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關燈」進入省電模式:寒潮、「雙控」、用電高峰電力供應偏緊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

在中國電力整體過剩的背景下,「限電」再現似乎是個頗為費解的現象,只是全國多地「限電」進入「省電」模式這一一致動作背後的原因卻各不相同。最受關注的浙江省限電是受「雙控」及工業用電高峰來臨,電力供應保障壓力增大綜合因素所致;湖南省、江西省則源於寒冬下用電激增導致的電力供應緊張。

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回應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偏緊問題時表示,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極寒天氣增加用電負荷、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電力保供困難等因素是造成此次多地限電的主因;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表示將採取四方面措施保障電力供應,以儘快緩解近期湖南、江西等地出現的電力供應偏緊局面。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限電」主要是季節性行為,往年也會出現電力偏緊的情況,只是寒冬、煤炭供應偏緊及節能減排等多因素疊加導致今年電力供應吃緊更為明顯,目前電力吃緊是局部的短期現象。

寒冬「限電」

近日,湖南省發改委發布的通知顯示,今冬湖南入冬早、降溫快,電力負荷快速攀升,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的歷史記錄,日最大用電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電力供應形勢緊張;為保證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供應,全省啟動有序用電。

該通知明確,有序用電時間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通知還明確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學校、醫院等)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有序用電時段關閉全省城市景觀照明、半關閉路燈,周末關閉黨政機關辦公室動力用電;用電企業要服從電網調度,統籌安排好生產計劃,錯峰避峰生產,不得以生產、經濟效益等原因拒絕執行有序用電。

長沙市發改委隨即呼籲各類工商企業服從調度,儘量安排在用電尖峰時段外生產,主動錯峰利用周末、夜間生產;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隨後,湘潭市、嶽陽市、株洲市、常德市政府部門陸續提出倡議稱,儘量不同時使用高耗能電器,電力用戶主動錯峰用電,減輕供電壓力。

與湖南省相鄰的江西省也出現了「限電」情況。據《大江網》報導,江西省發改委決定,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湖南省與江西省「限電」的原因相似,均由於寒冬導致需求端激增。國網湖南電力公司預計今冬明春全省用電需求將突破湖南電網供電極限,可供電力存在300至400萬千瓦缺口、日可供電量存在0.1至0.2億千瓦時缺口。

據《大江網》15日報導,受今冬首個寒潮的影響,當日11時21分,江西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2547.5萬千瓦,調度發受電電力達2631.1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此次寒潮來襲,部分地段出現覆冰現象,覆冰最厚的線路為國網九江供電公司管轄的110千伏妙廬線,覆冰1.4毫米。目前各地供電正常,未發生線路故障,但電力供需形勢嚴峻。

長沙供電公司新聞發言人吳東琳公開表態,湖南全省比往年提早一個月入冬。且受燃煤減少、水庫水位下降、風力發電受冰凍影響無法有效發電以及外來電減少等影響,供電形式較為嚴峻。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還是與需求有關,居民對生活品質提升,冬季用電取暖增加,電力需求增加快。他還說,電網不能按照最高負荷來建設,一是建設成本高,二是最高負荷時間段非常短,因此部分地區會做需求側管理,如果是給居民限電,絕大部分原因是居民用電激增,導致城市特別是老城區配電網供電能力不足。

韓曉平還強調,主要還是內需問題,加上調配問題,一些電廠並沒有預期到用電需求增加如此迅速,而庫存不能全部使用。他還說,「當然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一些地方也是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

事實上,早在10月27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稱,四季度,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局部地區尖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分區域看,預計華中、南方區域部分省份電力供需偏緊,主要是湖南、江西、廣西在用電尖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可能需要採取有序用電措施。

經濟復甦疊加「雙控」關燈

浙江省的「省電」行為的原因則與湖南省、江西省大不相同。

《華夏時報》得到的一份義烏市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站15日下發的《關於加強建築工地能耗設備使用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根據省、市關於能源「雙控」系列會議精神,為進一步控制電力消費,降低全市GDP能耗,打贏能源雙控攻堅戰,現結合我市建築工地實際,提出要求,民工宿舍不得使用「熱得快」、電磁爐等大功率電器;項目部合理安排施工計劃,不安排或少安排夜間施工。12月31日前,項目圍擋廣告、景觀亮化等夜間照明用電一律關閉。

此外,該《通知》還倡議,各建築工地辦公室場所、宿舍生活區少開或不開空調,室外溫度超過3攝氏度停止使用制熱空調,使用空調不得高於16攝氏度。

《通知》中所提的「雙控」,就是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2018年,浙江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浙江將建立能源「雙控」倒逼轉型升級體系;在各市平衡基礎上,累計騰出用能空間600萬噸標準煤以上;完成「十三五」能源「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

而浙江省大範圍「閉燈」則是在12月11日上午浙江省能源「雙控」和「減煤」攻堅電視電話會議後。而《華夏時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浙江省的「限電」均截至12月31日止。

「如果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節能減排指標而「限電」是另一個層次問題,則無可厚非。」林伯強認為。

當然,浙江省的限電也與經濟復甦給電力供應帶來壓力息息相關。據《浙江日報》報導,今年11月,浙江省出口總值達2381.6億元,同比增長20.8%。外貿火熱,訂單飽滿,企業加班加點生產的同時,也給浙江的電力供應保障造成巨大壓力。

韓曉平認為,這次也不是「拉閘限電」,用這個詞是誇大了,可能限電但是沒有拉閘。他說,電網公司不會這麼做,電網公司會保民生,只是對工業企業進行限電,這是正常的一件事情,當電網供電能力不足時,有一部分企業要減少用電。

多措施緩解電力供應偏緊局面

事實上,中國經濟復甦,工業用電高峰來臨,也確實為電力保障帶來壓力。

12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全社會用電量64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中電聯同日發布的更為詳細的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67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具體看第一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保持較快增長;全國16個省份全社會用電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製造業日均用電量創歷史新高;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增速均穩中有升。

韓曉平分析,經濟復甦,企業也會趕工追上疫情耽誤的時間,12月一些訂單不完成就要拖到明年,企業會有交付時間壓力,多重因素導致用電量大。

對於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偏緊,相關部門也在加緊協調,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各項工作。

國家能源局17日表示將採取四方面措施保障電力供應,以儘快緩解近期湖南、江西等地出現的電力供應偏緊局面。

具體為,督促電網企業優化運行方式,加強輸變電設備運維管理,挖掘跨省跨區聯絡線送電潛力,充分發揮大電網平臺作用,提高省間資源調配能力;督促發電企業將保供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加強機組運行維護工作,確保機組穩發穩供,避免因重要設備臨時停運造成電力缺口;部署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工作,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督促各地區電力主管部門落實應急預案,做好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準備,指導電力企業做好搶修復電應急準備,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災害對電力系統運行造成的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電力企業面臨保供應壓力的同時,也承擔著煤炭供應偏緊及電煤價格過高的壓力。

12月11日,中電聯發布了《關於保障迎峰度冬電煤供應,引導電煤價格合理回歸的倡議》。其中提到9月份以來,電煤市場供應需求逆向走勢形成「剪刀差」,市場價格持續上漲至「紅色區間」。特別是11月中下旬以來,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嚴重偏離供需基本面,給迎峰度冬電力保供和長期發展造成很大隱患。

緊接著,國家發改委12日召集10家電力企業開座談會,研究當前煤炭供需形勢,做好今冬明春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座談會上提到,目前重點電庫存8600萬噸左右,要求各集團內部電廠相互調節煤炭庫存,減少市場高價煤採購。

「煤炭供應偏緊,內蒙古倒查20年涉煤腐敗,對產量有一定影響,與此同時,臨近年底,煤礦都以保安全為主,」林伯強還向記者表示,進口煤減少並不是主要原因,中國的煤炭有一半用來發電,其中進口煤僅佔比6%,今年的比例會更低一些。

國家發改委昨日還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各項工作,提高發電能力,優化運行方式,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切實保障電力需求。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科學合理調度,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

責任編輯:於玉金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部分地區短時間電力供應偏緊 官方確保居民生活用電
    據國家電網網站消息,近期,受大範圍寒潮、工業生產快速恢復等因素影響,用電需求快速增長,部分地區短時間內電力供應偏緊。國家電網研究出臺迎峰度冬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八項舉措。包括原則上不安排影響供電能力的檢修工作、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電保障等。  ——確保電網安全運行。
  • 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 結構性用電矛盾不容忽視
    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是此次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的主要原因。總體來看,當前我國並未出現大面積缺電導致的「拉閘限電」,「有序用電」是應對短時特殊用電高峰的常規之舉。不過,此輪「有序用電」反映出的結構性用電矛盾問題也不容忽視。
  • 南方多個經濟大省電力吃緊 國家發改委回應了
    】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我想對這座城市說,外界、包括網際網路上的意見還在其次,請多徵求城市居民的意見,如果但凡還有別的辦法,請儘早替代關路燈。義烏關路燈反映了中國這個超大社會和經濟體的管理難度。中國的整體發電能力不存在問題,但有節能減排的國際義務壓著,有發電用電經濟上的利益取向牽引著,還有用電高峰一些時候的反常性變化幹擾,有時可能就是會共同搞出局部和臨時看上去不該發生甚至「不合情理」的事情。
  • 南方部分地區發有序用電通知 結構性用電矛盾不容忽視
    同日,受寒潮影響,江西電網統籌用電負荷,調度發受電電力均創歷史新高。江西省發改委決定,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尖峰時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近日,浙江省也接連出臺「限電」措施。  在我國電力工業發展初期,電源建設不足,電力供應不暢,「拉閘限電」成為一代人特殊的歷史記憶。近年來,隨著電力工業跨越式發展,我國電源儲備充足,甚至一度出現煤電產能過剩的情況。新一輪的「拉閘限電」因何而起?  此輪「拉閘限電」的首要原因,是氣溫突降,取暖用電高峰來臨,造成用電量突增。
  • 電力供應能否保障?
    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引發當地企業和居民廣泛關注。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有企業轉夜間生產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背後是什麼原因?
    為保障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通知》明確,有序用電時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將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拉閘限電」與氣溫突降、居民取暖用電高峰來臨,用電量突增有關。近期,中國多地氣溫呈「斷崖式」下跌態勢,雨雪冰凍天氣來襲,使得網架薄弱區域存在突發短時停限電風險,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壓力較大。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呼籲民眾不使用電烤爐等電器!
    為保障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通知》明確,有序用電時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將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拉閘限電」與氣溫突降、居民取暖用電高峰來臨,用電量突增有關。近期,中國多地氣溫呈「斷崖式」下跌態勢,雨雪冰凍天氣來襲,使得網架薄弱區域存在突發短時停限電風險,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壓力較大。
  • 多地拉閘限電!義烏連路燈都關了 發改委深夜回應
    時間進入12月,包括浙江省在內,已經有三個省份發布了限電限產的通知,疊加近期動力煤價格上漲的因素,市場紛紛傳言稱是因煤炭供應不足導致電力稀缺,政府因此才出臺了這些措施。難道「用電荒」又來了嗎?2004、2011年,中國曾出現大規模的用電緊張現象。
  • 多省「拉閘限電」背後:經濟的「暖冬」和氣候的寒冬相遇 供電網絡...
    經記觀察報 記者 高歌 李紫宸 近期多地區域電力供應吃緊,再現「拉閘限電」。多地電網最大負荷刷新紀錄,一組數據是:湖南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的歷史記錄,日最大用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
  • 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取暖用電增加,倡議少開空調
    受連續低溫天氣影響,用電負荷增長迅速。湖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多地發文倡議節約用電,啟動有序用電工作,並呼籲各類高危用戶、重要用戶自備獨立應急電源。湖南:半關閉路燈,倡議少用空調湖南省人民政府12月3日消息稱,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作出預測,2020至2021年迎峰度冬期間,湖南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將突破目前全省電力供應極限,電力、電量供應都可能出現較大缺口。
  • 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 這地連路燈都關了 發生了什麼?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這地連路燈都關了!發生了什麼?另一南方城市江西也啟動了「有序用電」工作。據央廣網南昌消息,江西省發改委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措施包括壓限不合理用電需求,執行路燈隔盞供電,控制景觀照明、亮化工程用電。多地限電的同時,據中央氣象臺14日消息,強冷空氣繼續影響南方地區,寒潮藍色預警持續發布。
  • 國家發改委回應南方電力吃緊: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
    據央視報導,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多地出現限電的主要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二是極寒天氣增加了用電負荷;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了電力保供的困難。 國家發改委表示,總的來看,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能夠保障用電平穩。下一步將加強多渠道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科學合理調度,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
  • 今冬南方用電迎「大考」 跨省送電能否解決「缺電」難題?
    「南方三省限電原因各不相同」,韓曉平向記者表示,浙江限電的原因包括節能減排與經濟復甦工業用電增加等,而湖南限電則與居民採暖負荷過高有關。南方多省居民今冬因疫情減少出門,導致採暖需求上漲,此外,在湖南與江西水電佔比較大、空氣溼度大的背景下,降溫對供電提出了挑戰。為保證電力供應,各地展開多種形式的「自救」。
  • 國網湖南電力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A+ | A- 【國網湖南電力全面進入"戰時狀態"】近期,在大範圍寒潮影響下,採暖用電負荷加速釋放;疊加國民經濟持續向好、電力需求快速上升因素,多地電網迎來用電高峰考驗。湖南:全面進入「戰時狀態」確保電網平穩運行入冬以來,湖南因氣溫驟降、居民取暖、工業用電量大幅攀升等多重因素疊加,電網最大負荷達到3150萬千瓦,創冬季用電負荷歷史新高。國網湖南電力積極應對、多措並舉,全力確保電力可靠供應和電網平穩運行。國網湖南常德供電公司員工安裝線路真空斷路器,全力以赴應對寒潮。
  • 國家電網回應湖南電力吃緊
    12月19日,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官網消息,入冬以來,湖南因氣溫驟降、居民取暖、工業用電量大幅攀升等多重因素疊加,電網最大負荷達到3150萬千瓦,創冬季用電負荷歷史新高。國網湖南電力積極應對、多措並舉,全力確保電力可靠供應和電網平穩運行。
  • 下一步如何保障電力需求?
    電力供應能否保障?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引發當地企業和居民廣泛關注。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有企業轉夜間生產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 國家電網:保安全運行加大輸送能力 保生活用電做好優質服務
    近期,受大範圍寒潮、工業生產快速恢復等因素影響,用電需求快速增長,部分地區短時間內電力供應偏緊。為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臺八項舉措確保迎峰度冬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 浙江多地限電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浙江等多地限電,義烏連路燈都關了】網曝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開始限電,有長沙網友稱上下高層只能靠爬,連取暖都受到了影響;浙江規定年底前市級單位辦公區氣溫在3℃以下方可開空調;還有義烏人表示,部分路燈都關了,有工廠上一休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和煤炭價格上漲、寒潮來臨有關?
  • 寒潮來襲 玉林供電局多措並舉保障玉林市用電穩定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捷攝 提供廣西新聞網玉林1月8日訊(通訊員 黃龍輝)1月7日,新年以來的第一波寒潮進入廣西,玉林市出現了斷崖式降溫,最低氣溫達2攝氏度,大容山等高山地區達到零下4攝氏度,受強冷空氣的影響,南方電網廣西玉林供電局管轄的部分輸電線路也出現了覆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