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問卷產品的MVP設計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線表單由於其製作成本低、觸達方式多樣、表單分析方便等優點吸引了眾多用戶,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於在線用戶調研中,其用戶包含了企業、機構及個人等。

一、背景&目的

1.1 背景假設

老闆覺得市面上的問卷收集產品都很複雜,要麼都很不友好,要麼就是很醜,因此這裡面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嘗試做一個問卷收集的產品。

1.2 目的

  • 根據行業、產品分析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機會點
  • 根據這些可能存在的機會點進行產品設計,以期解決用戶需求

二、行業分析

2.1 發展情況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被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觸、熟悉、依賴,用戶層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因此有很多企業都會希望了解到各層用戶群的喜好、興趣以及消費等等用戶屬性和需求。

企業/機構/個人通過在線問卷工具可以自行編輯、發布、回收問卷,還能同時獲得數據統計報表和分析。因此,在線表單由於其製作成本低、觸達方式多樣、表單分析方便等優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個人使用,也正在成為在線用戶調研的標配。

2.2 產業地圖

以表單流向為準,在線問卷產業主要分為兩層:

  • 第一層是創建問卷的工具,例如問卷星、騰訊問卷…
  • 第二層是問卷投放的平臺,通常分為社交平臺(QQ、微信)和收集平臺(微調查、問卷星)

企業/機構/個人創建、編輯問卷,然後在社交平臺、收集平臺上免費或付費投放,最終觸及到用戶。而用戶填寫完成後,表單最後也會回流到企業/機構/個人手上,形成數據報表。

2.3 盈利方式

目前在線問卷產品的大多數功能(如創建問卷,創建問卷連結等)均為免費,僅在特殊功能上需要付費——如設置答題邏輯,且這些功能通常更加適用於企業/機構,比如說企業較為關心的附帶品牌標識——外觀DIY功能。

另外,處於產業地圖中的第二塊——問卷投放——也是各產品通常會涉及到的付費需求點。對於需要進行市場調研的問卷創建者來說,有效回答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通常能夠決定這份問卷的數據有多大參考價值。而「如何找到合適的用戶,並且讓他們填寫問卷,同時還需要一定的回收數量」是一個解決起來相對比較麻煩的問題。

因此,許多問卷平臺會提供樣本服務,即用戶向平臺支付一定費用,委託平臺向符合調查條件的目標人群發布問卷,從而快速回收目標樣本數據。

三、用戶分析

3.1 用戶分類

問卷產品是一個典型的雙邊產品,連接的是調研發起者和被調研者。同時,對於問卷產品本身而言調研發起者是內容的生產者、主要發起方以及可付費拓展用戶。因此調研發起者對於問卷產品來說屬於最核心的用戶。

目前的調研發起者主要分為兩類:

個人用戶使用在線問卷產品通常是完成小型非商業調研(作業、社會實踐、實驗等)。而機構和企業用戶則不相同,對他們來說,問卷的結果通常用以支撐直接商業目的(滿意度調查、市場調整等)、間接商業目的(人才測評)或非商業調研(社會實驗、科研、民意調查等)

整理之後的用戶類型如下:

3.2 場景&需求

被調研者通常人數較多,背景相對比較複雜,但可以分為幫忙、領獎、感興趣等不同場景下,擁有不同目的的用戶

因此,場景和需求的細分如下所示:

四、競品調研

4.1 產品選擇&前言

根據項目背景&目的,因此主要分析的產品均為產業地圖上的問卷平臺。

同時,為了儘可能調研到不同類型的問卷產品,本次調研需要選擇定位差異明顯的問卷產品:出自大廠,但完全免費的騰訊問卷、主打CRM的麥客表單以及百度指數最高且功能最全面的問卷星。

4.2 騰訊問卷

相比較其他的問卷類產品,騰訊問卷的出道時間較晚,在用戶量上並不佔優勢,但是擁有大廠光環的它還是目前比較少見完全免費的問卷類產品,因此也非常值得探究。

4.2.1 核心業務流程

4.2.2 產品分析

1. 功能:

從覆蓋面上看,模板、題目控制項、數據分析等等方面基本都有涉及,覆蓋面還是比較廣的,但是缺失了一些面向企業特殊業務需求的功能——比如說題型(評分題、商品題型…)、定量回收功能等等。

不過好處就是降低了一定的學習成本,用戶在面對其他問卷產品中海量的題目控制項時,難免出現選擇困難的情況,同時騰訊問卷也提供了問卷模板的功能,進一步降低了學習成本。

從問卷設置中看,由於騰訊問卷是騰訊自家孵化的產品,騰訊問卷也接入了自家QQ的社交體系,提供了限定回答用戶範圍等等功能。

從數據統計上看,這部分主要分成五個板塊:

騰訊問卷採用的是實時統計問卷回收數據,並以圖表形式展示結果,同時能夠直接在線上進行交叉和篩選分析,功能很完備。尤其是回收概況這個模塊,提供了完成情況分析、精細的來源數據等不同維度的數據,而且其中有一些內容在其他問卷產品中屬於付費功能。

  • 回收概況(問卷總體數量和來源數據)
  • 回收數據(回收問卷展示)
  • 統計圖表(問卷結果圖表化)
  • 交叉分析(問卷結果分類分析)
  • 中獎結果(獎品、紅包處理結果)

2. 回答小組:

回答小組是騰訊提供的一種免中間費用的精準代投放業務,即企業向平臺支付一定費用,委託平臺向符合調查條件的目標人群發布問卷,從而快速回收目標樣本數據。

問卷投放者可以通過多維度的篩選,選定用戶範圍、回收數量和期望截止時間後,付出一定金額就可以投放出去。這些金額並不會交到騰訊手中,而是通過紅包的形式發給用戶。

初步估算,一個用戶大概需要付出2-3元,價格根據用戶屬性篩選精細程度而定。這些用戶的來源大多是通過騰訊的公眾號招募。

騰訊問卷通過這些用戶填寫的個人信息和初始問卷確認用戶的屬性:

之後如何問卷創建者投放了合適的問卷,便會通過公眾號提醒

回答小組讓問卷創建者更加容易投放問卷到用戶手中,而且由於微信的安全機制和騰訊問卷本身的安全機制,這些用戶大概率符合所選的用戶屬性。但是由於騰訊問卷發展時間短,且還沒有積累足夠深厚的群眾基礎,目前回答小組的用戶也比較少,很容易出現選擇完用戶屬性後數量不足無法投放的情況。


3. 商業內容:

目前是完全免費的狀態(騰訊問卷不收服務費),並且還有一些其他平臺收費,但是騰訊問卷不收費的功能,騰訊問卷也依此吸引了很多新用戶。

4.3 問卷星

問卷星是一家老牌的問卷產品廠商,也是目前三款中百度指數最高的一款,遠遠高於第二名的問卷網。

4.3.1 核心業務流程

4.3.2 產品分析

1. 功能: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問卷類產品都屬於通用性表單,通用性表單有很多好處,但是問題之一就是,由於用戶背景不一,容易導致部分對通用性表單不夠了解的用戶,無法自己找到合適的題型使用。因此,市場面上大部分產品都是從場景化模板的角度思考解決這個問題,而問卷星在除了場景模板之外,還提供了問卷類型選擇,這雖然不符合通用性表單的產品思路,但確實大大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問卷星的問卷類型不同於模板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簡單地將題型功能用預先擺好的形式展現出來,而是通過隱藏部分功能加上文案上引導等等方面,讓用戶自己完成理解不同題型的功能意義,從而更加輕鬆地完成問卷設計。並且這種方式也能夠更多地帶給那個對表單功能理解不深的用戶一些成就感,或者說是自我酬賞。

2. 樣本服務:

問卷星的樣本服務類似於騰訊問卷的回答小組,都屬於問卷代投放的功能。這些樣本來源一般是問卷平臺本身的註冊用戶,或者是其他第三方的有獎調查用戶;

用戶屬性篩選包括地區、性別、年齡、學歷、收入和婚姻狀況,同時,平臺還提供了特定要求的提交入口,可選擇面和範圍要比騰訊問卷廣一些。

不過,樣本服務也是問卷星的收費項目之一。

3. 商業化內容:

收入來源主要是兩塊:

  • 廣告盈利:主要是網頁與問卷上的植入性廣告。
  • 服務收費:問卷星的大部分功能是免費的,但是也提供了很多付費功能——樣本服務、高級題型等等。

4.4 麥客表單

麥客表單是麥客CRM裡的一個功能,相比於其他的問卷產品。麥克表單可能沒有那麼純粹,但是由於麥客CRM的存在,打通了問卷產品和CRM體系,可以讓表單的數據獲得更多的商業可能性,因此這也吸引了很多企業使用主要使用麥克表單。

4.4.1 核心業務流程


4.4.2 產品分析

1. 功能:

從業務流程圖中可以發現麥客表單基礎功能基本上比較完備。

但是相比於騰訊問卷和問卷星,功能上相對來說沒有那麼豐富,比如說需要用戶登錄才能填寫表單這類功能。

這個功能比較重要的一方面作用是能夠更好地防止或追責重複填寫、惡意填寫等異常行為。儘管麥客表單也提供了類似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要麼很容易破解,要麼副作用的大。

當然,功能少的同時也降低了一些學習成本和理解成本。

2. CRM:

不同於以上兩款產品,想對麥客表單進行產品分析,就不得不提到麥客的整個產品體系。

CRM(客戶關係管理)營銷是麥客主打的業務,而表單正是CRM的數據來源和上遊。麥客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將表單與CRM營銷結合起來,創造出豐富的商業應用場景去吸引企業。這也是它成為本次競品選擇之一的原因。

表單收集而來的信息中,如果有聯繫人相關的部分,麥客會把這些數據自動收集到聯繫人這個模塊。在之後,也能通過這個模塊知道哪些聯繫人填過哪些表單,填過幾次等等。

同時,用戶也能通過營銷模塊(郵件&簡訊)向聯繫人們傳遞營銷推廣、產品介紹、通知說明等等 1 to N 的信息,並追蹤用戶行為。


3. 商業內容:

由於其完善的CRM營銷體系,麥客在表單上的付費項比較少。付費內容主要集中營銷方面:郵件、簡訊等。

4.5 總結

1. 問卷編輯:

問卷星,提供了三者中最豐富的編輯問卷功能,同時結合其付費項,能夠全方位滿足個人/企業在問卷調查工作當中的需求。

騰訊問卷,三者中最年輕的產品。與問卷星相比,在功能的豐富性上還存在不足——比如說模板偏少、題型偏少等等問題。

麥客,是典型的重營銷型產品,它有缺失了一些問卷產品的基礎功能,但是多了一部分其他問卷產品少用的功能——現場抽獎、實時投票牆等營銷屬性重的功能。單對於麥客表單來說,過於偏向企業營銷而忽略基礎場景的擴展是一個比較明顯存在的問題。

2. 問卷投放:

一份問卷調研過程中,總會經歷從問卷設計到問卷投放的過程,然而對於許多調查者而言,沒有足夠多的樣本做分析是十分痛苦的事情,而與此同時,如何找到符合需求的用戶調研,對於大部分調研者又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因此問卷星和騰訊問卷均提供了問卷代投放類的功能,而問卷星提供的樣本種類最為豐富,並且也能夠滿足針對特定群體投放樣本的需求。

而麥客提供了廣告功能,調研者可以付費將表單放在其他產品的廣告中,增加表單曝光量,但是這並沒有很好的解決如何找到精準用戶的問題。

3. 數據回收和利用:

騰訊問卷的數據統計功能是三者中最完善且方便的,這也是因為由於騰訊問卷本身從原來的內部工具孵化而成的原因,因此更多的精力聚集在了數據收集上。

問卷星也有著不錯的數據統計能力,不過也有一些高級功能僅能通過付費獲得,比如說完成率分析。

而麥客表單在數據統計上的功能不如另外兩者豐富,但是在利用用戶填寫的數據上(尤其是聯繫信息),有著非常豐富的場景拓展。

4. 問題:

三款產品在功能上分別有其不同的優劣勢,但是在產品思路上他們都更加偏向於客戶(調研者),而對於被調研端的用戶則沒有提供足夠的方式讓他們在問卷產品上留存,甚至幫忙拉新。

而如果一個問卷產品被調研端的用戶數、用戶屬性足夠豐富的時候,能夠更加輕易地吸引調研者使用問卷產品。

因此,本次的問卷產品將以如何收穫更多活躍的可調研用戶為問題去做HMW分析。

五、HWM分析

5.1 HMW分析

問題:如何收穫更多活躍的可調研用戶

需求整理如下:

5.2 確定需求優先級

使用用戶量&頻次與難度&效果兩個象限確定需求優先級:

得出結果如下:

而目前產品還是MVP階段,需要儘快驗證其流程的可行性,所以其中分數最低的3項和非核心產品賣點的3項劃為待調研需求:

以上都屬於被調研端的需求,新產品的重點也是去吸引用戶填寫問卷,而對於調研端,新產品的問卷編輯主要是首保證問卷創建發布的核心流程跑通。因此確認調研端的需求如下:

最後整理需求如下:

六、需求文檔

6.1 需求背景&目的

6.1.1 背景:

市面上的問卷收集產品都很複雜,不是特別友好。

同時在對市場上問卷產品的調研過程中,發現了目前的問卷產品大多更加關注調研端,而對被調研端並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預計做一款主打被調研端的有獎問卷產品——輕調。

6.1.2 目的:

  • 驗證核心業務邏輯流程的可行性
  • 提供供小範圍測試的可使用產品

6.2 需求說明

本產品的開發涉及PC和移動,同時因為第一個版本預計的移動端僅支持從公眾號菜單欄訪問,因此建議開發環境以微信為主。

產品方向主要是希望解決可被調研用戶過少的問題,而初期希望通過積分、金錢等等方式吸引用戶填寫問卷,拉新。同時,當用戶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後,調研者端將是下一個產品重點。

6.2.1 用戶故事

1. 被調研者:

小三是一個學大一新生,空閒時間較多,因此希望能夠在業餘時間兼職裡獲得一些額外收入,用來補貼日常花銷,但是兼職大部分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整塊時間,有時候不一定有這麼多時間,而且收入也不算很高。所以希望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去獲得一些小額獎勵。

2. 調研者:

小節是一家諮詢企業的市場人員,因為工作,他需要對市場的用戶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尋求進一步溝通。於是在線問卷是一個很方便的初步調研方式。不過由於想接觸到對他們公司沒有了解的用戶,所以在找這些用戶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困難,以致於很難將問卷推送給這些合適的用戶。

6.3 本次開發功能點&目的

6.4 功能說明

6.4.1 產品架構&核心業務流程圖

產品架構:

核心業務流程圖:


6.4.2 調研端關鍵頁面原型(PC)

頁面流程:

關鍵頁面說明:


6.4.3 調研端關鍵頁面原型(移動)

頁面流程:

6.4.4 被調研端關鍵頁面原型(PC)

頁面流程:

6.4.5 被調研端關鍵頁面原型(移動)

頁面流程:

關鍵頁面說明:

6.5 Landing Page

目的:

目前產品還處於MVP階段,因此希望通過Landing Page吸引一些種子用戶測試產品,提出建議,幫助產品成長。

受眾:

初次的投放預計是給大學生,原因有這幾點:

  • 大學生時間較為充裕
  • 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時間較為充裕,會比較關注一些能夠帶來收入的渠道
  • 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

頁面:

填寫完成才可以提交,提交後這些數據需要記錄到指定數據表中,每日上午10點導出給運營人員(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建議開放一個通過指定輕調帳號訪問的GET接口,訪問後下載 csv 表格。)

6.6 數據埋點統計

第一期需要做數據埋點的地方不多,因為主要的調研方式是 LadingPage 吸引用戶參與內測,線下調研、訪談、觀察用戶體驗Demo:

LandingPage:

  1. LandingPage 頁滑動到顯示參與內測按鈕的唯一身份用戶數(日)
  2. 點擊參與內測按鈕的唯一身份用戶數(日)(時間若是不夠的話,可以通過時間戳得出時間後加入到LandingPage 信息收集的數據表中)

被調研端:

  1. 成功提交問卷的用戶數(日)
  2. 個人信息頁 6 個欄位的填寫用戶數
  3. 用戶總提現金額(日)

調研端:

  1. 問卷發布後的分享次數(日)

6.7 總結

這是產品的第一個階段,因此相信有待解決的問題還是多的(比如說錢、激勵等等方面),所以也正是由於這是產品的第一個階段,需要更加關心其核心功能是否能給用戶帶來價值。

這裡說的用戶並不是指調研者,而是被調研者。不同於其他問卷產品,輕調理想的主要目標群體是問卷的被調研者,而在之後的迭代中也會相對更加注重提升被調研端的體驗,去獲得更多用戶。

作為一個新產品,只有獲得更多的被調研者,才可能更可能去吸引那些調研者(企業/機構)。

因此,接下來的產品方向也是更多地去找和滿足被調研者的需求和欲望。

 

作者:許珂誠,微信公眾號:XKC的123

本文由 @許珂誠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基於MVP模型,進行問卷收集產品的基礎設計
    針對問卷收集產品,作者展開了MVP設計方案的分解,並結合產品特性以及自身了解,對某些要點進行關注與分析。各行各業都需要去研究用戶做數據分析,問卷調查變成了一個越來越普遍的需求,但是市面上的問卷收集產品都很複雜,要麼都很不友好,要麼就是很醜,老闆覺得這裡面有很大的機會,現在想要做一個問卷收集的產品。
  • 問卷調查全流程:如何做好一次問卷調查?
    作為產品經理,去做用戶問卷調查時,會習慣性地把它當做一個產品,從整個流程到細節去把控。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如何做好一次用戶問卷調查。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會發現也需要設計和運營同事參與,其中還是有很多細節和注意點,稍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踩坑。不同行業的人做某件事情的過程中,經常會帶有某種職業習慣。作為產品經理,去做用戶問卷調查時,會習慣性地把它當做一個產品,從整個流程到細節去把控。這篇文章就分享一下,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如何做好一次用戶問卷調查。
  • 問卷設計與統計分析---問卷設計的目的和理論基礎
    一旦有了明確的調查目的,問卷設計上就可以減少試探性,用更直截了當的方式提問,用更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如果調查活動本身帶有探索性質,那麼問卷設計可以不拘泥於模式,主要任務則是確定數據類型及收集方法。一般這種情況,會先做一個試探性的定性研究,摸排市場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大眾看法,這對問卷設計的擬題和措辭都會有不小的幫助。編寫調查問卷要與調查活動的目的相結合。
  • 問卷設計不簡單
    問卷設計流程首先,歷數一下問卷調查中的幾個問題最直觀的:其一,亂答問卷,或置之不理;其二,問卷題目過於泛泛,不切中要理,最明顯的表徵就是,問卷作出來的結果拿到上司面前,上司看完就回一句:「哦」;其三,問卷題目設計有基本技術錯誤,如偏向性、選項不完備等等。
  • 問卷設計的信度和效度
    一直想寫一遍關於問卷設計的信度和效度文章,一直苦於沒有通俗的例子解釋信度和效度。
  • 問卷設計總出錯?三步教你設計出滿意的調查問卷
    編碼既可以在問卷設計的同時就設計好,也可以等調查資料收集完成後再進行。前者稱為預編碼,後者稱為後編碼。在實際調查中,一般採用預編碼。02 參與問卷設計的人員要求參與問卷設計一般有三方面人員:統計調查人員、相關專業人員與計算機專業人員。
  • 調查問卷設計道法大全(附彩蛋)
    所言,對「新產品」和「成熟產品」的調研目的一般是不同的。怎麼說的來著?下面把關鍵點提取出來:所以呢,這兩種情況下的調查問卷的設計自然就是不同的。新產品的調查問卷相對來說更具發散性,而成熟產品的調查問卷則更具有針對性。也正因如此,一份標準的統計信度高的調查問卷對於成熟產品來說則成為了一種可能性。
  • 設計一份好的調查問卷應該是這樣的
    一個優秀的問卷設計,如同一款優秀的工業產品,是在一系列規範流程和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下產生的。不直觀的:其一,問卷不能反映實際人群,問卷沒有價值;其二,問卷設計的題目和選項有誤,沒有統計價值;其三,問卷沒有邏輯,只局限於描述情況,不能解決問題,問卷價值不大。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對問卷理解偏差,設計問卷沒有走規範流程,沒學過統計有關。
  • 量表類問卷題目的設計及案例
    「量表類問卷設計原則」   1.量表題目設計需要理論依據並進行預測試   優質量表是獲得有效數據,取得良好分析結果的重要前提,在設計量表類問卷的題項時,不能隨意而為之。
  • 問卷設計的五大要素七大原則
    需緊緊圍繞研究主題與研究目的評價問卷優劣的準則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問卷內容與研究主題和目的的契合度。一份設計很精妙的問卷如果與研究主題無關,那麼其價值也是很低的。通常,一個研究主題會由幾個不同的維度來解釋,在問卷擬題初期,每個維度最好設計10個問題左右,經過反覆挑選後,在正式問卷中每個維度至少要有3個問題。2.
  • 問卷設計與分析系列(一): 問卷編制
    而調查問卷的只能分析選擇A的有多少人,佔多少百分比,選擇B的人數是多少………。通過題目設計和分析可以看到,量表法和調查法具有明顯的區別。如果題目設計出錯了,那麼就無法進行後續的分析。目前,多數的研究採用的都是量表調查,並且是使用問卷調查進行。因此,我們有必要來了解如何設計問卷,並分析問卷。
  • 2019年7月4日┃問卷設計┃調查問卷設計的程序及注意問題
    調查問卷設計的程序及注意問題靜恩英(廣東海洋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系,廣東 湛江 524088)摘要:調查能否取得成功,關鍵是看調查問卷的質量。因此,調查問卷設計必須嚴格遵守設計原則和程序,才能保證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 怎樣快速設計一份調研問卷?
    無論是運營,還是產品,開展工作都離不開前期的調研,而最常用的調研方式就是問卷調查,它能夠為後續工作提供有效依據,是我們了解用戶行為特徵、評價反饋的重要渠道。如何快速完成問卷,達到調研目的?今天就來說一下設計問卷的方法。
  • 問卷設計總出錯? 三個步驟教你如何設計出滿意的調查問卷
    根據調查目的、調查對象來設計科學、實用、有效的調查問卷,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問卷設計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調查資料的真實性、適用性,影響到問卷的回覆率,進而影響到整個調查的成敗。因此,問卷設計在問卷調查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筆者根據多年來的調查實踐經驗及社會調查方法與實務課程的教學體會,對問卷設計中的有關技巧進行初步的歸納總結。
  • 如何設計調查問卷
    二、設計調查問卷筆者認為調查問卷是訪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但與訪談不同的是審計人員無法在問卷填寫期間和被調查者互動,往往會影響調研結果,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問卷的題目設計上下功夫。1.表明來意,主題明確審計人員設計調查問卷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量身定製,但在用戶開始填寫問卷之前應先說明調研目的,如:「要調研什麼」、「要從哪些方面調研」,使被調查者清楚這份問卷是關於什麼的、是用來做什麼的、是實名制還是匿名、答題時需要注意些什麼等等,此部分內容審計人員可參照項目目標等進行編制。
  • 問卷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主要是因為社會的複雜性,而調查對象是一個個的個人,這些個人是不同的,再高明的問卷設計者也不可能考慮到所有調查對象的需求,而且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其看法肯定是不相同的。因此,做一次問卷調查,大家就會對問卷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看法,這些看法,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設計的問卷,另一方面,則為下次設計問卷提供了一些有意義的經驗和教訓,有助於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 2019年6月21日┃問卷設計┃問卷設計五原則
    問卷設計五原則賀珍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處於大數據背景下的資訊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接收到大量信息。那麼,如何利用問卷在各種紛雜的信息中提取出我們想要的信息呢?問卷設計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呢?楊樹森在2012版《秘書實務》一書中提出,問卷設計必須遵循必要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和自願性原則。李林梅提出了問卷設計的八個原則:目的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順序性原則、簡明性原則、一般性原則、邏輯性原則、明確性原則、非誘導性原則。李俊則認為,問卷設計應遵循五個原則:系統性原則、方便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嚴謹性原則、趣味性原則。
  • 問卷設計與統計分析——問卷格式的排版技巧
    調查人員為了節省調查費用或者為了使問卷顯得簡短,使得問題間隔太小,被調查者回答時容易串行出錯,且後期的編碼錄入也容易出錯。2.問卷中重要的地方沒有突出。尤其是郵寄問卷或留置問卷,如果答題規則或跳問提示不清楚,很容易造成錯誤。3.紙張低劣和印刷粗糙。
  • 八種問題形式及其設計技巧 調查問卷設計 問卷調查資料
    已發布信息精選(回復括號中的關鍵詞可查看)(步驟)調查問卷設計 | 步驟及如何確定應該搜集哪些信息(選項)調查問卷設計 | 怎樣提問 | 選項設計的七項原則(客觀)調查問卷設計 | 怎樣提問 | 詢問客觀問題的七項原則(種類)調查問卷設計 | 問題的種類
  • 調查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
    問卷調查在教學質量評價中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很多老師對於如何設計問卷還比較陌生,今天和明天我們將用兩天的時間為大家分享如何進行一個好的問卷設計,它就是由李俊所撰寫的文章《如何更好地解讀社會?——論問卷設計的原則與程序》。關於問卷設計的原則,文章說道,從大的方面考量,要設計一份相對完善的問卷,需要把握幾個原則:1、系統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