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王位政權時遭變故,清世祖福臨更改祖制,實現封建社會固有繼承制度_順治

2021-03-05 家庭養身每日推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原標題:清朝前期王位政權時遭變故,清世祖福臨更改祖制,實現封建社會固有繼承制度

順治皇帝福臨的遺照中除了規定玄燁為皇位繼承人之外,還規定四位輔政內大臣輔佐幼主,他們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鱉拜。這樣的規定改變了滿清前期的祖制制度。努爾哈赤時期,規定:由八大和碩貝勒共同執政,並且後繼者由八大和碩貝勒商議之後決定。皇太極暴斃而亡之後,也是由八旗王公商議而定,並且繼任者也不是有皇帝的兒子來繼承,其他的貝勒也有資格。從次並沒有經過八旗王公商議而是直接有順治指定的,雖然時時徵求大臣尤其是湯若望的見解,但是最後的決策權還在順治皇帝手上,這與之前的祖制明顯呈相悖狀態。

順治帝

祖制繼承:

並且以往,都是由八旗王室的貝勒與新君共同(輔助)執政,或者代其攝政。皇太極之時雖然被擁立為汗之後,並且早就過了而立之年,但是還是與其他三大貝勒同坐而尊。又比如說,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豪格爭奪皇位未遂之後,最後由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代為攝政。此次,順治皇帝,一改前期祖制,改為指定皇帝兒子繼承,並且也沒有讓八旗親王、貝勒來輔政,而是任命四位大臣助幼主處理政務。那麼順治為何要更改祖制呢?

影視劇中 多爾袞向上天表表忠心之制

順治皇帝在即位之時才六歲,因此由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代為攝政,直接參與並處理國家大小事件。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作戰勇猛,創下無數奇功:大敗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滅掉南明政權,順利迎接順治皇帝定居北京城。在多爾袞攝政期間,想方設法將另一個攝政親王濟爾哈朗排擠在外,對皇權的嚮往讓他有取而代之的念頭。只不過當時孝莊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寶座,不惜下嫁多爾袞,還曾搬進多爾袞府邸居住,同時還頒布詔令,受封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與皇帝一樣的殊榮。直到多爾袞死後,才終結了這一局面。

影視劇中 孝莊為穩固皇權,與多爾袞同住

更改繼承祖制原因:

可能順治受夠了這樣的政治局面,不想讓自己的後繼人再次面臨,因此排除祖制,改為親信大臣輔政,這就是其真正的主觀原因。而客觀原因則是:自皇太極期間就在極力發展中央集權制,經過親自經營以及順治親政十來年,皇帝的權利日益增加,實現全國的政權集中於一人,真正的到達九五之尊的地步。順治曾多次拒絕八旗王公貝勒以及大臣意見,悉數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理朝政。

影視劇中 順治帝福臨

在位期間堅持派遣巡按,並親自提升了一批批忠於自己的人士,加強了兩黃以及正白的實力,使得圍繞皇帝的上三旗人才濟濟。皇帝威望、權利無以為比,能夠改變祖制提供了最強力的後盾。皇權的強大勢必削弱了王權,但是還得選拔幾位合適的朝臣,還必須是皇上的忠臣,還得有真才實學,在朝臣之中具有一定的威望。經過順治肚腩考察和使用,即選拔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

索尼:

索尼

才智雙全,在兩黃旗之中頗有威望,在多爾袞在世時,頗受多爾袞的喜愛,多次向把其歸於帳下,但是索尼言詞拒絕,誓要終於皇太極以及少年天子順治,多爾袞一氣之下將其罷官放於昭陵。順治親政後讓索尼回歸併且封為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事,賞賜兩次死罪而免。

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

正白旗人,松錦戰役立下功勞,授都尉世職順治親政後,蘇克薩哈間距故主多爾袞有功,被封為護軍統領、議政大臣。順治十二年蘇史克薩哈率兵大敗大西軍封為仕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

遏必隆:

影視劇中 遏必隆

滿洲鑲黃旗人,初始任侍衛,之後在松錦戰役立下功勞,授騎都尉世職,順治五年由於政治站位不同,白多爾袞革職,沒收一般家產。順治親政之後擢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加之戰場勇猛,軍功積累在入關之前便是護軍統領,入關之後兼太子太傅。

鰲拜:

影視劇中 鰲拜

滿洲鑲黃旗人,由於對福臨忠誠,被多爾袞壓制,淹沒其功勞,不但沒能升遷反而降低。順治親政之後,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任領侍衛內大臣,賞賜兩次死罪而免。

以上四位大臣其中三位都是擁護福臨的,另一位則是檢舉攝政王多爾袞有功,因此福臨對他們格外信任與寵信,佔據要職,匡扶幼主,治理國政。

影視劇中 年少玄燁 聽政

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病故,四位輔政大臣面對王公貝勒說到:「皇上遺詔,命令我等四人輔助幼主共同治理政務,然,以前均是有諸王公貝勒共理之,我等皆為外姓,怎麼能擔此重任,當今之際還是由諸王貝勒共同治理。」諸王貝勒:「皇上深知四位大臣衷心,因此將國家重任交於你們四位,遺旨有言,誰都不能干預。」 之後四位大臣奏請皇太后,在大行皇帝靈前,然後宣讀遺詔而受命之。就這樣,順治帝之後。便形成了以玄燁為中心,四位輔政大臣的統治局面。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順治皇帝福臨和董鄂妃相愛而不終,董鄂妃生世卻也成了謎?
    愛新覺羅·福臨先帝清太宗駕崩而去,大清朝由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繼承大清皇位,年號改為順治,於崇德八年(1643)登基。順治皇帝登基後,由碩睿親王多爾袞和攝政王輔政。順治七年(1650)順治皇帝失去了左膀右臂的碩睿親王多爾袞!失去了一員得力大臣,多爾袞出塞狩獵,死於糜爛,福臨得以提前親政。順治皇帝僅在位十八年!
  • 李世民的廟號只是「太宗」,順治為什麼稱「世祖」?
    其中,就唐太宗李世民來說,為唐朝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對於李世民這位皇帝,其廟號依然只是「太宗」,與此相對應的是,順治皇帝不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其廟號卻是「世祖」,這是為什麼呢?三那麼,問題來了,同樣不是開國皇帝,為什麼順治皇帝的廟號就是「世祖」呢?對於清朝來說,太祖的廟號用在努爾哈赤身上,而皇太極的廟號則是「太宗」,和李世民等皇帝一樣。
  • 大清朝史上懸案,「生死不明」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前面和大家介紹了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這兩位都是大清朝的國運柱石,是他們用生命奠定了大清朝的發展與壯大,最後成為大清朝的「太祖太宗」。前人栽樹後人乘蔭,有了前面兩位老祖宗的辛勞,才有後世子孫的「萬裡江山」和大清繁榮。接下來的皇帝便可順勢而治,指點江山了。所以我們今天的主角順治皇帝便來到您的面前,而這位順治皇帝從出生到去世都堪稱傳奇,堪稱謎團,也是大清朝的唯一 的「懸案」……。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地圖清朝皇帝順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順治代號:順治皇帝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開創了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 順治廟號世祖,康熙廟號聖祖,為何皇太極的廟號是太宗?
    歷代王朝中清朝前幾位皇帝廟號有點特殊:努爾哈赤廟號太祖、皇太極廟號太宗、順治廟號世祖、康熙廟號聖祖,有沒發現皇太極有點尷尬:父親、兒子和孫子廟號都是祖號,為何自己卻是太宗?這個其實是有原因的,我們來分析一下。先說說康熙廟號為何是祖號的聖祖?
  • 清朝最具爭議的皇帝,順治一生傳奇,能當皇帝因為他的名字是福臨
    研究過清朝歷史的人,會發現清朝皇帝基本都是「突然死亡」。皇太極之死,歷史記載「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時,無疾崩。突然死亡。」 順治之死,歷史記載「十八年正月初二,召原任大學士麻勒吉、學士王熙起草遺詔。初七日,逝於養心殿。 」
  • 清朝的皇帝(上)
    清朝的君主總共有十二位,從皇太極建立清朝到末代皇帝溥儀有十一位皇帝。清朝入關以來總共有十位皇帝。清朝的皇帝分別是: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後改清朝崇德),福臨(順治,入關後第一位皇帝),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嘉慶),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載湉(光緒),溥儀(宣統)。以上為十二帝的名字和年號。
  • 清朝選秀女:順治開創,乾隆將此發揮的極致,卻揭開了罕見的皇室私生活
    撰文|趙立波 順治十年,十六歲的新皇帝順治下發了對清朝後宮的一道頗為重要的諭旨,正是這一諭旨的推動下,直接影響了清朝二百年的宮廷婚配生活。在諭旨中,順治非常遺憾地表達了自己長期處於婚姻的不幸,而導致這種「不幸」的原因就是皇后不是自己選出來的。
  • 歷史上大清朝的順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嗎一名高僧說出了真相
    二十年後這個弟子在都城遇到了順治,順治看完畫後說這人怎麼沒有眉毛呀,於是提筆把眉毛添上,結果第二天,順治帝就和那弟子不見了。清朝皇太極突然去世了,因為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皇太極的兄弟多爾袞與皇太極的大兒子為了皇位相持不下,這時多爾袞突然改為支持皇太極的三子福臨繼位,並且為自己套上一個攝政王的名號,至於其到底與福臨的母親有什麼樣的交易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 莊聲 | 清朝前期票擬制度考略
    也許是受到了漢人臣下建言影響,結果在天聰十年(1636)三月將書房改為內三院(bithei ilan yamun),分別設立了國史院(suduri bithei yamun)、秘書院(narhūn bithei yamun)和弘文院(kooli selgiyere bithei yamun)等三大機構。國史院主要處理文書以及編撰史書,秘書院處理外交文書和諭旨以及奏疏,弘文院則承擔侍講等事務。
  • 深宮秘史:揭秘清朝的順治皇帝福臨到底是出家還是病死了!
    那就是清朝的順治皇帝福臨,傳說這位順治皇帝為情所困,出家當了和尚,斬斷情緣,阪依佛門,但是這畢竟是野史的說法;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當時皇宮裡正在蔓延一種叫天花的傳染病,順治皇帝的寵妃董鄂妃和她的兒子都染上了天花而死,順治皇帝也未能倖免,一同西去;最後是患上天花但是僥倖活下來的康熙得以上位,真相真的如此嗎?讓我們一起揭秘清朝來了解一下這位順治皇帝真的是出家了,還是去世了!
  • 六歲繼位的童子皇帝福臨,入主中原而威震天下,最終卻英年早逝
    這位少年皇帝在位時大膽的重用漢人為官,革除社會積弊;鼓勵墾荒,恢復被戰亂破壞的社會經濟,並對當時社會上的反清勢力採取剿撫並用的策略。在皇太極的攻擊下,明朝關外的諸多城池相繼淪陷,皇太極死後,其子福臨繼承了他的帝位,成為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女真遊牧民族那種由來已久的尚武精神在福臨身上展現出來,這種尚武精神流淌在愛新覺羅家族人的血液裡,年僅六歲的福臨就展現出皇帝的威嚴和優越感,這讓人大為驚訝!
  • 「世祖」廟號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皇帝才能被稱為「世祖」?
    「世祖」廟號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皇帝才能被稱為「世祖」?古代的皇帝都有各自的「廟號」,比如李世民的廟號是「唐太宗」,朱元璋的廟號是「明太祖」。這些廟號也都有各自的說法,要按照皇帝生前的功績來進行評斷。而其中「世祖」這一廟號,歷史上卻沒有幾個帝王得以使用,原因是因為「世祖」通常是繼承了先人的遺志,開創了一番豐功偉績的。我們中國歷史上的「世祖」只有三位,他們分別是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元世祖孛爾只斤·忽必烈,和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帝)。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三位「世祖」各自的功績。首先是光武帝劉秀。
  • 順治皇帝位大清朝做了什麼貢獻呢?在歷史排名上他能打幾分呢?
    順治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 ?順治皇帝是第一個在北京城統一中國的清朝皇帝。第一個在北京城接待藏族活佛的皇帝。第一個在北京城祭拜孔子的皇帝。第一個矩形滿漢全席的皇帝。明確清朝走什麼路,清朝在順治時代有兩大派勢力,一派繼承努爾哈赤勢力,認為大清國法統繼承於元帝國,和蒙古人是一家。
  • 清朝皇帝列表及簡介,第1和第2位,皇太極和順治都幹了些什麼?
    公元1636年,皇太極正式將後金改國號為大清,清朝自此正式建立。後經過七年的發展生產和內部積蓄力,於公元1642年贏得了松錦大戰的勝利。這一仗對於清朝的意義不亞於薩爾虎之戰,因為打完這一仗,大明王朝的寧錦防線就已經宣告崩潰了,這為後來的多爾袞入關打下了一定的戰略基礎。
  • 「順治五式」是一種什麼錢幣?
    公元1644年,清朝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世祖。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後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並鑄「順治通寶」。 順治錢制形式未能統一,按照背文可分為五種,也就是在錢幣界享有盛譽的「順治五式」。
  • 少年天子福臨,痴情董鄂妃
    福臨,年號順治。 少年福臨的命運,如同他的名字一樣: "福"從天上降"臨"。 但幾方劍拔弩張、互不相讓,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讓皇子福臨繼位。 多爾袞贊成,福臨繼位,他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