先生相似同樣消瘦,營養欠佳,被迫體位的難免壓瘡患者脊柱部發生二期壓瘡,所以這次護理老先生的美小護們格外的細心,考慮的更全面。交班時兩位美小護髮現患者全身大汗淋漓而護理病人的家屬竟然為病人鋪了一次性藍色中單,小護們告訴家屬要鋪白色的容易吸汗的浴巾,並協助家屬鋪好,給患者擦拭汗液,告知家屬勤翻身拍背,給予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的形成。
  • 壓瘡敷料不可隨意用,5 種實用方法 6 大注意點總結
    2016 年,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小組在官網上將壓瘡更名為壓力性損傷,並且更新了壓力性損傷的分期系統及示意圖。因此,臨床護理人員也要及時更新壓瘡護理知識,這也是改善壓瘡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分享的是筆者與某醫院責任護士小 A 討論 2 期壓瘡敷料選擇問題的經過。歡迎護理同行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 「醫說」德州市人民醫院專家:處理壓瘡,預防重於治療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腦血栓後長期臥床的病人是一個很大的社會群體,由於行動不便,如果不能進行正規護理,病人的皮膚會形成壓瘡,十分痛苦。那麼壓瘡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呢?德州市人民醫院醫學整形美容科(燒傷外科)主治醫師劉飛提醒:處理壓瘡,預防重於治療。
  • 「讓更多人感受臭氧療法的魅力」醫用臭氧臨床應用交流會順利召開
    但來自五湖四海的海贄朋友們依舊匆匆從四面八方趕來,不畏高溫,不避酷暑,大家匯聚一堂,參加由海贄醫療組織召開的臭氧臨床應用與市場拓展交流會,聽取楊志波、魯建雲、遊鵬、潘伊枝四位皮膚科專業老師的臭氧臨床知識分享,共同探討醫用臭氧的臨床應用發展。
  • 當壓瘡遇上VSD(負壓封閉引流術)
    什麼是壓瘡?壓瘡:指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是由於壓力、剪切力、摩擦力等導致的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局限性損壞,多發生在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VSD:指用內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敷料(VSD輔料),來覆蓋或填充皮膚、軟組織缺損的創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對之進行封閉,使其成為一個密閉空間,最後把引流管接通負壓源,通過可控制的負壓來促進創面癒合的一種治療方法。
  • 101歲婆婆壓瘡痊癒出院 為三水區人民醫院送錦旗
    昨日,101歲的黃杏瓊老人壓瘡痊癒,1個月前仍排斥治療的她,出院前拉著區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一區醫生、護士的手,再次表示感激,並送上錦旗。今年5月,因為腰痛,自行錯誤處理後,她左臀出現壓瘡。壓瘡長在臀部,要強的老人不願告訴家人,任由創面潰爛。子女發現時,壓瘡已經嚴重影響了黃阿婆的生活,便勸她到醫院治療。這輩子從未住過院的黃阿婆一聽,對住院治療表示抗拒,並準備面對各種壞結果。「後事都交代我2次了。」小女兒黃瑞玲說。經過近半個月的開導,老人才勉強同意到區人民醫院治療。
  • DBS治療功能神經外科疾病的臨床應用
    隨著腦深部電刺激術的發展,其應用領域得到了不斷拓展,由最初的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發展至今已用於肌張力障礙、抽動-穢語症候群、抑鬱症、癲癇、頑固性疼痛能疾病的治療,尤其對於某些肌張力障礙性疾病的療效已被認可。
  • 日照市中醫醫院:世界壓瘡日,我們在行動!
    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壓瘡日世界壓瘡日宣傳圖片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在老年人中發病率明顯。11月19日,醫院傷口造口學術小組與「江南印象」小區居家壓瘡患者家屬聯動,為壓瘡患者提供居家護理服務。走進敬老院「關愛臥床老人,我們就在身邊」以科普知識講解的方式,圖文並茂的為敬老院護理人員及護工普及壓瘡預防與護理的知識。
  • 壓瘡的「前世今生」與發展變革,每個護士均應了解
    壓瘡術語與定義發展史溯及壓瘡最早的文獻記載則源自公元前 400 年古希臘時期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然而此定義無法符合壓瘡分級系統中的 I、II 級及深部組織損傷,同時考慮到剪切力、摩擦力這些導致壓瘡的因素必須被納入,因此2007 年NPUAP 修訂壓瘡定義為「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部損傷,通常位於骨突處,由壓力或壓力合併剪切力和/或摩擦力所造成。
  • 免疫治療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中的臨床應用
    2018年,CheckMate 032研究的成功使得納武利尤單抗單藥獲批應用於三線治療,成為SCLC的首個免疫治療藥物。其後,基於KeyNote 028和KeyNote 158的數據,帕博利珠單抗單藥也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SCLC三線治療的適應證。
  • 市中心醫院成為西安EWMA(優瑪)國際傷口治療師學校臨床實習基地
    隨著渭南市中心醫院學科專科體系日趨成熟,普通外科傷口護理門診於2020年7月順利通過省護理專家評審,獲得「西安EWMA(優瑪)國際傷口治療師學校臨床實習基地」資格。7月21日上午,西安EWMA(優瑪)國際傷口治療師學校臨床實習基地授牌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會議室舉行。此次會議由西安EWMA(優瑪)國際傷口治療師學校常務副校長喬莉娜主持。衛健委劉娜副局長、袁祖貽副院長、孫學軍主任及相關科室主任、護士長等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西安EWMA(優瑪)國際傷口治療師學校校長孫學軍致歡迎辭,並進行授牌。
  • 東巾講康復 | 長照機構常見病管理(一)壓瘡
    ,肘部,骶尾部,足跟處產生壓瘡。三期壓瘡:全層傷口,失去全層皮膚組織,除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外,可見皮下組織。有壞死組織脫落,但壞死組織的深度不太明確,可能有潛行或竇道。這種情況下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各種治療護理措施,應儘量保持局部清潔、以外科無菌換藥法處理創面,增加營養的攝入,促進創面癒合。
  • 昆明市延安醫院3D列印脊柱側彎支具投入臨床應用
    支具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凸是公認的適用於未發育完全的輕、中型患者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近期,昆明市延安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院數字骨科創新與轉化技術中心研發的3D列印系列醫療器械投入臨床使用,包括3D列印定製脊柱側彎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