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兒在宮內的四大特徵與篩查手段,孕婦提早了解,及時做好防範

2020-12-19 美媽很帥

小西已有身孕3個月了,因為她的一個朋友生了一個唐氏兒,聽說高齡懷孕生出唐氏寶寶的概率比常人高很多,現在她已經將近40歲了才生第一胎,內心沒一點焦慮是假的。為人父母,都想自己的寶寶健健康康,為了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小西決定多學習孕產知識,剛好明天就去做NT彩超了,對於唐氏兒這方面不甚了解,所以前來諮詢我,唐氏兒在宮內會有哪些特徵,有哪些篩查手段,一般幾周進行。我們就帶著小西的這些疑問一起展開地講一講吧!

唐氏兒在宮內的四大特徵

21號染色體比普通胎兒多一條

生命之初,卵子與精子經過精密的細胞融合,經過十月懷胎的辛苦孕育才得以健康降生在這個世上。而我們人類的染色體只有23對(46條),如果受精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多了一條染色體,那就是成為了我們常說的唐氏兒了。當然,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根據優勝劣汰的法則,一般會自然流產,但也有四成的身上攜帶著47條染色體的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頑強地活下來。

存在多種先天缺陷

據有研究調查顯示,唐氏兒的出生率約佔千分之一,也就是說每1000個胎兒裡面,將有一個唐氏兒出生,且40-50%的唐氏兒會先天性的心臟缺陷,60%的唐氏兒會有先天性的眼睛缺陷,此外消化器官也有可能出現異常。

胎心率異常

由於心臟出現異常,唐氏小寶寶的心率可能會達到160次/分以上(正常小寶寶的胎心率為120-160次/分)。當然啦,胎心率高不一定是唐氏兒。

五官異常

眾所周知,唐氏兒的五官都長得一樣,臉盤圓圓的,耳朵短小且位置比正常人的低,眼距很寬,眼睛略微往上吊起,鼻子短小而低塌,舌頭較大,嘴角朝下,手指短且指關節比普通人少一節,手長不一。雖然這些特徵用四維不一定都能看得出來,但有些比較表面而明顯的地方還能看得出來。

然而但從這些特徵是無法確認寶寶是否是唐氏兒,需要做相關檢查。篩查唐氏兒有以下三種手段:

做NT彩超

妊娠11周於13周+6天,胎兒的頸後部會有一層積液,此時可以通過NT彩超檢查頸部透明層厚度,做一個「風險評估」。NT值≥3mm,表示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而且厚度越厚風險越高,據調查數據顯示,當NT值>5mm時,唐氏兒發生率為10%!

因為頸部透明層超過14周會消失,建議準媽媽在懷孕8周左右做完第一次B超後,提前預約好12周要做的NT彩超並繳清其費用,避免屆時約不上,特別是身處一二線城市的準媽媽。

無創DNA

無創DNA通常在妊娠16-28周(最好20周以上)抽取孕媽咪約10ml的血液進行測序,以此篩查13、21、18-三體症候群。雖然其精確度高,但無法確診,如果被判陽性,需要做羊水刺穿。

羊水穿刺

懷孕16-20周,小寶寶個兒還很小,羊水相對比較多,小寶寶漂浮在充滿羊水的子宮裡,此時通過B超觀察小寶寶、羊水及胎胎盤的位置,再用刺針小心探入子宮抽取羊水,不會那麼容易傷到小寶寶。再者,此時而羊水裡的活力細胞比例最大,更方便做檢查分析。值得一提的是,羊水穿刺是三項唐氏兒篩查手段之中唯一可以做產前診斷的檢查方法。

看到這裡,大家對唐氏兒及期篩查手段,會不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呢?為了寶寶的健康,除了這幾項檢查,其他產檢也在定期回院做哦!

美媽很帥,高級育嬰師,多家平臺籤約作者。專注於孕產與育兒知識分享,關注我獲得更多孕產育兒知識。 如果你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讚再走唄!

相關焦點

  • 唐氏兒在宮內有什麼特徵嗎?孕媽早知早警惕
    而醫院的一些唐氏篩查的檢查又帶有一定概率問題,並不能百分百的排除唐氏兒的篩查,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那麼我們是否能在懷孕的時候,就能夠通過一些特徵來判斷胎兒是否是唐氏兒
  • 上海唐氏篩查主要查什麼,閔行區唐氏兒篩查
    唐氏篩查高危不等於患唐氏綜合症   唐氏兒由於智力嚴重低下,生活不能自理,並且攜帶多系統併發症,終生無法康復,因此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因此,非常有必要進行檢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檢查結果出現高危不代表就患病。  由於檢測技術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有限,故唐氏篩查的準確性並不高。
  • 孕婦千萬「不要做」唐氏篩查,這些你不了解驚人的內幕!
    小編相信每一位孕媽都希望寶寶健康誕生,所以懷孕期間面臨大大小小的檢查,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唐氏篩查」,很多醫生專家都建議孕婦必做這項檢查。小編今天想說孕媽們,千萬「不要做」唐氏篩查,這項檢查你還有不了解的驚人內幕!1、什麼是唐氏篩查?千萬不要做唐氏篩查,孕媽們不了解的內幕一:唐氏篩查,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
  • 唐氏兒容易「找上」這四類準媽媽,若想避開,請做好早期篩查
    唐氏兒在醫學界並不陌生,它的出現讓不少想要孩子的家庭,如同噩夢一樣。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孕婦在體檢過程中,唐氏兒篩查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云云好不容易懷孕了,沒想到來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告知他們夫妻,云云已經屬於高齡產婦,而這個時候出現唐氏兒的機率比較高,建立云云立刻做早唐篩查。
  • 這幾類孕媽容易懷上「唐氏兒」,做好這三種檢查,幫你提早發現
    尤其「唐氏兒」一直是嬰兒出生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據調查顯示近年每20分鐘就有一名「唐氏兒」出生,所以各位孕媽千萬不可忽視。唐氏寶寶又叫先天愚型嬰兒,由於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疾病,常見的特徵有智力低下、語言、行動障礙、外貌出現小眼、顎裂、兔唇等、肢體發育遲緩等。「唐氏兒」又分為三種:標準型、異位型和嵌合體型,前一種提早發現幹預最容易治療。
  • 護士生下唐氏兒,普通孕婦該如何預防?
    當分娩遭遇唐氏兒,是所有準媽媽們最害怕的事情。所以很多孕婦寧可寶寶出生體重輕一點,也要儘量避免生下唐氏兒,因為唐寶寶是整個家庭都難以承受之痛!唐篩兒的主要特徵:唐氏兒,是指孩子生下來先天性智力低下,是唐氏症候群患兒的簡稱。
  • 為什麼家庭健康、我按時產檢,還是生出個唐氏兒?
    1、產前診斷產前診斷是防止唐氏綜合症患兒出生的有效措施,如果曾經生育過唐氏兒,如果再次生育,要做產前診斷以及風險評估。2、避免高齡生子據統計,20%的「唐氏兒」是由年齡大於35歲的孕婦所生。年齡越大的孕媽生出唐氏兒的機率就會越高,35歲孕婦懷有唐氏兒的風險為1/350,40歲的孕婦的風險則增到1/110。所以說早早的生育孩子,可有效避免唐氏寶寶的概率。
  • 「斷掌」是唐氏兒的表現?兩處體貌特徵暗示患病,預防從懷孕抓起
    許多人也就自然地認為斷掌是唐氏兒的特徵表現,實際上,科學家證實,斷掌和唐氏兒並沒有嚴格的聯繫,想要通過體貌特徵判斷唐氏兒,往往離不開下面兩個因素。唐氏兒往往具有兩個體貌特徵,懂的人能夠一眼看出【外貌特徵】:唐氏兒從我外貌上看是同正常人有很大區別的:他們往往額頭窄小,頭部看起來也比較小,眼睛也比較低而順平,雙耳在兩眼以下。
  • 「先天愚型」寶寶在宮內有什麼特徵?發現這些異常,要趕緊篩查
    先天性愚兒雖然無法預防,但卻可以通過孕期篩查降低風險唐氏兒的出現可能是基因配比過程中的出現異常,可能是妊娠期的其他幹擾導致基因突變,總之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正常細胞核的23對同源染色體出現異常,一般是第21號染色體比正常嬰兒多一個。
  • 為啥唐氏兒越來越常見?兒科主任:這5種孕婦佔絕大多數!
    然而有一類孩子「折翼的天使」—唐氏兒,對於該家庭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唐氏症候群對兒童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越來越先進的醫療技術,卻依然難以摒除「唐氏兒」越來越多。據統計,我國現在每20分鐘就有一個「唐氏兒」出生,那麼為啥唐氏兒越來越常見?又該如何避免,讓唐氏兒出現的概率大大降低呢?
  • 3種孕婦或許易生出「唐氏兒」,孕期篩查一個也別落下,別大意
    說起唐氏兒,其實很多的人對這種情況都不太陌生,對懷孕的人來說也多多少少了解過。唐氏兒就是知道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孩子,唐氏症候群又稱為二十一三體綜合症,如果說是患上這種疾病的話,那麼身體當中的某一條染色體缺失,就會導致一種先天性的智力愚性,其實後果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嚴重的,但是究竟什麼樣的人容易生出唐氏兒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唐氏篩查被查出高風險,就一定是「唐氏兒」?4類孕婦風險較高
    前段時間妹妹打電話跟我說,她在唐氏篩查的過程中被查出了高風險,醫生建議她做進一步檢查,看看胎兒是否真的存在問題,妹妹一邊打電話一邊哭,生怕寶寶出現意外情況。唐氏篩查是怎麼回事?為了避免唐氏兒的出現,媽媽們在整個孕期會進行兩次唐氏篩查。第一次是在懷孕9-13周左右時,第二次是在15-20周時,醫生通過NT彩超、抽血化驗、B超等多方面數據判斷孕媽媽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唐氏篩查出現高風險,該怎麼辦?
  • 35歲以上的孕婦更易生育「唐氏兒」?
    在眾多產檢項目中,不管你是正在備孕的,還是已經懷孕的,都需要好好了解下「唐氏症候群」以及「唐篩」。  ◎ 什麼是唐氏兒?  目前研究表明高齡孕婦、卵子老化是唐氏症候群產生的重要原因。  ◎ 什麼是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
  • 每20分鐘就有1位唐氏兒出生,孕婦該如何避免生出智力低的唐寶?
    來產檢的小虹,她一臉納悶地看著我,問:曾醫生,為什麼你們那麼重視唐氏篩查啊,唐氏兒到底是長怎樣的,竟然讓大家如此恐懼生下這樣的寶寶?對呀!連唐氏兒是怎樣的都不知道,當然是不害怕了。但當孩子一旦被確認為唐氏兒將伴隨孩子一生的智力障礙,而他後續的生活等各方面也將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好了,說了那麼多,現在我們就來進入主題,認識和了解一下唐氏兒。一、什麼是唐氏兒?
  • 產前篩查顯示「高風險」,置之不理 二胎媽媽產下唐氏寶寶,後悔不已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所了解到,去年全市篩查出113例唐氏患兒,母親系高齡孕婦的佔40.7%,其中19例因產婦忽視篩查導致產下唐氏兒。醫生提醒,由於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對唐氏症候群唯一可採取的方法就是通過產前篩查儘早發現、儘早幹預。二胎媽媽忽視產前診斷生下唐氏兒去年,32歲的王女士好不容易懷上二胎,一家人樂壞了。
  • 為什麼唐氏兒的患病率越來越高?孕媽如何預防生出唐氏兒?
    唐氏兒就是其中的一種。 現在醫學在進步,技術在進步,對唐氏兒的研究探索也在進步,卻依舊阻止不了唐氏兒患病數量的急劇上升,據統計,我國現在每20分鐘就有一個「唐氏兒」出生。那麼,為什麼還會有越來越多唐氏兒的出現呢?孕媽該如何預防生出唐氏兒?
  • 都是篩查唐氏兒,為什麼NT、唐篩都要做?
    NT檢查是通過B超手段測量胎兒頸項部皮下無回聲透明層較厚的部位,用於評估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 頸後透明帶的超聲檢查依賴於醫生診斷的經驗,B超機器的靈敏度,因此是一種篩查,檢查結果對寶媽後續檢查有重要參考意義。
  • 這4類夫妻容易生出「唐氏兒」,孕媽要做好篩查和產檢,不要僥倖
    很多人對於唐氏兒不了解,其實所謂的唐氏兒,是指智力低下,無自理能力的嬰兒。這類寶寶的壽命較正常人會低很多,一般只能活二三十歲。那麼,什麼樣的夫妻更容易生出唐氏兒呢?1、染色體異常的夫妻一般來說,患有唐氏症候群胎兒體內的染色體屬於異常,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夫妻任何一方家族有這方面的病史,就會生出唐氏兒的機率比其夫妻更高一些。
  • 做過「唐氏篩查」還是生下了唐氏兒?預防唐氏症候群的2個因素!
    在做「唐氏篩查」的時候,雖然篩查結果為低風險,但是醫生說孟姐是高齡孕婦,還是建議做一下羊水穿刺比較保險。因為羊水穿刺可能帶來感染、流產的風險,再加上孟姐對唐氏兒的不了解,就拒絕了進一步檢查,反正唐氏篩查自己已經做過了。孟姐總是對自己抱有很大的希望,不認為倒黴的事情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 「唐氏兒」能看出來嗎?對照面部特徵和異常表現,早發現早治療
    她有點懷疑是不是唐氏兒,但又不好說,回家後查了些資料,感覺可能性很大,第二天又去了趟朋友家,想著再觀察一下。了解後得知,朋友家寶寶確實發育較慢,而且表情也不如其他同齡小朋友靈動,每天都吐著舌頭傻樂。出于謹慎,她提醒朋友帶孩子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結果居然真的是「唐氏兒」,朋友一家人都無法接受,她也感覺很悲傷。最大的幸運是發現還算早,治療及時的話,以後也許能有一定自理能力。