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在漫長的歲月積澱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傳承,這些文化至今都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這其中就有一些流傳的俗話,比如說「手不扶碗衰一世,抖腿聳肩毀三代」。
對於這樣的俗話,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到了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那麼,這句話放在如今是否有行得通呢?或者說,大家是否知道,這句話背後到底暗示了什麼意思呢?
1.為什麼會將扶碗、抖腿跟貧富聯繫在一起?
在古代的中國,由於家規比較嚴格,所以無論是小孩兒還是長輩,大家在一起吃飯時,是必須要遵守一些規則的,這些規則通常是以禮儀為主,如果不去遵守,就會被認為是對老人的不尊重,同時也是對規則的破壞。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在吃飯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抖腿,而且還不將碗扶著,這樣的情況會給人一種什麼印象呢?所以古人會認為,這樣的人不值得去深交,更得不到尊重,所以以後自然就不會發達富裕了。
2.古話放在如今,是否還能夠行得通呢?
其實一些好的規矩還是可以得到流傳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習慣可能在歲月的長河中,會慢慢地進行演變。就這句話而言,放在如今也是說得通的,因為大家在平時吃飯,或者是出席公眾場合的時候,對於這些基本的禮儀,也是要求掌握的。比如說,自己吃飯的時候總是抖腿,那麼就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樣會給自己的事業發展留下一些詬病。另外,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就必須先學會尊重別人,這些都是從細枝末節做起的。
3.如何養成好的個人習慣
吃飯、交流等,都是一個人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事情。雖然這些事情普通,但它更能夠反映一個人內在的素質,建議大家平時將這些細節牢記於心,並且不斷地去改變自己,讓這些好習慣真正成為自己的習慣,那麼最終就不會因為一些細節而使自己的形象丟分。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