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你了解多少?

2020-12-15 湖南24小時

每年11月第三個周四為「世界壓瘡預防日」,今年11月19日是「世界壓瘡預防日」。

那什麼是壓瘡,你了解嗎?

什麼是壓瘡?

EPUAP、美國壓瘡諮詢委員會(NPIAP)及泛太平洋壓瘡聯盟(PPPIA)《壓瘡/壓力性損傷預防與治療臨床實踐指南》將壓瘡(pressure injury,PI)定義為由於壓力或壓力結合剪切力對皮膚和/或受累組織造成的局部損傷。

壓瘡是如何形成的?

壓瘡經常發生在骨骼突出部位,也可能與醫療器械或其他器物相關。其損傷可表現為皮膚完整(或破損)或可能伴有疼痛的傷口。組織損傷是由於持續暴露於強大的壓力(垂直於組織表面)、拉力或剪切力(平行於組織表面),或這些力的模式的結合引起的。軟組織對持續變形的耐受力取決於組織的類型,也可受到微環境、灌注、年齡、健康狀況(急慢性)、併發症和軟組織狀況的影響。

機械負荷究竟是如何造成壓瘡的呢?

壓力:當有一個力垂直作用於皮膚時,則對表麵皮膚和皮下組織產生壓力,壓力壓迫組織,造成皮膚及皮下脂肪和肌肉等軟組織變形。當壓力作用於骨骼凸出部位時,軟組織變形將更為嚴重。壓瘡會在短時間的強大壓力或長時間的較弱壓力下形成。壓力聯合剪切力:2019年,NPIAP在其分級意見中闡明:劇烈和/或長期的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導致PI。與傳統的觀點相比,這一新的認識剔除了摩擦力和潮溼環境在PI形成中的作用。剪切力和壓力是相關的,剪切力來自於平行於皮膚的力。譬如當患者從床上跌下時,皮膚仍然抵靠於支持表面,但是其下層的組織隨著患者的移動而發生變形(見下圖)

在骨骼凸出部位受到壓力發生的變形也可能導致更深層組織之間發生剪切力(見下圖)。

壓力可在骨性突出部位對軟組織產生深部的剪切力

病例分享

李爹,男86歲,因骶尾部壓力性損傷4期於3.16日入院,查潰瘍面積約為10x10x3Cm的壓力性損傷。入院後予以全身治療、局部清創、負壓治療、自體富小板凝膠術。24天基本癒合出院。

如何預防壓瘡?

1、預防措施:勤翻身,勤換姿勢;臥床患者至少2小時翻身一次;坐輪椅者至少每15分鐘改變重力支撐點;避免90°側臥位,保持30°為佳;

2、保護易受壓部位:將軟枕、羊皮墊等墊在身體空隙處;保持膝關節屈曲,足跟離開床墊;圓環形坐墊邊緣易產生環形壓迫,應避免使用;

3、避免局部不良刺激:失禁患者排便後及時地清潔皮膚;使用無刺激性的皮膚清洗劑,避免頻繁清潔;

4、減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傷害:不可按摩或用力擦洗有壓力性損傷風險的皮膚;抬舉而不要拖動患者;床頭抬高角度

5、改善營養狀況:高熱量飲食,每天30^35kCal/kg;高蛋白飲食,每1.25^1.5g/kg;給予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膳食。

【來源:益陽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壓瘡的「前世今生」與發展變革,每個護士均應了解
    壓瘡術語與定義發展史溯及壓瘡最早的文獻記載則源自公元前 400 年古希臘時期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然而此定義無法符合壓瘡分級系統中的 I、II 級及深部組織損傷,同時考慮到剪切力、摩擦力這些導致壓瘡的因素必須被納入,因此2007 年NPUAP 修訂壓瘡定義為「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部損傷,通常位於骨突處,由壓力或壓力合併剪切力和/或摩擦力所造成。
  • 壓瘡備忘錄
  • 壓瘡預防,您知道嗎?
    水母網11月20日訊(通訊員 姜娜)2020年11月21日是世界壓瘡預防日,由於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各種疾病導致長期臥床患者增加,患者及家屬對皮膚護理方面知識缺乏,導致壓瘡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壓瘡的預防您知道嗎?一、什麼是壓瘡?壓瘡是指皮膚或皮下組織由於壓力,或複合有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而發生在骨隆突處的局限性損傷。
  • 日照市中醫醫院:世界壓瘡日,我們在行動!
    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壓瘡日世界壓瘡日宣傳圖片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在老年人中發病率明顯。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日照市中醫醫院開展了哪些「遠離壓瘡、你我同行」主題活動。加強知識培訓組織院內傷口造口學術小組全體成員及管理員進行《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研究進展》的知識培訓。
  • 詳解 壓瘡傷口的預防與照護
    壓力減除:坐輪椅或椅子時,須短時間(約半小時撐起臀部十秒鐘,可減少臀部受壓;床單須拉平,衣服須穿平整;減少縐紋、預防剪力形成;利用小枕頭、水袋、水球、空氣床等物品,減少壓瘡傷口部位受壓;徹底執行翻身時間,實際評估皮膚顏色變化
  • 臨床壓瘡護理預防及基礎循證研究
    林菊英先生在醫院護理管理學中提出壓瘡的標準為0 %時,尚有附加說明:除特殊病人不許翻身外一律不得發生壓瘡,帶入院者不準擴大。廣東省醫院分級管理評審標準中規定:從三級醫院到一級醫院,昏迷、截癱病人年壓瘡發生數為0。為說明壓瘡完全可以預防,還列舉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外科1966年前無陪人情況下,連續8年消滅壓瘡。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也曾介紹過不發生壓瘡的經驗。
  • 臥床病人如何防止產生壓瘡?
    由於之前一位和老先生相似同樣消瘦,營養欠佳,被迫體位的難免壓瘡患者脊柱部發生二期壓瘡,所以這次護理老先生的美小護們格外的細心,考慮的更全面。交班時兩位美小護髮現患者全身大汗淋漓而護理病人的家屬竟然為病人鋪了一次性藍色中單,小護們告訴家屬要鋪白色的容易吸汗的浴巾,並協助家屬鋪好,給患者擦拭汗液,告知家屬勤翻身拍背,給予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的形成。
  • 壓瘡敷料不可隨意用,5 種實用方法 6 大注意點總結
    2016 年,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小組在官網上將壓瘡更名為壓力性損傷,並且更新了壓力性損傷的分期系統及示意圖。因此,臨床護理人員也要及時更新壓瘡護理知識,這也是改善壓瘡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分享的是筆者與某醫院責任護士小 A 討論 2 期壓瘡敷料選擇問題的經過。歡迎護理同行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 象皮生肌膏治療壓瘡的臨床應用
    核心提示: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壓瘡一旦發生,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醫療費用。脊髓損傷伴有截癱的患者,極易發生壓瘡,若處理不當則會造成感染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創面採取象皮生肌膏換藥的方法,不僅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住院時間,也降低了醫療費用,效果較好。
  • 壓瘡 or 壓傷:美國壓瘡委員會2016版定義和分級
    以壓瘡(Pressure Ulcer)為主題詞MeSH,並限定為文獻主題(MeSH Major Topic),與脊髓損傷(Spinal Cord
  • 當壓瘡遇上VSD(負壓封閉引流術)
    什麼是壓瘡?壓瘡:指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是由於壓力、剪切力、摩擦力等導致的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局限性損壞,多發生在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壓瘡位置和面積主要為:骶尾部可見一約12.5*13cm壓瘡,右髖部可見一約12*13cm壓瘡,右足跟外側可見一約6*7cm壓瘡,左髖部可見一約9*11cm壓瘡,左側內踝部可見一5*5cm瘡面,左足跟部見一約4*3.5cm瘡面,左足第1趾骨遠端見一約3*2.5cm瘡面。
  • 長期臥床警惕壓瘡 「勤翻身」最關鍵_南報網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壓瘡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由此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家庭負擔。大多數患者起初認為壓瘡不是什麼大病,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旦壓瘡發生且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惡化速度驚人,如並發感染將直接威脅患者生命。那麼,長期臥床患者如何避免壓瘡?本期名家訪談,我們專訪了南京市中醫院醫療美容科主任周濟宏。
  • 東巾講康復 | 長照機構常見病管理(一)壓瘡
    今天的主題是:壓瘡。壓瘡是長照機構中發生頻率較高,又比較難控制的風險,是老年人中非常常見的皮膚問題,剛發現時如果不重視,很可能發展成直接危及老人生命的問題,不但疼痛,還會加重護理員的照護難度,增加家屬的經濟負擔和機構的照護成本。我們將從壓瘡的定義、好發人群、發生的原因、好發部位、分期和預防這六個方面來分享一下壓瘡的相關內容。
  • 「攜手助力,遠離壓瘡」 丨我院首屆傷口造口工作坊順利舉辦
    11月19日是世界壓瘡預防日,我院傷口造口小組特於今日下午14點30分在呼吸樓一樓室教室舉辦主題為「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首屆傷口造口工作坊。全國傷口造口組委吳玲主任線上為大家解讀了「2019年國際壓瘡指南」, 重點對新指南內壓瘡的分期和預防措施進行了講解。接下來的工作坊主要是培訓護士的實踐操作,近50名護士分為四個小組進行實踐。
  • 長期臥床的馬尾神經損傷患者發生壓瘡怎麼辦?
    壓瘡 壓瘡( pressure ulcer )又稱褥瘡、壓力性潰瘍,是由於身體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營養缺乏而出現損傷、潰瘍甚至壞死。好發於受壓的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骨、腳踝、足跟、臀部等。
  • 【護理學組】「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造口傷口失禁學組系列活動
    【護理學組】「攜手助力,遠離壓瘡」造口傷口失禁學組系列活動 2020-11-24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01歲婆婆壓瘡痊癒出院 為三水區人民醫院送錦旗
    昨日,101歲的黃杏瓊老人壓瘡痊癒,1個月前仍排斥治療的她,出院前拉著區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一區醫生、護士的手,再次表示感激,並送上錦旗。今年5月,因為腰痛,自行錯誤處理後,她左臀出現壓瘡。壓瘡長在臀部,要強的老人不願告訴家人,任由創面潰爛。子女發現時,壓瘡已經嚴重影響了黃阿婆的生活,便勸她到醫院治療。這輩子從未住過院的黃阿婆一聽,對住院治療表示抗拒,並準備面對各種壞結果。「後事都交代我2次了。」小女兒黃瑞玲說。經過近半個月的開導,老人才勉強同意到區人民醫院治療。
  • 婁底市康復醫院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壓瘡及噎食急救培訓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戴歡洪)5月21日、22日晚上,婁底市康復醫院護工部利用養老護理員工作空閒時段,舉辦養老護理員壓瘡及噎食急救技能的專題講座,由老年科A區護士長歐陽衛南和護理骨幹譚瑛主講,老年科42名養老護理員參加了培訓。
  • 牡丹人民醫院新增創面修復門診 可治療各類壓瘡等難癒合傷口患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文文 菏澤報導壓瘡一直是全球關注和研究的問題,也是臥床和老年患者的一個災難性合併症,以複雜、難癒合的慢性傷口為臨床特徵,是一個常見的、花費高的健康問題。8月10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菏澤市中心醫院)採訪獲悉,為了使該類患者得到相關規範化診治,在總院增設了創面修復門診,並於8月3日正式運營,由專業造口治療師每天進行坐診,可接診處置各類壓瘡、糖尿病足、放射性皮炎、失禁性皮炎、燒燙傷、靜脈性潰瘍、癌性傷口等需要創面修復患者。
  • 「醫說」德州市人民醫院專家:處理壓瘡,預防重於治療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腦血栓後長期臥床的病人是一個很大的社會群體,由於行動不便,如果不能進行正規護理,病人的皮膚會形成壓瘡,十分痛苦。那麼壓瘡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呢?德州市人民醫院醫學整形美容科(燒傷外科)主治醫師劉飛提醒:處理壓瘡,預防重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