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情緒敏感點,或是某句話、某件事,一旦被觸碰到,就會起情緒。這情緒一般認為是來源於小時候的心理創傷,刻在了我們的潛意識裡,造成創傷的相似情景再現時,潛意識就會提示或者驅動著去做什麼,來避免再次造成一樣的創傷。
當內心的情緒被喚醒時,情緒背後伴隨著痛苦,此時如果情緒可以承受,就不要逃避,不要轉移注意力,去感受情緒背後的痛苦。
這時除了當下的感受,可能還會閃過過去類似的感受。不管是當前的感受,還是過去的感受,只要是自己能夠承受,就承受,不能承受,就停止。每一次感受,承受情緒的痛苦,都是在使敏感點變得不那麼敏感,也就是內心強大了那麼點。
感受敏感點引起的情緒的痛苦,實際上是潛意識在重新評估過去的記憶。小時候非常脆弱,非常依賴養育者,兒童承受的痛苦,長大了就可以承受了,所以如果給潛意識重新評估過去的記憶,就會發現過去是威脅危險,現在已經不是了。
當情緒來了,潛意識內心發現危險,或者發現可以承受,潛意識就會記住這次的經過,而去覆蓋掉原有的對類似情景的錯誤記憶,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景時,就不會再起情緒了。
當然這個改寫潛意識記憶的過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每次都是對自己的挑戰,主動去承受情緒所帶來的痛苦,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潛意識記憶之深刻,小時候就記住的情緒本能反應,因此改變內在的記憶,需要次數足夠多的練習,承受足夠多的痛苦之後,才能使得內心真正強大起來。
這個訓練過程,和鍛鍊身體非常類似,需要有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可以看到效果。一次的鍛鍊,不能使身體變強壯,過度的鍛鍊也會傷害身體,心理訓練也是一樣的,需要堅持練習,需要每次承受的痛苦都是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鍛鍊身體與情緒練習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一旦停止鍛鍊,身體就會反彈,但是心理不會,內心強大了,就永遠不會在脆弱了。
人總是要去做之前做不到的事情,才可能真正的成長。雖然這個成長過程會伴隨著痛苦,成長都是痛苦的,哪怕去鍛鍊身體,也只有練到肌肉略有疼痛,人的力量才會增加。
這個過程是我們在主動管理自己情緒,不逃避情緒背後的痛苦,主動去承受痛苦,如果是被動承受痛苦,那就是委屈求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