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青草池塘處處蛙,懷念那伴著蛙聲的童年

2020-12-19 齊魯壹點

文|劉鵬飛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的這句詩,總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我小時候,聽三爺講過很多關於科考的故事,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讓考生以《深山藏古寺》和《蛙聲十裡出山泉》為題作兩幅畫。很多考生的作品都不符合題意,只有一個考生在《深山藏古寺》裡抓住一個「藏」字,連寺的一角都沒有畫出,只畫了一個和尚在山下挑水,有和尚必定有寺,寺在哪裡,在山上藏著哩。

至於《蛙聲十裡出山泉》,那個考生也是一隻青蛙也沒有畫,只在溪水裡畫了幾隻小蝌蚪,得了滿分。

不知是三爺記錯了,還是我至今沒有見到出處,只發現齊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為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上沒有青蛙,只有幾隻活潑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歡快地遊動。這幅畫的詩句也是老舍先生預先指定的,他想給白石老人出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沒想到被白石老人迎刃而解了。

《蛙聲十裡出山泉》語出清·查慎行《次實君溪邊步月韻》,「雨過園林暑氣偏,繁星多上晚來天。漸沉遠翠峰峰淡,初長繁陰樹樹圓。螢火一星沿岸草,蛙聲十裡出山泉。新詩未必能諧俗,解事人稀莫浪傳。」後來蝌蚪也題了一首蛙鳴詩:「緣何些許入班門,又作丹青硯上尊。十裡清泉蛙聲起,燕支濡墨落梅痕。」立意一點也不亞於查慎行。

以《蛙聲十裡出山泉》為題作畫,確實有一定難度,在有限的篇幅裡畫出十裡的蛙聲,只能藉助那一隻只小蝌蚪。「閒池草色青,蝌蚪自滋生。」記得我小時候,只要是有水的河裡都會有青蛙,也會有黑壓壓的成群的小蝌蚪。

我小時候住的老屋,就在一口池塘邊,每逢夏日的雨後或夜晚,那就是蛙的天下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青蛙的叫聲。多少次,我就是在這樣富有詩意的幽美鄉村夜晚枕著蛙聲入眠的。

大人們在大柳樹底下,搖著芭蕉扇,講著古老的傳說。很多關於蛙的故事,都是在這裡灌入我耳中的。

記得有一年的夏夜,我們幾個小朋友一起去河邊捉青蛙,被三爺看到了,每人屁股上挨了一巴掌。三爺說,青蛙是益蟲,吃蚊子、吃害蟲,不能害它們。說著,把我們拿著手燈抓的半水桶青蛙全部倒回了河中。

我至今也鬧不明白,白天比猴子還精的青蛙,到了夜晚怎麼那麼老實那麼笨呢?黑黝黝的草叢中,拿手燈一照,它們就老老實實、一動不動地俯首就擒了。但夜裡我們是不敢再抓青蛙了,因為一到夏夜,三爺就在一條條小河邊溜達,看到抓青蛙的我們,他都會擰著我們的耳朵讓我們把青蛙放入河中。但在三爺忙著的白天,我們還是偷偷地用苘麻葉釣青蛙,那是一釣一個準。

有時,我們用紗布做成的網兜把蝌蚪從河裡舀上來,放入水盆或水桶中,用手捧一捧小蝌蚪,軟軟的,滑滑的,好看又好玩。長大了,知道青蛙是益蟲,明白了青蛙是害蟲的天敵,是莊稼人的好朋友,就不再抓青蛙,就不再捉小蝌蚪了。

來到城裡後,離青蛙越來越遠,幾乎聽不到蛙鳴了。前天偶讀艾青的《憶白石老人》,才知道齊白石給他畫過一幅被青草絆住腿的青蛙。雖沒有見到畫,但從艾青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到白石老人畫得非常有趣,「一隻青蛙往水裡跳的時候,一條後腿被草絆住了。青蛙前面有三個蝌蚪在遊動,更顯示青蛙掙不脫去的焦急。」

我非常喜歡齊白石關於蛙的水墨丹青,因為在齊白石的蛙圖上,幾乎都有蝌蚪。他八十五歲時,還畫了四隻蛙在河岸上蹦跳,捉蟲的同時也沒忘了護衛水中的幾點蝌蚪。齊白石在畫中題款說:「在公為公,在私為私。」

齊白石自小生活在農家,耳濡目染,對青蛙的體形、動作十分熟悉,所以,他筆下的青蛙,前腿和後腿,都能凸顯肌肉的質感,跳躍、遊泳、捕捉、鳴叫,更是鮮活如生。

私塾出身的三爺講的那些故事,我原來以為都是他瞎編亂造的。如今書看得多了,才知道他說的都是有根據的。例如他說的「蛤蟆說法」的遊戲,一隻大蛤蟆領著八隻小蛤蟆,大蛤蟆讓小蛤蟆排成兩隊,大蛤蟆叫一聲,小蛤蟆也跟著叫一聲;大蛤蟆連叫幾聲,小蛤蟆也跟著連叫幾聲。最後一隻只小蛤蟆來到大蛤蟆跟前,一邊點頭一邊叫,像是行告別禮,然後依次退下。這在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和元人陶宗儀的《輟耕錄》中都有記載,與清人袁子才《子不語》中的「蛤蟆教書」大同小異。

小蝌蚪在我們老家叫蛤蟆蝌仔子,這符合我們家鄉把小東西都叫做「子」的習慣,諸如馬駒子、牛犢子、小蟲子等等。現在與各地的叫法比比,我們的「蛤蟆蝌仔子」最貼切,最符合其意,最不容易與其他東西混淆,極易為他人理解。不然,我們都隨著古代稱小蝌蚪為「活東」,你懂嗎?真的,唐伯虎在他的《和沈石田<落花詩>》中就這樣寫道:「向來行樂東城畔,青草池塘亂活東。」這裡的「活東」就是小蝌蚪。還有朱彝尊《河豚歌》:「河豚此時舉網得,活東大小同賦行。」這裡的「活東」依然是小蝌蚪。看樣子,到了明清時期,「蝌蚪」依然被「活東」替代。

就是到了今天,對蝌蚪的叫法也不盡相同。周作人曾經琢磨過各地的叫法:「《爾雅》雲科斗活東,北京稱蝦蟆骨突兒,吾鄉雲蝦蟆溫,科斗與活東似即一語,骨突與科斗也不無關係。」

在今天的叫法上,我發現溫州的叫法和東北的叫法,與我們安徽北部的叫法最為接近。溫州叫「歐蟆仔仔」,東北叫「蛤蟆咕咚」,與我們的「蛤蟆蝌仔子」如出一轍。至於河南東部的「各簍子」和陝西的「哈魚子」,就只有他們自己能聽得懂了。

現在,城裡已經很難見到青蛙了,就是在鄉下,青蛙也已不多見。曾今有多少人為了自己一飽口福而大肆捕殺青蛙,讓自然界的青蛙越來越少了。我看到過一幅《竹籠囚蛙圖》,竹籠中群蛙痛苦掙扎的場面讓人過目不忘。「熟梅天氣雨初收,何處蛙聲隔水樓。」「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溪村楊柳好藏鴉,春水池塘已吠蛙。」一想到「水滿田,蛙滿河,聲連天」的童年,我就十分感慨,也十分想念、十分留戀那舊日的蛙聲。

(壹點號 讀點)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九首描寫青蛙的詩詞,聽取蛙聲一片,青草池塘處處蛙,你喜歡哪首
    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邊的池塘裡響起了一陣陣蛙聲,呱呱呱呱的叫個不停,此起彼伏,在池塘的這邊,在池塘的那邊,在池塘的四周,青草裡、水岸邊……到處都有它們歡快的叫聲,仿佛一首交響樂,此方唱吧,我方登場,高低錯落的音調環繞在耳邊。停下腳步,遙看池塘周邊,慢慢傾聽這些亂而不雜的聲音,呱呱呱,這些調皮的小傢伙,耐不住冬天的寒冷和早春的寂寞,早早的就閃亮登場,一鳴驚人。
  • 古詩詞裡敲「蛙鼓」
    這是明代高啟的《田園書事》,描寫了一幅初夏時節蛙鼓敲夏的意趣景象:西園春去,綠蔭愈加細密,微風顯出涼意。窗前的屋簷下,晚歸的雨燕互道平安,院中的池塘裡,亂蛙隱草叢,不停呱鳴。進入夏天,一場雷雨過後,池塘裡的蛙鳴便此起彼伏了。蛙聲如鼓,叫出夏天的意向,敲出夏天的涼意。古代文人墨客似乎更加鍾情於蛙鳴,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
  • 童年的小村外,聽取蛙聲一片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每次看到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童年的村外,那一片片的蛙聲。兒時的雨後或者是夏天的傍晚,是青蛙叫得最歡的時刻。
  • 【配樂朗誦】黃偉寧:懷念故鄉的那一片蛙聲
    時值春夏交替之際,正是故鄉蛙聲叫得歡暢淋漓的時刻;我常常在夢中聽到那片熟悉而親切的蛙聲。蛙聲,是故鄉大地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隱喻著鄉村的古老文明與詩意,它已成為一道符號,深深刻入我的腦海我的骨子裡,漂泊異鄉求學的那些年,我總常常在異地形形色色的蛙鳴聲中,思念著故鄉的山山水水和花草樹木,思念故鄉潮溼水聲中那一片浩蕩的蛙聲……這個季節,蛙聲想來大概是故鄉大地上最美的旋律吧。在雨後的黃昏,到田壟上走一走,看一看,呼吸著潮溼新鮮的空氣,總能夠聽到此起彼伏的陣陣蛙聲。
  • 十首芒種詩詞: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再想想那城東的黃篾船,那船上的人,睡覺時,定是聽著雨打在船上的聲音和踩踏車船上輪子的聲音入眠的吧!《約客》【宋】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值黃梅時節,家家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上,青蛙處處鳴叫。時間已經過了午夜,朋友還沒來,詩人百無聊賴地敲著棋子,震落了一旁的燈花。閒適怡然的夏日生活,相信是所有人的嚮往。
  • 聽取蛙聲一片|含有「蛙」字的飛花令,你能接幾句?
    表面是指:春天的蛙叫,秋天的蟬鳴,實則比喻空洞無物、喧鬧誇張的言談。而下面就由成語中的「蛙」字引出本文的主題,即含有「蛙」字的飛花令,你能接幾句呢?「蛙」字位於第一個字的古詩句1.蛙鳴蒲葉下,魚入稻花中。——王建《汴路水驛》2.蛙聲直可厭,聒耳橫相干。——宋祁《聞蛙二首》3.蛙鳴得其所,人樂與之偕。
  • 部編七下語文古詩《約客》知識點精講、圖文解讀、教學設計
    形容處處都在下雨。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那長滿青草的池塘裡,到處是青蛙(的叫聲)。約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棋盤,(等著客人,) 看到落下的燈花。前兩句交代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蛙」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讀來使人如身臨其境。後兩句點出了人物和事情。
  • 神話與笑話一一一讀趙師秀《約客》
    約客 宋.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梅雨時節,家家戶戶都被煙雨籠罩,長滿青草的池塘裡,傳來陣陣蛙聲。已經過了午夜了吧?約好的客人還沒有來,要是來了,現在不是在棋盤上殺得正痛快嗎?可是,到現在還沒有來,是朋友臨時有了要事而爽約嗎?還是大雨滂沱泥爛路滑而爽約呢?誰知道呢!反正,今天過把癮的願望怕是要泡湯了,這麼個時候了,風雨交加,火把也打不成,又泥爛路滑,叫他怎麼能來?
  • 暑假帶你玩數學,讀讀這個源於小遊戲的數學童話吧——蘆果漫遊數題國18:青草池塘蛙
    蘆果漫遊數題國第18集:青草池塘蛙蘆果把紅、黃、橙三顆寶石小心翼翼地裝進自己的口袋裡蘆果坐起來四下一看,原來已是夜晚,他們就在青草坡底,差一點兒就要掉到池塘裡了。正想著呢,青鳥也醒了,蘆果連忙拉住他,免得他掉到池塘裡。青鳥摸摸後腦勺:「我怎麼耳朵裡聽到許多雜音,呱呱呱,呱呱呱,難道我摔得耳鳴了?」「哈哈,那是池塘裡的青蛙在唱歌呢,青草池塘處處蛙呀。」咦,這不也是一句青字開頭的詩嗎?
  • 散文隨筆:又到蛙聲唱響時
    又到蛙聲唱響時夏季己經過了一陣子了,現如今,己經邁進了七月的門檻了,當七月的銀幕拉開那時刻,各種腳色便接踵而至,紛紛攘攘閃亮登場,以各自的媚態展示自己的魅力,蟬的鳴唱象晨曦吹起的號角,蝶的飛舞似七月流火的振幅,蛐蛐的歡叫讓夜不再寂寞,我最喜歡雨後蛙鳴的聲音,那是夏的湧動。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唐宋詩詞中17個最美的疊字詩句
    古詩十九首是運用疊字的詩歌典範,其實唐宋詩詞中也有很多疊字詩句,增加了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讀一下唐宋詩詞中最美的17個疊字詩句。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下句的「萋萋」一詞也是使用了疊字,寫出了青草的茂密繁盛,令人眼前生出一片芳草碧連天的美麗景象。白天陽光照耀下的漢江,連對面的樹木都看得十分清楚。遠遠看見鸚鵡洲上芳草茂密繁盛,風光無限好。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 讀點|身處都市喧囂中,懷念那伴著柳笛聲的童年
    如果再加上嘴上和手上的功夫,能演奏出基本的兒歌,那音質還是挺動聽的。女孩不會製作柳笛,總是跟在我們身後「哥哥、哥哥」地叫著,求我們幫忙製作柳笛,自然,我們該剜的野菜她們幫我們完成了。頓時,柳樹林裡,不同的柳笛聲此起彼伏,匯成一首絕無僅有的交響樂。
  • 花褪殘紅青杏小,綠水人家繞,邂逅古詩詞裡那一片養眼的新綠
    和我一起走進古詩詞,邂逅古老時光裡春光下那一片養眼養心的新綠。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多麼生機盎然的綠窗紗,隔了千年的光陰,仍舊能夠感受得到那撲面而來的春天的氣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